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将中药制剂实验性的用于临床,达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5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黄芪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 x2检验p<0.05 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后患者,可减少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预防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20例,女36 例,年龄18~76 岁,平均46岁。上腹部手术30 例(胆囊切除术5例,胃大部切除术3 例,胃穿孔手术9例,胆总管探查术3 例)。中下腹部手术26例,卵巢囊肿切除术3例, 腹股沟疝10例,脾脏切除术13 例),中年人偏多, 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6 例,治疗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术后给禁食禁水,静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抗炎药物, 连用7天,治疗组加5%葡萄糖250ml,黄芪注射液20-40ml,每天一次,连用7天。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剂量。
1.3 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好,精神状况佳,切口有无渗出,一次愈合。(2):有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较好,精神欠佳,切口有少量渗出,切口没有裂开。(3):无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尚好,精神尚佳,渗液较多,部分或全部切口愈合不良,且皮下游离。
2 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30例,显效22例,有效6例,(其中老年糖尿病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患者平均场功能恢复时间为49 小时,最少术后3小时,最长76小时,对照组2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6例(其中老年糖尿病1例),总有效率,76.9%. 患者平均场功能恢复时间为82小时,最少术后12小时,最长一周时间。(见表1)
3 讨论
3.1 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多发现在术 后3~7 天,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时皮下有渗液涌出,绝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②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 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3.2 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一)西医认为:①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等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脂肪组织本身血运较差,手术切断血管,使血运更加减少,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液化,发生无菌性炎症,各种机械性刺激如高频电刀止血、拉钩压榨,牵开器刺激伤口等,由于脂肪组织导电不良,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无菌性炎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②手术中缝合切口缝线不易吸收或缝合过紧影响血运,,缝合过松使切口没有完全闭合容易留下死腔、形成血肿等都可以导致切口脂肪液化。③胃肠及胆道内消化液的化学刺激作用。
(二)中医认为:与手术后中气不足,中气下陷,气滞血瘀,营血不足,脾失健运,阴虚生内热,湿邪内蕴,湿热下注,皮肤腠理是其营卫,积聚而成。
3.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群逐年增多,再加上高频电刀的广泛普及與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所以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自从中西医治疗手术患者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应用西药抗生素重在预防感染,黄芪注射液的应用对预防手术后伤口脂肪液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药黄芪依据相关医学资料证明,其成分: 含三萜皂甙类衍生物、黄酮类衍生物、多糖、游离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以及胆碱、甜菜碱、香豆素、亚油酸、叶酸等。药理:(1)黄芪能能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高人血中cAMP、IgM、IgE水平,能增加人白细胞诱导干扰素产生能力;能增加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2)黄芪对人和动物均有中等利尿作用,对试验性肾炎有减少尿蛋白,减轻肾病变作用。药性: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功能:补中益气,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1」。黄芪注射液 每ml相当生药1g,静滴每次5%葡萄糖250ml,黄芪注射液20-40ml,一日一次,可根据体质适当变化用量。在治疗组30例患者中,肥胖的患者较多,在预防脂肪液化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此外,患者均神清气爽,精神饱满,面色红润;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减少了患者腹胀腹痛的痛苦;术后腹腔渗出液减少,腹腔留置的引流管引流量很少;患者自我感觉轻松,病情恢复快。
3.4 禁忌:(1)对本药有过敏者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禁用。(2)本品为温养之品,心肝热盛,脾胃湿热者禁用;(3)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将中药制剂实验性的用于临床,达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5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黄芪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 x2检验p<0.05 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后患者,可减少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预防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20例,女36 例,年龄18~76 岁,平均46岁。上腹部手术30 例(胆囊切除术5例,胃大部切除术3 例,胃穿孔手术9例,胆总管探查术3 例)。中下腹部手术26例,卵巢囊肿切除术3例, 腹股沟疝10例,脾脏切除术13 例),中年人偏多, 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6 例,治疗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术后给禁食禁水,静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抗炎药物, 连用7天,治疗组加5%葡萄糖250ml,黄芪注射液20-40ml,每天一次,连用7天。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剂量。
1.3 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好,精神状况佳,切口有无渗出,一次愈合。(2):有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较好,精神欠佳,切口有少量渗出,切口没有裂开。(3):无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尚好,精神尚佳,渗液较多,部分或全部切口愈合不良,且皮下游离。
2 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30例,显效22例,有效6例,(其中老年糖尿病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患者平均场功能恢复时间为49 小时,最少术后3小时,最长76小时,对照组2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6例(其中老年糖尿病1例),总有效率,76.9%. 患者平均场功能恢复时间为82小时,最少术后12小时,最长一周时间。(见表1)
3 讨论
3.1 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多发现在术 后3~7 天,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时皮下有渗液涌出,绝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②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 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3.2 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一)西医认为:①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等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脂肪组织本身血运较差,手术切断血管,使血运更加减少,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液化,发生无菌性炎症,各种机械性刺激如高频电刀止血、拉钩压榨,牵开器刺激伤口等,由于脂肪组织导电不良,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无菌性炎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②手术中缝合切口缝线不易吸收或缝合过紧影响血运,,缝合过松使切口没有完全闭合容易留下死腔、形成血肿等都可以导致切口脂肪液化。③胃肠及胆道内消化液的化学刺激作用。
(二)中医认为:与手术后中气不足,中气下陷,气滞血瘀,营血不足,脾失健运,阴虚生内热,湿邪内蕴,湿热下注,皮肤腠理是其营卫,积聚而成。
3.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群逐年增多,再加上高频电刀的广泛普及与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發生有增多的趋势。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所以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自从中西医治疗手术患者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应用西药抗生素重在预防感染,黄芪注射液的应用对预防手术后伤口脂肪液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药黄芪依据相关医学资料证明,其成分: 含三萜皂甙类衍生物、黄酮类衍生物、多糖、游离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以及胆碱、甜菜碱、香豆素、亚油酸、叶酸等。药理:(1)黄芪能能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高人血中cAMP、IgM、IgE水平,能增加人白细胞诱导干扰素产生能力;能增加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2)黄芪对人和动物均有中等利尿作用,对试验性肾炎有减少尿蛋白,减轻肾病变作用。药性: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功能:补中益气,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1」。黄芪注射液 每ml相当生药1g,静滴每次5%葡萄糖250ml,黄芪注射液20-40ml,一日一次,可根据体质适当变化用量。在治疗组30例患者中,肥胖的患者较多,在预防脂肪液化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此外,患者均神清气爽,精神饱满,面色红润;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减少了患者腹胀腹痛的痛苦;术后腹腔渗出液减少,腹腔留置的引流管引流量很少;患者自我感觉轻松,病情恢复快。
3.4 禁忌:(1)对本药有过敏者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禁用。(2)本品为温养之品,心肝热盛,脾胃湿热者禁用;(3)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参考文献
「1」王锦鸿,史欣德,李缨,陈守鹏,虞舜。《新编常用中药手册》 ,金盾出版社,1994, 8 (1):104
参考文献
「1」王锦鸿,史欣德,李缨,陈守鹏,虞舜。《新编常用中药手册》 ,金盾出版社,1994, 8 (1):104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预防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20例,女36 例,年龄18~76 岁,平均46岁。上腹部手术30 例(胆囊切除术5例,胃大部切除术3 例,胃穿孔手术9例,胆总管探查术3 例)。中下腹部手术26例,卵巢囊肿切除术3例, 腹股沟疝10例,脾脏切除术13 例),中年人偏多, 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6 例,治疗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术后给禁食禁水,静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抗炎药物, 连用7天,治疗组加5%葡萄糖250ml,黄芪注射液20-40ml,每天一次,连用7天。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剂量。
1.3 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好,精神状况佳,切口有无渗出,一次愈合。(2):有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较好,精神欠佳,切口有少量渗出,切口没有裂开。(3):无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尚好,精神尚佳,渗液较多,部分或全部切口愈合不良,且皮下游离。
2 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30例,显效22例,有效6例,(其中老年糖尿病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患者平均场功能恢复时间为49 小时,最少术后3小时,最长76小时,对照组2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6例(其中老年糖尿病1例),总有效率,76.9%. 患者平均场功能恢复时间为82小时,最少术后12小时,最长一周时间。(见表1)
3 讨论
3.1 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多发现在术 后3~7 天,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时皮下有渗液涌出,绝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②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 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3.2 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一)西医认为:①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等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脂肪组织本身血运较差,手术切断血管,使血运更加减少,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液化,发生无菌性炎症,各种机械性刺激如高频电刀止血、拉钩压榨,牵开器刺激伤口等,由于脂肪组织导电不良,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无菌性炎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②手术中缝合切口缝线不易吸收或缝合过紧影响血运,,缝合过松使切口没有完全闭合容易留下死腔、形成血肿等都可以导致切口脂肪液化。③胃肠及胆道内消化液的化学刺激作用。
(二)中医认为:与手术后中气不足,中气下陷,气滞血瘀,营血不足,脾失健运,阴虚生内热,湿邪内蕴,湿热下注,皮肤腠理是其营卫,积聚而成。
3.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群逐年增多,再加上高频电刀的广泛普及與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所以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自从中西医治疗手术患者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应用西药抗生素重在预防感染,黄芪注射液的应用对预防手术后伤口脂肪液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药黄芪依据相关医学资料证明,其成分: 含三萜皂甙类衍生物、黄酮类衍生物、多糖、游离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以及胆碱、甜菜碱、香豆素、亚油酸、叶酸等。药理:(1)黄芪能能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高人血中cAMP、IgM、IgE水平,能增加人白细胞诱导干扰素产生能力;能增加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2)黄芪对人和动物均有中等利尿作用,对试验性肾炎有减少尿蛋白,减轻肾病变作用。药性: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功能:补中益气,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1」。黄芪注射液 每ml相当生药1g,静滴每次5%葡萄糖250ml,黄芪注射液20-40ml,一日一次,可根据体质适当变化用量。在治疗组30例患者中,肥胖的患者较多,在预防脂肪液化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此外,患者均神清气爽,精神饱满,面色红润;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减少了患者腹胀腹痛的痛苦;术后腹腔渗出液减少,腹腔留置的引流管引流量很少;患者自我感觉轻松,病情恢复快。
3.4 禁忌:(1)对本药有过敏者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禁用。(2)本品为温养之品,心肝热盛,脾胃湿热者禁用;(3)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将中药制剂实验性的用于临床,达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对收治的5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黄芪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 x2检验p<0.05 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后患者,可减少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预防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20例,女36 例,年龄18~76 岁,平均46岁。上腹部手术30 例(胆囊切除术5例,胃大部切除术3 例,胃穿孔手术9例,胆总管探查术3 例)。中下腹部手术26例,卵巢囊肿切除术3例, 腹股沟疝10例,脾脏切除术13 例),中年人偏多, 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6 例,治疗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术后给禁食禁水,静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抗炎药物, 连用7天,治疗组加5%葡萄糖250ml,黄芪注射液20-40ml,每天一次,连用7天。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剂量。
1.3 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好,精神状况佳,切口有无渗出,一次愈合。(2):有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较好,精神欠佳,切口有少量渗出,切口没有裂开。(3):无效,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尚好,精神尚佳,渗液较多,部分或全部切口愈合不良,且皮下游离。
2 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30例,显效22例,有效6例,(其中老年糖尿病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患者平均场功能恢复时间为49 小时,最少术后3小时,最长76小时,对照组26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6例(其中老年糖尿病1例),总有效率,76.9%. 患者平均场功能恢复时间为82小时,最少术后12小时,最长一周时间。(见表1)
3 讨论
3.1 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多发现在术 后3~7 天,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时皮下有渗液涌出,绝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②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 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3.2 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一)西医认为:①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等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脂肪组织本身血运较差,手术切断血管,使血运更加减少,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液化,发生无菌性炎症,各种机械性刺激如高频电刀止血、拉钩压榨,牵开器刺激伤口等,由于脂肪组织导电不良,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无菌性炎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②手术中缝合切口缝线不易吸收或缝合过紧影响血运,,缝合过松使切口没有完全闭合容易留下死腔、形成血肿等都可以导致切口脂肪液化。③胃肠及胆道内消化液的化学刺激作用。
(二)中医认为:与手术后中气不足,中气下陷,气滞血瘀,营血不足,脾失健运,阴虚生内热,湿邪内蕴,湿热下注,皮肤腠理是其营卫,积聚而成。
3.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群逐年增多,再加上高频电刀的广泛普及与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發生有增多的趋势。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所以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自从中西医治疗手术患者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应用西药抗生素重在预防感染,黄芪注射液的应用对预防手术后伤口脂肪液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药黄芪依据相关医学资料证明,其成分: 含三萜皂甙类衍生物、黄酮类衍生物、多糖、游离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以及胆碱、甜菜碱、香豆素、亚油酸、叶酸等。药理:(1)黄芪能能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增高人血中cAMP、IgM、IgE水平,能增加人白细胞诱导干扰素产生能力;能增加天然杀伤细胞(NK)活性,(2)黄芪对人和动物均有中等利尿作用,对试验性肾炎有减少尿蛋白,减轻肾病变作用。药性: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功能:补中益气,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1」。黄芪注射液 每ml相当生药1g,静滴每次5%葡萄糖250ml,黄芪注射液20-40ml,一日一次,可根据体质适当变化用量。在治疗组30例患者中,肥胖的患者较多,在预防脂肪液化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此外,患者均神清气爽,精神饱满,面色红润;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减少了患者腹胀腹痛的痛苦;术后腹腔渗出液减少,腹腔留置的引流管引流量很少;患者自我感觉轻松,病情恢复快。
3.4 禁忌:(1)对本药有过敏者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过敏体质者禁用。(2)本品为温养之品,心肝热盛,脾胃湿热者禁用;(3)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参考文献
「1」王锦鸿,史欣德,李缨,陈守鹏,虞舜。《新编常用中药手册》 ,金盾出版社,1994, 8 (1):104
参考文献
「1」王锦鸿,史欣德,李缨,陈守鹏,虞舜。《新编常用中药手册》 ,金盾出版社,1994, 8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