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发展的主流趋势。《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专业、热能动力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综合性较强且知识点较为抽象复杂,对于形象思维发达的中职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理解难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针对中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实践意识的特点优化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从“厌学”逐渐转化为“乐学”,从而使他们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中职教育;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策略
基于中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性,教师应更注重提高教学实效性,加强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使之真正将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是机械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与性质,但由于知识点抽象复杂,教材内容中大量叙述性文字但逻辑性不强,导致学生长期维持一种难以理解、缺乏实践的学习状态,以至于学生在没有充足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认识到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局面,构建新颖又高效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其认知理解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1优化教学导入环节,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动力,产生学习动机才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进行高效学习。针对中职生普遍学习兴趣不足且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教师应优化教学导入环节以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后续教学更顺利地开展。由此出发,教师可通过引入生活案例、讲述历史故事、巧妙设置悬念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由此来激发学生兴趣并启发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例如:在讲解“硬化”知识点时,可以通过他背后的历史故事引出中国古代的热处理工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祖先就用生铁铸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为了改变其性能,古人发明了铸铁退火,亦称柔化处理,后期随着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对熟铁进行渗碳淬火的工艺得到普遍应用。又如:运用《泰坦尼克号》中邮轮与冰山发生撞击沉船的事件设疑,让学生认识邮轮残骸材料的机械性能与故事的密切联系。
2运用信息教学设备,加深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使现代教育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教师应将视野放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中,给教育教学带来创新气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其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在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上具有突出效果。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课程知识,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图文信息等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直观印象与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金属凝固结晶反应”知识点时,基于晶体抽象空间结构的特点,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的直观展示功能让学生观看形成晶体的具体过程。多媒体可以将金属的结晶过程以动态图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观看形核和晶核长大的过程,并根据冷却曲线认识金属结晶的三个阶段。另外,多媒体还可以直观立体地展示晶核长大的两种规律,学生观察平面生长与树枝状生长的动态示意图来增强对理论概念的解读。
3注重增设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的显著特点便是要具备实践性,需要教师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并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加速理解知识的应用方式,促使学生将概念性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为此,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多增设实验教学,并将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融入实验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与迁移运用能力。
如:在讲解“纯金属结晶过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透明盐类的结晶过程以及组织特征,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并理解金属的结晶理论。再通过观察铸锭表面,建立金属晶体以树枝状形态成长的直观认识。盐类作为一种晶体物质,其溶液的结晶过程与金属相似,可借助更易操作的透明盐类结晶实验来分析金属的结晶原理。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是机械专业的重点科目之一,但由于教师的讲解方式和学科内容本身的枯燥性导致许多学生对它敬而远之。为了使《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目标跟上中职教育改革趋势,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舍弃传统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更突出教学的实践性,以促使学生通过教师科学指导与自身正确学习,逐渐成为社会发展所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教师可先优化教学导入環节,运用生活常识、设置悬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教学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学生的社会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斌.基于中职学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0):220+222.
[2]杨国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的教学方法[J].职业,2018(11):120-121.
莱芜技师学院 山东 济南 271100
【关键词】中职教育;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策略
基于中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性,教师应更注重提高教学实效性,加强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使之真正将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程是机械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研究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与性质,但由于知识点抽象复杂,教材内容中大量叙述性文字但逻辑性不强,导致学生长期维持一种难以理解、缺乏实践的学习状态,以至于学生在没有充足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认识到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局面,构建新颖又高效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其认知理解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1优化教学导入环节,激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内部动力,产生学习动机才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进行高效学习。针对中职生普遍学习兴趣不足且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教师应优化教学导入环节以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后续教学更顺利地开展。由此出发,教师可通过引入生活案例、讲述历史故事、巧妙设置悬念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由此来激发学生兴趣并启发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例如:在讲解“硬化”知识点时,可以通过他背后的历史故事引出中国古代的热处理工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祖先就用生铁铸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为了改变其性能,古人发明了铸铁退火,亦称柔化处理,后期随着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对熟铁进行渗碳淬火的工艺得到普遍应用。又如:运用《泰坦尼克号》中邮轮与冰山发生撞击沉船的事件设疑,让学生认识邮轮残骸材料的机械性能与故事的密切联系。
2运用信息教学设备,加深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使现代教育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教师应将视野放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中,给教育教学带来创新气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其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在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上具有突出效果。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课程知识,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图文信息等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直观印象与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金属凝固结晶反应”知识点时,基于晶体抽象空间结构的特点,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的直观展示功能让学生观看形成晶体的具体过程。多媒体可以将金属的结晶过程以动态图像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观看形核和晶核长大的过程,并根据冷却曲线认识金属结晶的三个阶段。另外,多媒体还可以直观立体地展示晶核长大的两种规律,学生观察平面生长与树枝状生长的动态示意图来增强对理论概念的解读。
3注重增设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的显著特点便是要具备实践性,需要教师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并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加速理解知识的应用方式,促使学生将概念性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为此,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多增设实验教学,并将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融入实验教学中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与迁移运用能力。
如:在讲解“纯金属结晶过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透明盐类的结晶过程以及组织特征,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并理解金属的结晶理论。再通过观察铸锭表面,建立金属晶体以树枝状形态成长的直观认识。盐类作为一种晶体物质,其溶液的结晶过程与金属相似,可借助更易操作的透明盐类结晶实验来分析金属的结晶原理。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是机械专业的重点科目之一,但由于教师的讲解方式和学科内容本身的枯燥性导致许多学生对它敬而远之。为了使《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目标跟上中职教育改革趋势,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舍弃传统知识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更突出教学的实践性,以促使学生通过教师科学指导与自身正确学习,逐渐成为社会发展所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教师可先优化教学导入環节,运用生活常识、设置悬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实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教学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学生的社会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斌.基于中职学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0):220+222.
[2]杨国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的教学方法[J].职业,2018(11):120-121.
莱芜技师学院 山东 济南 2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