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知识跳跃性大、知识面广、图文概括性强、活动探究多、课堂教学的可变性大、学生的主体性更加突出,这些对教师的知识概括能力、驾驭课堂能力、调控学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有极高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保障。那么,要创建和谐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师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语言,充分展现学科语言的魅力?
  一、立足“题眼”,画龙点睛,巧妙导入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复习导入、介绍有关背景材料导入、摘录课文重要内容导入、创设有关情境导入、结合时政新闻导入、设计问题导入等等。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导入新课,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严谨又简单明了,导入时间应该控制在两、三分钟以内。过短,则难以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过长,则拖沓冗长,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也不例外。课堂导入统领全课,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教师的导入语要确切恰当,有画龙点睛之妙;也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有实事求是之意;应该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给人以幽默之感。优秀的导入语能渲染一种气氛,或引发一种情绪,或引起学生的思考。
  导课时,教师不仅要有口语组织能力,也要有挖掘书面语言的能力。教师的课堂导入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点睛”语言。《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在课题的设计上化了很大的心思,很多的课题浓缩该课精华,高度概括该课的主要内容,只要教师合理利用好课题中的“题眼”,定能事半而功倍。
  二、科学、合理运用教学语言,提疑设问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过程,其基础是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问题。课堂问题教学中,有效、高效的语言运用是成功的前提。
  课堂问题的设计语言应该精且有针对性,一般一堂课的问题只要四、五个就足够。曾经听过八年级的一堂《从维新到革命》,教师所提的问题太多,大小问题近二十个,暴露出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选题不够精炼;要求太高,其中属于课堂延伸、提高、拓展的问题就有近十个,而这些大多是八年级学生无法理解的。这是一堂八年级的新课教学,教师却把课上得比九年级还深,她几乎把近几年中考复习时出现过的问题和内容全部搬入,简直就是一堂超级复习课。当然,教师应该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也许仅仅教材),这从课堂中可以看出:她几乎没有给学生插嘴的机会,甚至思考的机会,从头到尾,滔滔不绝,语速之快,绝无仅有,而教师竟然还拖堂了近十分钟。这样的“面面俱到”,肯定达不到课堂教学落实知识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听课教师绷痛了神经、出了一身汗之外,真的没有一点价值。究其原因,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缺乏对语言的推敲。问题设计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课程本身的定位,千万不能拔得太高,超出学生的回答能力范围;也不能太多,学生应接不暇。
  三、褒得适度,贬得科学,评价中的语言运用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尤其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自信、自尊、好奇、好强、爱表现,但同时又逆反、自私、缺乏明辨是非能力。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同样,教师批评语言也要科学,忌讳“冷”、“硬”、“辣”。如,传授知识时,要忌讳“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嘲;批评错误时,要忌讳 “没治了”、“看透了”之类的断言。教师不能伤害学生,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激励性,如“相信你能回答得更好”等。另外,教师批评的语言不能流于低俗,不能滥用学科语言。有位教师在上了人类起源后,班级有位同学总是坐不安稳,上课时不动脑筋,老师就嘲讽他“没有进化好”。这看似幽默、婉转的批评,其实更伤学生的自尊。
  表扬和批评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刻意回避表扬和批评,会使课堂显得干瘪,不丰盈;不适度的表扬和批评又会伤害学生,影响课堂效果。教师只有褒得适度,贬得科学,才能使课堂和谐,效果明显。
  四、活用学科语言,提升课堂品味
  学科语言的活用、巧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同的学科,需要用不同的专业语言,文科教师要注意感情的抒发,理科教师则应注重理性的阐述。即使同一科也应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语言。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融合多门学科知识的边缘性科目,它既具有其他学科的共性特点,又独具特色。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学语言应该贴近学科特点。如果失去学科特色,即便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也许它是一堂好课,但绝对不是一堂好的《历史与社会》课。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教师育人的根本目的,而这项任务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教育性应该是《历史与社会》课堂语言运用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语言特点。《历史与社会》科教师应该把教育性的语言特点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一堂课,一学年,甚至整个初中段。
  巧用学科知识,组织教学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哪怕在实施批评时,只要教师使用恰当,也能起到独特的效果。如,老师在讲到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前让学生看书自学,有一学生转身讲话,教师马上面带微笑说“你们看,XX同学比巴黎人民还急,想要进行第一次起义了。”巧用课本知识,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连接课堂,一举两得。但是教师在运用学科知识时,必须科学。尤其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很多专业语言不能乱代替,如,不能用“钱”代替经济学里的“货币”,不能用“左”“右”“上”“下”代替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的“西”“东”“北”“南”等。
  总之,教学语言的运用非常广泛,在课堂内容教学、课堂环节构建、课堂情景创设、归纳小结等教学环节中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意义。著名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语言自身便是一种艺术。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在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合理、科学地运用教学语言,以致优化课堂教学,创建和谐課堂。
其他文献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打工而孩子被留在家里,跟爷爷奶奶或亲戚生活在一起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他们由于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学习成绩较差,或行为习惯不好,经常体验失败的痛苦。温家宝曾给一群农民工的孩子们说了一句话——“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那么,作为现代教师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关怀教育?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略谈几点,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摸清底子,全面了解留守儿童  俗话说“知之深,
期刊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人生。”作为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心理的健康尤为重要。对于他们的教育,就要像呵护、培育幼苗一样,要及时“浇水”、“施肥”、“修枝”、“除虫”,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心理 健康 爱心 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人生。”的确,拥有健康的心理就会幸福和快乐一生,尤其是小
期刊
聋生的听力缺陷大大限制了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掌握,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加强聋生的课外阅读是提升聋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法。聋校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提高聋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  一、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大部分聋生囚为理解的障碍,很难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因而也很少积极主动地閱读课外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以新
期刊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阳光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教学,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理想。”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情境中学习,情绪越好,学习效果就越佳。  《体育心理学》也指出:贯彻愉快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欢乐,满足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产生体育兴趣。可见,激发兴趣是构建学生主体、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式教学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联系学生实际和已有知识水平,选择最优教学方案来引导学生学习,并达到最优学习效果。下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学式教学实施策略作出研究,从而为今后导学式教学在课堂上的实施做出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 高中数学 实施策略  一、導学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导学式教学就是教师
期刊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教”与“玩”结合提出的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
期刊
20世纪初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更多的是将教师特征与教育结果机械相连,几乎忽视了课堂实际。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我们教学设计的精彩,而更应该关注它的合理性,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  有效的课堂,首先当然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备课一定要备学生,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要尽量贴近学生,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备好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熟悉学生当前知识与能力现状,
期刊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那么摆在眼前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提高小学生的教育质量呢,减负与教育质量之间并行不悖吗?  一、对减负的理解  首先,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负担,合理的学习‘负担’是必须的。对于学习负担,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学生的感觉也是不同的,要以大部分学生认为适中就可以,个别学生因为学习习惯等问题引起的学业负担要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克服。还有一个引起小学生负
期刊
摘 要: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对子女英语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采用等方面的影响,以至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做一调查。  关键词:家庭 影响 英语学习  一、调查背景:  家庭是影响一个人发展的重要的微观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家庭背景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由于孩子们义务教育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境对孩子学习起到辅助作用。在中国学习说英语,一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够提高个体的能力与学习动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呢?一、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明确组员的分工;二、营造出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三、小学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四、开展多种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五、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调控与指导。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