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的事就会一直放在心里,想一直做,不用靠坚持。
  23岁那年,我在NBA做驻队记者。有一天,一场冷门比赛激战正酣的时候,球员失手,篮球飞进观众席,一个十二三岁的金发小男孩惨叫倒地。
  球赛中止,全场观众齐声惊呼,一片混乱里,一道消瘦的身影比队医更先上了去。
  他蹲在伤者身旁,镇定自若,手法娴熟地展开施救。队医带着担架赶来,我远远看他们握手、拍背。队医又认可又感谢,他们一起消失在连接球场和外界的通道里。


  解说员宣布已确认小男孩没有大碍,感谢刚巧在旁边的医生的专业判断和及时施救。
  全场鼓掌。那是个黑头发的年轻亚裔,戴眼镜,有点弓背,像个中国人。因此,我全程都在留意观察。
  多亏了当时印象深刻,时隔两年后再遇到,我还能认出他来。那时候我们都在费城76人的客场更衣室,我采访,他在角落里给一名受伤的球员敷冰。间隙里,我说,我好像见过你,就在这个球场,你那时候救了一个美国小男孩。
  他当真是中国人,曾是四川一所县城高中里热爱篮球的少年。当时,胆大的男生们把天线藏在课桌里,中午放学集体留在教室里看NBA,他是起劲儿的小跟班。因为瘦小戴眼镜还拖泥带水,他是晚饭时间的篮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背景板。那时候,他们一群男生为新晋小皇帝詹姆斯疯狂,各个发誓有朝一日去了美国,一定要场场不落看NBA。
  高考之后,他以几分之差被调剂,莫名其妙读了医学院。那几年,上海的大学里掀起GRE热潮,他又莫名其妙硕博连读美国医学院,在青春的尽头穿上白大褂,变成了波特兰医院里默默无闻的实习邵医生。
  好多人说天天看NBA现场,可年龄一过就忘记了。他没有。他买开拓者队的季票,“穿着球衣看球”是他to do list的第一名。
  就这样过了6年,他从23岁的愣头青变成了29岁的准中年。他说,美国医院不知道会不会留他,回国做医生薪水又太低。他已经把生活过得太迷茫了,总要有一刻,活得像个有梦的少年。
  然后有一天,在承载他少年梦的地方,他碰巧急救了那个小男孩,接触到了队医这个职业,拿到推荐信,开始了自己常年跟着球队飞的,既劳累又梦幻的生活。
  可是,喜欢过NBA的少年那么多,为什么邵医生可以坚持下来呢?他说,喜欢。喜欢的事就会一直放在心里,想一直做,不用靠坚持。大声嚷嚷喜欢的人不一定是真的喜欢,但坚持得最久的人一定是。
  告别的时候,我说,坚持出这么大一个意外惊喜,老天可真是待你不薄。他一笑置之。他坐在场边一季接着一季看球的时候,为的是自己开心,没想过意外惊喜。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好事,不属于他,又该属于谁呢?
  (李金锋摘自《课堂内外》高中版)
其他文献
那一年,教委组织各学校参加物理竞赛。其实我的物理成绩并不是很拔尖,但这个机会我不想错过,因为,如果能取得名次,学校将给予重奖,而且将成为入选学生会的一个重要条件。于是我报了名。  物理课代表刘宁,虽然要转学了,但也报了名。两天后,学校开始了初选考试,由新来的李老师负责。  竞赛题型的难度可想而知。我答着答着就泄气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得很快,还有几分钟就要交卷了。我看了一眼刘宁,他已经答完了。他看了下
期刊
我的朋友乐乐在废纸上画画,画完就随手丢在一边。我把她乱画在废纸上的东西剪下来,贴在一本本子上并装饰好送给她。她感叹:“哇,原来这么好看啊!”后来,她继续用随手能找到的东西画画,越画越多,越画越好,越画越开心——点亮绘画这个技能就是这么简单。  我想,畫画就是触摸时间和心灵。从手能够握住东西开始,我们就不自觉地开始涂鸦了。  我感觉许多人都有点儿喜欢画画,却出于“画不准”的畏惧而不怎么愿意动手。我画
期刊
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后,一家杂志找到我,请我写一篇对撒切尔夫人的心理画像。我后来写了一篇,他们非常喜欢,想一直约我写对各种人物的心理画像,被我拒绝了。  为什么?因为我的写作方式吓到了我自己。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这样的:我得真切地感知到她的存在,并且这份感知要有一种完整感。  为了实现这种感觉,我花了三天时间,找各种关于撒切尔夫人的资料,最终直到形成了对她的一种完整感知后,才动手写了这篇三千字的
期刊
今年暑期档,一部口碑炸裂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横空出世,监制兼主演徐峥也因此有了一个可爱的昵称:“山争哥哥”,可见观众对这部片子的喜爱。  影片是根据真實事件改编的,片中的主人公叫程勇,不是个好男人。离了婚,欠了一屁股债,老爸中风卧床,只能送养老院。程勇唯一的生活来源,是他经营的那间小药店。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访,打破了程勇的平凡人生……  访客名叫吕受益,是一位白血病患者。为了活命,他必须
期刊
初识杨绛,是在《我们仨》中。  在现代生活中,科技越来越发达,即使在大洋彼岸,亲人间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面对面地交谈,可是你是否想过,其实你面对的只是那冰冷的屏幕,你无法感受到屏幕后面那个人的温度,你无法触摸到他的脸颊,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你是否忽略了家人之间最简单的爱?  而这种爱,杨绛却拥有过。  我喜欢书中钟书与圆圆之间那开不尽的小玩笑,他们就是以最平凡的方式生活着,他们仨之间永远都是心贴着心,
期刊
《我们仨》简介: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一部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錢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爱女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的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写成了这部《我们仨》。“现在我们三个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书中前两部分写的是梦境,第
期刊
《我们仨》,正如书名那样的朴实无华,然而却又句句真情,感人至深。时光带走了一切,故事中原有的辛酸与苦楚也随之淡去,剩下的仅仅是人生到头回望的幸福。  我相信很多时候,我们的梦是有着真实、深刻的寓意的。在作者的梦里,“我们仨”在古驿道上相聚,不久又分开。梦中客栈与船的漂泊,像是三人在人生的动荡中前行。而杨先生目送著自己的伴侣和孩子渐渐走上归途,  家,对于杨先生而言,又何尝不是个客栈?灵魂在此栖息,
期刊
2018年8月18日,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在推特上公布了一则消息:“我们哀悼失去了一位伟人、一位领导者、一位有远见的人。”他就是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他被称为“加纳的英雄”“世界的总统”,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英迪拉·甘地和平奖、孔子和平奖等无数奖项……这位对外柔和、实则人格坚定的外交家,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做出了无数明智善举,让无数人民受益。安南在瑞士因病去世,走完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外交
期刊
当我到了美国,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激活我的眼球。一样的霓虹闪烁、烟柳人家,要不是街道两旁醒目的英文标牌提醒,真以为自己还在上海。  回国前的最后一天,向导坚持带我们来到他的家乡——瓦维克小镇过夜。刚听到这个名字,我误解成“wall weak”,薄弱的墙?这么非主流!  傍晚,车缓缓驶入镇中心。向导带我们来到他家,迎接我们的是他的母亲,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太太,头发银亮亮的,虽然说的是略带口音的英文,却感
期刊
最近在读龙应台的新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读着读着瞬间理解了她放弃城市生活,毅然移居屏东潮洲镇陪伴失智母亲的决定。她的母亲,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美君。寂静的乡村适合安放躁动的灵魂,作家开始一边照顾美君,一边给美君写信。那个曾经扎着两条粗辫子的美君,那个身穿阴丹士林旗袍的美君,那个雨夜拎着铁锤为孩子搭建棚屋的美君,那个在寒冬的清晨蹑手蹑脚做四盒便当的美君,那个坚定地对丈夫宣布“我的女儿一定要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