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父亲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217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能不能少说点儿!”父亲走到客厅,坐在沙发上,矮着身子小声地说,语气中夹杂着哀求和埋怨。
  室内一片沉默,窗外高大的樟树上,茂密的叶子在秋风中哗哗作响。
  我看了看一脸沮丧的大哥,又看向卧室,母亲躺在床上,眼神茫然而绝望。
  我的心猛地一沉,后悔自己口无遮拦,说话不注意。
  母亲中风后,曾转到康复医院治疗。不小心,腿在轮椅上被碰伤了,又恰好是瘫痪的那条腿。糖尿病人的伤口不好恢复,几家医院都不肯接受治疗。我们只好在家竭尽全力地护理,但伤口依然越来越大。
  我看着伤口无奈地说:“医生说,再严重只能截肢了。”我忘记了,大家的心理本来就纤弱如丝,我还要狠狠地去拉扯一下,而最痛的一定是父亲。
  父亲坐在沙发上,愣了一会儿,忽地醒过神儿来,弹起来冲到母亲身边,抓着她的手,小声地安抚着,声音有些沙哑,听起来虚弱而苍凉。近些年,受多种疾病的折磨,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脾气也越来越大。父亲处处让她,有时被激怒了,也跟她争吵几句。可吵归吵,母亲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他怕母亲摔倒。
  “你妈看上去很好强,其实脆弱得很,她离不开我。”父亲曾一脸自豪地跟我说。他以为自己很强大,此生给母亲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帝国大厦,没有什么能够攻克它。可这场重病,却让他的大厦轰然倒塌。住院没几天,母亲的病情逐渐加重,不能动,不能说,不能吃。下危重通知书的那天,我们刚好都不在,是父亲签的字。他仿佛一下子老了,挺拔的军人身姿佝偻下来,一紧张就掏出速效救心丸服用。只要我们被医生叫出去,一回来,他的目光就警惕地在我们的脸上扫来扫去,察觉有什么异样,无论谁劝,他都不肯回家休息,只能睡在医院的一张窄椅上,也睡不踏实,一听到母亲咳嗽他就爬起来。我们兄妹几人轮流值夜,逼着他休息,可发现他睡着时常常做噩梦,蜷着身子,一头汗,手攥得紧紧的,掰都掰不开。他的神经绷得太紧了,怎么行?
  我们决定请一个护工,晚上照顾母亲。可父亲不同意,一向温和的他血红着眼,向我们吼道:“你妈不会说话了,要翻身、咳痰,护工晚上睡着了,才不会管呢!不行!”
  我也急了,提高嗓门说:“这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日子长着呢!你已经是快八十岁的人了,不注意休息,你如果累垮了,我们照顾谁?”
  在我们的坚持下,父亲做了让步,晚上回到弟弟家睡觉,但白天执意要去医院,我们也只好随他了。因为放心不下母亲,他总是想办法拖延时间,很晚离开医院,晚上又常常失眠,睡不了几个小时,第二天早上又总是赶第一辆公交车到医院。
  在医院,他一刻也不肯休息,给母亲按摩,独自跟她说话,用针管一点点给她喂流食,推着轮椅在走廊里转来转去……
  过度的劳累,让父亲差点倒下。一天半夜,父亲房间灯亮了。弟弟也醒了,起来一看,他捂着胸口,面色苍白,才知道他胸闷心慌。弟弟吓坏了,知道父亲心脏不太好,况且两年前放过支架,赶紧送他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确定是太紧张、太劳累造成的胃病。
  父亲如释重负,去医院的路上步履如飞。母亲正忧心忡忡地等着他,一听说没大事儿,用唯一能动的右手一遍遍摩挲着父亲的脸,激动得泪流不止。父亲也有种失而复得的驚喜,一手紧紧抓住母亲的左手,一手为她擦拭泪水。我们也潮湿了眼,走出病房,让他们享受这份不幸中的幸福。
  傍晚我“押解”父亲走出医院,一再叮嘱他要保重身体。他满口答应道:“你放心吧,我以前想得很明白,不怕死,可现在怕了,我死了你妈怎么办?为了她,我也要好好活下去!”
  父亲独自走向车站,形单影只。暮日余晖,将他花白的头发染成了枯黄,清瘦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从康复医院回来,母亲睡眠不好,我们建议轮流陪护,可父亲一定要睡在母亲身边,他说:“你妈想说什么我都懂,在康复医院的时候,晚上受了很多委屈,以后我绝不离开她。”
  可他照顾母亲,晚上常常睡不好,几天后便憔悴不堪了。我们硬逼着他睡到二楼,半夜两点左右,我听到卧室外有脚步声,走出房间,看到父亲正蹑手蹑脚地准备下楼。被逮了个正着,他忙不迭地向我解释道:“楼上太冷啦,楼下暖和,再说你妈需要我。”
  看着他慌张地下楼,步履蹒跚。我的眼泪不可遏制地流了下来,父亲这一年老了许多,他一生辗转,从四川到东北,到青藏高原,再到江南,几十年的跋涉,他已经像一辆疲惫的老马车,却依旧载着爱和责任徐徐前行。他不再看看了几十年的《新闻联播》,不再练练了几十年的气功,不再读读了几十年的《易经》。他只关注母亲,关注她每一个眼神和手势的内容——
  “你妈今天心情不错,吃饭有进步……”
  “你妈这阵儿好像瘦了……”
  “你妈今天在写字板上写着不想活了,说是拖累我们了,唉……”
  “你妈……”
  母亲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她的喜怒哀乐就是他的喜怒哀乐。父亲全然没有了自我,他活成了母亲的影子。
  我曾经固执地认为人生是苍凉的,赤身而来,赤身而去。可我的老父亲却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在你孤独的生命航程里,有这样一个摆渡者,始终撑着一船风雨一船爱,陪伴你渡过岁月的河流。
其他文献
1974年,我跟随着知识青年下乡大军,来到了嫩江平原一个农林牧场落户,做起了农工。不久,场部把我调到学校做教师。学校离场部很近,由于没有食堂,我在场部的食堂就餐。住宿就在离场部有一里远的苗圃。我离开了青年点,离开了与我年纪相当的知青,每日里三点式地往返于这个区间,显得有些寂寥。  春天来了,苗圃的梨树氤氲着花事,我的宿舍,就像一只船,漂浮在莽莽梨海的花蕾中。我常常在早晨和晚饭后,一个人踯躅于梨树殷
期刊
“散文,是人类几千年来的心灵之书,乡土是一个作家的心灵家园,我的作品90%是写农村……”这是蒋建伟先生在中国散文漫谈中说的。是的,他的散文,散发着浓重的乡土气息,读罢,让人仿佛嗅到了第一场春雨飘洒下来后,地面泛起的泥土的馨香;仿佛闻到父亲身上那掺杂着浓重的汗酸味、烟草味、烈酒味的男人气息;还有母亲身上那热哄哄的馨香夹杂着油烟味和香皂味女人气息;仿佛看到哥哥的青春涌动、姐姐的情窦初开、弟弟的天真无赖
期刊
1986年的那一天,我正读初三,那是最寒冷的一天。  晚自习课上,突然停电了,教室里一片黑暗,谁也看不见谁。  哄闹声、收拾书本声渐渐平息了些,同学们静静地在等着同样在黑暗中的老师说“下课放学”。我旁边有一位同学划亮了火柴,一丝硫磺味顿时弥漫开来,一支蜡烛被点燃,霎时红光充满了整个教室。安静的教室此刻又有了骚乱,刚才的欢呼声又变成了“嘘……嘘……嘘……”那是表示抗议的声音。甚至有同学在小声埋怨那位
期刊
落雪千片,冷寒浸天。  屋内,一群晚辈坐在一处玩耍。年仅7岁的谢道韫,双眉修长,嘴角带着点儿俏皮的笑意,说话时,簪子上的流苏便开始摇摇曳曳起来。  东晋宰相谢安便问一群子侄辈:“大家说说,拿什么比喻下雪才好?”道韫的叔伯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听罢这位兄长的回答后,奶声奶气地说了一句话:“未若柳絮因风起。”道韫的比喻,寥寥七个字,就逼真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漫天飞舞的景象。谢安听罢,
期刊
贾桂兰是我本家的婶婶,很小的时候就听她唱秦腔,婶婶以前是县秦腔剧团的演员。“文革”期间,剧团解散,她就和叔叔回到了老家,和我们一起住在庄子上。唱了几十年的戏,已经不习惯在庄稼地里干活,所以,她大多时候不到队里出工,做家务。叔叔是唱武生的,体力还好,不久就习惯了地里的农活。再后来婶婶也间断地在生产队里出工,干些打土块、翻粪土之类的零活。  婶婶长得模样清俊,眼睛很大,走路时腰肢扭动得很迷人。我总觉得
期刊
“老草鸡救过你的命!”很多年之后,姐姐还这样提醒我,生怕我把那只可怜的老草鸡忘了。  山里孩子的童年,是和鸡、猪,牛、羊一起长大的。每日黄昏来临的时候,我就和姐姐满街寻找那些四处走散的鸡。一只一只地找回来,关进鸡窝里。老草鸡是我们家年龄最大的鸡。我不知道它的年龄,但我知道它孵出的黄绒绒的小鸡娃,成群结队地在院子里跑着,唧唧地叫着。我喜欢这样的早晨和黄昏,与一群可爱的小鸡娃,在院子里相互追赶。如果我
期刊
空闲时,不知怎地,喜欢上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凡佛经,多与中国儒家传世经典《论语》类似,为师傅与弟子的言论集。譬如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长老须菩提的对话记录,像《论语》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记录一样,学问、情怀与智慧,在师徒之间寻常的提问与对答中,得到提炼、传承和发展。这是中西方许多经典著作都奉行的固有模式吧。那么,听了这么久的佛经,有什么感想呢?粗略数来,有下面三个
期刊
花大姐  深秋的一天,我擦玻璃时忽然发现,在双层窗的夹缝中间,密密麻麻地蛰居着很多花大姐(学名瓢虫)。它们不惊不动似已进入睡眠状态。不知这些小东西是什么时候如何进来的,现在全是一副旁若无人的憨懒模样。  这里又岂是它们的栖身之所?我敞开窗,很费力地驱赶着这些不愿离去的不速之客。绝大多数被赶走,但仍有三四个在做继续抵抗。这时轩儿过来,他望着窗外忧虑地说:“外面多冷啊,让它们留在这里吧。”我想想也罢,
期刊
“响琴峡”,横亘在贵州福泉至黄丝古驿道上的一处重要关隘,是福泉著名风景区洒金谷的又一处绝美佳景,福泉“三江五峡”之一。  《平越直隶州志》载:响琴峡在城南二十里鱼梁江,两岸壁削,江水中流声如鸣琴,乾隆年中吉林德隆摩崖书曰“响琴峡”。其音之奇、其峡之幽、其道之险,为过往文人墨客赞叹不已。  我便从马场坪魏家洞绕道瓮福天福公司南侧通车便道,沿古驿道下,一条峡谷便呈现在眼前。此时,云开雾散,阳光透过淡淡
期刊
我的家乡名吃很多,那薄如蝉翼的春饼,晶莹溜滑的芋饺,银丝玉缕的榨面,状如灯笼的汤包,长似腰带的扯面;还有螺旋式的麦糕,满月般的六谷馃,电筒状的镬拉头,洁白圆润的晚米年糕,翡翠般的艾青麻糍,又甜又脆的番薯糕干,香而不腻的小京生花生……  家乡是丘陵山区,为小麦创造了生长环境。初夏,麦地黄成了金色的海洋。东山西山想起了镰刀的沙沙声,南坡北坡此起彼伏着打麦的“蓬”“蓬”声。等到麦子分进各家,三餐麦食从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