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全面发展已经是各个学校教学任务的核心。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教师要加强引导和关心,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和乐观的思想。本文主要阐述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0-0184-02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学困生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对此,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找到学习兴趣,使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一点点进步。那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中,学困生的成因是什么?教师该采取什么对策才能帮助他们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一些探讨。
  1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1  教学内容呈现多样化,单元多,内容广
  与传统教材相比,新课改下的教材内容呈现多样化,单元多,内容广,从表面上看是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实则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学生具有发散思维,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一个数学问题不仅仅是一道简单的习题,更多的是反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充分调动生活经验。这无疑给学困生增加了解题难度,到了高年级,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1.2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下的教材中很少有现成的“结论”,取而代之的是提供适当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样的变动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课堂也因此更生动,更加富有乐趣,可以展现学生的不同个性,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1]。与此同时,也要求学生不能只是简单接受教材上的知识,要自主探究知识。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挑战,对学困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2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2.1  从生活角度出发,让学困生树立数学学习意识
  教师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生活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课标要求,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启发学困生思考,让学困生的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思路走[2]。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应用和计算,可以引导学困生讲解“鸡兔同笼”的例子,让学生从鸡、兔的脚的不同数量来分析计算,加深印象,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是无处不在的。
  2.2  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困生主动学习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让学困生对数学知识感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的实际学习问题。学困生一旦发现学习的乐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就愿意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他们的数学学习质量也会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幽默、轻松、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如讲解“同类项”课程时,课前教师可以预设“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吸引学困生积极参与游戏。通过游戏,学困生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提高参与数学课程探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2.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就感
  学困生有个体差异,尤其在数学课程中,每个学困生的“学困”原因是不同的,有的是因为理解能力较差,有的是因为注意力很难集中,有的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对此,首先,教师要尊重学困生间的个体差异,一视同仁,看待学困生不要带有歧视的眼光,更多的是对其循循善诱。其次,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个体差异,设置符合学困生学习特点的作业,让学困生感受到学习上的进步,获得学习成就感。
  2.4  加强与学困生的交流沟通,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往往敏感,自尊心较强,处于性格的塑造期,对身边人的肯定更迫切。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他所教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会时常遇到学生对很容易的习题也不会做的情况,在学困生身上这种现象更常见。这时,教师要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能对学困生流露出不耐烦,更不能批评和挖苦,要加强与学困生的交流沟通,拉近教师和学困生的距离。如有的学困生喜欢上网,教师就可以针对这种情况,让其利用电脑和网络平台完成课后作业,并且告诉学生,遇到不懂的問题可通过网络及时请教教师和同伴,或是自己在网络上寻找解题方法。这样的作业设置往往受到学困生的认可,不仅会使学困生为完成作业,难有时间浏览作业以外的内容,也能帮助学困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
  2.5  有耐心、有恒心,巩固学困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教师要用艺术家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心雕琢,使其成为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学困生的转化往往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不可能一蹴而就[3]。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基于此,学困生的转化艰巨,教师一定要充满热情,遵循教育规律,抓学习抓纪律,充分利用好形势,使学困生不断成长。
  2.6  不以分数为评价学困生的唯一标准
  教师要注意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困生,重视发展性评价。第一,不随意给学困生贴标签,处理学困生的问题时,做到客观公正,多倾听学困生的心声。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困生发展的可能性,为学困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机会和条件。要记住学困生是具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应给予其耐心、关心、爱心,让学困生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改变并提升自己。第二,教师要采用赏识鼓励性评价,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心灵上的阳光。”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的赞美与赏识[4]。教师要善于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调动学困生的内驱力,扬长避短,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第三,教师要多用几把尺子衡量学困生,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教育衡量学生的尺子就是考试成绩,分数高就是意味着“三好生”,这种教育机制只会助长应试教育,违背素质教育的理念。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的特点不同,爱好不同,闪光点也不一样。因此,不能将分数作为评价学困生的唯一标准,要多维度评价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7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才更利于学生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家庭教育不仅仅只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还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家庭教育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家庭教育立法,才能够保持家庭教育科学、持续发展,保持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与环境,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力[5]。目前“留守学生”在学困生中所占比例较大,爷爷奶奶的过分宠溺,使得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张白纸。对于学困生,父母的陪伴更为重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犹如一个天平,无论缺少哪一个,天平都会失衡,学困生的成长亦是如此。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学习意识、思维及自我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缺失关爱,都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为帮助学困生正确认识学习、认识自我,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教师应多与家长互动,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以形成有效的家校共育,为学困生的不断进步、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的学困生。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困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信心,获得学习成就感,要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转化每一个学困生,使他们有效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先贵.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8(1).
  [2]齐明清.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6(31).
  [3]王红.探索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途径和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
  [4]刘学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中华少年,2018(29).
  [5]郝嘉佳,齐琳,陈英和.小学六年级数学困难儿童的元认知特点及其在应用题解决中的表现[J].中国特殊教育,2011(2).
其他文献
【摘 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探究性学习必须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本文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探究过程的指导;恰当选取实验素材,清晰呈现结果;及时反思实验过程,注重梳理总结;适当拓展探究深度,丰富实验内容等角度出发,确保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
期刊
【摘 要】为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成效,促进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在做好基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集体协作、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本文以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分析合作学习的效果,探讨合作学习的应用方式,以期逐步形成完备的高
期刊
【摘 要】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创新和积极应用,教育领域的多种问题已经得到了充分改善,各个教育阶段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进行多方面思考,让学生获得更高质量的学习体验,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极为重要。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从多角度思考,让宝贵的教学经验发挥实际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将学生科学合理分组,让学生在活跃的教学环境中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数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大提升,其中数学竞赛的推广和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养均得到快速提高。作为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拓展与延伸,数学竞赛教学进一步完善了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构建,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创造了十分可观的教学效果和价值。目前,数学竞赛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运用仍有待强化和提升,本文就高中数学竞赛的实践及认知展开全面探讨和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
期刊
【摘 要】新課标倡导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加强物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能力。本文以“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从创设生活化情境、生活中取材、知识应用、课外实践作业等方面,对生活化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进行了分析,为提高课堂实效和学生科学素养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生活化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不但需要注重物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的讲解,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团结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等,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其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点燃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投入物理实验探究中,把握物理学习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故此,本文将围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生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并且主张在课堂上采用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动手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在教育领域广受关注,本文对基于合作学习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引导学生明白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有关,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让学生经历产生学习探究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知识辩证的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及论证等能力。  【关键词】凸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蜡烛;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0-0140-02  引导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号角的吹响,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学校和教师逐渐注重数学学科的探究性教学,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成为教师首要关注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不断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立足生活经验,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亲近数学。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素养的生成,尤其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让他们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在自主拓展与运用中解决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要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而是引发他们开发自我,创新自我,进而全面塑造自我。  【关键词】高中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