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告状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f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告状在一日生活中很常见,教师的处理方式对幼儿日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慎重。
  一、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理解
  告状是幼儿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在幼儿园中、大班年龄段,幼儿的告状现象尤为突出,告状行为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具体地说,幼儿的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某种行为与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
  二、对幼儿告状行为原因的分析
  (一)直接原因
  1、直接诱发“告状”事件的原因。
  (1)幼儿自身受到侵犯。多数幼儿“告状”事件的发生是源于幼儿遭到身体或言语方面的攻击。一般情况下男孩比女孩受到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因侵犯而引起的幼儿“告状”事件中,男孩的比例要明显地高于女孩。
  (2)班级规则或荣誉受到损毁。随着幼儿品德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已产生了责任感,特别是当教师提出的要求没有达到或班级的荣誉受到损毁时,爱“告状”的幼儿便会挺身而出。因为他们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只能通过“告状”求助于教师。
  (3)某些事情触动了幼儿的嫉妒心或同情心。嫉妒心是指幼儿与他人比较时,发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消极情感;而同情心则是指在教师及父母经常要求幼儿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活动中形成的积极情感。这两种情感在幼兒期都有明显的表现。如果因某些事触动了幼儿的嫉妒心或同情心,就会引发幼儿“告状”行为。
  2、幼儿心理方面的原因。
  “告状”对幼儿来说,似乎是“不教自会”的。只要发现侵犯或违规行为,多数幼儿会不约而同地采取“告状”的方式来解决。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幼儿的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1)幼儿的自我防御本能。
  (2)幼儿有希望他人认可的心理需要。
  (3)缺乏交往技巧。
  (4)判断力较差,依赖性较强。
  (二)外部教育因素
  由于传统文化意识的影响,使得许多父母对孩子独立性培养方面不够重视,加上现在幼儿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1、父母缺乏对幼儿独立意识的培养。
  2、过分关注或夸大幼儿的情绪体验。
  3、对“规则”的理解有误。
  三、幼儿告状的类型及分析
  幼儿的告状在一日生活中如此常见,那么幼儿告状的类型究竟有哪些呢?产生这种告状的原因又是什么?通过查阅资料和在幼儿园工作中的观察,我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求助类的告状
  (二)求赏类告状
  (三)辩解性告状
  (四)检举性告状
  (五)维护规则类告状
  (六)同情心驱使的告状
  四、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方法
  教师在孩子心目中就是至高威望的大法官,我认为不管孩子因为什么原因告状,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教师任何简单敷衍的态度对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认识造成影响。教师要表现出仔细倾听的态度,除了进一步明确是非对错之外,任何教育都和平时一致。
  (一)教师方面
  1、保持宽容的态度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从生活中让孩子体会到宽容的乐趣。教育孩子多看别人的长处。让孩子学会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多发现别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找出自己的不足。
  2、自信而不自我
  太喜欢告状,一方面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太过于自我的表现。老师要在平时生活中就让孩子处理好自信和自我的关系。
  一个从小就具有领袖气质、充满自信的孩子肯定不会有事没事地把“老师,某某又怎么啦”挂在嘴边。同时,父母也要教会孩子不能太自我。否则,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只要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就是坏的,就值得告状。幼儿期的孩子爱告状的的确不少。但他们的告状没有什么恶意,目的只是想看看大人对那些不守规则的人事如何处理。大人最好不要随便表态, 要搞清楚孩子告状的目的原因,区别对待。
  (二)教育方面
  1、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告状行为。
  2、分清原因,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
  3、通过同伴间的交往,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4、教给幼儿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
  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谦让等方法都有利于问题解决。
  幼儿的告状看来事小,跟幼儿的心理发展关系很大,作为幼儿启蒙者的我们,在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切莫等闲视之。事实上,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它还能帮助我们提高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成效显著。相信通过教师努力,孩子会得到改变的!
其他文献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我校重点研究课题,2017年12月通过沂水县教育科研所评审,确定为县级重点课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我就我们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研究背景  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在大中城市已经广泛开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实践活动中已形成一定的工作模式。而在农村小学仍是一项很薄弱的工作,心理辅导教师不足,家庭不
期刊
摘要: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个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作文教学;口语表达;书面转换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低年级是作文教学中学生口头作文向书面作文转换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在低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育者一定要重视学生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学习内容有听、说、读、写四大版块,每一板块的学習,都是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关键所在。朗读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对朗读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对学生和教学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主要阐述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将朗读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深度融合”,包括营造信息化的语言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的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它的这一定义和趋势正好与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目标相契合。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使课堂更高效。下面,我以執教的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为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浅谈本课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点、具体方式及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教育。对于低年级小学数学教育来说,让学生掌握用线段图辅助解题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学困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目的。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线段图进行教学的意义,并归纳了几点能够合理有效运用线段图进行教学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的数学
期刊
摘要: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工作中主要内容之一,在新课改政策不断推动的背景下,初中教学工作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还要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开展体育教学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只有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成为我国优秀人才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在实际的乡镇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本文我们将围绕如何提升初中乡镇体育教学质量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高效接受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构建轻松愉悦、师生和谐的小学语文课堂,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提出了几个有效的提升课堂氛围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策略  引言: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就会动力十足,即使遇到难题,也会迎难而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推广后,学生的综合素质被放置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体育教学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十分关键,师生互动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增进彼此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师生互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师生互动;有效性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年龄比较小,身心没
期刊
摘要:教学中,教师的旁征博引更便于帮助学生直观深刻理解知识,丰富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引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具魅力。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以辅助学生的理解,让大容量的课堂提升学生的兴趣,让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挖掘措施展开了论述,提出了几点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挖掘资源;
期刊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国家对体育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体育学科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烈。诸多好的优势给体育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体育课堂效益仍然还很低下,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人们对体育锻炼的作用认识不清,经济落后导致场馆不足,器材缺乏,学习负担过重……这些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本文章从学生、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