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宽容”的时代:我看大声展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混乱而宽容的时代里,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个性都被允许存在,任何多样性的事物都获得了存在的理由。
  9月5日,2014大声展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区橙色大厅盛大开幕。之所以说“盛大”,一方面是基于已连续举办10年的“大声展”所积累的名望和人们对于这个像双年展一样的新锐展览的期待;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展览团队前期盛大的宣传推广效应;此外,本届大声展集合了126位艺术家的多组作品,无论在作品形式还是现场的整合布置上都体现出了“盛大”的意义所在。
  在“发掘”、“想象”、“分享”、“未来”之后,本届的大声展将主题锁定“混”,根据主策划人之一陈皎皎的阐释,“混”即是“混乱、混合、混沌、混蛋、混生……”,这样“混”的状态也是当下时代特征的最贴切解释。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如果说上一届的大声展对未来展开了一些想象和预言,本届的大声展则将目光锁定当下,锁定年轻艺术家所处的混乱和喧嚣的世界。
  刚走进橙色大厅,眼球就被一辆被霓虹灯装扮得花里胡哨的汽车吸引,随后发现展厅中以霓虹灯为材料的作品还真是不少,因此,至少在视觉冲击力上,霓虹灯的应用在最低层次上保证了大声展所一直标榜的“新锐”和“夺目”,更确切地说,“新锐”与否并不能以此为判断,至少霓虹灯“夺了目”,尽管这种“夺目”的形式已很老旧。
  新锐是什么?大声展所推崇的新锐又是什么?要理解这个问题则需要从大声展最初创立之时的宗旨说起。
  大声展在2005年由欧宁发起成立,在欧宁看来,在中国社会中,艺术的权力一直在老一辈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手中,大声展希望给年轻人一个平台真正地表达自我。
  回想2005年,那时的艺术界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泛滥的以扶持青年艺术家为己任的组织和个人,艺术的话语权确实被老一辈的艺术家把持着,确切讲,那时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大多是在80年代正值大学时期的艺术家们,不论在展览机会,还是拍卖场上,这些艺术家是艺术界的翘楚,占据和便利地使用着艺术界的各种资源。与此相反,那时正在以积极活力面貌登场的青年艺术家们,由于缺乏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处于有声发不出的状态。因此,欧宁发起大声展的最主要宗旨便是给这些憋了一肚子火力的青年艺术家一个发声的机会和平台。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其中也涉及到了一种对抗性,尽管它极有可能是无意冒犯的。另外,这其中也就难免出现了年轻艺术家与老一辈艺术家争夺展示机会和话语权的情况,艺术圈的一杯羹开始被更多的人瓜分。
  因此,第一届大声展主题定为“发掘”,这既是对有活力的新锐年轻艺术家的一种考古式发掘,同时,也给了他们一次与其他艺术家平等对话的机会。并且,“发掘”不仅仅是第一届大声展的主题阐释,同时也是大声展的精神核心之一,因为每届大声展的“义务”都是将那些在他们看来有发展潜力的新锐艺术家呈现给人看,所以,可以说,大声展的宗旨之一便是不断地发掘。
  大概从201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以扶持和推广年轻艺术家的组织和个人开始出现,无论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还是以发掘未来之星为主的机构,无不是不遗余力地在越来越多的有可能成为新锐之星的艺术家中筛选更加新锐的和更加容易成为未来之星的艺术家。因此,在这热热闹闹的“发现新锐”的浪潮中,也有人指出这种趋势对于年轻艺术家过于宠爱而带来的对年轻艺术家的伤害,这样的伤害不仅表现在很多艺术家的创作开始以市场趣味为导向,还表现在这样过早的发掘和过热的市场所带来的年轻艺术家在所难免的浮躁心态,而这样浮躁的心态对于艺术家创作的持久性无疑是最大的伤害。
  与大声展的初创之时相比,当时的很多年轻艺术家在今天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甚至有些已经成为现在艺术界的中坚力量,这也是大声展团队所希望看到的,因此,大声展开始为更多更新的艺术家提供发声的机会。另一方面,与大声展初创之时相比,年轻艺术家所获得的关注越来越多,同时自我展示的平台也越来越多,这样带来的趋势之一便是横跨在老一辈艺术家与年轻艺术家之间的对抗性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在失却了对抗性之后,年轻艺术家所面对的环境已发生改变,新锐艺术家如何做到在愈来愈平行的世界中更加新锐,这是近几年的年轻艺术家与大声展初创之时所面临的问题的不同。
  在去现场看这届的大声展之前,就听到评价说这届的大声展“很烂,非常烂”,至于“烂”在哪儿我并没有细问,我尽量摒弃这样那样的评价所带来的干扰,但亲自进入展厅之后我还是被这届大声展的“混”搞得云里雾里。具体来讲,并不是“混”,而是“乱”,尽管陈皎皎所说的“混”也有混乱的意思,但“混”与“乱”并不是能够划等号的。“混”在一定程度上说的是这个多元化和喧嚣的世界,而在这样嘈杂、喧嚣、无序又多元的环境中,真正能够沉寂下来的作品并不多,尤其在大声展这样以新锐为主的展厅中,仿佛形式上“锐”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在与老一辈艺术家争夺话语权的时候,“新锐”和“活力”是青年艺术家的优势,但在这样混杂的青年艺术家群展中,在如此众多新锐的和有活力的艺术家中,如何更加新锐成为一个问题,当每个艺术家都在将自己的作品往新锐的道路上推进一点点的时候,这些作品之间便难免产生了冲突,这也是这届大声展在总体上呈现出“混而乱”的症结之一。
  看完这届大声展,我并没有记住某件具体的作品,甚至某个具体的艺术家的名字被记住的都寥寥无几,因为这次展览所呈现的总体视觉效果是整体的,很多单元中某件具体的艺术创作,在相互争夺展示权的过程中也将自身和对方都削弱和消解了。如果说能够将本届展览的策划理念和整个时代的精神契合地比较恰到位的当属这次展览中由英菲尼迪赞助的ESQ特别单元,手机中展示的生活照片以及普通软件所画出的普通的趣味性小画,或许这会成为未来艺术潮流中最主流的一支,倘若不以“是不是”或“像不像”我们惯常所理解的那个艺术概念来评判的话,这样的创作形式可能是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这个理念贯彻最彻底的。
  因此,正如陈皎皎所说,现在是一个“混”的时代,这既是最坏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好的时代,混乱的周遭正是创造力滋生的绝佳环境。从这样的阐释中可以看出,策划人的意图是在这混乱的周遭环境中发掘出那些具有创造力和活力的新人。混乱的周遭确实是创造力滋生的源泉之一,纵观历史上的混乱时代,也往往恰是创造性转折的时期。这样的愿景和努力固然是有益的,但我们在展览的呈现中却没有看到这样的展示,本届的大声展在一定程度上是这个混乱的周遭和混乱的时代的一种呈现,呈现出了这个混乱时代的年轻艺术家的一种创作状态和他们在这样有点平平的创作状态之下所创作出的实体作品,而这些艺术家和这些被展示的作品就是这个混乱的周遭世界中那部分最有活力和最有创造力的部分吗?未必。
  这是一个混乱而宽容的时代里,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个性都被允许存在,任何多样性的事物都获得了存在的理由。尽管这届的大声展所展示的更多的是这个时代特征的“呈现”而非“发现”,但这个平台无疑是众多推广新锐艺术家的平台中比较“大声”的一个。
其他文献
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热潮的来袭的一年,网络和移动终端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但艺术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只是一址网站,或者只是公众平台的一则推送,那将变得毫无意义。  2014年,艺术圈步入了互联网影响下的“新常态”。圈子越来越小,“低头族”迅速壮大。  “低头族”不是一个2014年才有的新鲜词,艺术圈曾有不少人扬言“从不使用网络”、“没有注册任何社交软件”、“不了解什么是App”。但随着“朋友圈时代
期刊
如果要欣赏木口木刻还是要走近作品,静心观看和思考,才能真正体会此木此面,感受另一面木性带来的细致和丰富。  区别于我们常见的木刻版画在纵断面上进行雕刻(此类雕刻称作木面木刻),木口木刻(Wood Engraving)是在木头的横断面上进行雕刻的一种木刻技法。这也就决定了在横断面雕刻的木口木刻作品尺幅都比较小。  但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木口木刻做起来却非常有难度。完成一幅不到A4纸大小的木口木
期刊
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需要勇气,如果你在2015已经有了既定行程,不如让艺术来丰富你的旅程,在“走英访美”之余也接受下艺术的熏陶。如果没有出行计划也没关系,看看2015年有哪些好展览,为艺术而策划一次旅行也是不错的,让艺术为你的2015加点料。  【一月】  鲁本斯及其遗产  Rubens and His Legacy  2015.01.24~2015.04.10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作为2015年
期刊
对于从大上海走出来的摩登人士,贵州的少数民族对于庞薰琹来说带有极强的异域色彩,正如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少女》一般,庞薰琹用自己现代人的身份去审视这些还未汉化或是现代化的民族,用独特的视角创作了《贵州山民图》系列作品。  庞薰琹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滩领导的决澜社及其现代美术运动至今仍让人回味。在大多数人眼里,庞薰琹是时髦又摩登的前卫艺术家,但却极少有人注意
期刊
蛋糕这种西方甜点,自进入我们生活伊始,就如魔力一般占据着所有值得纪念的时光,这魔力似乎总来自于奶油裱花细腻的香气,入口即刻的幸福感如密码般编织在层层叠叠的奶油之中,毫不夸张的说,裱花是一个蛋糕的灵魂。如同这个看脸的世界,蛋糕看的就是一朵裱花。  自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人的生活就没有离开过蛋糕,即便是我们童年时物质匮乏的80年代,上海人对乳制品的热衷也从未停歇。而乳品厂的老师傅们根据前辈的工艺手法独创
期刊
下了飞机,延安高架居然飘来浓浓的桂花香。  我拿着百度地图指挥出租车师傅开往驻地,师傅说,小姐啊,你对上海很熟啊,这么窄的小路,很少人知道的呀。我呵呵。师傅还在说,你能干的,这趟是北京飞来的飞机啊,北京人都能干的。不知道怎么解释,我呵呵。车里干干净净,师傅也干干净净客客气气,上下车的时候,师傅都殷勤地帮我拿行李,虽然路途很近,行李也不沉。这让我很快忘了刚刚在飞机上和一个飞机刚起飞且颠簸着就敢在过道
期刊
范曾  著名书画艺术家  曾工作于历史博物馆,参与博物馆组织的主题性创作。  我的艺术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获得各阶层人民的喜爱,那是由于我所画的主题弘扬了中国光辉的历史,歌颂了那些为祖国的生存和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孤忠之士,赞扬了那些千百年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之维系的高风亮节。  1962年我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跟沈从文先生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这是件十分浩繁的艰巨的工
期刊
曹肇基(已故)  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部副研究员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1949年开始从事展览馆、博物馆、大型会场的美术设计。作品有天安门城楼大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苏联展览馆的部分美术设计、装饰布置,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会场设计,中国历史博物馆通史陈列中部分单元的总体美术设计及陈列等。  建国初期,对美术字需求量比任何东西都大,当时每一个会议会场标语都要
期刊
陈大章  当代著名画家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1953年经沈从文和郑振铎推荐,调进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部,负责展览设计、古画临摹和绘画创作。  当时从美术设计到组织美术创作就这么个任务,有的在那画半个月一年就走了,有的在外面画,有的外地来北京的就在宾馆里画,有时候还要组织深入生活。好多画家都在我们这生活,费用由馆里出。现在这些画家都去世了,当时组织他们都很费劲的,画家楼上一层楼都是画画的,
期刊
上海艺术影像展的销售似乎很是火热,有的画廊甚至报出70%的作品已成交的喜人结果。这大概又会成为诸多艺术媒体为总结“上海艺术圈热度远超北京”而选择的成功例子吧。  被冠以中国首个国际摄影博览会的上海艺术影像展于9月5日至7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担任本次展会总监的亚历山大·蒙塔格-斯贝瑞是著名策展人、摄影专家、前伦敦佳士得摄影部总监,此次艺术影像展选址的上海展览中心,乃各类博览会钟爱的展馆。展馆外的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