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单位,乘坐电梯是员工每天出入办公场所的必要环节。那么,在聚集了众多白领的写字楼内,怎样度过或利用好电梯里的短暂时间,则是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又十分重要的环节。
电梯里撞见领导
电梯里的一分钟如此重要,自然也对一些不善交际的职场人形成了不小的压力。一项有9000多名职场人士参与的“职场人电梯情结”调查结果显示,81.6%的职场人在有电梯的高层建筑里办公,其中,96%的人每天上下班会搭乘电梯。有六成职场人表示与领导同搭电梯很不自在,但随着工作年限增长,感到不自在的比例略微下降。其中,五成职场人会与领导正常寒暄,四成职场人会跟领导打声招呼后保持沉默,或者假装看手中的文件或手机,以免缺少话题而引起尴尬。甚至参加工作十年以上的资深职场人,也表示在电梯里与老板及同事打招呼后,基本不做交流,尤其回避谈论公事。
在公司电梯里碰到了领导,如果一言不发,必然显得特别不礼貌,可是打过招呼之后又不知道该继续说什么,因此很多人会感到局促不安,一直到电梯门打开之前,都表现得非常不自然。甚至有员工为了避免在电梯里遇到领导而产生的尴尬,看到领导站在电梯门口时就会改走楼梯。下面的两个故事就是“电梯尴尬”的生动诠释。
小夏是某公司的新职员,有一天在电梯上正好撞见公司一把手赵总。小夏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赵、赵总好。”
“你好。”赵总点了点头。
电梯里只有小夏和赵总两个人,于是又要轮到小夏说话了。该说点儿什么呢?说“您这是上哪儿去”好像不太合适,领导的行踪关我什么事;夸夸“您今天显得特别精神”貌似也有点儿过了,赵总并不知道他是谁呢,套什么近乎……无数个念头在小夏脑子里闪过并且被迅速否决,他只有默念着屏幕上显示的楼层数,空气中充满了紧张与尴尬。“7,6,5……”,终于忍到“1”了,小夏仿佛得到特赦令一般,一下子跑出电梯。
另一个公司的素素,性格内敛,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更讨厌阿谀奉承。一次,她和一个领导模样的陌生先生同乘电梯,那位先生热情地问她是哪个部门的,她觉得十分尴尬,回话也比较冷漠。回到办公室后,素素才知道,他就是总公司的大老板张总。回想起刚才与张总的交谈,素素觉得自己的回话很不得体。于是以后每当看见领导在电梯门口,她就情愿多辛苦一些,从楼梯爬上高层。
其实小夏和素素的问题并不是出在电梯,而是出在员工与领导的沟通态度上。领导也是人,并不需要像看见老虎一样紧张。并且在非办公时间,很多领导喜欢员工把他当成普通同事,聊聊天、说说话,谈天说地都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当然,礼节是一定要有的。有领导在电梯上,员工应该主动站在电梯门按钮旁,主动帮领导按楼层按钮。电梯开门,要按住开门键,请领导先走。
从按电梯看员工的三种境界
有人出过一个很有趣却很现实的题目。假设你的老板在较高楼层办公,而你在低层办公,在老板与你同乘电梯的时候,你该怎样按电梯楼层呢?
通过不同的回答,可以把员工分成三类。
第一类员工上电梯时先按自己的楼层,再按老板的楼层,到了自己楼层时就下去了。老板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员工只为自己着想,没有考虑到老板的时间更宝贵一些,那么老板也可能会进一步认为,这样的员工在未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自私的人。
第二类员工是跟老板一起上电梯之后,直接按老板的楼层,等老板到楼层下去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工作楼层去。这样的员工就懂得为老板着想,一切以整体利益为重。
关于第二类员工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就在自传中讲到,自己原本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建筑行工作,后来经人介绍来到日本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做事,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叫大和,他与田中是老乡。但田中进入公司后,并没有直接拿出介绍信去找大和。一次,田中与大和同乘电梯,田中的工作楼层在五层,但他并没有按电钮,而是等大和按电钮到了最高层后,目送他下了电梯。大和非常奇怪,问:“小伙子你去几层?”
田中回答:“我去五层。”
“那你为什么不按电钮呢?”
“您工作忙,您先到楼层,我再下去。”
大和非常欣赏田中的这一举动,说:“一会儿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不久田中来到了大和的办公室,并拿出了自己的介绍信。
于是两人聊得很投机。大和从此对田中青睐有加,也由于他业绩突出,大和把一个可以获利几亿日元的楼盘包给了他,田中角荣就此扶摇直上。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在乘坐电梯时所表现出的为公考虑,使老板对他产生了非常好的印象。不过像田中这样的员工或许也会让老板觉得有些死心眼,办事不够灵活。
第三类的员工则更加善于统筹规划,他会先按领导要去的楼层,当电梯超过自己的楼层时再按自己的楼层,这样的员工给领导的感觉是既有大局观,又非常灵活会办事,自然会赢得老板的好感。
电梯里说点什么
《白蛇传》中有一句歌词:“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有人笑称,按照这个说法,两个人能同乘电梯也应是一种缘分,推算起来,至少需要三五年的修行。
在电梯里与同事或领导,哪怕是陌生人相遇,都应亲切地打个招呼,问声好。接下来如果对方不说话,你不妨随便说句什么话,比如塞车了,刮风了,下雨了,或说自己去了哪、要去哪,看到对方的手提包、新皮鞋也可引发话题。如果对方手里拿着文件,可说很忙吧等等。谈话只要一开始,气氛轻松了,下面就好办了。但在电梯里最好不要讨论公司内部的事,特别是电梯里人比较多的时候,高声讨论本公司的事情,十分不妥。
至于遇见了领导,你想谈工作,一是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就不要主动说工作上的事;二是需要看领导当时的状况,如果他正在思考或心情不好等,就不要去过多打扰了;三是如果环境允许,你就要迅速想好简洁的表达方式,不要长篇大论,否则下电梯时会很尴尬。麦肯锡有一条流传甚广的“30秒钟电梯理论”,要求员工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
电梯里的功夫在事外
其实,一个人在电梯中的表现,正源自其平时的为人处世态度,是否与人为善,是否宽怀大度等等,平时积累的学识、礼仪、气质、素养,都会在短短的一分钟内不自然地展现出来。特别是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尽量克制,暂时忘掉不快,轻松对待同梯人。如果你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在电梯中表现得很紧绷、烦躁,你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而如果你能够学会超脱,让内心的自信、进取自然地洋溢出来,那么你的阳光也将感染到每一个同乘的人,大家对你的印象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电梯里撞见领导
电梯里的一分钟如此重要,自然也对一些不善交际的职场人形成了不小的压力。一项有9000多名职场人士参与的“职场人电梯情结”调查结果显示,81.6%的职场人在有电梯的高层建筑里办公,其中,96%的人每天上下班会搭乘电梯。有六成职场人表示与领导同搭电梯很不自在,但随着工作年限增长,感到不自在的比例略微下降。其中,五成职场人会与领导正常寒暄,四成职场人会跟领导打声招呼后保持沉默,或者假装看手中的文件或手机,以免缺少话题而引起尴尬。甚至参加工作十年以上的资深职场人,也表示在电梯里与老板及同事打招呼后,基本不做交流,尤其回避谈论公事。
在公司电梯里碰到了领导,如果一言不发,必然显得特别不礼貌,可是打过招呼之后又不知道该继续说什么,因此很多人会感到局促不安,一直到电梯门打开之前,都表现得非常不自然。甚至有员工为了避免在电梯里遇到领导而产生的尴尬,看到领导站在电梯门口时就会改走楼梯。下面的两个故事就是“电梯尴尬”的生动诠释。
小夏是某公司的新职员,有一天在电梯上正好撞见公司一把手赵总。小夏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赵、赵总好。”
“你好。”赵总点了点头。
电梯里只有小夏和赵总两个人,于是又要轮到小夏说话了。该说点儿什么呢?说“您这是上哪儿去”好像不太合适,领导的行踪关我什么事;夸夸“您今天显得特别精神”貌似也有点儿过了,赵总并不知道他是谁呢,套什么近乎……无数个念头在小夏脑子里闪过并且被迅速否决,他只有默念着屏幕上显示的楼层数,空气中充满了紧张与尴尬。“7,6,5……”,终于忍到“1”了,小夏仿佛得到特赦令一般,一下子跑出电梯。
另一个公司的素素,性格内敛,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更讨厌阿谀奉承。一次,她和一个领导模样的陌生先生同乘电梯,那位先生热情地问她是哪个部门的,她觉得十分尴尬,回话也比较冷漠。回到办公室后,素素才知道,他就是总公司的大老板张总。回想起刚才与张总的交谈,素素觉得自己的回话很不得体。于是以后每当看见领导在电梯门口,她就情愿多辛苦一些,从楼梯爬上高层。
其实小夏和素素的问题并不是出在电梯,而是出在员工与领导的沟通态度上。领导也是人,并不需要像看见老虎一样紧张。并且在非办公时间,很多领导喜欢员工把他当成普通同事,聊聊天、说说话,谈天说地都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当然,礼节是一定要有的。有领导在电梯上,员工应该主动站在电梯门按钮旁,主动帮领导按楼层按钮。电梯开门,要按住开门键,请领导先走。
从按电梯看员工的三种境界
有人出过一个很有趣却很现实的题目。假设你的老板在较高楼层办公,而你在低层办公,在老板与你同乘电梯的时候,你该怎样按电梯楼层呢?
通过不同的回答,可以把员工分成三类。
第一类员工上电梯时先按自己的楼层,再按老板的楼层,到了自己楼层时就下去了。老板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员工只为自己着想,没有考虑到老板的时间更宝贵一些,那么老板也可能会进一步认为,这样的员工在未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自私的人。
第二类员工是跟老板一起上电梯之后,直接按老板的楼层,等老板到楼层下去之后,再回到自己的工作楼层去。这样的员工就懂得为老板着想,一切以整体利益为重。
关于第二类员工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就在自传中讲到,自己原本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建筑行工作,后来经人介绍来到日本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做事,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叫大和,他与田中是老乡。但田中进入公司后,并没有直接拿出介绍信去找大和。一次,田中与大和同乘电梯,田中的工作楼层在五层,但他并没有按电钮,而是等大和按电钮到了最高层后,目送他下了电梯。大和非常奇怪,问:“小伙子你去几层?”
田中回答:“我去五层。”
“那你为什么不按电钮呢?”
“您工作忙,您先到楼层,我再下去。”
大和非常欣赏田中的这一举动,说:“一会儿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不久田中来到了大和的办公室,并拿出了自己的介绍信。
于是两人聊得很投机。大和从此对田中青睐有加,也由于他业绩突出,大和把一个可以获利几亿日元的楼盘包给了他,田中角荣就此扶摇直上。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在乘坐电梯时所表现出的为公考虑,使老板对他产生了非常好的印象。不过像田中这样的员工或许也会让老板觉得有些死心眼,办事不够灵活。
第三类的员工则更加善于统筹规划,他会先按领导要去的楼层,当电梯超过自己的楼层时再按自己的楼层,这样的员工给领导的感觉是既有大局观,又非常灵活会办事,自然会赢得老板的好感。
电梯里说点什么
《白蛇传》中有一句歌词:“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有人笑称,按照这个说法,两个人能同乘电梯也应是一种缘分,推算起来,至少需要三五年的修行。
在电梯里与同事或领导,哪怕是陌生人相遇,都应亲切地打个招呼,问声好。接下来如果对方不说话,你不妨随便说句什么话,比如塞车了,刮风了,下雨了,或说自己去了哪、要去哪,看到对方的手提包、新皮鞋也可引发话题。如果对方手里拿着文件,可说很忙吧等等。谈话只要一开始,气氛轻松了,下面就好办了。但在电梯里最好不要讨论公司内部的事,特别是电梯里人比较多的时候,高声讨论本公司的事情,十分不妥。
至于遇见了领导,你想谈工作,一是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就不要主动说工作上的事;二是需要看领导当时的状况,如果他正在思考或心情不好等,就不要去过多打扰了;三是如果环境允许,你就要迅速想好简洁的表达方式,不要长篇大论,否则下电梯时会很尴尬。麦肯锡有一条流传甚广的“30秒钟电梯理论”,要求员工凡事要直奔主题、直奔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
电梯里的功夫在事外
其实,一个人在电梯中的表现,正源自其平时的为人处世态度,是否与人为善,是否宽怀大度等等,平时积累的学识、礼仪、气质、素养,都会在短短的一分钟内不自然地展现出来。特别是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尽量克制,暂时忘掉不快,轻松对待同梯人。如果你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在电梯中表现得很紧绷、烦躁,你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而如果你能够学会超脱,让内心的自信、进取自然地洋溢出来,那么你的阳光也将感染到每一个同乘的人,大家对你的印象也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