你拍电影我买单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ing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人找钱拍片叫“扎”。不管“扎”谁,怎么“扎”,能“扎”出血来就是本事。看叶京《贻笑大方》里那帮为拍片到处“扎”人的艺术青年,真为这些为了电影而“奋不顾身”的精神所困。老得想着到哪能找到一大款伯乐啊!后来发现,现实远比电视剧夸张。
  参加一独立影展,听到主办方介绍其中一位老者为某短片制片人时,我窃喜半天,心说可找到支持独力电影事业,肯往外掏银子的主儿了。冲过去拉住老人,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您是怎么看好这位导演,并决定为他投资的?”“我是他爸,儿子拍电影当然掏钱了!”老人理所当然道。
  不久,我又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某影视集团高调宣布,斥资1亿元人民币启动‘某某省某某市影视青年助推资金’,扶持中国青年电影的崛起。”但该影视集团高调宣布“只要有好的剧本,就会慷慨为所有热爱电影、有才华的导演投资”的同时还附带了一个条件“凡年龄在35岁以下,并有电影作品在2006年度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公映许可证的导演,均可携带其2006年电影作品报名参展。”
  除却以上从自家做起,不太靠铺的“杀熟”行为和压根就没打算为众多“电影爱好者”服务的“资金”,这热爱文艺的青年人打算做点影视方面的艺术创作怎么就这么难?没人会买缺乏升值潜质的作品,即使扎得真是“血”,也应该是投资者相信,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无论是在国内国外、电影院电视台还是未来不知何时到来的3G市场上一定有观众,而且是大把大把地。难道导演与投资真是阴阳的两个面?到底谁从哪能得到投资者的青睐,而投资者又在哪里呢?
  
  一个投资电影的项目
  
  拍摄完纪录片《不快乐的不只一个》后,王分从大众视野里消失了。直到2007年的大学生电影节,王分带着一部投资三百万的电影《箱子》高调亮相,并获得电影节的三项提名和电影处女作大奖。
  2005年9月“中国新电影云南影响”邀请十位独立女导演在云南分别拍摄爱情、喜剧、动作、音乐、魔幻等十部类型电影。到2006年8月,尹丽川、王分、丁乃筝三位导演的影片《公园》、《箱子》、《这儿是香格里拉》已经完成。
  
  罗拉和她的新导演计划
  “中国新电影·云南影响”是影客传媒与云南省委宣传部合作的一个大型项目,邀请了十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女导演在云南拍摄十部好莱坞式的类型电影。
  罗拉,纪录片导演、当代艺术家、服装设计师,名片上印的是“中国新电影·云南影响”总制片人。
  有五年时间,她一直带着DV游荡于各种艺术活动,然后从拍摄的5000多盘DV带中选出有关摇滚乐的内容,做成了纪录片《后革命时代》。那时对于罗拉来说,拍电影、做纪录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自己拍纪录片完全个人情感抒发。而且像电脑、摄像机和其他很多费用都花在生活里,根本没资金回收的概念。”在做纪录片的同时,罗拉也看到周围很多像她一样的年轻导演四处寻找资金的艰难。2001年,罗拉开始转向青年导演投资。
  罗拉所在的影客传媒主要制作电影和发掘青年导演,“并通过一定手段帮助这些怀有艺术理想,有才华的人完成梦想。”制作与投资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需要每天做预算、规划,总要考虑回收成本、融资来源以及未来市场。“投资人给我钱,是相信我发现导演的眼光,不能因为别人的信任而不考虑回报,人家投一百万,总要回收一百万成本,再给人利润。”罗拉说,这和创作并不违背,有投资就一定要对投资者的钱负责任。 “我们的合作者云南省政府,得到了宣传效果;青年导演们的艺术才华在作品中得到了承认,甚至有其他公司开始准备给他们投资。而我们现在有信心将电影的投资都收回来,并且这些电影可以变成文化之间的纽带。当所有的人都得到回报,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明年九月,当第十位导演的电影成片,“中国新电影·云南影响”项目全部结束,而罗拉和她的影客传媒则会继续做推广年轻导演的事。
  
  十位女性导演得到投资
  
  “中国新电影·云南影响”是通过十位女导演在云南用自己的视角看当代的中国,用来自不同领域的气质与当地人文的氛围相结合。“这十位生于70年代的年轻女性,拍的电影应当是先锋的、好看的、适应市场的,而不是‘灰蒙蒙的小镇上一群绝望的人’”。在选择导演时,罗拉并不局限于导演本人是否拍胶片或者拿DV拍纪录片,而是是否有吸引观众的才华。“这些电影首先是能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和商业利润的商品,其次是能为青年导演们制造和建立健康的商业循环体系,最后,是这些电影应该可以用于交流的文化工具。”
  在罗拉理想中,“中国新电影·云南影响”不仅仅是一个投资电影的项目。“在云南有很多空间可以延展,而这种空间与导演的艺术身份和电影的类型化组合在一起可以是一个相当大的艺术事件。毋庸置疑,由于有了云南省委宣传部的部分资金,影客传媒在摧个项目运作上轻松了很多。
  
  罗拉判定导演的标准
  选择导演时,罗拉强调最多的是“才华”。创作经历使她成为一位能迅速判定“导演是否有其他人不可替代的特质”的制片人。一般的投资者谁敢为一个没拍过剧情片的纪录片导演投资?而罗拉却认为纪录片导演身上有剧情片导演所不具备的敏感与观察能力。项目筹备初期,罗拉就想起了在一次饭局上认识的漂亮女孩——王分。而此前,王分只拍过一部纪录片。
  在听了王分给她讲的三个故事后,罗拉确定王分可以拍好某一类型的电影。在一次酒吧聚会中,王分向罗拉讲述了新写出来的故事。开始时,周围没人注意她们,但由于王分特殊的语调,分镜头一样的画而,逐渐把其他人吸引过来。几分钟后,同样由于王分构建的过于“恐怖”的环境,有人开始流掉了。故事讲完,周围空无一人。王分将她独特视角带到了电影《箱子》中,而这早在纪录片《不快乐的不止一个》中就存在了。“最终王分拍出的影片和我想要的一模一样。”
  
  不要收回成本
  
  在罗拉眼中好的影片总会和好市场结合在一起。“有人说‘我是一个艺术家,做艺术的,所以我的电影没有市场’,我认为这就是借口。如果你想拍电影又有足够的才华,就一定就能做到。如果你没有做到,肯定是给自己找了理由”。
  罗拉希望在这十位导演中能出现像张艺谋、冯小刚一样有自己商业或艺术地位的导演。“我投资了王分的第一部电影,也很希望她能在这个起点后拍上投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电影”。
  10月26日,《箱子》、《公园》、《这儿是香格里拉》三部先期制作完成的影片将同时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这些影片是否能收回投资,甚至像《疯狂的石头》一样的火爆,这将是考验备位导演功力和才华,以及罗拉的眼光的关键时候。
  
  做可持续发展的华文纪录片
  
  2006年,CNEX为所投资的九部纪录片主题概括为“说钱”。在每年的入选提案中,CNEX都会选一部能概括本年度命题的提案制作成当年的主题 影片,而这部影片也将获得最高的投资。 和其他影片相比,影片《财富之道》算得上是一部贯穿古今历史的纪录片。而这部影片也成为获得资金最多的主题影片。
  
  CNEX“说钱”
  CNEX由北京国际交流协会、CNEX香港基金会等支持。作为一个非政府性质的民间组织机构,CNEX旨在记录今天迅速变革的华人生世界,并为后世子孙留下文化遗产。而他们选择的记录手段就是纪录片。
  2006年,CNEX以“说钱”为题邀请九位在纪录片界颇具影响力的导演拍摄纪录片。其中分别有香港张经纬《歌舞升平》、台湾林宏杰《卡到了》、北京杜海滨《伞》、北京祝捷《TAXI》、上海黎小锋《我最后的秘密》、成都彭辉《浮萍》、西安李军虎《父亲》、广州符新华《沸尘》以及张钊维的主题影片《财富之道》。同时,与新浪宽频合作征集民间DV纪录片。
  作为一个非营利性质的项目组,CNEX要做的当然不只是对某位导演进行一次性投资,而是通过市场渠道在发行中使资金达到循环,并用于下一年的纪录片投资,在10年内寻找100部记录中国当代生活的纪录片。就像创立伊始CNEX的组建者就将投资对象定为纪录片而不是剧情片,他们相信纪录片的生命更加长远,而作为好的纪录片导演本人也将能够分享到应得的价值。 面对并不可知的市场,摆在他们有两条路:国外院线及电视台市场。作为投资方CNEX已经做好未来针对市场而剪辑多个版本的准备,即使如此在导演的创作上CNEX并未附加其他条件,因为CNEX项目负责人蒋显斌认为,好导演拍出的好影片一定会有市场,“电视台有一种自己的主流文体,当另一种文体出现在里面时,会有些创新与变化,捕捉中国人当代风貌与创新的叙事风格同样值得期待。”或许真如蒋显斌相信的,这批纪录片的出现可以改变观众的观看习惯。
  
  投资导演的标准
  蒋显斌认为,理想状态是在未来每年都能从全国三四十个提案中筛选出五到十部作品进行制作,“当然,这些纪录片必须能代表当代的,值得记录的。”
  除了将导演之前的作品作为入围基准,参看现场提案等环节外,CNEX在判定是否投资一位导演时,关键还要由学者戴锦华,教授司徒兆毂、导演陈坤厚、徐小明等顾问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决定。而无论是2007年的“说钱”还是2008年的“梦想与希望”,CNEX的选题非常宽泛,给导演空间的同时,也成为一种考验——毕竟每一位专家都有自己的喜好与判断。
  在确定投资对象后,CNEX会根据导演的大纲、时间、资金和整体预算来判定投资金额,而顾问专家则义务为影片的监制与指导。尽管CNEX影片的出口有一部分而对电视台,但对于导演的要求仅仅在于时间和资金、技术标准以及主题导演,而专家的指导也仅仅是技术上的,以利当导演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瓶颈而可以得到咨询和帮助。
  
  2008年海选导演
  从去年的导演名单中,我们不难看出CNEX选择导演的严格——所有导演无一例外均在纪录片领域小有成就,其中由CNEX的制作总监张钊维所执导的《财富之道》,无疑得到了最多的投资。CNEX相信,如果对于导演的选择仅仅局限于业界精英,CNEX无疑也会沦为一个小众范围的影像游戏。因此在明年的活动中,更年轻的导演与学生将可以来争取拍摄当年的主题影片。并且,在和新浪宽频合作的征集活动中,CNEX也注意到民间有不少具有才华的“草根”导演,在2008年CNEX将考虑把其中一部分预算投给年轻导演及学生,使更多人有机会加入进来。
  200 8年CNEX的年度主题定为“梦想与希望”。而这场全新的选拔对所有的导演都一视同仁,不分轩轾。“明年选择导演的范围更加宽泛,包括主题影片,我们都欢迎新导演加入,而今年的九位导演如果还有必趣参加,并不会因2007年的加入失去资格。当然他们也不会有任何便利,明年将是一次重新的洗牌。”
  
  谁为超支的预算买单
  由于CNEX是根据导演提案投资纪录片,所以每一部的资金都不一样,但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了,影片就有可能因此超出预算。但作为专项的资金,对于一部影片的投资并不能无限的增加。尽管在每位导演提交的方案中,有不少在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CNEX所投入的资金就是在当初选定导演时所谈到的赞助资金,并且根据每位导演的提案做不同程度的增减,由导演自己要判定是不是把之前投注精力的提案拿出来。”很多纪录片导演报上来的选题本就是计划当中的,现在又有一笔可以解决一定问题的投资,何乐而不为呢。上海的黎小锋曾表示,即使没有遇到CNEX的资金,他的纪录片《我最后的秘密》也是自己在近年内将要动手拍摄的计划之一。
  而对于CNEX来说,要做到“理想和坚持”。所要付出的努力可能需要更多,之后的路也会比纪录片导演难。
  
  影想放映用商业养艺术
  
  在“影想放映”第六期放映活动上八位曾经在该活动上放映过影片的导演得到放映证书,而在活动的高潮部分,导演周耀武与北京新乐之声国际传媒签约,他的电影长片《黄瓜》成为公司即将投资的第一部电影。
  
  放映是选择导演的门槛
  “中国青年导演专项扶持资金”是由多家进行资本运作的投资机构联合运作而形成的平台,它的资金来自各方,其主体依托于新乐之声国际传媒公司,旨在培育、扶持、鼓励有想法、有能力的新锐导演。其下属的“影想放映”活动组委会在短短几个月中联系了大量海外电影节,并与其中数十个电影节建立关系。同时“影想放映”还组织放映活动,在“影想放映”上展映影片无一例外都是青年导演的DV作品。
  “我们是一个发现导演才华,帮助导演拍电影的机构”项目总监宋小白介绍。在放映活动中,除了对于品牌以及导演宣传,公司会根据观众反应情况判断导演是否值得投资,“在放映活动中导演们可以与观众认识,而对我们来说则是衡量导演感觉、电影功力以及影片市场的场所。”
  
  投资给《黄瓜》是市场的决定
  周耀武的《黄瓜》是第一部得到投资的影片,而在“影想放映”活动中其他导演的影片也并不逊色,为什么只投给《黄瓜》?宋小白介绍说,对于市场的评估并不是由一个人来做的,而是整个市场人员。在之前与一些欧洲公司(如SPEAKIT)和电影节的联系中发现欧洲市场仍然需要大量中国电影,他们更希望从电影中了解中国,而《黄瓜》的剧本阶段就已经看到了国外的艺术电影市场。公司投资计划主要针对剧本,一旦各部门评估后发现剧本的市场前景良好,样片也非常好,这个即使预算有五百万,仍然会投资。
  参与“影想放映”活动的其他导演也有拿出来很好的长片剧本,但有些内容从目前评估的情况来看,只能满足中国本土市场,而中国的电影市场又相当复杂,操作难度很大,这样就限定了影片市场的渠道,所以只好暂时放弃,但不代表永远放弃!因为毕竟中国只是整个电影市场的一部分。
  
  将艺术长片和商业短片并行
  “中国青年导演专项扶持资金”投资的影片没有任何绝对的针对性,唯一的标准就是好电影。目前针对国际市场的艺术长片和针对国内电视台的剧情短片,专项扶持资金已经走出了第一步。而无论是申请哪一类的投资,导演申请的第一标准都要通过现场的放映活动。
  希望申请得到长片投资的导演在得到公司的认可后,提供长片的计划,公司会酌情从中挑选可以投资的影片进行投资。长片电影投资固然必要,尽管公司也有在一年中投3-4部长片的计划,但毕竟无论是走海外市场还是音像发行的路,回报时间仍是漫长的。
  对下一家个人公刮来说,如果一味投资长片容易出现无以为继的现象。现在除了长片,公司目前计划往一年中制作52部25分钟内的短片,每部影片的投资不低于5000元。但由于这类短片的目标出口定为电视台和网络,操作起来更像商业化的栏目制作,公司对于每部影片有更多商业上的要求。
  和其他机构一样,无论是长片还是短片,“中国青年导演专项扶持资金”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孵化机制,最终推出属于自己的导演。商业化操作的短片也就罢了,但走艺术院线的长片最终会走到什么地步,这个没人能给予答案。就像一些曾经在校园内带着导演和影片宣传自己的公司样,当导演的名气人于公司本身时,准能保证导演本身的忠诚度呢?
其他文献
随着惨烈呼叫般的音乐响起,阴霾密布的天空中盘旋起一只不祥的黑鹰,神秘的如同先知般的画外音吟诵着《圣经·启示录》中的句子,“当耶稣揭开第七封印的时候,世界沉寂了大约半个小时。然后我看见七个天使站在上帝面前,上帝给了他们七支号角……”熟悉西方基督教文化的观众马上会意识到,《第七封印》(1957)中的这个视听氛围是在表现《圣经》中的“最后审判”。  《第七封印》是电影史上迄今最深刻地反省宗教信仰的影片之
期刊
民用高清摄像机已经诞生两年了,之前主要以磁带存储的HDV的方式存在,对家庭用户来说,难免有些麻烦。而今年索尼推出的两款AVCHD格式的硬盘高清摄像机,从产品理念上就是本着为家庭用户服务的角度设计的:高压缩比高画质HD影像;硬盘存储。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使用AVCHD硬盘摄像机会有哪些好处?又会有哪些问题呢?    AVCHD格式    AVCHD格式是一种压缩比更高的高清格式,它使用MPEG-4 A
期刊
我从93年开始玩DV,到现在14年过去,把玩的机器是一步步升级,摄影的技术也日渐成熟。于是,在我自认为条件成熟的时候,成立了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和照工作室,开始了业余时间用DV拍片挣钱的日子。    开头的日子,我不知道是怎么混过来的,只知道一个婚礼接一个婚礼的拍摄,一个会议接一个会议的记录。好在这个工作只是业余爱好,并不需要靠这个维持生计,就这样过了两年。然后我开始接拍一些单位和公司
期刊
片名:50 First Dates (初恋50次)  导演:彼得·西格尔  主演:亚当·桑德勒  德鲁·巴里摩尔  罗伯·施纳德  肖恩·奥斯汀  类型:浪漫、喜剧  发行:哥伦比亚公司  上映日期:2004年      剩女管俺叫 “白眼狼”——午夜十二点,她收拾俺厕所时,被俺在腿上狠狠咬了一口——俺却认为所言不实。  首先俺是猫,不是狼;其次,毛色如俺这样掉进暗里就寻不到的猫,即使用夜视镜,也
期刊
片名:《变形金刚》  导演:迈克尔·贝  主演:西亚·拉毕福   乔什·杜汉莫尔  类型:动作 冒险 科幻  片长:90分钟  地区:美国  年份:2007    对!就是那个胳膊腿儿都能够任意折叠最后变成汽车或是飞机的那个玩意儿。当人们在炫目的三维特技中看到逼真的智能机械生物时,许多人除了大呼过瘾以外可能已经忘了这些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美国孩之宝公司的重要产品之一就是这群“变形金刚”。没错
期刊
引言:  当一个摄像师,寻找到一个美丽的城市,并且使用着佳能XL H1拍摄影片的时候,也许就是他最幸福的时候。    今年夏天,导演赵良和摄像师佟志坚参与了 “Visa携手Discovery探索世界,刷新梦想”活动。在六个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美国洛杉矶、澳大利亚悉尼、韩国首尔、意大利罗马、墨西哥城、希腊雅典之中,他们选择了罗马作为拍摄地,使用佳能XL-H1完成了一部优秀短片作品的拍摄。   
期刊
百道门中法国际艺术交流协会成立于2007年,旗下包括百道门中法艺术交流网站www.botomen.com与BOTOMEN国际文化艺术传媒中心。我们致力于中法艺术与设计信息的推广与交流,为全球华语世界的艺术文化发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在当代的西方艺术中,“融合”成为一个普遍的概念,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装置、行为、声音、摄影、短片等艺术形式的疆界都被模糊化,不同表现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与相互承载诞
期刊
球场一声哨响。  章清的家,在两个专业球队的厮杀中,成就了足球史上最荒诞而又梦幻的一幕。  人物:两组专业的室内足球比赛队员和一个专业的裁判。  地点:上海立交桥旁边的一栋住宅楼,603号房间。  规则:足球比赛一切专业规则。诸如不能用手、不能拉人等等。  事件:一场18分钟的足球比赛。  六个摄像头,好像六个漠然又冷静的看客,分别从房间的顶部、侧面,观看并记录了整场赛事。章清将这些似乎客观的影像
期刊
电影之所以神圣,说来话长,但是不外乎是电影人自己往自己头上套光环。加上各种各样的奖项,形形色色的偶像和明星,让电影在巨大的名利堆积下变成庞然_人物,所有的人必须怀着畏惧和仰望的心情。由此立志成为电影人的不在少数,因为名和利的巨大诱惑,因为渴望不朽的诱惑多多少少会让你觉得干电影这一行比其他许多工作来的伟大。  所以你会发现有那么多好电影,有比好电影多得多的垃圾电影。不过我们说的恰恰是前者,比如李扬。
期刊
一等奖    《城市与亡灵》  昊秋龚:这是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基础综合教学中的一个课题,根据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中的一段文字进行创作,文中所有的城市都是虚构的,在对文本进行空间及形象思维训练之后,学生对选择用影像的手段继续进行概念的抽离,延展和强化。  交通意外车祸后留下一双孤独冷漠的运动鞋,它象征着飞往另一个亡灵世界的灵魂,怀着对城市的依恋而无奈的游荡。影像中演绎着一双鞋的宿命,暗示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