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求实与思、史、诗之贯通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我国戏剧研究界(尤其是戏曲研究界)向来重考据、轻义理,这对于养成严谨精细、诚朴踏实的学风是有好处的,但不利于基础理论建设。反思国内戏剧研究背后的观念与方法,有三个层次的问题需要厘清:一是学术研究中“求真”与“求实”的关系问题,二是艺术研究区别于科学研究的特殊性问题,三是戏剧研究区别于一般艺术研究的特殊性问题。戏剧研究除了要把握好“求真”与“求实”的平衡,还需注意到艺术是“第二自然”、戏剧是“综合艺术”;因而研究戏剧一方面需以“思、史、诗之贯通”为理念,另一方面需以“剧场、表演、剧诗之贯通”为方法。质言之,以太极思维把握戏剧研究的特殊性,进而把握其理念与方法,乃是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 戏剧研究;求真与求实;思史诗贯通;太极思维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戏剧研究是否从属于一般科学研究?它有没有自身的特殊性?相应地,应该采用何种方法从事戏剧研究?是独尊考据、一切以史实为准绳,还是注重感悟、凸显个人独特见解?这是戏剧研究者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学者强调既然是“研究”,那就一定要客观、再客观,尽量摈弃主观色彩;但也一些学者强调文艺研究的精神个性,比如陈平原先生就说:“对于文艺研究者来说,最重要的,或许不是结论正确,而是必须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如果个人的体会完全出不来,性格和才情没有真正灌注在研究中,那是很可惜的。”[1]59此类争议,不绝如缕;或以可避,竟又遇之。既如此,那么此问题确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
  反思当今戏剧研究背后的观念与方法,我觉得有三个层次的问题需要厘清:一是学术研究中求真与求实的关系问题,二是艺术研究区别于科学研究的特殊性问题,三是戏剧研究区别于一般艺术研究的特殊性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学术研究一般要“求真务实”,且贵在创新。这个没有疑问;但我们通常忽略了,“求真”与“求实”是不同的。求真往往意味着对“定论”或“现象”进行怀疑、反思和批判,不断追求更真、更理想之真理、真在,最终可能导向本体论或基础理论建构;求实则往往是贴近地面的,力求使认识符合事实,最终可能导向考据学或考古学。以前者为主导,可能促使客体围着主体转、经验围着理性转,从而导发“哥白尼式的革命”;以后者为主导,则始终是主体围着客体转、理性围着经验转,结果是逐步地加固“实用理性”。[2]由此,学问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求真之学,二是求实之学。
  西学以“求真之学”为主。在西方学术中,虽然也有大量的考据之学,比如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探考注解、对《圣经》的考镜注释,但观其主流,则为一代代学者不断提出新的“真理”,争创新论,代相更迭。其为学也,不是向后看、向古人看齐,而是力求向前看,从当前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或基于现实关怀从学术史中提出问题),并谋求解决之办法。其尤重本体之学,实为不懈追求事物之本是与应是所致;而其心中所悬之本体,自柏拉图以来多为“理念”,斯实为事物发展之“理想”也。质言之,其所谓“本体”,所谓“真理”,多具理想色彩;故其所谓“求真”,实为基于现实、尊重规律而追求“理想”也。他们固然崇尚科学、力求真知,但更重视发挥出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故西方理性精神,体现为逻各斯精神与努斯精神的纽合,至康德“人为自然立法”说而达一光辉巅峰。进而言之,从《理想国》到《纯粹理性批判》再到《共产党宣言》,标示出西方学者不断“求真”的三个重要台阶。他们在学术上的这种“求真”,对现实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盖其表面“为学术而学术”,实则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从高远处谋求最大限度的“经世致用”。综观求真之学者,往往以毕生心力投入一项精神事业,即便退休了,仍然严于律己、力攀高峰。
  中学以“求实之学”为主。中国传统学术,大抵以史学为根基;中国传统学人,多半以考据为能事。尤其在乾嘉以来的一些学者看来,治学若离开故纸堆而倡言理想,则为误入歧途;为文若独出机杼而史无对证,则为游谈无根。据此,凡治学必须走考据、实证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学问。这种学术价值观,不仅古代盛行,在近百年来的中国学术界依然占主流。无论是治史学、哲学、文学的,还是研究戏剧、音乐、舞蹈的,多半以考据为真学问;而对于侧重思辨和理论创构者,即便口头赞其思力深厚,但从心底仍怀疑其学术价值。人们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理论”,总觉得是虚的,不太愿意相信其价值。而理论通常超越于具象形态,且具一定理想色彩,未必可以考据和完全证实。因此对于特别讲求实际的国人而言,其价值“不太可信”便属情理之中。但奇怪的是,一些标榜考据价值的学者,在现实生活层面获得很大满足之后,便不大愿意再钻进故纸堆继续淘宝了——那份考据价值对于他们自己亦无很大吸引力。当然,中国也有大量的学者,不是以考据为谋生职业,他们能不断超越自我,即便退休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盖其心中对学术价值的认知与追求决不限于纪实也。
  然则究竟何为“学术价值”?王国维说:“欲知宇宙人生者,虽宇宙中之一现象,历史上之一事实,亦未始无所贡献。故深湛幽渺之思,学者有所不避焉;迂远繁琐之讥,学者有所不辞焉,事物无大小,无远近,苟思之得其真,纪之得其实,极其会归,皆有裨于人类之生存福祉。”[3]36王氏此论,既肯定了考据、实证的价值,也充分肯定了“深湛幽渺之思”的价值;而尤为重要的是,他认为无论是“思之得其真”,还是“纪之得其实”,其初衷都是“欲知宇宙人生”,且都需要“极其会归”,即上升到“义理”的高度,这样才能最终“有裨于人类之生存福祉”。为考据而考据,或者为思辨而思辨,都是不可取的。治学者必须有深远的文化眼光和开阔的胸襟视野,从高远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这样才能最后“极其会归”。钱穆认为,做学问要“先求其大”,“先立一深远的义理与思想”,然后才能真正做到“提要钩玄”、“实事求是”;否则,“把自己局限于小节,仅能一段段一项项找材料,支离破碎,不成学问”。当然,他也像王国维一样注意到了治学上的“阐释学循环”:“有真学问,始有真知识。有真知识,始有真思想与真理论。而从事学问,必下真工夫,沉潜之久,乃不期而上达于不自知。”也就是说,要通过考据、实证获得真学问、真知识,然后进一步追求“真思想与真理论”;有了“真思想与真理论”,才好“立一深远的义理与思想”,进而“从高远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   因此,专重考据而不求义理,或者舍实证而直求义理,均非学术之正途。换言之,求真之学与求实之学,原非互不相容的两大块,而实可作为进入学术堂奥的两种路径或两个阶段;它们可以互补,也需要融合。
  明乎此,可以辨别一些学术问题的真伪与精神含量。凡言治学者,通常很重视“问题意识”;但问题与问题是不同的。有的问题把人引向技术操作、体力劳动,有的问题把人引向理论思辨、脑力劳动,还有的问题把人引向真正的精神事业。比如“中国戏曲到底是剧,是诗,还是乐?”这一问题,表面看无从考据、无法实证,是个伪问题,但其实却是关乎戏曲艺术本体特征、内在精神和审美理想的重要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由此问题引发,可能建构出中国戏曲本体论,进而对戏曲艺术实践产生一定引导作用。再比如,“关汉卿生于何时?卒于何时?”这一问题,必然将人引向考据,在最好的情况下其结果是还原一段历史真相,而不大可能对戏曲艺术实践有意义。再比如,“戏曲艺术存在的根据是什么?”这一问题,必然将人引向对戏曲价值的审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思考,甚至会将人引向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事业之中。不同问题的背后,可能指向不同的学术价值。重要的是承认学术价值的多样性,而不是只认可考据、实证的价值。有些问题指向理论建构,其解答可能无从考据或无法完全证实,但其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可能远远高于单纯的史实价值、认知价值。
  明乎此,还可以辨别一些学术方法、学术进路的合理性。比如,从具体作品中感悟、抽绎出某种理论,这在考据派看来可能是一条学术歪路;但从“求真”的思维来看,却是一条文艺研究的正路。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从巴赫金到海德格尔,都力求从典范作品中抽绎出某种艺术样式的审美规范、本体结构或一系列创作技法。亚氏《诗学》主要从古希腊戏剧作品抽绎而来,黑格尔的《戏剧诗学》主要从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和莎士比亚的一些剧作抽绎而来,巴赫金的复调诗学主要从陀氏小说抽绎而来,海德格尔诗学主要从荷尔德林的诗歌抽绎而来。谁能说他们的理论毫无价值呢?事实是,多数考据之作没有对创作实践、批评实践产生影响,反而是这些史无对证的理论创构对文艺创作与批评产生了极大影响。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诚然在戏曲学界影响深远,但这不只是得力于他的考据功夫,而更是由于他提出了很多新鲜见解(如对于戏剧、戏曲、悲剧、喜剧的独到定义,对于元曲“自然”、“有意境”等审美特征的发现,以及对中国戏曲审美理想的阐发),真正做到了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
  若以太极思维衡之,则求真、求实好比太极之两仪,兼求真实、史论结合则好比太极图之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的学问尤其值得肯定。当然,个人秉性、爱好不同,或以颖悟显灵性,或以思辨求智慧,或以实证见功力,扬长避短,共建学术,则不仅合情合理,亦且可喜可嘉。但若执其一而否定其二,则是不可取的。真正的学问必求义理、考据与辞章之统一,求实与求真之统一。
  以上所言适于一般学术研究。那么艺术研究除了需要兼求真实之外,还有没有更进一步的理念与方法?我以为是有的。艺术研究之第一原则,在面向作品本身。唯有面向作品本身,入乎其内,深切体验,方可领会其创发形成之内在机制;又出乎其外,远距聚焦,才能洞明其自成一格之艺术个性。面向作品本身,还可追寻艺术之真在,推进艺术本体研究。回首学界百年历程,艺术学之成就主要在域外论著引介、历史源流考辨、社会伦理批评、文化内蕴发掘等方面,而对于艺术本体之研究,则稍显薄弱。艺术学亦心学也,非技术操作所能强致。综观古今中外之大艺术家,莫不为诗情丰沛、思力锐敏、对社会人生之认识体悟极深刻透彻且又工于赋形善能传达者也;而其艺术品之卓绝,不惟在意蕴之深广,更在其赋形之精妙也。因此若对艺术形态、审美形式等不具灵敏之洞察,势难入于艺术本体。将艺术作为艺术来体验、阐释、评论和研究,披文以入情,沿波而讨源,由显至隐逐步入于艺术本体探讨,或可谓艺术研究之正道。
  艺术研究之旨趣(或理念),在追求思、史、诗之贯通。艺术研究之特殊性,由其研究对象所规定;而艺术作品,不同于科学著作,其中多数杰作实乃思、史、诗贯通之结晶,或作家自我、现实生活、审美形式三维耦合之结晶。其最特殊之处,在于艺术是“第二自然”,是“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之境”,因此尤需对诗心诗意的颖悟,对象外之象的敏感。既然艺术原本旨在为现实中人造一世外桃源、立一精神家园,其更多关乎主观之心灵、精神,若一切均以客观之史实衡之,岂非方枘圆凿?进而言之,艺术家之异于常人,不惟其体验之深,亦在其赋形之妙。其体验之深也,往往突入人类精神情感之本源,且不断创辟新奇深邃之天地;其赋形之妙也,往往出人意表,如黑夜闪电,将光亮注入人心深处。此二端均涉主观之性灵,有时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几乎无从实证;而其启人心智,动人心魄者,只待知音感通,心领神会。若心灵不敏,则再美之音乐亦是喂牛之琴曲。“惟精神能理解精神,惟生命能理解生命”(狄尔泰语)。若不自内入于哲思与诗心,则欲知艺术家难矣。若言艺术家之天赋与使命,在能铸就自身发光之灵魂,以自己独特之方式照亮他者(存在者;存在者之存在;欣赏者),从而也确证自己;则艺术研究者亦需朝此努力,以另一种方式照亮他者,否则心灵无生长,无光亮,终究无有可以自立者也。
  就其根底与终极而言,思、史、诗三者本贯通一体,而艺术作为人类心灵之最完满、最绚丽之感性显现,实亦涵融思、史、诗三者于一体。即便在艺术家中,无史识而有思想者未之有也,无诗心而真能解史者未之有也,无思想或史识而能臻于伟大之艺术者亦未之有也。王国维曰:“一切艺术,悉由一切学问出,古人所谓‘不学无术’,非虚语也。”[3]36陈寅恪于治哲学史发论曰:“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4]247既然治哲学史需要“艺术家之眼光及精神”,那么也就需要有“诗心”;换言之,必思、史、诗贯通方可有“真了解”、“真学问”。治文学史、艺术史亦然,只是更需“诗心”、“诗意”也。由此知思、史、诗三者相通,其专攻其一者,无不有待于其二,亦无不有造于其二也。故研究艺术者,可将思、史、诗之贯通悬为一理想,持之以恒,上下求索。   除了应该面向作品本身,追求思、史、诗之贯通,戏剧研究仍有区别于一般艺术研究之特殊性。这就是戏剧艺术的高度综合性决定了研究的复杂性、特殊性。戏剧既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的综合,又是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文学等艺术样式的综合;既是语言艺术、造型艺术的综合,又是案头艺术与场上艺术的综合。这种高度的综合性,使得把握戏剧本质的研究工作分外困难。无论是“动作说”、“冲突说”、“激变说”,还是“剧诗说”、“表演说”、“观众说”,都不能完整地把握戏剧的本质。单就戏曲艺术而言,如果试图用一个词概括其本质,标举“歌舞”、“程式”、“写意”等等,都失之片面,而且这种思维倾向本身就是错的,至少是应该被扬弃的。那么该如何去把握?得调整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我以为用太极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太极由两仪和中间的一条S线构成,这一图式本身是对事物本体结构与发展规律的高度抽象(横向观本体结构,纵向看发展规律);它启发人在张力中思索,无论是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还是探求其发展规律,都不要只看一个点,而要善于在两个点(或两个以上点)的矛盾关系中去把握(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比如对于戏曲艺术,至少要看到它的两种存在形式,每种存在形式又至少包含由两个要素(或多个要素)组成的张力结构:作为案头艺术,戏曲既是剧,也是诗,是一种以音乐制词曲、以词曲抒情感、以宾白叙故事、以情事动人心的语言艺术;作为场上艺术,戏曲以表演为中心,是一种以音乐率歌舞、以歌舞传情韵、以言语演故事、以表演动人心的舞台艺术。[5]无论怎样存在,音乐都是戏曲艺术的灵魂,悦人耳目、感通人情、动人心魂是其最基本的功能。而戏曲首先是作为表演艺术、场上艺术而存在的,因而确立剧场意识是研究戏曲的前提;确立了剧场意识,会发现戏曲是一种以演员的表演、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为两个中心点(如太极之两点)的活态艺术;而演员的表演本身又内涵着“体验”与“表现”的矛盾,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更是在一种张力场中进行;至于表演借助的“脚本”,则是“写意”与“程式”、“戏剧性”与“诗性”的统一。从历史的角度看,戏曲总是在“剧诗”、“表演”、“音乐”的三角张力关系中发展:以“音乐”为灵魂,以“剧诗”和“表演”为两翼;待其起飞时,两翼轮流用力,于是一段时间“剧诗”发达,一段时间“表演”惊艳,一段时间两者达致平衡状态、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平稳既久,必有某一面率先革新、寻求突破,于是进入下一轮循环。
  综上所述,以太极思维把握戏剧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可避免偏颇,走上正道。不只求实,更要求真;不只求新,更要追求思、史、诗之贯通;不只关注案头,更要把握剧场、表演、剧诗之平衡。
  参考文献:
  [1]陈平原.茱萸集[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
  [2]汪余礼.现象学对戏剧研究的启示意义[J].戏剧艺术,2004(4).
  [3]王国维.国学丛刊序[M]//丘桑.晚晴的最后一个文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汪余礼.“剧诗说”与“表演中心论——试析张庚的戏曲本质论及其内在张力[J].戏曲艺术,2005(2).
其他文献
【摘要】 山水画以水墨的绘画语言饶有意趣地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笔墨的交织变幻表达画家内心的精神追求。章仕澄以闽西山水入画,在色墨中感受与山水共鸣同乐的意趣,营构欲游山水、居于画卷中的意境。  【关键词】 丹霞地貌;土楼风情;画境;乐山乐水;可居可游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闽西自古深厚的艺术积淀孕育出上官周、华喦、黄慎等历代名家,他们以身历其境的景物为题材,表现世俗之美的意趣
期刊
【摘要】 “笔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至少有三种含义:艺术材料、艺术媒介、艺术境界。张仃和吴冠中的笔墨之争,问题在于没有厘清笔墨的概念。中国画的笔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历史的产物。强调笔墨,推崇笔墨,使笔墨从工具上升到目的,有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在明清文人画中趋于完成。“书画同源”并非事实性命题,而是规范性命题。因此,笔墨是中国画家在某个历史时期的自主的选择,而不是中国画的无
期刊
【摘要】 纪实摄影有客观记录社会信息,与社会互动的功用。当代北非摄影师达乌德是阿尔及利亚政治局势的冷静的旁观者;本斯姆拉冒险从事发生在阿尔及利亚境内的伊斯兰恐怖主义活动拍摄;巴冉达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批判性思考直布罗陀海峡间历史存在的黑人奴隶贸易和当代非法移民问题;奇瑞艾比专题摄影“摩登时代”开启了记录当代北非工业调查摄影和员工肖像写真。通过捕捉人像,当代摄影家们从政治、社会与工业三个维度批判性思
期刊
【摘要】 库布里克是电影史上的怪才,他一生的作品不多,却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他的“未来三部曲”中,《发条橙》是对人性的重新审视,表现了人性跟社会制度不可调和的矛盾;《奇爱博士》是对国际政治和世界大战的幽默讽刺;而《2001太空漫游》则是对人与宇宙相对关系的一次探讨,是一场电影哲学风暴。这三部曲从人、国家、宇宙三个层面为我们拉开了一幅巨大的“未来创想图”。  【关键词】 人性;国家;宇宙;哲学
期刊
【摘要】 以大漆为媒材的髹漆艺术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中历史最为悠久、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艺术门类。艺术院校已经成为漆艺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但我国高校漆艺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不通过院校系统教育、缺失学术交流,中国漆艺很难得以传承发展。高校漆艺教育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必须以市场需求作为漆艺学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校;漆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入闽和古田会议50周年,郭功森、王雷庭、林发述、林元康、陈锡铭、阮章霖、刘爱珠等七人综合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技法,充分利用具有多种色彩的寿山高山石创作了表现闽西革命历史遗址的组雕《红色闽西》,该组雕由《古田会址》、《长汀长岭寨》、《龙岩新邱厝》、《福音医院休养所》、《才溪模范乡》、《蛟洋文昌阁》、《上杭临江楼》等七部分组成,该组雕现藏于福建博物院。 
期刊
【摘要】 将蒙古族文化应用于现代设计,不但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更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推广和传承。本文通过三种表现形式将蒙古族文化艺术融入标志设计,并以课堂教学实践案例,探索将蒙古族文化艺术融入标志设计的方式方法与可行性。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艺术;标志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蒙古族文化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蕴含着游牧民族创造和审美的情
期刊
【摘要】 2010年伊始,由BBC制作推出的系列迷你剧《神探夏洛克》,在尊重原著精髓的基础上,巧妙地将故事背景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搬到21世纪繁华热闹的伦敦。精巧的叙事与电影化的影像是该剧在美剧的全面围剿中脱颖而出并迅速抢占全球文化高地之关键,个中意味值得探究。  【关键词】 《神探夏洛克》;悬念;影像语言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英剧《神探夏洛克》(Sherlock)改编自
期刊
【摘要】 《老友记》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也最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之一,它开播至今二十年依旧是情景喜剧创作的典范。《老友记》的喜剧性不仅仅表现在依靠各种幽默手段引人发笑,更在于其幽默表象下所折射出的生活意味,尤其是它对人性之善的歌颂,对亲情、爱情、友情之忠诚的表现,以及对自由平等精神的追求,激励和感动了无数观众,值得中国情景类电视剧借鉴学习。  【关键词】 《老友记》;情景喜剧;丰富意味  [中图分类号
期刊
薛行彪 1944年生于福建福清,196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1979年毕业于浙江美院油画进修班。曾任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客座研究员、福建省画院常务副院长、福建省美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福建省美协副主席。现为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福建省美协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画院名誉院长、福建省造型艺术产业协会会长。近年来长居武夷山画室创作。2014年5月23—28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