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德彝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漫长的出使生涯中,他笔耕不辍,先后完成了八部“述奇”。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张德彝记述在德国经历的《五述奇》,从中我们不仅得窥当时德国乃至欧洲的风貌,以及张德彝对种种现象成因的思考,更可以看到他作为清廷派出的外交人士的责任心。与此同时,张德彝的思想虽有历史局限性,但他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力量。
关键词:张德彝 晚清 德国
张德彝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京师同文馆首届十名学员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在同治、光绪两朝都有海外出使经历的外交官。在累计长达27年的出使生涯中,张德彝先后游历法国、英国、比利时、德国等10余国,并且笔耕不辍,先后完成了八部日记体裁的“述奇”。
自光绪十三年至光绪十六年(1887—1890),张德彝随洪钧出使德国,写成《五述奇》十二卷。《五述奇》中所记述的随洪钧出使德国的经历,并不是张德彝第一次踏上德国的土地。1866年张德彝等第一次到达德国,从荷兰进入汉堡。在《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四述奇》《六述奇》和《八述奇》中,均对德国有所涉及,但《五述奇》是全部记述在德情况的。本文将截取《五述奇》中的数个片段,以期向读者初步展现张德彝著述的风格,并加以简要评述。
一、作为外国人的张德彝
从《五述奇》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德国在成为今日国人眼中的强盛国家之前,曾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张德彝时代的德国正处于一个拐点。来到柏林30余年的“英人卜鲁木”曾对张德彝讲述30年前的柏林城:“楼房鄙陋,道路凸凹,人民贫苦”。书中之后的一段记叙中还写道:“德京虽无乞丐,然入夏以来,街市幼童雏女之赤足披发,手执洋取火、黏蝇棍及小新报与野花几朵向人求买者,皆非实售其物之人也。”这描述符合我们对资本积累阶段社会境况的固有印象。但张德彝眼前的德国,总体而言,有“楼房之宏敞整洁,道路之平坦齐净,人民之蕃衍,灯园、戏馆、花园、酒肆之多,水陆兵马之盛”。他认为“三十年间如此变更,诚为国运奋兴,而亦赖君臣之一心耳”。这一评论很明显带有他对祖国情势不满的情绪。
二、作为外交人士的张德彝
从张德彝的记述中,我们得窥当日正在暗潮汹涌、逐日走向大战的欧洲各国的现场以及当时的舆论情况。张德彝注重为国家强盛汲取相关经验,收集相关信息。《五述奇》中记述了工艺的振兴途径,甚至注意到了专利与商标的问题:“西国以贸易为大宗,亦以工艺为根本,因而国家振兴工艺之法有数端:……凡有创一新法、造一新器之人,国家发给文凭,俾得独专其利,十五年以内,不许他人仿造,如欲仿造,须向本人讲明。”
华人在外境遇也是张德彝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他注意观察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例如关于“税关”:“又闻每次星使由上洋运来之米、油等木箱,必有一只开过者,税关每来信索要免税单,必言其中一只损坏。查其意,乃从中抽取一只,暗行查验耳。”他结合自己的经验,进一步引申道:“中华看待各国,一视同仁,凡物无论大小,既称系某国公使者,即不查问,一律放行,尤恐从中有所违理,而暗加保护。余前四次随使外洋则不然……”可见,张德彝是十分负责任的外交人士。
三、作为讽喻者的张德彝
托言“土耳其国”暗指中国官场及外交界的种种病症是《五述奇》中极具特色的一个写法,散见于书中数次。例如在其中一段讲述中,他先以西人“起兴”:“(西人)既授职为官,无不实心任事……以图有益于国人,盖有益于国人,即有益于國家也。”之后笔锋一转,“闻土耳其国则不然”。他提到了“土耳其国”在京、在外省以及派驻外国的官员种种可抨击之处,驻外官员“亦如在京,肉食供职,毫不考察时务,既不能言,亦不敢言,惟冀限期早满,得命召回。”由此他得出结论:“土国现多处仿照西国,而其中仍多被官舞弊,至今无一得体,国势依然不振,殊可慨也。”透过远隔时空的言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张德彝对当时腐败至极的官场的痛心。
四、结语
《五述奇》内容丰富,可以说是了解当时德国与欧洲社会的一部宝典。张德彝的记述包罗万象,我们所看到的并不仅是德国与欧洲的风貌,以及张德彝对种种现象成因的思考,更是他作为清廷派出的外交人士时时体现出的责任心。与此同时,张德彝的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这集中体现在他对后人的教导上:“国家以读书能文为正途……余不学无术,未入正途,愧与正途为伍,而正途亦间藐与为伍。”在生命终结前,他仍然回归到属于帝制时代千千万万中国官员的捍卫儒家正统的思想观念中去。无论如何,在出使过程中积极汲取西方营养的张德彝,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霞.张德彝和德国[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3).
[2]张德彝,纂.建威将军光禄大夫张公集[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
[3]张德彝.醒目清心录[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
[4]张德彝.五述奇[M].长沙:岳麓书社,2016.
(作者简介:薛晓涵,女,博士研究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西交通史等)(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张德彝 晚清 德国
张德彝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京师同文馆首届十名学员之一,也是唯一一位在同治、光绪两朝都有海外出使经历的外交官。在累计长达27年的出使生涯中,张德彝先后游历法国、英国、比利时、德国等10余国,并且笔耕不辍,先后完成了八部日记体裁的“述奇”。
自光绪十三年至光绪十六年(1887—1890),张德彝随洪钧出使德国,写成《五述奇》十二卷。《五述奇》中所记述的随洪钧出使德国的经历,并不是张德彝第一次踏上德国的土地。1866年张德彝等第一次到达德国,从荷兰进入汉堡。在《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四述奇》《六述奇》和《八述奇》中,均对德国有所涉及,但《五述奇》是全部记述在德情况的。本文将截取《五述奇》中的数个片段,以期向读者初步展现张德彝著述的风格,并加以简要评述。
一、作为外国人的张德彝
从《五述奇》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德国在成为今日国人眼中的强盛国家之前,曾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张德彝时代的德国正处于一个拐点。来到柏林30余年的“英人卜鲁木”曾对张德彝讲述30年前的柏林城:“楼房鄙陋,道路凸凹,人民贫苦”。书中之后的一段记叙中还写道:“德京虽无乞丐,然入夏以来,街市幼童雏女之赤足披发,手执洋取火、黏蝇棍及小新报与野花几朵向人求买者,皆非实售其物之人也。”这描述符合我们对资本积累阶段社会境况的固有印象。但张德彝眼前的德国,总体而言,有“楼房之宏敞整洁,道路之平坦齐净,人民之蕃衍,灯园、戏馆、花园、酒肆之多,水陆兵马之盛”。他认为“三十年间如此变更,诚为国运奋兴,而亦赖君臣之一心耳”。这一评论很明显带有他对祖国情势不满的情绪。
二、作为外交人士的张德彝
从张德彝的记述中,我们得窥当日正在暗潮汹涌、逐日走向大战的欧洲各国的现场以及当时的舆论情况。张德彝注重为国家强盛汲取相关经验,收集相关信息。《五述奇》中记述了工艺的振兴途径,甚至注意到了专利与商标的问题:“西国以贸易为大宗,亦以工艺为根本,因而国家振兴工艺之法有数端:……凡有创一新法、造一新器之人,国家发给文凭,俾得独专其利,十五年以内,不许他人仿造,如欲仿造,须向本人讲明。”
华人在外境遇也是张德彝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他注意观察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例如关于“税关”:“又闻每次星使由上洋运来之米、油等木箱,必有一只开过者,税关每来信索要免税单,必言其中一只损坏。查其意,乃从中抽取一只,暗行查验耳。”他结合自己的经验,进一步引申道:“中华看待各国,一视同仁,凡物无论大小,既称系某国公使者,即不查问,一律放行,尤恐从中有所违理,而暗加保护。余前四次随使外洋则不然……”可见,张德彝是十分负责任的外交人士。
三、作为讽喻者的张德彝
托言“土耳其国”暗指中国官场及外交界的种种病症是《五述奇》中极具特色的一个写法,散见于书中数次。例如在其中一段讲述中,他先以西人“起兴”:“(西人)既授职为官,无不实心任事……以图有益于国人,盖有益于国人,即有益于國家也。”之后笔锋一转,“闻土耳其国则不然”。他提到了“土耳其国”在京、在外省以及派驻外国的官员种种可抨击之处,驻外官员“亦如在京,肉食供职,毫不考察时务,既不能言,亦不敢言,惟冀限期早满,得命召回。”由此他得出结论:“土国现多处仿照西国,而其中仍多被官舞弊,至今无一得体,国势依然不振,殊可慨也。”透过远隔时空的言语,我们可以感受到张德彝对当时腐败至极的官场的痛心。
四、结语
《五述奇》内容丰富,可以说是了解当时德国与欧洲社会的一部宝典。张德彝的记述包罗万象,我们所看到的并不仅是德国与欧洲的风貌,以及张德彝对种种现象成因的思考,更是他作为清廷派出的外交人士时时体现出的责任心。与此同时,张德彝的思想也有其历史局限性,这集中体现在他对后人的教导上:“国家以读书能文为正途……余不学无术,未入正途,愧与正途为伍,而正途亦间藐与为伍。”在生命终结前,他仍然回归到属于帝制时代千千万万中国官员的捍卫儒家正统的思想观念中去。无论如何,在出使过程中积极汲取西方营养的张德彝,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霞.张德彝和德国[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3).
[2]张德彝,纂.建威将军光禄大夫张公集[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
[3]张德彝.醒目清心录[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
[4]张德彝.五述奇[M].长沙:岳麓书社,2016.
(作者简介:薛晓涵,女,博士研究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西交通史等)(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