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M诱导成骨分化及骨形成的研究进展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抑瘤素M(OSM)是屬于IL-6家族的一类分泌型蛋白因子,在维持慢性炎症条件下机体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也是gp130膜蛋白家族的一员,在细胞增殖、分化、造血系统功能和炎症免疫等病理生理过程具有多功能调控作用。过去很多研究报道了OSM在肿瘤、肝细胞再生、心血管疾病等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及肺部感染等炎症疾病也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将研究重点聚焦于OSM对成骨分化过程中骨发生和骨成熟的调控。
  1 OSM简介
  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是IL-6家族中的一类蛋白因子,1986年Zarling等[1]首次从PMA活化U937细胞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到一种因子,这种因子有明显抑制A375人黑素瘤细胞生长而命名为抑瘤素。人OSM基因定位于22号染色体,基因组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OSM前体有252个氨基酸[2]。OSM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6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分子之间有一定的同源性和相似的二级结构[3]。在机体细胞微环境内,OSM可通过集落刺激因子、脂多糖(LPS)、Toll样受体配体(TLR-ligands)、前列腺素E2(PGE2)刺激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从而参与、调节机体慢性感染性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OSM受体广泛分布于多种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OSM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gp130是OSM受体的一个亚单位,是识别OSM的低亲和力受体,在组成OSM高亲和力受体中,除gp130亚单位外,还有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的参与。OSM与膜蛋白受体gp130结合后,在体内主要通过OSM受体(OSMR)和LIFR介导其生物学功能,其受体复合体gp130/OSMR、gp130/LIFR在多种细胞来源的组织中都有广泛表达。体内、外试验中证实人来源OSM(hOSM)与鼠来源OSM(mOSM)作用于同种属细胞时对各自OSMR、LIFR均可表现出较高的亲和性,但是对于小鼠细胞hOSM仅与LIFR结合,而mOSM刺激人细胞时对于两种受体均未结合,因此OSM与受体结合进而在体内、外发挥调节作用具有种属选择差异性。
  生理情况下,OSM参与调控多种生物学进程和细胞间反应。根据OSM生物信号转导传递网络(该信号传递网络涉及超过1000篇科学文献)提示,OSM信号级联通路中涉及到78种生物小分子,包含35种蛋白/蛋白反应及54种转录后调控反应,调节机体内特异性的322种基因。OSM分别与gp130/OSMR、gp130/LIFR结合通过络氨酸磷酸化途径激活Janus kinase(JAK)家族信号转导因子,活化的JAK因子转而诱导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活性后,选择性的激活下游转录调节因子——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或磷脂酰肌醇三激酶/苏氨酸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1,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其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提示炎症因子在修复骨损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OSM作为IL-6家族的一种蛋白因子,对成骨分化过程中细胞内、外微环境的调控是不可或缺的。
  2 炎症因子对骨细胞代谢的影响
  有效的骨损伤修复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需要提升骨骼质量,而骨形成和骨吸收在这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任何可以影响这两个过程的因素都可以影响骨的修复。炎症环境曾被认为是影响骨损伤修复中骨形成和骨吸收进程的重要因素。最新的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在骨形成和骨吸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统与骨组织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关联,并且炎症因子有利于促进骨形成。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都在促进骨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慢性炎症环境下,活化的T细胞释放可溶性的炎症因子,上调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诱导骨髓基质细胞中RUNX2,SP7,BSP以及OC mRNA的高表达,证明T细胞来源的炎症因子可通过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成骨分化促进骨细胞成熟,加快骨形成的进程。Later Bedi B 等认为活化的T细胞可通过Wnt介导的信号通路调节促进成骨分化。由此可见,炎症因子对成骨分化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炎症环境下,多种炎症介质可刺激免疫细胞分泌、释放OSM。gp130家族细胞因子已经被证实可以通过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而影响骨的新陈代谢。OSM作为gp130类细胞因子的一种,对骨细胞的新陈代谢也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3 OSM对成骨分化的影响
  3.1 OSM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我们知道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的首要条件即促进细胞增殖。OSM在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中主要起着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但在正常生理环境和炎症环境中,OSM可以通过与白细胞介素抑制因子受体(LIFR)结合激活下游STST3或MAPK通路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通过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和人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现,OSM可通过PKC, ERK1/2及STAT3通路调控成骨基因的表达,并促进骨细胞增殖,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Amelia K.Scaffidi等发现OSM在体外培养环境下可通过激活MAPK信号通路增强细胞的有丝分裂活性。Floria beigel等发现在小肠上皮细胞中OSM可以激活STAT3通路促进细胞增殖以修复小肠上皮损伤。Li Q等研究发现体外培养条件下OSM通过激活STAT3调控下游ERK1/2转录因子促进人卵巢肿瘤细胞增殖;Hyun Sun Ko等也证实OSM通过STAT3信号通路在早孕期促进绒毛外滋养细胞迁徙和增殖。Nogueira Silva C等提出OSM等gp130家族细胞因子对于促进胎鼠肺组织生长、成熟有着重要作用。Sims Na等发现OSM在生理病理环境下作为一类多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通过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促进骨细胞增殖。   3.2 OSM对成骨分化的影响
  当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OSM在体内、外可以促进骨质生长并诱导成骨细胞各阶段成骨定向分化。早在2002年,小鼠体内实验就表明膝关节腔注射Ad-mOSM可诱导骨膜下的骨沉积,同时发现OSM具有独特的抑制骨硬化蛋白形成的作用以及干扰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过程。Song HY等指出OSM作用于BMSCs时,促进ALP和OC高表达,矿化结节于2w时开始出现;当培养时间超过3w后一些成骨相关基因表达下降,这与成骨分化的生理变化趋势相符合。Sims NA等[33]在2010年系统论证了gp130家族转录因子在骨修复中的重要地位,并展望OSM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Walker等发现在敲除OSM受体基因的小鼠中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Fumi Sato等提出OSM在骨髓造血微环境中可调节间质细胞成骨定向分化。Celeste Bolin等在2012年报道向Balb/c小鼠胫骨注射OSM可发现明显的骨沉积和骨矿化形成。2015年Pierre Guihard等在小鼠胫骨损伤模型中通过OSM注射成功实现了骨膜下诱导膜内成骨修复骨损伤。OSM对各种来源的干细胞也有诱导成骨分化的作用。Tania J. Fernandes等[38]指出臍带血来源巨噬细胞可以通过激活gp130信号转导通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OSM体外作用于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激活ALP活性促进成骨分化及矿化而其抑制成脂分化]。Kakutani Y等发现OSM可以通过STAT3信号通路调控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Smyth DC等也证实OSM在体外可以诱导小鼠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定向分化。Pierre G等证实OSM可以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定向分化。此外,OSM因其广泛表达于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依托其庞大的转录调节网络,在不同的阶段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骨细胞的发生和发展。
  4 小结与展望
  抑瘤素M因其对肿瘤细胞的调控作用而广受关注,对机体内多系统的生理病理进程都有广泛的影响。大量研究证实OSM促细胞增殖作用,及其在体内外促进骨细胞生长并诱导不同来源的干细胞成骨定向分化作用。OSM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成骨诱导因子构建新型的体外成骨分化细胞模型。同时可进一步探讨应用重组人OSM制剂治疗临床骨不连以及OSM诱导人类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试制生物工程骨用于临床治疗大段骨缺损。
  参考文献:
  [1] Zarling JM, Shoyab M, Marquardt H,et al.Oncostatin M: a growth regulator produced by differentiated histiocytic lymphoma cells.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86 Dec;83(24):9739-43.
  [2] Jay PR, Centrella M, Lorenzo J, Bruce AG, Horowitz MC. Oncostatin-M: a new bone active cytokine that activates osteoblasts and inhibits bone resorption. Endocrinology . 1996 Apr,137(4):115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与传统灌注冲洗术治疗四肢难治性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94例难治性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VSD组和传统组,每组47例;VSD组选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传统组选用传统灌注冲洗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治疗有效率。结果:VSD组患者创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时间和温度对临床血常规的检验结果的相关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计200例体检者在我院进受血常规检查,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室温组(100例)与冷藏组(100例)。对照组在室温条件下使用长时间保存法,然后实施临床血常规检验,观察组在冷藏條件下使用短时间保存法,然后实施临床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的结果。结果: 两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红蛋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术中麻醉方式分成A、B两组。B组予以全麻方案,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案。比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各时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情况,记录其麻醉前、麻醉时、麻醉后30min及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变化差异。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后各时段内M
期刊
摘要: 结核病是尘肺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无论是尘肺的早期或是晚期,是否感染结核对临床诊治以及其预后转归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早期尘肺结节融合与结核病灶常常相互掩饰而隐藏、隐匿,易造成误诊及漏诊,贻误治疗时机,从而导致尘肺呈晋级加快的严重后果。  关键词:尘肺 肺结核 小阴影聚集 感染  资料与方法  对象 从我院职业体检中心抽调1996—2010年历年接尘作业工人的尘肺胸片档案中选择取已明确诊断《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加强影像学教育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加强影像学教育和未加强影像学教育的2组医学生实施考核,对成绩进行评价。结果: 加强医学影像学教育能提高医学生在消化内科的学习成绩及效果。结论: 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加强影像学教育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影像学  消化内科,是医学生内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消化内科的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析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其预后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炎患者122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1)收集入院病人的原始数据;(2)记录机械通气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预后、诊断及发生可能相关因素,对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析其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机械通气相关
期刊
摘要:目的:对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研究。方法:选取正常人40例(80眼)和高度近视50例(94眼),分为正常组和近视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以视盘为中心扫描,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进行测量,计算鼻,颞、上、下四个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度近视组患者的鼻、上、下三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变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前列腺癌患者血清Trac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碱性磷酸酶(ALP)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及评价双膦酸盐治疗效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8名健康志愿者、26例无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及3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Tracp、PSA及ALP水平;检测其中19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口服唑来磷酸钠治疗3个月后血清Tracp、PSA和AL
期刊
摘要: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到医学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临床问题和其他相关问题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PBL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医学免疫学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同时其研究理论及相应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驱动着生命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免疫学新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最佳干预策略。方法: 回顾2013年4月前未开展集束干预策略的肿瘤患者254例,选择2013年4月后开展集束干预策略的肿瘤置管患者267例,比较集束干预前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结果:集束干预前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14.6%,集束干预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率降为3.7%。结论: 实施集束干预策略能有效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