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课,和谐社会的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平安校园的创建要靠社会,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
一、法制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意义
所谓法制,就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而言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列宁曾明确指出:“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当前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强调的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因而用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来教育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法律制度对创建平安校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法制教育也是职业学校平安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
1.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青少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现在这么多青少年犯罪、无法无天,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这些年来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人们的法制观念有所增强,但看不懂法,不自觉守法的仍大有人在,所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保稳定的前提就少不了要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个别青少年学生盗窃,抢劫,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屡有发生,强奸,杀人等暴力性犯罪也有所发生,还有学生把犯罪说成是“勇敢”。纵观青少年犯罪,仍迫切需要进行法制教育,大力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律基础教育。要把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法制建设的根本和目的。
2.加强法制教育有利于形成新的道德规范
在社会道德水平尚未达到国家提倡的标准的情况下,新的良好社会道德的形成就要靠法律去引导、去规范、去实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内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上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现象无不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家长,老师没有严肃认真地对待,学生犯下的小错误不能从原则的高度剖析,不为学生设定禁区,一味宽容,甚至纵容,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而法律以明确法律规范来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或禁止人们做什么,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关系,严格要求人们的行为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相协调、相一致,并保证人们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对违犯法律规范者依法予以严惩,以树立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加强法制教育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从道德与法律两者的不同特点来看,在目前的社会道德状况下,良好的社会规范必须靠法律的引导和规范才能实现。当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与当时人们的道德行为不一致时,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反复适用,才可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逐渐形成一种新的道德传统和行为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二、德育是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德育活動中开展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纪律素质和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一)拓宽教育渠道,普及法律基础知识
1.利用课堂,基础教育
进行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是关键、是基础。科任老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对青少年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传授法律基础知识,突出法制教育的内容,把《宪法》、《民法》、《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中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确知晓,使学生养成权利义务意识社会责任感。
在德育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思考、研讨、论辩,引导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多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让学生问几个为什么,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案例制作成课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给予解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这种课堂教学中最活泼生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所要了解的问题有一个全面透彻的掌握。
2.利用橱窗,宣传教育
对学生中存在的早恋、厌学、打架、网恋等问题,开办法制宣传教育橱窗,让学生在课余饭后从图画和简洁的文字说明中学习了解、巩固所学的法律基础知识。举办以法制教育为内容的黑板报、墙报,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自己摘录法律条文,自己选择案例、自己写学习法律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对法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校园广播,辅助教育
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使青少年学生通过宣传教育和学习,明白凡是违法行为都会给社会或他人造成危害,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最终也会害了自己。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哪些事是必须做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是法律禁止做的,从而明辨是非,树立法制观念。
(二)开展丰富活动,提高法律意识 学法才会知法,懂法才能守法。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不仅要在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和宣传上大做文章,还应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融法律基础知识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1.举办活动,丰富内容
举办丰富多彩的班级、共青团、志愿者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可以与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去体验,领会法制的内涵。开展普法知识竞赛,举办普法报告会,组织学生观看法制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法热情,巩固记忆,打下牢固的法律知识基础。
2.结合案例,亲身实践
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仅靠背条文、考试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从一些具体案例中去直观地认识法律,去体验法律的神圣和威严,可以聘请公安司法部门的办案人员到学校做普法报告,结合当地发生的法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有条件的话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如进行旁听审判,参加诉讼,模拟法庭等。使学生直观地深刻地感受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犯必究”的客观事实,亲眼目睹违法犯罪分子的可耻下场,亲身体会法律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功能。
通过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已有的法律知识,从而还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重教育、重预防、规范行为是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
青少年学生从课堂上,从各种活动中以及宣传栏里了解学习到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何让青少年学生以法律为准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言行呢?
1.学好规章,提高素养
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对照行为规范的规定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将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列为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程度,使学习法律和遵守法律成为习惯,良好的习惯在于养成,在于培育和熏陶,良好的习惯是步入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2.纪律教育,规范行为
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校容校纪的纪律检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为,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正当防卫的正义感和见义勇为的责任感,加强学生的行为管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及纠正,发现问题及时的和学生沟通。然而由于学生的禀赋、爱好、性格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差异,各个学生所实际表现出来的优缺点、接受教育的方式和程度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因而在教育时要以人为本,采取宽容的教育态度与从严的教育态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表彰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教育和管理中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在良好的教育和管理氛围中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联合教育,合力教育
要加强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法制教育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社会的有些人,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家长法制观念谈薄,这就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青少年学生自觉守法意识薄弱,自觉守法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形成法律意识,也就没有办法养成守法习惯。
在职业教育方面,学校和家长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双翼,二者需密切配合,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成长的合力,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首先要提高学生家长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孩子有进步和提高的潜力,学校要对学生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进行指导,要求家长树信心、抓习惯、管思想、束行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懂得遵纪守法。
因此,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一定要认识到位,目标细分,责任落实,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性预防、疏导性预防、控制性预防、惩戒性预防,培养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的学生。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合力,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法制教育落实到实处,才能将学生培养造就成行为规范、心灵自由、感情丰富、思想充实、胸襟开阔的现代人,也就是能够为自己负责,也能够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负责任的,现代化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通过法制教育,使他们的权利义务意识明晰,社会责任感强,有自觉守法的意识,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法制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平安校园以及和谐的小康社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04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3]《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4]《法律基础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5]安蓉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和对策》 陕西职业技术教育,2006.5
[6]章爱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查》.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0
[7]张云松.《青少年激情犯罪行为及预防矫治》.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7
[8]吴洁.《运用问题驱动法提升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等职业教育,2012.4
一、法制教育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意义
所谓法制,就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而言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整个系统。列宁曾明确指出:“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体现。”
当前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强调的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因而用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来教育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法律制度对创建平安校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法制教育也是职业学校平安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
1.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人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青少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现在这么多青少年犯罪、无法无天,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太低。”这些年来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人们的法制观念有所增强,但看不懂法,不自觉守法的仍大有人在,所以,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保稳定的前提就少不了要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个别青少年学生盗窃,抢劫,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屡有发生,强奸,杀人等暴力性犯罪也有所发生,还有学生把犯罪说成是“勇敢”。纵观青少年犯罪,仍迫切需要进行法制教育,大力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律基础教育。要把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法制建设的根本和目的。
2.加强法制教育有利于形成新的道德规范
在社会道德水平尚未达到国家提倡的标准的情况下,新的良好社会道德的形成就要靠法律去引导、去规范、去实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内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社会上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现象无不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家长,老师没有严肃认真地对待,学生犯下的小错误不能从原则的高度剖析,不为学生设定禁区,一味宽容,甚至纵容,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甚至犯罪的道路。而法律以明确法律规范来规定人们必须做什么或禁止人们做什么,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关系,严格要求人们的行为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相协调、相一致,并保证人们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对违犯法律规范者依法予以严惩,以树立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加强法制教育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从道德与法律两者的不同特点来看,在目前的社会道德状况下,良好的社会规范必须靠法律的引导和规范才能实现。当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与当时人们的道德行为不一致时,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实施和反复适用,才可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逐渐形成一种新的道德传统和行为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二、德育是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德育活動中开展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纪律素质和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
(一)拓宽教育渠道,普及法律基础知识
1.利用课堂,基础教育
进行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是关键、是基础。科任老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对青少年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传授法律基础知识,突出法制教育的内容,把《宪法》、《民法》、《劳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中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确知晓,使学生养成权利义务意识社会责任感。
在德育教学中,运用“问题驱动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思考、研讨、论辩,引导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多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让学生问几个为什么,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一些案例制作成课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给予解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这种课堂教学中最活泼生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所要了解的问题有一个全面透彻的掌握。
2.利用橱窗,宣传教育
对学生中存在的早恋、厌学、打架、网恋等问题,开办法制宣传教育橱窗,让学生在课余饭后从图画和简洁的文字说明中学习了解、巩固所学的法律基础知识。举办以法制教育为内容的黑板报、墙报,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自己摘录法律条文,自己选择案例、自己写学习法律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对法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校园广播,辅助教育
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广播站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使青少年学生通过宣传教育和学习,明白凡是违法行为都会给社会或他人造成危害,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最终也会害了自己。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知道哪些事是必须做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是法律禁止做的,从而明辨是非,树立法制观念。
(二)开展丰富活动,提高法律意识 学法才会知法,懂法才能守法。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不仅要在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和宣传上大做文章,还应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融法律基础知识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1.举办活动,丰富内容
举办丰富多彩的班级、共青团、志愿者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可以与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养成相结合,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去体验,领会法制的内涵。开展普法知识竞赛,举办普法报告会,组织学生观看法制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法热情,巩固记忆,打下牢固的法律知识基础。
2.结合案例,亲身实践
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仅靠背条文、考试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从一些具体案例中去直观地认识法律,去体验法律的神圣和威严,可以聘请公安司法部门的办案人员到学校做普法报告,结合当地发生的法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有条件的话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如进行旁听审判,参加诉讼,模拟法庭等。使学生直观地深刻地感受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犯必究”的客观事实,亲眼目睹违法犯罪分子的可耻下场,亲身体会法律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功能。
通过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已有的法律知识,从而还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三、重教育、重预防、规范行为是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
青少年学生从课堂上,从各种活动中以及宣传栏里了解学习到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何让青少年学生以法律为准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言行呢?
1.学好规章,提高素养
应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对照行为规范的规定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将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列为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识程度,使学习法律和遵守法律成为习惯,良好的习惯在于养成,在于培育和熏陶,良好的习惯是步入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2.纪律教育,规范行为
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校容校纪的纪律检查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为,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正当防卫的正义感和见义勇为的责任感,加强学生的行为管理,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及纠正,发现问题及时的和学生沟通。然而由于学生的禀赋、爱好、性格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差异,各个学生所实际表现出来的优缺点、接受教育的方式和程度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因而在教育时要以人为本,采取宽容的教育态度与从严的教育态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表彰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教育和管理中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在良好的教育和管理氛围中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联合教育,合力教育
要加强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法制教育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社会的有些人,当然也有个别学生家长法制观念谈薄,这就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青少年学生自觉守法意识薄弱,自觉守法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形成法律意识,也就没有办法养成守法习惯。
在职业教育方面,学校和家长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双翼,二者需密切配合,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成长的合力,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首先要提高学生家长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孩子有进步和提高的潜力,学校要对学生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进行指导,要求家长树信心、抓习惯、管思想、束行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懂得遵纪守法。
因此,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一定要认识到位,目标细分,责任落实,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进行教育性预防、疏导性预防、控制性预防、惩戒性预防,培养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的学生。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合力,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法制教育落实到实处,才能将学生培养造就成行为规范、心灵自由、感情丰富、思想充实、胸襟开阔的现代人,也就是能够为自己负责,也能够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负责任的,现代化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通过法制教育,使他们的权利义务意识明晰,社会责任感强,有自觉守法的意识,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法制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平安校园以及和谐的小康社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04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3]《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4]《法律基础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5]安蓉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和对策》 陕西职业技术教育,2006.5
[6]章爱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调查》.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10
[7]张云松.《青少年激情犯罪行为及预防矫治》.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7
[8]吴洁.《运用问题驱动法提升德育课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等职业教育,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