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青年笔下的贵州山民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e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从大上海走出来的摩登人士,贵州的少数民族对于庞薰琹来说带有极强的异域色彩,正如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少女》一般,庞薰琹用自己现代人的身份去审视这些还未汉化或是现代化的民族,用独特的视角创作了《贵州山民图》系列作品。
  庞薰琹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滩领导的决澜社及其现代美术运动至今仍让人回味。在大多数人眼里,庞薰琹是时髦又摩登的前卫艺术家,但却极少有人注意到他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那次至关重要的人生经历,即庞薰琹的贵州民间艺术调查以及《山民图》创作。这次极为珍贵的经历在庞薰琹晚年的回忆里多次被提及,甚至于对他后半生的创作与人生轨迹都有很大影响。
  2014年12月下旬,在美国盖提基金会(The Getty Foundation)组织下的艺术史研究项目《民族志之眼》在成都开始了新的田野调查与研讨工作,来自国内外的艺术史专业硕博士生沿着大师的足迹,对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期迁移到西南地区进行创作与考察的艺术家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挖掘,这其中就包括庞薰琹的贵州民间艺术调查。
  庞薰琹的贵州民间艺术调查是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众多边疆民族调查活动的一部分。30年代中后期,为收纳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的南迁文物,国民政府成立了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这个筹备处在李济的领导下除对现有文物进行研究外,还开始对当时仍是未知世界的中国边疆地区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调查,其中包括川康民族调查、大理考古发掘、贵州民间艺术调查、彭山摩崖考古、西北考古调查等。庞薰琹在昆明经梁思成、梁思永的介绍进入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工作,后又与民族学家芮逸夫组成一个小分队,接受了筹备处“贵州民间艺术调查”这部分的工作。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人员建制上,庞薰琹极为特殊,作为学者林立的研究机构,庞薰琹是极少见的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加入了这个团队,这也为其后来的艺术创作埋下了一个伏笔。
  从1939年12月起,庞薰琹与芮逸夫两人启程从昆明前往贵阳、安顺、龙里、贵定等地区,任务是对少数民族的活动进行记录并搜集相关的实物材料。中国的西南边疆当时对绝大数人来说都近乎于未解之谜,所以对边疆地区进行考察就被看做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一是本身路途险要,二是流传着一些耸人听闻的民间传说,例如“见血封喉”、“放蛊”等。另外,因为当时国民政府常常会到当地抓壮丁,当地人一听是官府来人都会大门紧闭。这些困难都为考察的前景蒙上了一些阴影。
  当时,从昆明到贵阳要坐三天两夜的公共汽车,到了贵阳又要走一二十里的山路才能到达村寨。寨子的情况如料想一般,庞薰琹与芮逸夫一到寨口,寨里的人就躲到山中去了,连续几天的情况大抵都是如此,但还是有三两个孩子大概是好奇,在寨口东张西望。庞薰琹想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准备从小孩子这寻找进入村寨的突破口。他们去糖果铺买了一些糖,在村寨口吃起了糖果,这个办法吸引来了一些小朋友,经过了几次试探和询问之后,村寨人知道了他们此行没有恶意,只是来收买衣服花边,也就消除了对二人的隔阂与戒备之心。于是,二人开始对村寨展开了详细的调查,芮逸夫主要负责拍摄照片作为记录,他的这批摄影照片也成为了中国民族志摄影的先例。庞薰琹主要负责采集标本,这使他开始着迷于少数民族服饰上那些美丽的纹样,这些纹样对于他来说是在摩登上海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异宝藏。
  1940年3月,在考察完四县的60多个村寨,搜集标本400余件后,庞薰琹和芮逸夫回到昆明。回到昆明伊始,庞薰琹便开始陆续绘制贵州的少数民族和他们的装饰纹样,直至同年来到四川,庞薰琹展开了绘制系列作品《贵州山民图》的工作,这一系列创作经历了几年时间才最终完成。
  虽然当时在村寨中,但村民们拒绝庞薰琹为他们画像,庞薰琹并没有留下任何的素描小稿或者绘画作品,手头芮逸夫的照片以及采集来的标本,这些素材成为庞薰琹创作的重要参考来源。
  如今我们观看《贵州山民图》会有别样的感觉,庞薰琹的这一系列作品并没有完全摆脱他在法国以及上海受到的西方前卫艺术影响,对于阴影块面的处理仍然有法国艺术家莱热的影子,面部处理也相对程式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庞薰琹在此已经开始进行他的图像转向了,我们可以注意到他对于山脉的表现已经明显吸收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因素,并从油画转以水彩,配上中国人独有的款识与印章,整个画面颇具东方气息。以1941年创作的表现苗族跳花的作品《笙舞》来看,庞薰琹对前景人物衣袖底边、腰束的处理施予灰黑色,而人物面部处理也极为程式化,并不具备苗族人的面部特点,这些造型特点显然说明他没有摆脱在西方受到的影响,但远景处的山水表现却又是中国画的面貌。
  庞薰琹的艺术家身份,以及他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专员的责任与使命,使得他的考察不像其他艺术家的边疆写生具有自发性,这一因素也影响了庞薰琹的创作。纵观庞薰琹的《贵州山民图》会发现,庞薰琹在对绘画主题的选择上不具备随意性,他的作品中没有独立的风景画存在,基本以人物或人物搭配风景为主,而庞薰琹在对于人的关注点上集中于他们的日常活动、宗教祭祀、歌舞游艺等方面,这明显是间接受到了民族学调查方式的影响。
  1942年,在重庆举行了第三次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庞薰琹的朋友事前并没有征得他本人的同意,就从他所画的《贵州山民图》中选出两幅送去展览。然而,这两幅画送到中国画组去审查,说这不是国画;送到西画组去审查,说这不是西画;最后送到图案组去审查,又说这不是图案。最后勉强地与油画挂在了一起。这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一些慧眼识珠之人,譬如驻英大使顾维钧就非常赏识庞薰琹的作品,特地购入10幅《贵州山民图》作为礼品赠予英国皇家学会。苏立文则表示这批作品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与西洋画写生的表现力结合的而成的新造型。一些敏感的人已经认识到这批作品可能会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对于从大上海走出来的摩登人士,贵州的少数民族对于庞薰琹来说带有极强的异域色彩,正如高更笔下的《塔希提少女》一般,庞薰琹用自己现代人的身份去审视这些还未汉化或是现代化的民族,用独特的视角创作了《贵州山民图》系列作品。
其他文献
按照时间计算,如今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应该开幕了才对,不过今年不会再有,应该是被广东美术馆的扩改建工程所误,不知“广州三年展”这个品牌是否会就此止步。  2000年以后,随着第三届“上海双年展”的举办,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走进官方美术馆和画廊,国内各种双年展、三年展的举办也非常引人注目。2002年11月18日举办的“广州三年展”经过多年的构思和筹备终于“厚重”的呈现在大家面前。之所以说厚重,一方面是因
期刊
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市场,其努力的范围涉及政治体制改革、调整意识形态的权利范围、建立完善的艺术立法、改变旧有的税收制度、建立艺术保险制度、调整画廊管理制度等,这一切的困难程度和艰巨性都是当时参与‘广州双年展’的批评家知道但没有充分认识到的。  ——吕澎  中国最早的双年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陌生的,因为它只举办了一届就夭折了,那就是1992年在10月23日,在广州中央酒店国际会议厅举办的
期刊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挪威的森林》,书里描绘了少男少女之间的纯爱,带来一种不可附加的阅读体验,文字之间清新得如同少女发梢中青草的气息,这是我对挪威的最初印象。去到挪威之前,我每天都在与朋友诉说对于这个国家的向往与仰慕,蜿蜒磅礴的峡湾、高福利的社会制度等等都让我振奋。当我真正来到挪威之后,各种复杂交错的感情溶于在心,笔下居然难以写出任何文字。纵观地图,挪威是一个莅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靠近北
期刊
伴随《走进天津美院》而来的各种争论声越来越弱,李宝玖离开了学院,这无疑是一个相对偏激的个案,但是却反应了不少艺术专业学生的心态及状态,也折射了高等艺术教育所存在问题,同时也给各方提个醒。  2014年7月份视频《走进天津美院》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视频的作者是天津美院的大三的学生李宝玖,片子的最开始是李宝玖对身边同学的采访,“我觉得我大学三年,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我想确认一下,我是个例吗?”被采
期刊
让土豪告别土豪,让任性率真任性,让艺术表现艺术,让中国代表中国,让时代不枉时代,让未来期望未来。  ——马未都  在《南方周末》推出的《南周盘点|2014中国热词》中“任性”光荣上榜,任性通常和有钱搭配使用,在南周盘点的例句中第一个便是“刘益谦花了2.25亿买了一个鸡缸杯,泡茶喝”,此举有钱任性。一个艺术界的新闻已然登上大众媒体的年终热词盘点,也足见其影响力,果真还是通过价格才能让更广泛的群众关注
期刊
一方面大家都冲在交易的第一线,参加各种博览会,飞来飞去;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因为跟不上这样快节奏的脚步而忧虑。我们已经陷入到商业化的运转中,不停的追逐,而忘了艺术,这不过是个生意。  要是搁六七年前,说起国内的艺术博览会当数“艺术北京”和“上海当代”,搁三四年前,“上海当代”不行了,“艺术北京”还保持着口碑,一直以来国内的艺术博览会总会有一两个冒尖的领跑,但是到了近两年,尤其是去年,这种“独大”的优
期刊
以前奖金可以为艺术家提供莫大的帮助,奖项可以给艺术家提供不曾有过的机会,但是在今天,奖杯和奖金都已不再稀有。  就在2015年年初举办的艺术登陆新加坡博览会上新设立了将每年评选一次的“自由表达奖”,但是如此主题并未得到应有的支持,反而遭到东南亚地区艺术群体的惊讶和质疑,因为近两三年在新加坡艺术家的自由表达是受限的,作品被拒展,被审查,被禁映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届博览会会为该奖项提名,是否能够平息质疑
期刊
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热潮的来袭的一年,网络和移动终端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但艺术如果只是道听途说,只是一址网站,或者只是公众平台的一则推送,那将变得毫无意义。  2014年,艺术圈步入了互联网影响下的“新常态”。圈子越来越小,“低头族”迅速壮大。  “低头族”不是一个2014年才有的新鲜词,艺术圈曾有不少人扬言“从不使用网络”、“没有注册任何社交软件”、“不了解什么是App”。但随着“朋友圈时代
期刊
如果要欣赏木口木刻还是要走近作品,静心观看和思考,才能真正体会此木此面,感受另一面木性带来的细致和丰富。  区别于我们常见的木刻版画在纵断面上进行雕刻(此类雕刻称作木面木刻),木口木刻(Wood Engraving)是在木头的横断面上进行雕刻的一种木刻技法。这也就决定了在横断面雕刻的木口木刻作品尺幅都比较小。  但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木口木刻做起来却非常有难度。完成一幅不到A4纸大小的木口木
期刊
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需要勇气,如果你在2015已经有了既定行程,不如让艺术来丰富你的旅程,在“走英访美”之余也接受下艺术的熏陶。如果没有出行计划也没关系,看看2015年有哪些好展览,为艺术而策划一次旅行也是不错的,让艺术为你的2015加点料。  【一月】  鲁本斯及其遗产  Rubens and His Legacy  2015.01.24~2015.04.10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作为2015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