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其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建筑的类型,样式种类繁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规模要求各不相同,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加复杂,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持和实施。施工作业受天气条件影响很大,功能更特殊,装备更新颖,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复杂的多种交叉施工,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技术装备越先进,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技术管理要求越高,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成本要求的目的,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就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而言,建筑行业仍处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时间还比较短,理论层面也缺乏系统而专业的研究与探讨,以至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中存在大量的漏洞,无法与国际接轨。其表现主要如下:
1.1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机制难以保证
现实中大多数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未建立与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的监督机制,致使企业承包三方与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相互脱节,各行其事,最终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的安全保证被大打折扣。从人员上看,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队伍以农民工为主,其很难把握和认识安全与质量、进度、效益错综复杂的关系,当质量、效益、进度与安全管理工作发生矛盾时,往往选择安全让步的错误观念,进而留下了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
1.2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健全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现实中我国大部分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门都是被大量削减的,这虽然了节省人员开支,但造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导致难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
1.3国家管理制度深入性不足
虽然随着我国工程管理的逐渐进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并相继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但是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下发到各建筑工程单位以后,大多变成一纸空文,其作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浮于表面、难以深入。
1.4 缺乏现代化的管理
受建筑环境及传统建筑管理理念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从人员安排、到用于管理的设备投入等都远远滞后于其它商业、银行业等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与手段较为落后,大多数的设计、施丁、监理单位未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和工作程序,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
1.5质量责任关系不严谨,奖罚制度不明确。
建筑工程管理中,没有明确的确认个工作人员的责任,质量与责任挂钩不紧,造成工作人员责任感的淡薄,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总体质量。同时,还缺乏健全奖罚制度,造成工作人员敷衍了事、潦草施工的心态。只有加强考核,制定严明的奖罚制度,切实落实该赏的赏,该罚的罚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1.6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性还没有在科技教育界取得共识,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方面,忽视了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
2 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的对策
2.1以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建立我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还需要大幅度提高。新型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理论、思路和方法,并且以实际的配合我国国情,对各方面资料和思路加以整理,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发展特色的工程管理思路,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保障。
2.2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管理理念是工程管理的指导思想,是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在我国建筑行业,传统的管理理念仍然大占其风,这就意味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理念仍然以表层内容为主,缺乏实际效果和意义。
2.3实行动态施工质量监理制度。通过动态的施工质量监理,可以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发现并反馈质量问题,有效的控制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动态施工监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常驻施工现场,并深入施工项目中及时观测、记录施工进度,并发现施工隐患。一旦发现相关的安全隐患,则要及时反馈,与施工单位人员取得联系,制定对策,把隐患带来的进度耽误以及经济风险降到最低。
2.4分级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与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建筑业是一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建筑施工人员技术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建筑施工人员数额庞大,整体素质较低,且年龄、文化、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结构层次也不尽合理,相差甚多,无疑为强化其知识技能的实施带来了难度。为每个级别的施工人员量身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目标很有必要。建筑企业也可以设立专门的人员素质培训部,专门对一线的操作工作进行技能和安全工作培训,并且在基层管理中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策略,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标准进行奖罚,促使基层操作工人自觉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并且我国存在着重工程技术人员,轻管理专业人员的倾向,在缺少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同时,合格的项目经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更为缺少。
2.5将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落到实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包括两个层面:其一,各级政府及建筑主管部门要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对建筑单位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进行实时监控,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其二,建筑单位自身要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制度,使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并切实落实到施工之中。同时还要配备相关的安全设施和用品,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还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的普及与宣传,以及传授安全设施使用办法,并且加大力度培训使得一旦发生事故危险,要确保施工员能尽可能的保全自身安全的同时把工程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2.6加强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日益深刻地融人全球市场,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与此同时,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转换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在拼搏中寻求发展。而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项目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项目管理公司已经在项目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实现了项目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许多项目管理公司也开始大量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管理,同时还从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研究工作。种种迹象表明21世纪的项目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新世纪的项目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文忠.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消费导刊,2008,(15).
[2] 崔清树.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有效方式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3] 秦占毅.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价值工程,2011,(2)..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其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建筑的类型,样式种类繁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规模要求各不相同,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加复杂,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持和实施。施工作业受天气条件影响很大,功能更特殊,装备更新颖,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复杂的多种交叉施工,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技术装备越先进,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技术管理要求越高,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成本要求的目的,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1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就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而言,建筑行业仍处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时间还比较短,理论层面也缺乏系统而专业的研究与探讨,以至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中存在大量的漏洞,无法与国际接轨。其表现主要如下:
1.1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机制难以保证
现实中大多数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未建立与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的监督机制,致使企业承包三方与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相互脱节,各行其事,最终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的安全保证被大打折扣。从人员上看,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队伍以农民工为主,其很难把握和认识安全与质量、进度、效益错综复杂的关系,当质量、效益、进度与安全管理工作发生矛盾时,往往选择安全让步的错误观念,进而留下了较大的施工安全隐患。
1.2管理体制不健全
管理体制不健全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现实中我国大部分工程项目的管理部门都是被大量削减的,这虽然了节省人员开支,但造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导致难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
1.3国家管理制度深入性不足
虽然随着我国工程管理的逐渐进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并相继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但是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下发到各建筑工程单位以后,大多变成一纸空文,其作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浮于表面、难以深入。
1.4 缺乏现代化的管理
受建筑环境及传统建筑管理理念的影响,建筑工程管理从人员安排、到用于管理的设备投入等都远远滞后于其它商业、银行业等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与手段较为落后,大多数的设计、施丁、监理单位未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和工作程序,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
1.5质量责任关系不严谨,奖罚制度不明确。
建筑工程管理中,没有明确的确认个工作人员的责任,质量与责任挂钩不紧,造成工作人员责任感的淡薄,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总体质量。同时,还缺乏健全奖罚制度,造成工作人员敷衍了事、潦草施工的心态。只有加强考核,制定严明的奖罚制度,切实落实该赏的赏,该罚的罚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1.6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性还没有在科技教育界取得共识,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方面,忽视了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
2 全面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总体管理水平的对策
2.1以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建立我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还需要大幅度提高。新型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还需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理论、思路和方法,并且以实际的配合我国国情,对各方面资料和思路加以整理,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发展特色的工程管理思路,为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保障。
2.2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管理理念是工程管理的指导思想,是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在我国建筑行业,传统的管理理念仍然大占其风,这就意味着我国建筑行业的管理理念仍然以表层内容为主,缺乏实际效果和意义。
2.3实行动态施工质量监理制度。通过动态的施工质量监理,可以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发现并反馈质量问题,有效的控制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动态施工监理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常驻施工现场,并深入施工项目中及时观测、记录施工进度,并发现施工隐患。一旦发现相关的安全隐患,则要及时反馈,与施工单位人员取得联系,制定对策,把隐患带来的进度耽误以及经济风险降到最低。
2.4分级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与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建筑业是一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建筑施工人员技术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建筑施工人员数额庞大,整体素质较低,且年龄、文化、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结构层次也不尽合理,相差甚多,无疑为强化其知识技能的实施带来了难度。为每个级别的施工人员量身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目标很有必要。建筑企业也可以设立专门的人员素质培训部,专门对一线的操作工作进行技能和安全工作培训,并且在基层管理中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策略,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标准进行奖罚,促使基层操作工人自觉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并且我国存在着重工程技术人员,轻管理专业人员的倾向,在缺少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同时,合格的项目经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更为缺少。
2.5将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落到实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包括两个层面:其一,各级政府及建筑主管部门要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对建筑单位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进行实时监控,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其二,建筑单位自身要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制度,使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并切实落实到施工之中。同时还要配备相关的安全设施和用品,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还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的普及与宣传,以及传授安全设施使用办法,并且加大力度培训使得一旦发生事故危险,要确保施工员能尽可能的保全自身安全的同时把工程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
2.6加强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日益深刻地融人全球市场,在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方式运作。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与此同时,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的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转换经营模式,增强应变能力,自强不息,勇于进取,在竞争中学会生存,在拼搏中寻求发展。而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项目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项目管理公司已经在项目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实现了项目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许多项目管理公司也开始大量使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管理,同时还从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研究工作。种种迹象表明21世纪的项目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新世纪的项目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文忠.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消费导刊,2008,(15).
[2] 崔清树.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有效方式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3] 秦占毅.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价值工程,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