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记忆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y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鼻子有点发酸,哦,她还记得千里万里之外的亲人,还记得江苏丹阳是她的老家。
  和她日益庞大,又时常因病浮肿的身躯比,她的记忆却在不断坍塌缩小。现在已缩小到两分钟那么大。
  “咦,我的包呢?我的包呢?”
  我正在缴费,匆匆回头看了她一眼,距离上一次发问才过了大约两分钟,她又一次满脸的迷糊和焦躁,我只好再次大声回复一遍:“在你身上背着呢。”
  她低下头,撑得万分紧张的绛红色大衣在肚腹部高高隆起,遮挡了她的视线,偏偏斜挎在她身上的小黑包又给甩在了身后,细细的背带陷入了衣服的皱褶。这次我不能及时帮她把包挪到身前,只能暂时由着她像只胖企鹅似的左寻右找。
  那个样式老旧的仿皮黑包很重要,和性命息息相关。里头装着她每日必须按时服用的药物和一瓶急救药。所以我总是习惯性地要帮她整理:药品扎紧在袋子里,医保卡、就诊卡插进小皮夹,一张张需要报销的药费单叠好,也插进小皮夹,再放进皮包的侧袋。钥匙零钱等放在皮包外层的袋子,拉好拉链。
  好了,可以出发了。刚走没几步,她又楞楞地站住:“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化验单医生看过了,这次血钾指数正常,不用做别的了,我们现在回家。”
  我耐心地再解释一遍。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走到大门口又如释重负地再笑。
  车门已经开到最大,可她还是万分艰难地挤着才能坐上去。
  “你能不能别再吃油炸食物了?”
  “我吃得少,过好久才吃一回。”
  “你算了吧,上周三我才见你吃过,这叫好久啊?”我的语气有点粗暴,紧接着又加一句:“你要肯和我一起住,过不了半年我保证让你肚子小一圈。”
  “小一圈?你想饿死我啊?”
  “胖成你这样,有那么容易饿死?你忘了前两年住我这儿,我把你的饮食调整得多好,好好想想那个时候,你多舒服。”
  说完这话我自己也觉得好笑,前两年?前两分钟的事儿她都记不得了,还能记得前两年?类似这样的对话,我们重复过无数次,真够无聊的,她不肯离开也已糊里糊涂又极其热爱油炸食品的再婚老伴,说再多也是废话。
  埋怨归埋怨,十年如一日地煎熬着,除了每过半个月一次的正常复检,还有发生过多次的惊心动魄:120的风驰电掣,急症室里七手八脚的抢救,重症病房外惴惴不安的守候,一张张病危通知单上哆嗦着的签字。患有严重心脏病,做过血管搭桥手术的母亲,也不知是生命力无比强大,还是现代医疗技术先进,反正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可是今年那座“桥”明显不堪重负,大有随时罢工的兆头了。而我们,她的三个儿女,却不再惊慌失措,连悲伤都淡了。时间是刀,除了杀猪,好像还杀很多其他的东西,不知不觉我已从苦辣辛甜的跌宕起伏,变成了麻木和习以为常。
  锐利的冷风袭来,我连忙帮她把被皮包带压下去的大衣帽子扯出来,给她戴上,又帮她把围巾重新裹了裹。她乖得像个孩子,任由我摆弄。
  其实人到中年的我,记忆也在衰退,可有时候我的记忆又跨越得特别大,那一刻我的记忆就跨到了几十年前,同样的冷风,同样扯帽子裹围巾的动作,只不过那时被摆弄的人是我。
  光阴荏苒,角色忽然转换了。
  她真是个烦人的老小孩啊。前段时间发病却怎么也不肯就医,好说歹说才给送到了重症病房,第二天就吵着要出来。
  “他们不让我动,连下床都不让。呜呜….,我难受,我要出院!”探视视频上分明就是一个委屈得不得了的小娃娃。
  “你乖,再忍忍,就两天,哦,不,我保证不超过三天。”我这边已是黔驴技穷,只能拿出当年哄女儿的劲头。不管用,她闹着不让护士打针。没办法只好十万火急地请她的老伴出山来劝。两个老人听力都不好,音频听不清,再去恳求医生护士,把她从病房推到探视房,隔着玻璃,我们在外头连哄带劝。
  “好吧,那就再住两天,两天啊,你们说话要算数。”
  没过多久,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我又接到医院电话:快来,你母亲说你们骗她,她非要说已经是第三天了,现在她完全不配合治療,已经收拾好东西等你们接了。
  啥记性啊?这才是第二天下午呀。即便如此,母亲并不属于老年痴呆,她记得我,记得所有的直系亲属,她只是在那张插满仪器管子的床上太难受,暂时神志不清了而已。
  母亲的记忆时常小于两分钟,可有时候也能扩张到很大。比如某天她无比困惑地瞅着我给她看的一张相片;“你抱的这个小孩是谁?”
  “我的天啊,这你都不认得了,这是诗诗两岁的时候啊,诗诗,你的外孙女,晓得不?”
  “哎呀,我晓得我当然晓得,只是不太记得她剪小男孩头的样子。”
  “好好好,你晓得,你都晓得,那这张相片上的人呢?”
  母亲好一阵端详,沉默了半天才说:“这是我姐,唉,我连她去世也没能回去。丹阳老家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我鼻子有点发酸,哦,她还记得千里万里之外的亲人,还记得江苏丹阳是她的老家。
  橙子摘自《湖北日报》
其他文献
车走了好远,到了沟口,我回过头从车窗看见,她站在土地庙旁的山包上向沟口望着,不停地抹着眼睛。  那个山包,就是她选中的坟地。  1  娘有脑萎缩,走路一晃一晃的,不稳。  爹在电话里几次说,让我回去,给娘准备一副方子。在我们农村,方子,就是棺材的别称。我忙说:“干嘛准备那么早啊?”  爹觉得,还是早准备的好。  我接罢电话,默默地坐在那儿,又一次走回记忆的童年,走回乡村的原野。  小时候,娘薅秧草
期刊
这个小帆船是那个大帆船的孩子,它乐意跟着这个大帆船一块儿玩啊!  晚上去一个老友家串门。老友家里有个小女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头上扎两个羊角辫,脸蛋肉嘟嘟的很可爱。她本来正老老实实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到家里有人来,就像皮球一样一下子弹了起来,两只眼睛亮亮地眨着,冲我叫了声:“爷爷好!”老友的老伴说,这孩子人来疯,就喜欢家里来人。  客厅的茶几上堆满了小女孩画的画,每一张都画得满满的。小女孩见了我
期刊
正是由于有了這些未知数,我们才能不停地渴望和不断地追求,去渴望最完美的生活形式,去追求最圆满的生命结局。  我们都是凡人而不是神,这一简单的事实已足以使我们能够正视自己。在我们的灵魂之中,既有崇高圣洁的境界,又有卑微庸俗的本能;既会被美好的事物所吸引,又会被鄙俗的东西所诱惑。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那么需要、那么渴求爱与奉献的精神和能力。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叙事诗,这首诗在死神降临之前是不会完
期刊
两个月后的情人节,爱莎正在家里忙活,突然门响了,她抬起头,看见窗外简烈那张熟悉的笑容,她哭了,又笑了。  今年36岁的爱莎是伦敦一位辛苦的单身妈妈,她曾遭遇了一场噩梦般的情感欺骗。生下儿子彼得的时候,男人却不辞而别。爱莎从此对男人充满了仇视,想寻机报复。  一天,爱莎怀着游戏的心理到婚介所登个记。一个月后,她接到电话,说有个男人要找个临时妻子,陪他回威尔士看望老人。他要求这个女人必须有大学学历,还
期刊
不能不承认,我们是虚荣的。  在网络社交中,尽管彼此不曾谋面,相互没有手与手的触碰、眼神与眼神的交流,但我明白,我很在乎你。我投放到网络平台上的任何动态,都迫切希望引起你的反应和关注,得到你的叫好与点赞。虽然现实的我与网络上的我存有差距,但我敢肯定,我是把我尽可能好的东西放在你的面前。  “大可不必把朋友圈的点赞当回事。”朋友聊起一件事说。前不久,他将他写的一篇散文通过公号推送到朋友圈,很快就获得
期刊
徐琴不仅做到这一点,还教会了孩子们自主工作、生活的能力,并让他们从中得到快乐、尊重与尊严,促进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的个人实现,从而活出了生命的挺拔。  2009年9月,为了给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7位高智障孩子寻找出路,她自掏腰包、筹集资金,成立了高智障孩子托管班,教他们念儿歌、玩游戏、学做家务、逛超市等,设法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努力让他们的生活常态化。在近8年半时间里,该班从7名学员起步,到2016年2
期刊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们母子三人奋力工作的情形,深深打动了我,无论生活多苦,我从来没掉过眼泪,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1922年,他出生于一个大地主家庭,父亲是一所小学的校长,排行老三的他,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无忧无虑的少爷生活。这种幸福的生活在他8岁那年戛然而止,母亲突然去世,父亲很快再娶,后妈不喜欢他,表面一团和气,私下里却对他百般虐待,还威胁他绝不允许把这些说出去,否则会受到加倍
期刊
你有无需要不重要,重要的是,时刻有人对你说:帮助。  一  那个时候,我家附近有一书报售卖点,我常常在那里买报纸、杂志。一来二去,熟了,老板是个小伙子,好瘦,长得很像《暗算》里的柳云龙,以后我往报摊边一站,他给我《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一周》《南方周末》,都不用语言交流,我给他钱,十块的话他一五一十找零,有的时候我没有零钱,给他一百,他不要,“你先欠着吧,以后一道算。”我想了想,道:那你提醒我哦,我
期刊
8年前妹妹捐骨髓治好哥哥的白血病,8年后妹妹患病又获得哥哥救助。  8年前,哥哥王江不幸患上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妹妹王玲捐出1升骨髓,挽救了哥哥的生命;8年后,妹妹王玲被确诊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这回轮到哥哥救妹妹了,王江把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给了妹妹。2017年12月11日,經过5个多小时,王江体内采集的3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被移植到了妹妹王玲体内,完成了这场跨越8年的生命接力。  8年前妹妹为哥
期刊
老家,總能拴住我  让我陪着一起做梦  老家,有天井  能接住上天的雨水  有雕花的座椅  让兄弟姐妹互相让座  老家遭遇过一场大雪  出门都留着深深的脚印  父亲告诉我:每走一步  要看到自己的尺度  老家,我最怕在门前  看到高空的飞鸟  飞着飞着就飞没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