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知识跳跃性大、知识面广、图文概括性强、活动探究多、课堂教学的可变性大、学生的主体性更加突出,这些对教师的知识概括能力、驾驭课堂能力、调控学生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有极高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保障。那么,要创建和谐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师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语言,充分展现学科语言的魅力?
一、立足“题眼”,画龙点睛,巧妙导入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复习导入、介绍有关背景材料导入、摘录课文重要内容导入、创设有关情境导入、结合时政新闻导入、设计问题导入等等。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导入新课,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严谨又简单明了,导入时间应该控制在两、三分钟以内。过短,则难以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过长,则拖沓冗长,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也不例外。课堂导入统领全课,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教师的导入语要确切恰当,有画龙点睛之妙;也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有实事求是之意;应该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给人以幽默之感。优秀的导入语能渲染一种气氛,或引发一种情绪,或引起学生的思考。
导课时,教师不仅要有口语组织能力,也要有挖掘书面语言的能力。教师的课堂导入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点睛”语言。《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在课题的设计上化了很大的心思,很多的课题浓缩该课精华,高度概括该课的主要内容,只要教师合理利用好课题中的“题眼”,定能事半而功倍。
二、科学、合理运用教学语言,提疑设问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过程,其基础是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问题。课堂问题教学中,有效、高效的语言运用是成功的前提。
课堂问题的设计语言应该精且有针对性,一般一堂课的问题只要四、五个就足够。曾经听过八年级的一堂《从维新到革命》,教师所提的问题太多,大小问题近二十个,暴露出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选题不够精炼;要求太高,其中属于课堂延伸、提高、拓展的问题就有近十个,而这些大多是八年级学生无法理解的。这是一堂八年级的新课教学,教师却把课上得比九年级还深,她几乎把近几年中考复习时出现过的问题和内容全部搬入,简直就是一堂超级复习课。当然,教师应该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也许仅仅教材),这从课堂中可以看出:她几乎没有给学生插嘴的机会,甚至思考的机会,从头到尾,滔滔不绝,语速之快,绝无仅有,而教师竟然还拖堂了近十分钟。这样的“面面俱到”,肯定达不到课堂教学落实知识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听课教师绷痛了神经、出了一身汗之外,真的没有一点价值。究其原因,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缺乏对语言的推敲。问题设计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课程本身的定位,千万不能拔得太高,超出学生的回答能力范围;也不能太多,学生应接不暇。
三、褒得适度,贬得科学,评价中的语言运用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尤其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自信、自尊、好奇、好强、爱表现,但同时又逆反、自私、缺乏明辨是非能力。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同样,教师批评语言也要科学,忌讳“冷”、“硬”、“辣”。如,传授知识时,要忌讳“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嘲;批评错误时,要忌讳 “没治了”、“看透了”之类的断言。教师不能伤害学生,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激励性,如“相信你能回答得更好”等。另外,教师批评的语言不能流于低俗,不能滥用学科语言。有位教师在上了人类起源后,班级有位同学总是坐不安稳,上课时不动脑筋,老师就嘲讽他“没有进化好”。这看似幽默、婉转的批评,其实更伤学生的自尊。
表扬和批评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刻意回避表扬和批评,会使课堂显得干瘪,不丰盈;不适度的表扬和批评又会伤害学生,影响课堂效果。教师只有褒得适度,贬得科学,才能使课堂和谐,效果明显。
四、活用学科语言,提升课堂品味
学科语言的活用、巧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同的学科,需要用不同的专业语言,文科教师要注意感情的抒发,理科教师则应注重理性的阐述。即使同一科也应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语言。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融合多门学科知识的边缘性科目,它既具有其他学科的共性特点,又独具特色。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学语言应该贴近学科特点。如果失去学科特色,即便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也许它是一堂好课,但绝对不是一堂好的《历史与社会》课。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教师育人的根本目的,而这项任务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教育性应该是《历史与社会》课堂语言运用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语言特点。《历史与社会》科教师应该把教育性的语言特点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一堂课,一学年,甚至整个初中段。
巧用学科知识,组织教学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哪怕在实施批评时,只要教师使用恰当,也能起到独特的效果。如,老师在讲到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前让学生看书自学,有一学生转身讲话,教师马上面带微笑说“你们看,XX同学比巴黎人民还急,想要进行第一次起义了。”巧用课本知识,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连接课堂,一举两得。但是教师在运用学科知识时,必须科学。尤其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很多专业语言不能乱代替,如,不能用“钱”代替经济学里的“货币”,不能用“左”“右”“上”“下”代替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的“西”“东”“北”“南”等。
总之,教学语言的运用非常广泛,在课堂内容教学、课堂环节构建、课堂情景创设、归纳小结等教学环节中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意义。著名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语言自身便是一种艺术。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在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合理、科学地运用教学语言,以致优化课堂教学,创建和谐課堂。
一、立足“题眼”,画龙点睛,巧妙导入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复习导入、介绍有关背景材料导入、摘录课文重要内容导入、创设有关情境导入、结合时政新闻导入、设计问题导入等等。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导入新课,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严谨又简单明了,导入时间应该控制在两、三分钟以内。过短,则难以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过长,则拖沓冗长,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也不例外。课堂导入统领全课,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教师的导入语要确切恰当,有画龙点睛之妙;也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有实事求是之意;应该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给人以幽默之感。优秀的导入语能渲染一种气氛,或引发一种情绪,或引起学生的思考。
导课时,教师不仅要有口语组织能力,也要有挖掘书面语言的能力。教师的课堂导入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点睛”语言。《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在课题的设计上化了很大的心思,很多的课题浓缩该课精华,高度概括该课的主要内容,只要教师合理利用好课题中的“题眼”,定能事半而功倍。
二、科学、合理运用教学语言,提疑设问
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启发学生打开思维的过程,其基础是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问题。课堂问题教学中,有效、高效的语言运用是成功的前提。
课堂问题的设计语言应该精且有针对性,一般一堂课的问题只要四、五个就足够。曾经听过八年级的一堂《从维新到革命》,教师所提的问题太多,大小问题近二十个,暴露出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选题不够精炼;要求太高,其中属于课堂延伸、提高、拓展的问题就有近十个,而这些大多是八年级学生无法理解的。这是一堂八年级的新课教学,教师却把课上得比九年级还深,她几乎把近几年中考复习时出现过的问题和内容全部搬入,简直就是一堂超级复习课。当然,教师应该化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也许仅仅教材),这从课堂中可以看出:她几乎没有给学生插嘴的机会,甚至思考的机会,从头到尾,滔滔不绝,语速之快,绝无仅有,而教师竟然还拖堂了近十分钟。这样的“面面俱到”,肯定达不到课堂教学落实知识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听课教师绷痛了神经、出了一身汗之外,真的没有一点价值。究其原因,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缺乏对语言的推敲。问题设计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课程本身的定位,千万不能拔得太高,超出学生的回答能力范围;也不能太多,学生应接不暇。
三、褒得适度,贬得科学,评价中的语言运用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尤其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自信、自尊、好奇、好强、爱表现,但同时又逆反、自私、缺乏明辨是非能力。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同样,教师批评语言也要科学,忌讳“冷”、“硬”、“辣”。如,传授知识时,要忌讳“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的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嘲;批评错误时,要忌讳 “没治了”、“看透了”之类的断言。教师不能伤害学生,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激励性,如“相信你能回答得更好”等。另外,教师批评的语言不能流于低俗,不能滥用学科语言。有位教师在上了人类起源后,班级有位同学总是坐不安稳,上课时不动脑筋,老师就嘲讽他“没有进化好”。这看似幽默、婉转的批评,其实更伤学生的自尊。
表扬和批评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刻意回避表扬和批评,会使课堂显得干瘪,不丰盈;不适度的表扬和批评又会伤害学生,影响课堂效果。教师只有褒得适度,贬得科学,才能使课堂和谐,效果明显。
四、活用学科语言,提升课堂品味
学科语言的活用、巧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同的学科,需要用不同的专业语言,文科教师要注意感情的抒发,理科教师则应注重理性的阐述。即使同一科也应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语言。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融合多门学科知识的边缘性科目,它既具有其他学科的共性特点,又独具特色。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学语言应该贴近学科特点。如果失去学科特色,即便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也许它是一堂好课,但绝对不是一堂好的《历史与社会》课。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教师育人的根本目的,而这项任务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教育性应该是《历史与社会》课堂语言运用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语言特点。《历史与社会》科教师应该把教育性的语言特点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一堂课,一学年,甚至整个初中段。
巧用学科知识,组织教学语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哪怕在实施批评时,只要教师使用恰当,也能起到独特的效果。如,老师在讲到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前让学生看书自学,有一学生转身讲话,教师马上面带微笑说“你们看,XX同学比巴黎人民还急,想要进行第一次起义了。”巧用课本知识,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连接课堂,一举两得。但是教师在运用学科知识时,必须科学。尤其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很多专业语言不能乱代替,如,不能用“钱”代替经济学里的“货币”,不能用“左”“右”“上”“下”代替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的“西”“东”“北”“南”等。
总之,教学语言的运用非常广泛,在课堂内容教学、课堂环节构建、课堂情景创设、归纳小结等教学环节中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意义。著名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语言自身便是一种艺术。作为《历史与社会》教师,在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合理、科学地运用教学语言,以致优化课堂教学,创建和谐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