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紫云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boy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哇,这是什么蔬菜啊,那么纯绿?”
  “还是先把它拍录下来吧,可以慢慢欣赏,也好让其他的微友们猜一猜。”
  这是“手机族”最时尚的动作。聪明的“农家乐”老板娘把紫云英做成了第一道菜,与大家照个面,还真有着新年祈盼上的“讨彩头”味儿。
  以往我家每逢过年,母亲在灶台上烧煮的第一道菜不是荤腥的鱼和肉,而是先炒上个透亮的青菜。此时,母亲总会笑着对我们子女说:“过年了,你们都大一岁了啊,先吃上个嫩嫩绿绿、热乎乎的青菜,以后就要对我们大人亲热一点,说话也要和气一点,你们都要努力上进啊!”这个时候,我们子女都会开心地笑着说:“姆妈,您放心吧,我们都会好好地孝敬你们大人的。”
  紫云英又上了农家的餐桌,也是近几年的事,不仅仅是人们对绿色生态的向往,找野菜、吃新鲜、讲营养成了时尚,而且农村也冒出了一些“智慧型”种植粮食的“经营大户”。这样一来,紫云英的播种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有了传承,人们又重新认识了紫云英,亲近了紫云英。
  四年前,安吉来了一位“诗人型”的承包户叫“北风”。他是山东东营人,在安吉一个叫马家渡的地方向农户集约承包了150多亩水田,主要种植稻谷和小麦。
  “北风”白天在田头为农事忙碌,犁耙耖和播种、育秧的活儿样样干,一到晚上或者是清晨,就摇身一变成了“乡土诗人”。安吉的诗坛上、微信群里,常常会看见他刚刚从田间地头创作出来的“热诗歌”,诗与图并茂,还带着浓浓的乡土情、农肥味、青草香。紫云英的播种,是在晚稻还未收割之前就播撒在田里了,与小麦一样越过冬天,它需要与一年二茬的水稻种植结构结合起来。当晚稻收割的时候,田地里就可以看见紫云英刚刚从稻草覆盖着的间隙里钻出一些嫩绿的叶片儿。
  “北风”说,前几年他以种植杂交水稻、大小麦为主,种植二茬的水稻田面积很少,所以,他还没有发现和接触到紫云英,还不知道老传统的农业耕作还与紫云英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北风”对紫云英这种植物很感兴趣,也有了“传承”的想法。
  紫云英到了收获之时,春耕生产的早稻插秧正式开始了。
  这个时候,田野上该开的花都开了;荠菜、蕨菜、马兰头、蒲公英、野胡葱等野菜、野花也热闹起来,显得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紫云英的花朵最为热烈、怒放,如一把把数不清的紫红色小雨伞,俊俏玲珑地伫立在田野上,借着春风,身子骨儿灵动得飘逸起来,铺开的“花毯”如紫红色的毛毯一直向远方延伸,让人望不到“她”的尽头。最为显著的是,紫云英与金灿灿的油菜花儿正好是红黄相间的“暖色调”代表,与清丽的蓝天白云相互辉映,景致也就更加和煦斑斓了。
  此时,竹林山边、田畴地头,还会突然冒出一些养蜂蜜的师傅,把一个个蜂箱整整齐齐地排列开来。养蜂人来了,田野上到处都是“嗡嗡嗡”的采蜜蜂儿传来的优美声,与色彩各异的蜻蜓、蝴蝶们一起欢欢乐乐,载歌载舞。据说,蜜蜂从紫云英、油菜花上采来的蜂蜜最为纯正,其营养价值也好,连当地的农民也最喜欢这种产自家门口的蜂蜜。这种丰盈,也象征着农家生活的甜甜蜜蜜。
  乡土诗人“北风”,在安吉的生活越来越觉得挺有寻味。他与当地的老农接触多了起来,一起探讨、学习和交流,也就多了一份对紫云英奇妙的了解。紫云英的嫩梢,人可以吃,而且味道鲜美。“北风”就向老农讨教怎么个吃法,也获得了烹饪紫云英,保留其最佳叶绿素价值的技巧。如今岁数大一点的乡下人都还记得,紫云英还是当年庄稼人就地取材的优质“绿肥”,养分含量高。另外,其根、全草、种子均可入药,且有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之效。紫云英这种原汁原味的“生态绿”,在将其转化为农田“肥料”时,就会发挥得淋漓尽致,包括紫云英的叶梢、枝干、根部。
  像“北风”一样的农业经营者,从电脑和书本上获取知识后,对紫云英的“功效”都能讲出个子丑寅卯来。紫云英在用作肥料时,其固氮能力特别强,氮素利用效率也较高,株体腐解时对土壤氮素的激发量也很大。“北风”计划在承包的土地上,采取多种多样的农杂肥来改善土壤的“氮磷钾”,增强地力,今后就可以少用化肥了。
  安吉是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的“稻米之乡”,有着悠久的播种紫云英的良好传统,曾经有过南北湖的“米粮仓”、丰食溪的“万亩田”、烂泥畈的“吨粮库”,粮食的丰收与高产,都与种植紫云英有着密切关联。
  安吉有一家叫“中南百草原”的景区,还特地开辟出了几十亩水田,经年轮作播种紫云英,与隔壁的樱花林、红枫苑、白茶园等结合在一起,成了一道观赏的靓丽风景。游客在这里还可以认识多种农作物,直接参与到播种、管理和采摘。每当紫云英到了可以食用的时候,游客就在田头采摘嫩苗,一家老小亲自在“农家乐”体验烹饪、品尝佳肴的乐趣。收获的时候,景区还把紫云英用作水牛等动物的“干粮”储备起来。
  现在,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吃得“生态”已是潮流。过去让家畜吃的番薯藤、萝卜叶、南瓜梗等等,都成了大雅之堂的“宝贝”。
  我小时候在农村,家里每年都圈养着几头生猪。一年中,除了到田头、沟坎、渠边,割些各种各样的野草外,紫云英到了收获的季节,就成了饲养生猪的主要饲料。我们从田头把收割下的紫云英用蔑筐担回到家里,由于量大,我们将它堆成一个草垛,再用菜刀围着草垛将紫云英斩削成均匀的寸段,然后将它们放进大缸或水泥池里,适量撒上盐粒进行踩踏、腌渍,能让生猪吃上好长一段日子。每到此时,我们做小孩的每天就没有了割野草的“硬任务”,读书的日子也轻松了,做游戏的快乐也多了。据说,用紫云英搭配,饲养出来的生猪特别膘肥,肉質紧致,味道也更鲜美。
  紫云英,你回来吧;紫云英,土地需要你,稻谷欢迎你,乡亲们喜欢你。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名吃很多,那薄如蝉翼的春饼,晶莹溜滑的芋饺,银丝玉缕的榨面,状如灯笼的汤包,长似腰带的扯面;还有螺旋式的麦糕,满月般的六谷馃,电筒状的镬拉头,洁白圆润的晚米年糕,翡翠般的艾青麻糍,又甜又脆的番薯糕干,香而不腻的小京生花生……  家乡是丘陵山区,为小麦创造了生长环境。初夏,麦地黄成了金色的海洋。东山西山想起了镰刀的沙沙声,南坡北坡此起彼伏着打麦的“蓬”“蓬”声。等到麦子分进各家,三餐麦食从此
期刊
“你能不能少说点儿!”父亲走到客厅,坐在沙发上,矮着身子小声地说,语气中夹杂着哀求和埋怨。  室内一片沉默,窗外高大的樟树上,茂密的叶子在秋风中哗哗作响。  我看了看一脸沮丧的大哥,又看向卧室,母亲躺在床上,眼神茫然而绝望。  我的心猛地一沉,后悔自己口无遮拦,说话不注意。  母亲中风后,曾转到康复医院治疗。不小心,腿在轮椅上被碰伤了,又恰好是瘫痪的那条腿。糖尿病人的伤口不好恢复,几家医院都不肯接
期刊
准确一点说,我们家实质上的年味是从爹赶第一个年集才开始弥散的。  这一天,家里的那个龙花大公鸡才刚刚叫过第三遍,我就听到了爹和娘的对话声。爹问娘:“都买点啥?”娘一个一个地铺摆开来:“够一个盘子的猪肝,一盘猪大肠,够两个盘子的猪头肉。等把肉割回来了,煮好,再配备一盘小素肉,四个荤菜就齐了。至于几个青菜盘子,等到赶下一个集再说吧。”  从大姐结了婚以后,大年初二要招待新女婿,而在这之前,家里过年是从
期刊
一个清秋的早晨,我们驱车下乡去钓鱼,在交叉路口转弯的时候,有两只小狗穿行马路,由于车速较快,司机来不及刹车,径直撞了上去,一条小狗当场毙命。由此,我目睹了至今都让人伤怀的一幕:另一只小狗趴在死去的同伴身上,不停地拍打着,汪汪地叫唤着,似乎在竭力唤醒同伴。也许,刚才它们还结伴而行,开心地追逐嬉闹着,可转瞬之间,同伴竟然就此离去,幸存的小狗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们下车,试图接近它,可小狗龇牙咧嘴
期刊
知了的名字有很多,也非常有趣。它学名叫蝉,在我们家乡叫“知了”,在其他地方还有诸如“叫嘹子”、“街溜儿”等叫法,大都和它的鸣叫、动作和形体有关。  夏日来临,雨水丰沛,它们的幼虫,也叫作知了猴,在黄昏或夜间,纷纷从松软的泥土里钻了出来,慢慢爬到树上、草上,静静等待生命中又一次重要的蜕变。一个晚上的时间,它们将会由难看的、张牙舞爪的“丑八怪”蜕变为美丽的、让人惊艳的蝉:方阔的额头,两边镶嵌着两粒黑宝
期刊
突然想起曾在乡下家家户户每年必做、春节也必吃的红薯粉,那种用腊肉汤再加些黄花木耳烩成的红薯粉格外好吃,想到这,喉间便觉一股滑溜爽口的感觉飘然而至,同时,有口水要从嘴里流出来。  以前的农村冬季,却是快乐而忙碌的。到了年关,大人们都忙着准备过年物资,忙着做各种各样过春节要吃的小吃。村里家家户户便开始杀猪,手工做红薯粉,有些勤劳的,还同时熬红薯糖,做草米糕,等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能拿出些可口诱人的小吃。
期刊
儿时,父亲总不在家,母亲成了我孩童时代唯一的依靠。  那时候,家庭拮据,母亲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庭,生活的艰辛让她清纯的容颜刻上了很多沧桑的痕迹。少不更事的我,在那个时候,并不明白母亲背后的辛酸。十二岁那年,母亲将我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出工作,那是我人生中最值得念想的黑暗岁月。习惯了一座房子有两个人的存在的我,自母亲离开之后,总是害怕面对黑夜。每当暮色降临,我总是将家里的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然后用被子蒙上
期刊
这事应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我父亲的职业是地质队的探矿员,一年里有半年的时间在外地工作,半年的时间在家休探亲假。  闲居在家的父亲最喜欢钓鱼了,一提及钓鱼就眉飞色舞。可母亲却极力反对,想方设法打击父亲钓鱼的热情,但不管用。而为了得到钓鱼机会的父亲态度也很温顺:一是主动包揽家务,买菜、做饭甚至洗衣服;二是赔着笑脸讨好母亲,每次钓鱼前都要硬塞二三十元钱给母亲,求她笑纳。每次母亲都会假装一脸不情愿地、半
期刊
回家的路上,堵车堵得心塞,女儿突然锐声大叫:“快看,小红,我们的小红!”小红?我心里一怔。顺着孩子手指的方向,我看见夹在车流里那辆红色小车,虽然换了号牌,那熟悉的模样,我一眼认出来,确实是我不久前卖掉的陪伴我五年的车。  坐在后排的女儿急得不知所措,伸手前来摁喇叭,催促我赶上去看看,“好久没看见我们的小红了。”她细小的眼睛里闪着泪光。可车堵得那么严实,小红与我们间隔三辆车,三辆车的距离,顿时成了无
期刊
我已经快三年没去我同学家里玩了,年前,他来了一趟县城,邀我同去他家玩,于是,我坐上他的奥迪Q5,向他所在的村子飞驰而去。  一上车我就问:“你这车怕要几十万元吧?”  他说:“包各种费用,五十万元出关。”  “你在哪里发财了,赚这么多钱,不会是贩毒吧?”  “我是干那种缺德事的人吗?我赚的是正路钱,我们全村人都发了,还有比我赚得更多的。”  “那是做什么生意赚了这么多钱?”说着,他的车载电话响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