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语文之根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che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诵”是一种“大巧若拙”的教学方法。背诵是我国古代教育中的“祖传”之宝,千百年来的教育历史证明背诵是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古代教育没有词、句、语法的讲解,也没有肢解了文章的分析,更没有喧嚣、热闹的教改实验,有的主要是实实在在的“背诵”,但在这种教育下诞生的思想家、文学家却层出不穷,如灿烂的群星照得历史长河熠熠生辉。就是这些“背诵”造就的“伟人”创造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充分说明了古代教育中“背诵”的重要性,其源远流长的合理性。我们要以冷静的头脑去重新审视和评价“背诵”的价值,让它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给他们一个自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在自我发现中发展,在自我教育中创新。
期刊
【摘要】“新课标”的颁布实施,许多传统的教学观念都将被更新,在给其它科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的同时,也无可回避地给我们语文教学提出新的挑战。本文拟从教师应该具备的几个方面素质来论述语文教师如何建构新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新”“多”“活”
期刊
一、存在的问题  讨论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讨论”被广泛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这个教学情景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读、思、说、议、辩”形成信息的多向传递,使学生之间能相互启发,拓宽思路,激活思维,从而来分享彼此的信息、观念或观点,达到共同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但是一些教师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的意义理解不深刻,学生讨论学习的效果不佳,讨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
期刊
一、学生要从思想上重视作文,解决好态度和习惯问题  张志公先生在谈到作文的态度和习惯问题时说:“在写作这件事情上不少中学生有两种不好的态度和习惯。一是怕作文,至少是不爱作文;一是马马虎虎,不严肃,不细心。”形成这种态度和习惯的原因,其根源实际在教师。一个学生不可能一开始接触作文就不喜欢、不认真,可能是由于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教师不注意引导,以致伤害了学生写作文的自尊心。张志公先生说得好:“作文这件事情
期刊
长期以来,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学习效率低下,一直成为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究其原因,在于不少语文教师将语文教育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技能的训练,而很少关注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生命的发展。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以真诚、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和意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使语文教学充满民主、平等的人文关爱,以参与者、交流者、促进者的
期刊
愉快教学乃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而取得良好效果的一种指导思想或操作模式,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蕴意。一般来说,愉快教学模式是教学艺术的成熟、教学能力的完美、教学效果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切优秀语文教师应当执着追求的理想境界。它往往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表现出来的独具特征的审美风貌。它贯
期刊
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归类识字》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感到单调,学生在学习时也觉得乏味,难以理解。教师应如何教好生字,学生应如何学好生字?这是我们一直思索的问题。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觉得应将讲解权交给学生,化单调为兴趣,化乏味为激情,化复杂为简单,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使他们“想学”、“爱学”、“会学”。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对《归类识字》的一点见解
期刊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并非易事。近几年,中考语文试题已由过去的侧重于客观题的考试变化为侧重于主观题考试,综合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试题难度显然加大了,如何让学生在中考中取胜,是我们指导升学的老师深思的问题。我就带毕业班的经验和体会,略谈点粗浅的认识。
期刊
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落在这刚刚建成的校园内,溅在我心里,激起一阵阵寒意。刚刚批阅学生周记的我,心情也和这阴霾的天气一样——忧郁、沉闷。在接班前我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学生的基础差,需要花大气去教学。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来自各地的学生的作文水平竟然如此,简直让人不敢、也不愿相信这是六年级的学生的作文——内容虚假,缺乏真情实感,不是抄袭的,就是瞎编乱造的,而真正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少之又少。如:一个
期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世纪初杜威推行“做中学”;60年代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施瓦布领导“探究学习”。这些研究、实验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一种激发学习主体创造潜力的创新型自主学习模式,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试图通过广泛使用“发现法”让学生把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重构基础教育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旨在从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