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类作品文本解读的途径和方法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at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1月,大市级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选取了一篇刚发表的文章——《难得心里有团圆》。这是旅美华人蔡维忠先生写的一篇思乡主题的文章,2015年11月6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由于这篇文章刚发表没几天,所以教师手头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可以参考,网上也没有相应的解读和鉴赏文章。面对这样一篇陌生的文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准确又不乏个性的文本解读?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知人论世: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解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从作者写作的相关背景入手。蔡维忠是福建泉州人,早年到美国求学,后来定居美国纽约,属于旅美作家,曾在美国《侨报》作家俱乐部任职,开辟“美国故事”专栏。从他的《冷暖自知在红尘》一文,我们可知,蔡先生尽管阔别祖国多年,但是始终无法割舍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所以,在一个月明星稀的秋天的傍晚,作者特意开车来到大西洋西海岸的纽约长岛的海边,等待即将升起的明月,排遣郁积的乡愁。理解了这一背景,这篇文章的情感内容也就不难把握了。
  二、整体感知:与文本达成真实对话
  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文章做的大体上的把握。散文是表达作者某时某刻思想情感的一种文体,抒发情感的同时也可能传达某种人生体悟,只有抓住散文最本质的特征,才能避免在解读时产生偏差。因此,在整体感知阶段,我没有泛泛地让学生谈阅读感受或阅读收获,而是更具体地指向三个维度,即事、情、理。这样的设想,一方面避免学生放得太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思考这样一篇具体的散文,养成正确阅读散文这一类文体的习惯。我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感知,从划分层次、概括段意入手来理清思路。通过点拨指导,学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思路:第1-2节驱车望月,第3-8节望月抒怀(人生感慨、思念家乡),第9节小结—— 圆月照团圆。文章开合自如,由驱车到纽约长岛的海边等待即将升起的明月写到月亮圆满的难得,又由将月牙还原成满月联想到人生其实就是在围绕着故乡这个圆心画圆,并由此进一步联想到旅居纽约的作家王鼎钧和余秋雨笔下的老中医,他们都无法回到故乡,与“我”还能够回到故乡形成对比,进而表达“我”的渴望团圆之情。当然,文章的后面,作者还悟出了人生其实就是在画圆,一路的成长就如同月亮一样,是一个渐丰满渐消瘦的过程,生命没有完结,圆就没有完成。因此,通过整体感知,初步明确了作者海边望月就是为了表达思乡之情,通过抒发望月的感慨,表达对人生的看法。总之,整体感知这一手法的运用,消除了教师以大量讲解替代学生阅读的弊端,真正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和“把握”,从而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标题导读:为学生打开一扇窗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散文作品自然也不例外。散文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其标题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无论是品读散文还是写作散文,都需要特别关注标题的作用。散文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下面我想以课文《难得心里有团圆》为例就如何分析散文标题的作用加以说明。这篇文章,作者既写了赏月之事,又表达了渴望团圆之情,同时还阐发了一些人生思考,在初备这篇课文时,很难找到一个能够提纲挈领的问题。后来,在一位前辈的点拨下,我从课文标题中找到了灵感。
  在教学时我首先把题目中的“团圆”作为关键词拎了出来,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团圆”指什么?文中作者写了几个“团圆”?其次是理解“心里有”:作者强调“心里有”指什么?怎样才叫“心里有”?第三是理解“难得”,思考为何“难得”以及“难得”在本文是什么意思。
  正因为作者心里有团圆,他才特意驱车去看月亮,并想到了两个华人盼团圆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故乡、双亲,渴望与家人真正团圆;正因为作者心里有团圆,他才明白了,家乡是人生的圆心,母亲就是圆点,你走得再远,也只是围绕故乡、围绕母亲在画一个圆。
  标题当中最难理解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词应该是“难得”了。为什么难得呢?对此,我做了如下几点思考:
  其一,月亮一个月才圆一次,而且很快便残损,月亮圆满难得;
  其二,人生没有终结,人生之圆便不能圆满,人生圆满难得;
  其三,王鼎钧和老中医已经“回不到”故乡了,与他们相比,“我”还能切实“回到”故乡的这份团圆很难得;
  其四,也是最难理解的一层,王鼎钧和老中医“访旧为鬼”,似乎能够回到故乡却又真的“回不到”故乡了,但即便这样,他们心中还始终装着故乡,团圆愈是遥远,他们的执着就愈显得“难得”。
  至此,借助标题这一抓手已经举重若轻地拎起了全篇。
  四、语用训练: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
  我始终认为,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语用的训练,散文的教学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难得心里有团圆》时我强化了语用训练,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强调的“心里有”指什么以及怎样才叫“心里有”,然后明确答案内容在第4节和第7节。如第4节写道:“圆心是什么?圆心是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当我像一张白纸一样的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心中便刻(留)下了一生不忘的图画。图画是那村后的山、村前的海、村边的小溪和田野,还有那古色古香的闽南古厝……关于故乡的图画和曲调,早早地占据了我的耳目和心灵,从此不可磨灭(无法消失),伴我走到天涯。”
  教师点拨第4节品读点如下:1.“刻下”了“一生不忘”的图画,“刻”字能否换成“留”,“不可磨灭”能否换成“无法消失”?(明确:“刻”字与“不可磨灭”表现了“我”与故乡的感情之深)2.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让作者如此难忘?(明确:本句使用了白描的手法。简笔的勾勒给人以无垠的想象,创造了一个美的意境。正因为如此美丽,所以才“刻”在了“我”的心中)
  再如第7节:
  例一,我的心中装着从故乡带来的一轮明月。心中有了这份乡情,故乡便是不变的圆心。   例二,我的心中一直装着从故乡带来的一轮明月。心中有了这份乡情,故乡便是永远不变的圆心。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以上两句表达的不同之处,体会“一直”“永远不变”的作用。以上环节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借助关键实词尤其是动词,体会作者情感。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在艺术语言中,动词尤为重要,因为一切生活都是运动着的。因此,在语文课上要带着学生去体会这些传达情感的关键词语,并让他们学会使用恰当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在品读课文时,我重点抓住了“刻”“占据”等词语,并通过替换法,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词语承载的情感是不同的,从而启发学生读书时自觉关注这些词语,并在写作中恰当使用。
  (二)熟悉常见的描写方法,并体会其作用。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在读文章时,我们只有抓住描写性的语句,才有可能体会到人物情感的细微处。日常教学中,我们在关注细节描写的同时,还应该对另一种描写方法予以关注,那就是白描。本文中,关于故乡的影像,作者便使用了白描的手法:“那村后的山、村前的海、村边的小溪和田野,还有那古色古香的闽南古厝……”学生对白描大多停留在概念的了解上,对其具体作用却不甚了了,这是因为,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学生似乎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总觉得写得越细致越好,对于这样粗线条的勾勒却感觉不到它的妙处。其实,恰是这样的简笔勾勒才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三)巧借虚词来丰盈“虚”的情感。虚词虽然没有实在的意义,但在表情达意上却有实词所不具备的妙用。如“早早”“一直”“永远”等副词加深了程度,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因此,品读文章时,我们不仅要抓住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等实词,也要关注副词等虚词。
  五、朗读体悟: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我们理想的语文课?我想,如果只有一个要素的话,我愿是朗朗的读书声。我一直在追求着这样的课堂:教师读,学生读,师生一起读;不懂的地方,我们多读几遍;深刻的语句,我们诵读几遍;感情浓郁的段落,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情感。我也一直认为,学好一篇文章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富有情感的朗读来诠释作品的内涵。因此,课堂上,我努力借助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学习语文。美的语句,放声朗读;深的内容,默读思考;需要反复品咂的段落,先自由读,再齐读;学习在齐读中开始,也在书声中结束。因此,本节课,围绕着“读”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读书中有所体悟,有所收获,从而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中心中学)
其他文献
论坛、微信、QQ等媒体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语文老师如果用心观察不难发现,其中可以作为学生作文资源的内容不胜枚举。在写作练习中,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例子,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兴趣,促使他们完成“由构思转换为文字”的思维过程,从而使记叙文写作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笔者以自己写作指导课的实践为例,谈谈借助媒体资源,提升学生写作思维方面的尝试。  一、培养情景构建的思维过程  时下,综艺社
期刊
提起作文,中小学教师总是说“难教”,学生总是说“怕写”,这种认识波及社会,每年考试季,报刊热门话题也是“今年的作文题”。作文是有趣的事,为什么会“喊难”,为什么“怕写”,我常感困惑。我们是不是应当作些了解:学生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怕作文”的,他“怕”些什么,他是怕写错,还是怕“写不好”?  “怕写”,其实是“不会写”;“不想写”也多是“不会写”。他或许认为个人思考没有价值,他或许觉得所要表达的情
期刊
1.导入  师:看到今天老师上课的题目,《“舌”尖上的秦淮》,你会想到什么?  生:一看到这个“舌”,我就想到《舌尖上的中国》这档节目,《“舌”尖上的秦淮》,我想应该是向我们介绍秦淮的一些风味小吃。  生:应该不是,这个“舌”上有双引号,应该是有特殊的含义的。  师:你很聪明,关注到了引号。的确,今天这个“舌”的内含就是发音(语音学有“舌尖音”等);那对于这堂课而言,主要是借助我们秦淮区丰富的地域
期刊
一、用心观察生活的精彩  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要关注生活,在生活中找“米”,但总有学生认为“没有生活”,每天读书,做作业,生活面十分窄。其实不然,宿舍、操场、食堂、教室里,语文课上、音乐课上、体育课上,与家长、老师、同学之间,学书法、学钢琴、练跆拳道,等等,学生的生活,是丰富精彩的,只要我们用心捕捉生活的细节,写作的源头活水将保持活力。  如何指导和示范?在实践中指导,远胜于方法说教。我尝试过5分钟的
期刊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但长期以来,师生在相关训练上耗尽心力,效果却不理想。议论文低效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把审题立意的策略、逻辑思维的方法、谋篇布局的技巧作为陈述性知识来传授,而没有帮助学生在深入体验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主动建构议论文写作图式。  刘淼教授的“作文心理转换理论”认为,完成书面表达要经过三级转换:思维到内部言语的转换;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表达的转换
期刊
猫,常因其乖巧活泼而招人喜爱。作家钱锺书曾手执竹竿帮自己的爱猫打架;老舍把猫当作家的一分子;冰心老人还曾因为丢失了心爱的猫,在大学校园里张贴寻猫启事。郑振铎先生家也养过猫,养猫又给他带来怎样的体验,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郑先生的《猫》。  (1)识猫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根据示例,在文中圈点勾画,完成表格,并根据这些信息给每只小猫起个名字,说说为什么。(“小猫识别卡”内容包括昵称、来历、性情、结局
期刊
从教廿年,平静无波;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一)“小叉子我也看得见”  刚工作的时候,听师傅的训诫:年轻教师想要保障分数,就要课后下功夫,作业要勤批细改。  我奉此为圭臬,拿出了十二分的劲认真批改作业,每周的小测试我更是不敢马虎。看到学生作业上的每一点瑕疵,我都圈画出来:在错误答案上我画叉,课上讲过后依然写错的,我就使劲画个大叉子——我以为这是一种无声的“提醒”。次次如此,毫不懈怠,我觉得我算是
期刊
十二岁的孩子,是新鲜的人。他们透明澄澈。  我们的教学,应该思考如何与“新人”们一起走过,发现并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在纷繁的世界中,以求得内心的平和。这是一种追求诗性的教育。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先生曾这样评价过南师大附中周春梅老师的教学心得《“我就是一首诗”——现代诗教学手记》:“不仅是诗歌本身的诗性,更是教育的诗性,我们自己生命中的诗性。”让孩子沉醉在诗歌的世界中,做“新人”,这就是我思考《散文
期刊
《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而经典课文往往也会产生一些经典问题,令人疑义相析、争讼不已。如何看待《荷塘月色》的第七、八、九段,尤其是这部分选引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就是这样的一个经典问题。蒋永济《〈荷塘月色〉意境构成与作品完满性质疑》从主题构成、表达方式以及格调上的不一致,论证“该作品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和不完美”,“由于‘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描写时间上的背离、情感表达上的错
期刊
预备铃打过,我夹着书本走向教室,还未到门口,朗朗读书声已传来。领读员带领大家在读书,读了一遍古文,又合上书开始了背诵。背诵结束,上课的铃声响起。  一上课,我们便进入小组竞赛学习。以前一直感到古文教学老师讲得多,孩子们记得多,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孩子们总是唉声叹气,说古文学习太枯燥。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我想到了小组竞赛的方式。孩子们好胜心强,竞赛又带有一些游戏性质,孩子们的兴趣就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