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z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板桥的外祖父汪翊文是个博学多才的乡间隐士,把家里唯一一个女儿嫁给了郑板桥的父亲。父亲给儿子取名为“燮”。燮,这个字,含有和顺、调和之意。哪一位长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做个随和平顺的人,以至有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这么一来,郑板桥仿佛注定了要走一条主流之路,从小浸染在“经史子集”里,学习八股文的做法,自此参加科举,入仕……郑板桥真的这么做了,且做得辛苦,将大量时间用在温书赶考上,一级一级地往上走。
  等到清朝都换了三个皇帝了,郑板桥才勉强做上一个县令的官。彼时,郑已人到中年。在赶考的遥远路途上,家庭随之发生了巨变,娇妻病亡,小儿早夭。那时节,为了生计,他凭借天才的绘画才能,偶尔也去扬州卖卖画。当时的扬州可了不得,商贾云集之地,纷繁热闹。可谁又识得一个叫郑板桥的年轻人呢?他的画,少人问津,势在必然。以致又郁郁地回到家乡兴化,继续沉浸在温书中,把中榜入仕视为最后的人生寄托,一试,二试,三试,尚且不负厚望,披荆斩棘地做上了一个小县令。但,就凭他耿介的性格,不擅低头奉迎,也是升不了什么大官的。二十几年来,他就一直在县长的位置上徘徊不前。有一段,为了前途计,他也试着妥协个那么一回,迢迢地跑去北京,向当朝宰相投石问路。所谓投石问路,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官场风气,给皇帝身边的重臣写赋,讨得欢心,关键时刻,给你讲几句好话,也许你就会平步青云。至于写赋这种事,历史上,数司马相如干得最出色,无人可敌。他临死遗书,竟也是歌颂当朝皇帝的一篇赋,简直雄文。司马相如一生的行当就是为上层建筑歌功颂德,以致在主流的历史上,博得文采大名。依我看,他司马相如也就一御用文人而已,即便文采斐然,华章丽辞也用错了地方,实在可惜。
  写赋这种事,你叫郑板桥干,肯定干不好。一个天生耿直喜好针贬时弊的人,他的心性不允许他这么昧着良心,以低级趣味的方式往上爬。
  末了,六十一岁的时候,郑板桥终于想通,辞官归田(另有被革職一说),从山东回到江苏兴化老家,造绿园一座,遍植绿竹,广培幽兰,从事书画生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专心做起了职业画家。
  从此,有了灵魂的安枕……
  古人,一直没有走出读书为官的俗套。有人一辈子沉浮在这约定俗成的窠臼里郁郁不得志,而不知跳脱出来换一种人生。郑板桥终于在六十一岁那年清醒过来,不念仕途,解去精神枷锁,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使得绘画技艺日渐纯熟,以至日后有了一个著名的郑板桥。
  他这一步走得清醒,也白白把前半生浪掷。人为何到了花甲之年才能通透?使得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终于有了郑板桥的一席之地。其他五怪,皆擅画梅花——当时扬州城内盐商云集,富可敌国。人富裕了以后,精神上难免空虚,想必要趋风附雅,一律喜好以梅自况,挂一些于厅堂明志,所以,梅花图,在当时的扬州特别畅销。郑板桥独辟蹊径,专攻竹、兰、石。他一生都在画这三样东西,不知倦意。他笔下的竹,苍老的,鲜嫩的,雨后的,月下的,经霜的,风吹的……不一而足。“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可见,他对自然造化的用情之深。他一直主张以“造物为师”,在自然中发现奇景。他给堂侄写信,教他画竹诀窍,现在来看那些信,堪比出色的美术评论。
  我尤爱他的兰花图,一两丛,在偌大的宣纸上吐香,寡瘦,幽微,旁边是密密麻麻的小楷,仔细读,认真辨,宛如一篇百字小品,言简意赅,其意无穷——美食家从一只鱼头里看见江山,我们自郑板桥的小楷行书里,同样可望得见跌宕多姿的人生,清淡,恬然,自足,祥和,自己成全自己。不看作画年代,也明白,这是他的晚年作品。他早年的兰花图,微微用力了些,把一种不与世俗为伍的架势拉得过于满了,像一张弓,不那么松弛,射出的箭有力量,但目标性太过明确,反而是不大好的。早年,郑板桥的兰都在悬崖绝壁处,看他的题兰诗写得何等绝然: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连浮云的喧闹,都不予理睬;浮云走了,更不挽留。这个时候的郑板桥尚未寻到灵魂的安枕,一直处于突围的状态,心弦绷得紧。等到六十一岁回到家乡以后,整个人放松下来。一颗心放下来,稍微弹一下,便奔上了更高的台阶。所以,我非常理解他晚年的那些兰花图,终于自悬崖绝壁处回到了他的庭院,好好地长在瓦盆里,一样的幽香争芬。人生就像双臂,一开始总是往外扩张的,慢慢地,等到一切通透,才又想起收回来,拢住自己,最后双手合十,微闭双眼,有了感恩——你该知道观世音坐于莲花之上,双手合十的时候,多么安宁详和,整个世界都为之倾倒。
  郑板桥的画好,众所周知,他的书法同样了得。以怀素和黄庭坚为师,他曾以临摩二位的法帖为乐事。从郑板桥的书法里,我们同样可以看见烟云——是兼顾了怀素的狂草逸态,和黄庭坚的气势开张的一种独创的笔法。在中国古代,历来视书画同源。前人的绘画,一般都在书法里汲取灵感。中国的方块字大多为象形文字,一撇一捺里尽显神态,像一棵树那么摇曳多姿,枝叶横斜。但,到了郑板桥这里,他的书法往往从绘画里汲取灵感,最明显的例子,是他写的“也”字,乍看去,仿佛是他笔下的兰,运笔气势,兰一样秀气散淡。
  郑板桥虽没留下什么大部头的专业美术理论,但我看他给堂侄有限的几封家信,早已胜过了晦涩艰深的美术评论,甚至——简直可当写作教材看——艺术大抵是相通的。譬如,他教堂侄画竹,先画几竿竹杆,这样大框架打好,然后再慢慢描叶,风起时,叶要有起伏态,霜叶为润,雨叶滞重……写作不也同样如此么?先把大的架构勾好,然后再补充细节。他那种对于竹叶四时变化观察的认真仔细,无人可敌。一个只有对竹爱到极点的人,才会舍得花一生的时光去描摹。
  中国的文人雅士,历来喜好梅兰竹菊,且以四君子自喻,作为四君子中的竹,因为有了一个郑板桥,得以在宣纸上风云万千,欣喜迭宕,历久醇香——是真的,看郑板桥不同时期的竹图,仿佛可以闻得见香气来。他极少画菊,其中有一幅竹、兰、菊图,那样的菊,明显稍逊一筹,跟他擅长的竹、兰拥挤在一起,失了风韵之态。郑板桥的墨竹是相当有态的,疏淡有节,苍老横斜,绿荫匝地。
  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只寥寥一墨黑,点在纸上,便勾画出情态异姿。在西方设计师眼里,黑白是永恒色,经典色,一旦显现在中国的画家笔端,便能层出不穷地烘托出恬淡永恒的人生意境来。
  修笔,必先修心。心中有景,笔下方有神。这一墨黑,也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的一种象征。似简洁和顺,却深不见底,并遥遥地与“经史子集”相呼应。所谓人生如墨,那个自小被父辈寄予厚望的郑燮,在六十一岁那年,终于挣脱俗世的枷锁,活回到自己的内心,用一滴墨把自己的后半生点染得如此不同。生前,凭借卓绝的字画,他早已暴得大名。他死后,依然如故。
  人们为什么总是痴痴念念他的水墨兰竹?那是在一墨黑里,我们人人寄予了自个的心思,孤绝,自香,有节,有义……多数人的情怀,被这个叫郑燮的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
其他文献
号角,原名王崇喜。1983年生于缅北腊戌市。出版《五边形诗集》合集、个人诗集《原上》。2018年获台湾 “台客四行诗奖”首奖、“台客五行诗奖”首奖。2019年获“第十六届滇池文学奖·东南亚最佳诗歌奖”。现任五边形诗社社长、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理事。  风  我就这么的来去着  我没有颜色,颜色是百花的  是彩虹的  是渴望彩绘的孩子的,当然  也是那些带色的眼睛的  我也没有嗅觉  臭味是人类用现代
期刊
蓝翔,本名朱添来,缅籍华人,祖籍广东台山。1982年出生于缅甸密支那市缅甸“古韵新声诗社”社员、东南亚华文诗人笔会会员、缅甸密支那缅华书画写作协会副会长。  释放  重音震动下  一只只脱缰灵魂  摆弄着、扭动着五尺身躯  平日里,难得释放的内心世界  一泻千里  酒精催化下  一双双有型的手  随着音符,伴着节奏  灰暗灯光、霓虹灯的闪烁  内心的郁闷  一扫而光  晨悟  池水,经一夜寒冻  
期刊
1969年 7月间,我们在“广阔天地”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已有一阵子了。繁重的劳动和生活的不习惯正体现那句老话:“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因此,心情上倍加思念父母亲人。这份思念之情一时也成不了现实,就转移为多找同学小伴相聚以解思乡之愁。于是,知青们四处走走的“走村串寨”行动悄然地漫开来。我们几人也开始策划来一次“走村串寨”,我们心智很大,不是寻思到附近的隔壁村寨走走,而是抱着青年人“胸怀天下”的
期刊
我觉得不可能的是:现在,自己读书也使用书签了。  我本是一个粗糙读者,虽然爱书程度并不亚于那些精致读者,但以前保护书本都是随手用一张报纸现做书皮,看书也是随手用一张纸条当做书签。川端康成作品传达出来的“物哀”,在我写完《“美是邂逅所得”,忧伤和哀愁却不是》之后,更是浸透全身。“物哀”这种情感,其实由“爱物”而来。我这次竟然购买了“单向”三件书衣:一件是真皮系列雁灰书衣(相当于中号大小),另外两件是
期刊
滇楠,原名杨立仁,字德川。1968年生于缅甸腊戌市。1985年于腊戌市明德中学初中毕业。后经商,现居仰光。现任缅华古韵新声诗社社长。已出版《古韵新声诗集》第一、第二、第三集。  开裂的鞋  是呐喊?  想诉说?  多年的压迫,是否  开口想宣泄什么?  还是闭嘴吧  明天把唇粘牢  所有说不出的都烂肚里好了  反正只有泥土听得见  你的声音有多悲凉  蒲甘出土盛唐时代汉缅石碑  风雨尘沙  见证了
期刊
读慕白近期的诗歌,我想到的是当年苏轼的诗句“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以及《五灯会元》中禅师所说的三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仍是山。  我这样联想不是说慕白的诗歌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只是由“浙江”以及他诗歌中常见的山水地理联系在一起给我带了的一些感受罢了。“及至到来无一事”在慕白这里更多体现为山水之心在这个高速运转的城市化时代的不解、困惑、无奈与踌躇。而那个不断寻找源头并企图携
期刊
周末下午,照例去看父母。  自打单位宿舍拆迁,见一次父母,不那么容易了。以前父母住在单位后面宿舍里,除去年节下,平日里根本不用专门抽半天时间去探望。他们也是,习惯在上班间隙,或午饭时间等待我。偶尔父母出门忘带钥匙,院子里的人就会到单位楼下喊我的名字。因为同在一个院子,似乎渐渐就成了亲人,邻里之间,极其融洽。我们姐妹,差不多每天都要在父母家里碰面到,跟父母说说话,再说说彼此,然后各自回家。不止父母,
期刊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加西亚·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  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将袍子换袈裟。  ——周作人:《五十自寿诗》  举头天外看无云,谁似人间吾辈人。  ——苍雪禅师  本雅明童年时期的第一张肖像显然富有戏剧性,而难以摆脱的是表情和动作背后的精神世界以及过早成形的阴郁人格,“那是我在一次拍照时遇到的情形。当时,亚麻布景、坐垫、
期刊
睡前醒来,翻翻虚谷的册页。午后,阳光破窗而来,灰尘与棉絮一齐在光柱里跳舞。把头斜在枕上,歪着眼有一搭没一搭看几幅虚谷的画,心里特别宁静……看虚谷着墨,会想起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就是这个画面,天地洁白,大雪纷飞,鸟儿都藏起来,只有一个人独坐舟上。  后来,看了一下时间。差不多了,于是上班去,把虚谷的小册子随意放在枕边。  到了薄暮时分,冬季的天黑得早,万千灯火亮起
期刊
一  看完坝坝电影往回走,安徽脑壳里除了一张四四方方的银幕什么都没有。真是四四方方的,四个角绷得很正,好像脑壳里没有足够的空间把银幕绷成个矩形。银幕还算白,没有雨淋过的痕迹,但有从竹林飞出的甲壳虫爬在上面,还有牛虻飞来飞去。  大大过来找到安徽喊了一声就走了,没像往天那样等他,把他押上一起回去。弟弟在大大背上睡着了,黑乎乎像个枕头瓜。  大大走后,安徽又在晒坝里旋了一圈。看电影的人都陆续离场了,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