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问题的不断生成、不断解决的探索中成长;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改变原有的作业观,认识到作业也應顺应课改要求,利用丰富多彩展示的形式,展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变“枯燥”为“有趣”
泰戈尔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形式总是一成不变,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对作业失去兴趣。所以在作业设计中,要追求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摆脱枯燥乏味的、无思维含量的简单重复练习。
1.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儿童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游戏式作业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如教学完“乘法口诀”后,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家长玩。再如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学生相互之间玩一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令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的地、学习的乐园。
2.情境式作业
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如学习完“100以 2内的加减法”后,设计“今天我当家”的情境活动,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架,让学生自主购物,算一算“20元钱可以买什么?”“30元钱可以买什么?”“你最喜欢买什么?”“共要花多少钱?”??这样,将枯燥的”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学生倍感作业的有趣进而喜爱上了作业。
3.绘画式作业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的知识。如在学完《有趣的图形》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绘制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或用学过的图形来设计一下他们喜欢的校园,并涂上颜色。又如学了面积,画一画家庭装修设计;学了时间,画一画一天的安排;学了路程,画一画旅游分布图。这样就让他们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二、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新课标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没有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了”、“吃不饱”的现象,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尽可能地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功能不同的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的“自助餐”中自主选择训练,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1.“普通”型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把作业分成“三星”:“一星”题为每位同学必做题;“二星”题是提高题,班上后10%左右的学生不作要求;“三星”题为选做题,供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同学讨论。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让每个同学都能从数学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让能力突出的同学有“炫耀”的机会。
2.“多味”型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学生在设计作业过程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在享受作业带来的快乐中得到发展。
三、变“封闭”为“开放”
传统作业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和确定性,新课程作业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作业答案有了一定的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这些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作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设计这类作业时,内容要有实用性,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操作、演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产生强烈的感情体验。 例如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后,留的练习题是:一根铁丝长28厘米,请大家把它围成长方形,共有几种围法?哪一种面积最大? 像这样开放性作业的设计不仅避免了计算的枯燥,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锻炼学生求异、发散、集中等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作业容量变繁琐为精练
作业要少而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当教师留作业很多时,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带着这种情绪去做作业,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老师每天只留一、两道题,学生会高高兴兴地去认真完成。这需要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要使作业有适度的综合性,以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 例如,学习完“长方体表面积”,我只留了一道家庭作业: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5厘米,高10厘米,求它的表面积。只列式不计算,看谁列的算式最多? 题的数量虽少,但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锻炼了学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结合实际,讲求实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体差异,设计出精练化、多样化、生活化、层次化、开放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学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变“枯燥”为“有趣”
泰戈尔说:“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形式总是一成不变,时间久了,学生就会对作业失去兴趣。所以在作业设计中,要追求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摆脱枯燥乏味的、无思维含量的简单重复练习。
1.游戏式作业
游戏是儿童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游戏式作业将所学的知识蕴涵于游戏中,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如教学完“乘法口诀”后,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家长玩。再如教学《可能性》这一课后,可以设计“猜球”、“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学生相互之间玩一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在学习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令学生感觉到数学作业是一个游戏的地、学习的乐园。
2.情境式作业
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如学习完“100以 2内的加减法”后,设计“今天我当家”的情境活动,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架,让学生自主购物,算一算“20元钱可以买什么?”“30元钱可以买什么?”“你最喜欢买什么?”“共要花多少钱?”??这样,将枯燥的”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学生倍感作业的有趣进而喜爱上了作业。
3.绘画式作业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的知识。如在学完《有趣的图形》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绘制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或用学过的图形来设计一下他们喜欢的校园,并涂上颜色。又如学了面积,画一画家庭装修设计;学了时间,画一画一天的安排;学了路程,画一画旅游分布图。这样就让他们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二、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新课标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没有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吃不了”、“吃不饱”的现象,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作业,尽可能地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功能不同的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的“自助餐”中自主选择训练,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1.“普通”型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把作业分成“三星”:“一星”题为每位同学必做题;“二星”题是提高题,班上后10%左右的学生不作要求;“三星”题为选做题,供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同学讨论。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让每个同学都能从数学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让能力突出的同学有“炫耀”的机会。
2.“多味”型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学生在设计作业过程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在享受作业带来的快乐中得到发展。
三、变“封闭”为“开放”
传统作业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和确定性,新课程作业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作业答案有了一定的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这些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作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设计这类作业时,内容要有实用性,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操作、演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产生强烈的感情体验。 例如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后,留的练习题是:一根铁丝长28厘米,请大家把它围成长方形,共有几种围法?哪一种面积最大? 像这样开放性作业的设计不仅避免了计算的枯燥,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灵活性,锻炼学生求异、发散、集中等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作业容量变繁琐为精练
作业要少而精。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当教师留作业很多时,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带着这种情绪去做作业,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老师每天只留一、两道题,学生会高高兴兴地去认真完成。这需要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要使作业有适度的综合性,以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 例如,学习完“长方体表面积”,我只留了一道家庭作业: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5厘米,高10厘米,求它的表面积。只列式不计算,看谁列的算式最多? 题的数量虽少,但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锻炼了学生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结合实际,讲求实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体差异,设计出精练化、多样化、生活化、层次化、开放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学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