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农村生源的减少与师生比的增大,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小班化教学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它强调“以学生为本”,更能适应学生差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实现高效教学提供了条件。农村初中应当如何利用小班化教学条件提高教学实效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把握小班化教学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推进互动教学,促进有效参与;推进互动教学,促进有效参与。
关键词:小班化;农村;初中数学;策略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学校的生源不断减少,而教师数基本不变,师生比明显增大。在此背景下,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小班化教学模式中学生人数较少,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每位学生的学情,师生之间交往更为充分,学生的表现机会明显增多。因此,农村生源的减少反倒为高效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目前大部分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仍未改变,还是采取填鸭式教学,这不符合现代化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实,小班化并非只是学生人数的减少和教学环境的变化,更是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改变。在农村小班化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教育下的教学模式,根据小班化的教学规律,积极探索适合小班化的新型班级教育教学形式。本文从分层教学、互动教学、生活化教学三方面对农村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一、 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小班化学生人数较少,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握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差异,并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相应的教学行为。分层教学正好适合这种班级模式。分层教学模式致力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现有学习水平的不同开展差别化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但长久以来,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分层教学法很难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大多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在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形势下,教师得以对每位学生进行合理分层,针对学生的学情与学习需求实施“因材施教”,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可以说,小班化模式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合理分层。教师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加以了解,再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为A类,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为B类,其他学生则为C类。这是实行分层教学的基础。二是分层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分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做好课堂预设。例如,在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教学中,对A类学生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能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B类学生则只要求能够自主归纳函数性质;对C类学生则只要达到正确掌握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即可。三是分层实施。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开展分层指导,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共同解决知识难点问题。四是作业的分层设计与评价。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保证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对应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小班化的有利条件。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成功做到因材施教,推进全体学生的主体个性化发展。而在小班化环境中,分层教学的操作性更强,更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而学生也能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体验学习的成功,获得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 推进互动教学,促进有效参与
在小班化模式下,教师的课堂时间相对更加充裕,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也更为紧密。所谓互动教学,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主动性,讲台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舞台,每个学生都能够上台进行讲解,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启发、互助,使班级的群体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在农村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教学活动,推进互动教学,让学生有效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互助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组内互助、组际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展开思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激活思维,取长补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的相关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力。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使教师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最终实现自我的职业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 创设情境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的学习首先在思维中产生学习动机,进而才会产生求知需要,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农村初中的小班化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有了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恰好是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在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中,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的独有模式,发挥其“精致化”的特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课堂细微之处,因地制宜地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班化模式的优势,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人处于自由状态时,学习效率往往最高。因此,教師要注意自身身份的转变,以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身份开展数学教学,以平等的姿态参与数学课堂,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敢于表现自我,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农村初中的班额减少,班级被动小班化,学生互动的积极性也随之减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教师应当根据数学教学目标与内容,优化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求。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的意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通过黑板板书或是幻灯片展示的方式,通过一步一步的证明与讲授,让学生把握“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定理。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分对边得到的两条线段与这个角的两条边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理清证明思路。通过创设问题,组织讨论,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往往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并且找到了多种证明方法。教师只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以一些提示,学生往往可以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创新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开展生活化教学,加强知识体验
与分层教学模式一样,生活化教学也是当今较为推崇的教学方式之一,但在大班额情况下难以实施,流于形式。小班化班级模式恰好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应当依据小班化特点,恰当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营造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有效发挥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这一命题恰好符合新课改中让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在生活中验证。只有将数学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验证知识,产生知识与生活的共鸣,才能够真正实现初中数学的高效教学,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能力与素养。农村初中的小班化,恰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机会,通过开展生活化学习,能够明显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知识素养。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应当在数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搭建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并获得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操作环节,让每位学生动手操作:固定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并沿着橡皮筋画一条与之长度相等的线段,再让学生从任意方向拉开橡皮筋,在两端固定不动的情况下,可以画出多个不同的三角形。在实践结束之后,让学生就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同学们分享。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总结,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点。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更加深刻。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诸多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包括生活化的问题设计等,都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 岳鸿平.农村初中如何在小班化教学中开展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4,(01):126-127.
[2] 张燕.基于小班化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4,(94):67.
[3] 邵琴.农村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2,(24):35.
关键词:小班化;农村;初中数学;策略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学校的生源不断减少,而教师数基本不变,师生比明显增大。在此背景下,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小班化教学模式中学生人数较少,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每位学生的学情,师生之间交往更为充分,学生的表现机会明显增多。因此,农村生源的减少反倒为高效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目前大部分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仍未改变,还是采取填鸭式教学,这不符合现代化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其实,小班化并非只是学生人数的减少和教学环境的变化,更是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的改变。在农村小班化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教育下的教学模式,根据小班化的教学规律,积极探索适合小班化的新型班级教育教学形式。本文从分层教学、互动教学、生活化教学三方面对农村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一、 实施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由于小班化学生人数较少,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握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差异,并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相应的教学行为。分层教学正好适合这种班级模式。分层教学模式致力于“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现有学习水平的不同开展差别化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但长久以来,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分层教学法很难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大多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在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形势下,教师得以对每位学生进行合理分层,针对学生的学情与学习需求实施“因材施教”,学生在课堂上也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可以说,小班化模式为分层教学的实施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合理分层。教师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加以了解,再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为A类,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为B类,其他学生则为C类。这是实行分层教学的基础。二是分层备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分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做好课堂预设。例如,在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教学中,对A类学生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能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B类学生则只要求能够自主归纳函数性质;对C类学生则只要达到正确掌握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即可。三是分层实施。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开展分层指导,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共同解决知识难点问题。四是作业的分层设计与评价。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保证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对应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小班化的有利条件。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成功做到因材施教,推进全体学生的主体个性化发展。而在小班化环境中,分层教学的操作性更强,更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而学生也能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体验学习的成功,获得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 推进互动教学,促进有效参与
在小班化模式下,教师的课堂时间相对更加充裕,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也更为紧密。所谓互动教学,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主动性,讲台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舞台,每个学生都能够上台进行讲解,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启发、互助,使班级的群体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在农村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教学活动,推进互动教学,让学生有效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互助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组内互助、组际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展开思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激活思维,取长补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的相关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力。互动教学策略的应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使教师在不断钻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最终实现自我的职业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 创设情境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的学习首先在思维中产生学习动机,进而才会产生求知需要,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农村初中的小班化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有了更多的机会来表现自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恰好是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在农村初中小班化数学中,教师更应该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的独有模式,发挥其“精致化”的特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着眼于课堂细微之处,因地制宜地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策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班化模式的优势,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人处于自由状态时,学习效率往往最高。因此,教師要注意自身身份的转变,以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身份开展数学教学,以平等的姿态参与数学课堂,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敢于表现自我,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农村初中的班额减少,班级被动小班化,学生互动的积极性也随之减弱,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教师应当根据数学教学目标与内容,优化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求。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的意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通过黑板板书或是幻灯片展示的方式,通过一步一步的证明与讲授,让学生把握“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定理。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分对边得到的两条线段与这个角的两条边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并且理清证明思路。通过创设问题,组织讨论,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往往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并且找到了多种证明方法。教师只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以一些提示,学生往往可以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创新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开展生活化教学,加强知识体验
与分层教学模式一样,生活化教学也是当今较为推崇的教学方式之一,但在大班额情况下难以实施,流于形式。小班化班级模式恰好为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应当依据小班化特点,恰当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营造开放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有效发挥农村初中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这一命题恰好符合新课改中让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在生活中验证。只有将数学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验证知识,产生知识与生活的共鸣,才能够真正实现初中数学的高效教学,使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能力与素养。农村初中的小班化,恰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机会,通过开展生活化学习,能够明显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知识素养。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应当在数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搭建知识与生活的桥梁,并获得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中的能力。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操作环节,让每位学生动手操作:固定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并沿着橡皮筋画一条与之长度相等的线段,再让学生从任意方向拉开橡皮筋,在两端固定不动的情况下,可以画出多个不同的三角形。在实践结束之后,让学生就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和同学们分享。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总结,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点。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更加深刻。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设计诸多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包括生活化的问题设计等,都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 岳鸿平.农村初中如何在小班化教学中开展数学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4,(01):126-127.
[2] 张燕.基于小班化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4,(94):67.
[3] 邵琴.农村初中数学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2,(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