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盖世霸王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曾经的风云人物,也引起过后人的许多的争议。本文对《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项羽之死》一文,进行了深入的文本分析,对项羽的英雄性格与人格魅力作了充分的论述。
  【关键词】项羽 英雄 品质 风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每次想起这首词,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形象。虽说项羽的人生是短暂的,但他用自己的英武霸气,书写出了一段精彩的轟轰烈烈的人生。人无论怎样长寿,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也都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而西楚霸王却在历史大浪的淘沥中沉淀成一座巨大的雕塑。
  如果说《史记》是一部英雄人物的画廊,那么项羽则是众多英雄人物中最为悲情的一个!说他是一个悲情英雄,不是因为毕生沙场驰骋著就的浩荡战功终归折戟沉沙,也不是因为叱咤疆场的一世豪雄最后沉寂于历史厚重的尘土,而是因为他失败时的无可奈何,和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更因为一个力能扛鼎、言可定势的大丈夫的铁血柔情!
  每读项羽,总折服于其人的凛凛威风、能征善战、所向披靡。《项羽之死》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记述了楚汉战争中的最后一战——垓下之战的过程以及项羽生命中最后的时刻,也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该文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战斗场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的英雄品质。
  之所以说项羽是英雄,首先因为他是一个勇武豪爽有大丈夫气概的人物。东城快战一节,写项羽从垓下突围成功到再次被困东城的过程。项羽亲率八百壮士星夜突围,出了垓下,一路逃亡,到东城县时,手下战将只剩二十八人,而追兵数千。在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项羽言“今日故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其时的力量相差之悬殊已经是一目了然,明知必死,项羽没有没有丝毫的动摇和退缩,愿意拼死“快战”。
  项羽的临战宣言,表明项羽最后的战斗已经不再在意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畅快地、尽情地展现他的勇猛无敌。在人物决然“快战”的铿锵言辞中,我们体会到了一世枭雄的果敢和临乱不惊的大将风范。
  东城溃围快战总共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第一次行动中的“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渲染出了项羽的势不可挡、所向披靡。项羽一呼则汉军震恐,一叱则不仅人惊,连马也吓得后退数里,这是何等的声威力量!他像一尊凛然不可侵犯的天神,一只被猎犬激怒了的猛虎,须眉毕张,咆哮跳踉,谁也不敢靠近他一步,这种威猛的声势,非英雄豪杰莫有!第二次行动则只是写项羽的眼神和声音,“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孰是追兵,孰为逃将,难以辨别。项王只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其摄人魂魄的虎虎声威跃然纸上;第三次则直接描写项羽的骁勇善战,仿佛是电光火石之间,项王就手起刀落斩汉一都尉,而后旋风一般杀数十百人。虽然身处绝境,项羽每战都能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丝毫没有濒临绝境的萎靡和绝望。那样的时刻,他感受到的只是一种不屈服的自我展示的甜蜜,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是千军万马千枪万箭追杀的目标!就像落幕前的演出,项羽要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不世之勇,给自己的戎马人生来一次精彩的谢幕!这样的英雄,即使死,也死得痛快,死得壮烈,死在胜利之中。壮哉,项王!
  项羽不单有临大难而不苟免的英雄情怀,更有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大气豪肠。项羽曾经想过东渡乌江,苟全性命,以图东山再起,但等真正来到乌江岸旁,他断然否定了溃围求存的意念,“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王有足够的机会可以逃脱,而他偏偏拒绝渡江,他不是被追杀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做出了选择。
  回不回江东的问题,也是历来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唐宋诗词中论此事的不少,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认为项羽应该过江东。他认为大丈夫当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男儿应该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宋王安石也作过《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总体认为项羽没有必要过江东。他认为项羽中原一战,已经元气尽伤,东山再起已经很难了。但是,正如胡曾咏史诗《乌江》所说“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胡曾解读出了人物的知耻重义的骨鲠!
  项羽这个血性男儿,曾经在垓下被围、英雄失路、自知无法保护爱妃之时“泣数行下”,但在临了之时,他反而笑了,这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英雄淡对末路的镇定与安详。这位遗世独立的英雄,对自己的死毫不在意,却坦言愧对江东父老,无颜直面家乡故人,正是因为他这种知耻重义的品质精神,让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对他倍加推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李清照的眼里,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展示出的是英雄的刚强和气节,是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
  面对浩荡乌江水、沉沉江东天,项王拔剑自刎了,江河为之呜咽,山峦为之肃穆!项王虽然倒下了,但他是站着死的!他的死成就了他精神的生,升华了他品质的纯!他在这块浩荡千古、广袤无垠的黄土地上,站出了英雄的风范,站成了一块永恒的丰碑!伟哉,项王!
  人们常说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作为英雄豪杰的项羽,在预感到失败命运到来的时刻,也唱出了悲壮哀婉、愁肠百结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慨叹时运不济,面对陪伴已久的名骓美女,肝肠寸断,以至于“歌罢,泣数行下”,一个力能拔山功高盖世的英雄豪杰流泪了,这泪水里有伟大英雄犯了错误之后的悲哀,有英雄面对最终失败的忏悔与惭愧,也有对名骓美女的多情留恋!真正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啊!这英雄留下的眼泪里闪耀着的是“人杰”“鬼雄”身上最为淳朴的人性的光辉,这悲情的泪水也成就了“霸王别姬”这一最为经典的爱情传奇,历代传唱,经久不绝。悲哉,项王!
  有人认为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心疼的只有女人和宝马,在战斗中更多展示的是匹夫之勇,算不得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我们知道项羽身后从来就不曾寂寞,不管项羽有怎样的性格弱点,在政治斗争的漩涡如何自顾不暇,又是如何杀戮成性,只要我们从人本的角度去思考去评价,就会自然发现作为人的项羽是一个值得我们后世瞩目的血肉饱满的英雄!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一中;湖北省孝感一中。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是一个切入点,因为“研究性学习”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多渠道获取知识,并能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着重将传统的师生观念的角色进行转换,学生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真谛所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研究性学习 角色转换 自主学习  
【摘 要】《离骚》、《梦游天姥吟留别》都凭借其意境雄伟壮阔、变化惝恍莫测让人惊叹不已。《离骚》中的屈原辗转反侧,愁绪万端,他将自己的理想和命运托付给了楚王,希冀“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他追求的并不是个人的政治前途,而是为了挽救楚国灭亡的命运,在楚国实现“美政”理想,在理想不能实现时,他最终以自己的行动完成了坚贞崇高的品格。千年之后,面临同样命运的李白,胸掬“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怀,在不被群小所容之
【摘 要】作文教学改革常抓常新,论效果却波澜不惊。学生作文感情轻浅,内容空洞。语文教师肩负重任,要善于发掘写作教学中最深层的资源,触动学生的内心,点燃学生的情感,引领他们用灵魂呼唤情感,写出血肉丰满的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作文灵魂 作文情感 贴近生活 品味佳作 感受哲理  近几年中学语文教师有个共识:作文命题花样繁多,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寓言材料、名言材料、哲理小诗、漫画)作文;
【摘 要】针对块状教学广泛地存在于大多数课堂中的实际,笔者却遗憾地发现我们广大教师对此却仅是在一知半解地运用着。因此笔者以《游沙湖》与《项脊轩志》两课例为研究对象,试图来解剖块状教学所面临的困惑以及可能的出路。  【关键词】块状教学 割裂 勾联 冗沓 出彩    语文课上,不少教师喜欢针对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进行一番并列式的分解与重构,以期获得教学上的便利。这种教学处理,笔者暂且称其为块状教学。说到
【摘要】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形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真正使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自觉探索,既掌握文言知识,又能熟读成诵,还能从中受到文本中蕴涵的人文精神的熏陶,真正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文言知识 熟读成诵 人文精神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注重字词教学,老师好像一部活字典,采取“串讲”的形式,逐字逐
【摘 要】诵读和质疑是古老的读书方法,但我认为在今天的阅读教学中它仍然是一把金钥匙。诵读,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语言练习写作的途径和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索,学生在诵读中自主地去与语言碰撞、交流、交融,从而形象地感知作者的情感、文本的思想内涵甚而外延。问题意识、质疑思想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阅读教学同时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立足文本加强质疑的深度,确保课堂
【摘 要】探究阅读的意义,尤其是对教师而言,倡导阅读丰富生命,丰富教学;读金庸,读儿童文学,读名家著作,建立与学生对话的桥梁,摆脱教学困境;读书就意味着教育,亲近母语,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探究生命的意义,为写作插上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阅读 “对话” “突围”  有一位学者曾这样说:“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从民族发展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
【摘 要】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最初形式,也是中国散文的发端之作。本文对甲骨文的历史及其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其所形成的文学形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了它们在中国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甲骨文 散文 文字 文学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足够数量的甲骨文(字)和铭文,使历史进入有文字可考的文明时代,使我们祖先的天才发明创造,具有不朽的价值和品质,文字也是文学本身,产生了与之相
【摘要】《滕王阁序》一文多处使用典故,以古比今,借古抒怀,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读来如粒粒珠玑,熠熠夺目,从多角度辉映出王勃的坎坷人生之路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及高洁不屈的凌云之志。  【关键词】用典;珠玑;凌云壮志    一、铺写物产人物。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物有精华,天有宝气,于是引用《晋书·张华传》中记载的龙泉太阿二剑没水化为双龙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文本对刘兰芝被休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文章首先重点分析了刘兰芝自身的高素养对其婚姻造成的影响;然后从焦仲卿和焦母两个角度探讨了造成这场婚姻悲剧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最后论述了这个婚姻悲剧中现代人应进行的思考。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悲剧 传统教育 个人素养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堪称中学语文教材中生命力最长久的文学经典之一。经典之所以能够存活至千年,必有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