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游历》:一位画家眼中的异邦风土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feng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丹青曾应《华夏地理》之邀,每年赴一地,先后游历了土耳其、俄罗斯、德国和匈牙利四国,并以画家的眼光,写成长篇游记,极具个人特色地勾画出了彼时彼地的人文、自然景观,并凭借自己对于绘画、音乐及人文历史方面的兴趣和知识,牵连出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想,《无知的游历》即为这四篇文字的结集。除游记本身外,本书还附有300余幅历史和现场图片,以及陈丹青旅途中所画速写手稿。下面是《华夏地理》前主编叶南为本书所作序言。
  这本书所收的三部长篇“游记”,是丹青老师应我所请,在2009至2011年间为《华夏地理》杂志写的特稿。按当时的如意算盘,每年去一个国家,写一个题目,将来结集成书。然而这些年媒体行业风云变幻,这个计划被迫中止了。很遗憾,我们因此错过了几乎是注定的更多精彩。
  从积极的一面看,这批“游记”应视为陈丹青写作的新尝试,而它们的水准亦足以令我感到自豪,当然,是属于编辑分内的自豪。
  陈丹青是那种能予人许多想象空间,不断制造惊喜的作者,这是我促成此事的初衷。归国以来,他在美术领域之外的言说和书写,并不以专业知识见长,却言之有物,不仅令人有所思,更能引人入胜。这番成就,除了驾驭语言文字的非凡能力以外,自然还要归于见地。
  在我的视野里,论文字与见地,陈丹青是二者综合评分最高的作者。见地有复杂的构成:知识、感性、直觉、阅历、洞察力等等。至于写什么,真的很重要么?老实说,即使我不是地理杂志主编,约陈丹青写稿仍然会是第一选择。
  话是这么说,具体写什么还是需要讨论的。丹青老师在各种场合跟人说,是我请他写这些“游记”,可是他讨厌游记。(列维-斯特劳斯在他的游记名著《忧郁的热带》里也说:“我讨厌旅行,我恨探险家。”)事实上,我从未想过约他写“游记”,地理杂志也并不以刊登游记为荣。我们之间的“误会”一直持续到此刻。不过,重要的是,他毕竟写出了他从没想要写的“游记”,而我觉得,这几篇文章发表在地理杂志上,恰如其分。
  游记是中国传统文学体裁。古人的,今人的,我们上学时读过不少。中国式游记的“中心思想”是寄意山水,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一开始,山水在中国人心目中就是有道德属性的。因此,中国的游记其实是教育篇章,而传世的游记名篇,大多作于宦游文人仕途坎坷之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为旅游而旅游”的徐霞客是个例外,他可能是中国绝无仅有的职业旅行家。
  当然,这不是我想要的“游记”。
  西方的“游记”复杂得多。近代,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带来交通工具的升级,教育的普及则让普通人接触新知,并对世界充满好奇。旅行,从此和新知与启迪联系在一起,我以为这就是中西“游记”的差异。
  启迪与新知,代表着无限可能,旅行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也有无限种可能,西方旅行文学的内容,随之空前丰富,迅速成为重要的文学分支。除了博物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和传教士的众多旅行记录,十八九世纪以来,多数欧美作家——从歌德、海涅、狄更斯到毛姆、海明威和本雅明一一留下了重要的“游记”作品。二战之后,“后工业”的西方又掀起前往东方寻找启迪的新浪潮、新风气,印度音乐、香格里拉、背包客、隐士、禅……造就了一群以旅行文学成名的作家,我能想到的名字有:PaulThcrOux,olinThubrc,n,Bruce hatwin,BillBrYson,PeteIessler。
  一百多年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录了上述西方旅行文学的清晰轨迹。许多重量级旅行文学作家长期为该杂志撰稿,写出了自己最初的传世名篇,成为这份杂志引以为傲的资本之一。但是,这类文学中没有中国人的作品。
  我期待并试图促成中国人看世界的旅行文学,但并不是中国人如何印证西方人已经发现的世界,而是写出中国人自己的眼光。发现,并不仅仅意味着登上最高的山,潛入最深的沟,越过最后一道自然屏障而抵达前人未到之处——如果是这样的话,西方探险家没给我们留下太多机会——发现还意味着从熟视之物看出新意,从平凡之事看到美,从混沌中看见秩序,从无情中写出有情,游记,是考验观察和见地的文体。
  前面说过,陈丹青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作者。我对他说:你想去哪儿、想写什么、想怎么写,都行,只要有所发现,有话要说。这就是为什么过去三年,除了亲自陪他上路,我没有给他任何建议,也没有在三篇游记中删除一个字的原因。
  【精彩书摘】
  李斯特。佩斯城主街安德拉什大道旁,帝国音乐厅门首是他巍然端坐的全身雕像,不远处是李斯特音乐学院,数层之高的正墙,众多雕刻围绕着正中间如教主般巨大的李斯特石刻,街心公园浓荫下又是他的大铜像,疯狂弹奏,长发飞起像是凝固的波浪,不消说,他的故居挂满他的油画肖像,每个角落是他的铜像、石雕像、木雕像。一架过于豪华的大钢琴琴首竖着雕饰繁复的银质大烛台,顶端三尊小小的雕像分别是贝多芬、舒伯特与门德尔松,烛台正中,由一对天使左右拱卫着,是青年李斯特浮雕像。看来他的同胞太过崇拜这位天才,让音乐众神烘托他,特制这枚烛台敬献李斯特。有哪位音乐家被这般无节制地做成雕像?李斯特显然被他的时代宠幸有加——他至今被宠幸:午后故居关闭两小时,馆员说,这两小时履行的每日功课,是仔细擦拭每件雕刻与用具。它们一尘不染,但为当天下午的开放,必须擦拭,然后小心地放回原位。
  隔壁,毗连故居的另一端,是李斯特研究院,也是李斯特音乐学院的小型分院。楼道里坐着一对匈牙利少男少女,怀抱提琴,偷偷抽烟,等候试奏的传唤:多好看的东欧脸,惺忪无辜,像鹿,或者羊。当我徘徊故居,隔壁传来琴声:先是焦虑的西贝柳斯,接着是门德尔松的英姿勃发,静息片刻,有人说话,再接着,徐缓的巴哈。
  安德拉什街左右夹道排列着一种雅致的树,树叶细嫩,色青灰,叫不出名目。树下有长椅,背对故居的一枚椅面漆成黑白琴键。坐了一坐,望见李斯特故居对过大楼的灰墙面排开一长列小小的照片,配着圆形黑框。为什么将人像嵌在临街墙面上?过街细看,照片鹅蛋大小,黑白,瓷质,如墓园的遗像,有军人、官员、工农、演员,还有稚气未脱的男孩,典型社会主义公民。巡看十数枚,每件遗像标明的卒年都在1956—1957年。我怦然心跳,猛想起匈牙利事件,很快,找到了纳吉的肖像:那位著名的改革首脑,戴着眼镜,像个教授。我立刻重新审看所有遗像,心跳更剧烈,遗像中的目光依次看着我:他们全都死于绞刑。   十分钟后,我站在大楼内部地下室的小小行刑室门口:如摆放工具的储藏室那么小,水泥墙面,黄灯照亮一具简单的绞刑架,顶端垂着脆裂的麻绳,结成圆圈,基座平放着死囚站立的木墩。外间是当年审讯室,有扇门通向狭窄的走廊,走廊两端十余间囚室,每间五六平方,顶端小窗被漆黑,角落横着木床。每一囚室的墙面挂着三四位囚徒生前的照片:将军、高官、记者、艺术家,还有一脸忠厚的东欧胖妇女,烫着五十年代流行的卷发——这座大楼建于1880年,1937年归属匈牙利法西斯组织“箭十字党”党部,名曰“忠诚之屋”。1944年,大楼地下室辟为秘密监狱,惩治反战者、犹太人和吉卜赛人。战后,苏匈联手发起清洗运动,逾百万人受审,被刑者过半。1956年,这里由匈牙利国家安全部接管,那些遗像的主人就在地下室等候提审,随即一个接一个吊死在那枚木桩——现在这些冤魂走出地牢,以他们的面容,朝向大街和路人,年复一年,提醒城市——谁曾目击行刑么?此刻我停在绞架两米不到、被拦索止步的门边。那木桩,沉默,简单,如现代艺术的装置,只是展品。我看着,期待內心恐惧,试着借助想象……这是无法继续的想象。电影试图想象,还原死亡。《卡廷惨案》里每位波兰军人被分别押进行刑室的一刻,霍然明白了,浑身一紧,抽搐着,同时,如约好似的,颤声叨念《圣经》。没有一位受刑者能够念完,后脑轰然一枪。现代电影模拟血浆飞溅,太过真实——那么,绞刑,当人被套牢、猛然悬空的一刻,究竟怎样?
  我没想到在布达佩斯遭遇这份经验,没想到这座被称作“恐怖之屋”的纪念馆正在李斯特老家对面。李斯特也没想到。他的魏玛故居的窗帘和帷幔出于同一设计:横向三色粗条纹。那是他的帝国政府远道致送的礼物,赋以匈牙利国旗三色图案,意思是,请不要忘记祖国——很难,尤其是,不便对中国同胞详细描述这座纪念馆(仅仅一座楼装得下我们的故事吗),2002年,匈牙利右翼党派建立了这座不归属当地博物馆系统的纪念馆——被纳粹占领时期和1956年,构成馆内陈列的两组受难者,在一至四层展室中,我重温大量苏式社会主义实物,包括无数份人事档案。影像室不停播映着1956年涌向街头的布达佩斯人民,唱着歌,昂扬快乐,是那种珍贵的粗粒子黑白影像。人丛中哪几位日后被吊死在地下室?博物馆中央天井停着一辆废弃的苏军坦克,昂起炮口,坦克边,直达楼顶的高墙,一幅紧挨一幅,密密麻麻贴满逾千名受难者的照片,太过密集了,难以看清他们的脸,以至整面墙一片斑驳的黑白。
  记这一笔,此下如何叙述?这是我此行最重要的经历。之后我出神端详大街上的匈牙利人,越过他们的脸,看见那排遗像,那尊绞刑架,内心是对匈牙利人的伤痛和尊敬,还有,锐利的,带着苦味的嫉恨——我只能称之为嫉恨——这小小国家能有这样一座纪念馆。“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一句诗出在一个国家,原来并非虚妄。种性与历史是什么关系呢?匈牙利地接西亚,早古,据说匈奴人被汉军驱逐,赶到这里,之后两千年,鞑靼人与土耳其人进攻欧陆,大致最先抵达匈牙利。博物馆许多大画画着古代欧亚的争战,皇宫露台的帝王骑马像两端各有一位被降伏的石雕战俘:我不了解匈牙利历史,但知道1956年事件。年轻人谁晓得远在布达佩斯的惨剧和内伤?
  那么谈李斯特。现在我有点明白他的乐句何以柔情万种,顷刻,悲怒交加。我不喜浪漫主义音乐的动辄铺张,但在李斯特的祖国,我想听听好久不听的李斯特。停留匆匆,不及寻访音乐厅,翌日在皇宫左近老教堂听一场为游客举办的演奏会——如我在布拉格听过的那场一样——或许经济改革兼旅游业迟于捷克,本地的出演者尚在十二分认真献艺谋钱的阶段,个个棒极了。舒伯特的《圣母颂》由一位男中音演唱,歌喉浑圆,恰如其分地带着东欧人格外擅长的多情的转调。音乐在欧洲无分国界,头一次聆听男声《圣母颂》,我忘了是在布达佩斯,默默听着,心里又看见那排小小的遗像,那尊绞刑架。
   (本刊摘编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无知的游历》一书)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成为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归国十年》《谈话的泥淖》《草草集》等。
其他文献
知道四川省青联正在编辑这样一本书的时候,我正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  5月,内地已是春暖花开,而那里劲吹的暴风中却裹挟着纷飞的雪片。我作为南方某著名媒体的采访嘉宾正同几个年轻的记者在青藏铁路沿线采访,正在铁路线遒劲穿越的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那片高旷的荒原。年轻的司机因为缺氧倒下了,我临时兼任了我们这辆车的司机,载着我们年轻的摄影师,不断地追逐行驶的火车,为了让他们拍到一些火车在雪山下、在
期刊
公元1753年,英国医生汉斯·斯隆爵士去世,享年94岁。他不仅是一名著名的医生,更是一名大收藏家,他身后留下的收藏品达79575件之多,汉斯本想将收藏品捐给国家,但生前未能如愿,直到政府通过发行彩票筹得资金后,董事会购买了一座17世纪晚期的建筑作为馆址,汉斯的终生收藏才找到最好的归宿。  这就是大英博物馆的由来。6年以后,也就是1759年的1月15曰,大英博物馆首次向公众开放,拉开了英国博物馆的序
期刊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花丝镶嵌工艺品是用金、银等材料,镶嵌各种宝石、珍珠,或用编织技艺制造而成的。花丝镶嵌分为两类:“花丝”,是把金、银抽成细丝,用堆垒、编织技法制成工艺品;“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锤打成器皿,然后錾出图案,镶以宝石制作而成。除此之外,它还经常与点翠工艺结合在一起,即把翠鸟的蓝绿色羽毛贴于金银制品之上,使其效果更加惊艳。  从古时到现在,花丝镶嵌走过了千余年的历史,它不但没有
期刊
从周朝开始,便定下了婚姻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按这六道仪式走下来,才算是合法婚姻。  唐人缔结婚姻,亦是依这六礼。  首先是“纳采”,男方托媒人,带上一只大雁到女方家里提亲,表达结合的意愿。有了初步意向之后便是“问名”,男方带上一只大雁,向女方讨要生辰时日,然后带回家卜算,看双方合适不合适。生辰时日若不合,就不必走下面的程序了,婚事就此打住;生辰时日相合,男方向女方报喜,宣示
期刊
作 者:〔俄〕鮑里斯·克斯托依列夫  作品年代:1919年  作品材质:油画
期刊
书籍带给我们的愉悦、惊奇和幸福,不仅仅是我们在阅读它的时候。在你得知它很快就要出版的时候;在你想得到而未得到时;在你前往书店买它的途中;在你将要梦到它时;在它宁静待在书丛中等你去翻阅时……而与一本你所钟爱的书的相遇,其中的幸福感受真不亚于和一位令你心动的女人的奇遇。而心仪之人也像一本书,你不可能一遍两遍就能将她读懂。甚至,你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阅读、体会她。而你的阅读和冥想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她最初的
期刊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随意回溯迷蒙的历史,那里永远有一个大马士革。她目睹了千万个帝国的枯骨,还将会见证千万个帝国的坟墓。对她来说,春秋只是一霎,十年不过弹指之间。她从不用岁岁年年来感受时间的流逝,而是俯瞰帝国的东升繁荣直至破败萧残。大马士革是一種永恒。”  街头的自由涂鸦,往往最能反映一个地方的人文性格。  透过古堡的石质拱门,是苍白的天空,以及摇曳的孤灯。不是秋风也瑟瑟,颇有几分中世纪的凛冽。 
期刊
搬入新家意味着新事物的开始,也意味着离开旧事物。在我迁入新房子的时刻,我可以,也应该回顾一下从前庇护我,让我在其中工作和生活过的房子。我对每一处房子都心怀感激,对每一处都保留了无数的记忆,使我能够给予每一段在那儿居住的时光以自己的面貌。在一个特别重要的家庭庆典上,人们总是要回顾往昔,追念故人,因此,今天我想回顾一下我们这美丽房子的先辈,唤醒它们在我心中的形象,和朋友们共享。  从1904年我第一次
期刊
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人,又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千金,又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  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后面的“可怜”,在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  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从衣着打扮到待人接物,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  她在文章里同读者套近乎、拉家常,但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  她在40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风
期刊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这是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在《神曲》里写的两行诗。  一个人从幼年起,书是终生伴侣,而且是忠实伴侣。不论你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更不管你是“浮”是“沉”,它绝不趋炎附势。它无私地贡献给你所要的知识,增长你的才能,帮助你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同时还告诉你怎么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它以伟大的奉献精神陪伴你成长,从不向你要一点报酬。它不但把前人宝贵的经验告诉你,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