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接地气,上有情怀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zk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从大众化的美食类选题,还是从晚间22时30分的播出时间来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争抢收视方面似乎“先天不足”,但它却出乎意料地走红了荧屏,带给了人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有人评价《舌尖上的中国》是“国菜超级指南”;有人则评价“它道尽了美食背后的人生百味”;该片导演陈晓卿则坦言,自己只是怀着对食物的一份敬意,拍了一部少了宣教味的片子。
  从曲高和寡到贴接地气,《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带给业界的启示不仅仅在于纪录片能否就此迎来春天,更重要的是,它为充斥着浮躁和喧嚣的电视荧屏吹来了一股变革的清新之风。
  《舌尖上的中国》创中国纪录片新高度
  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第一集开始,它就径直成为“黑马”,风头盖过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微博上,以“舌尖上的中国”为话题的内容频频“刷屏”,甚至还带火了延伸行业——某知名美食点评网围绕它撰写攻略,淘宝店的美食订单生意也节节攀升。在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倾向凸显的今天,这样一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能这般挑起观众和市场久违了的热情,在中国实属罕见。
  颠覆传统,收视创神话。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纪录片,多以高端、小众的面貌示人,与激烈的收视竞争联系不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一改传统,开播以来平均收视达到0.481,平均收视份额3.861,日最高收视率达0.75,首重播收视份额达5.77,超过原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栏目30%。这样的收视表现不仅创下了纪录片的收视新高,在综艺栏目、电视剧等传统强势收视节目中也属于佼佼者。
  改变形象,公众狂追捧。《舌尖上的中国》让惯于低调的纪录片一夜之间成为关注的热点,尽管节目是在晚间非黄金时段播出,但依然引发了全民纪录片热潮,甚至将很多几乎从来不看电视节目的“文艺青年”重新拉回荧屏前,每天追看。该纪录片还在短时间内冲上了新浪微博话题榜,在天涯论坛也引起广泛热议,豆瓣网友给它打出了9.6的高分,还引发了全国效仿的“舌尖体”,追捧热情久未平息。
  展现潜质,价格破纪录。在2012年戛纳国际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国参展纪录片引起了业界关注,甚至出现了不用制片方宣传推广就有人互相竞价的局面,这在近几年的纪录片领域是比较少见的。不久前闭幕的2012年第18届上海电视节上,《舌尖上的中国》更助力中国纪录片价格飙升到一分钟1万元的顶级价格。除了受到海外市场的追捧外,该片也吸引了众多广告商的目光,尽管导演陈晓卿表示不赞成直接植入广告,但可以预见,在未来第二季和第三季中,该片的“广告潜质”将被充分地挖掘。
  《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味道制造”
  5月14日起,《舌尖上的中国》触动了无数人的味蕾,透过屏幕,观众们仿佛嗅到了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故乡的味道。而透视《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作为媒体人,我们更想知道,这些“触动人心”的味道是如何制造出来?它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趋势变化?
  从仰视到平视的视角变化。拍摄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并不少见,但展现的多是美食制作的反复过程或烹饪大师的精湛厨艺。《舌尖上的中国》却另辟蹊径,改变了以往纪录片“宏大叙事”的表达方式,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成功突围。用导演陈晓卿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找“对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寻找人与食物、人与自然、食物与文化的交集。片中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像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黑龙江“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这些情节反映的是对人和食材关系的微妙理解,更折射出中国纪录片从“仰视”到“平视”的变化趋势。
  从小作坊到车间式的专业制作。近年来,央视纪录片早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这部《舌尖上的中国》再度成为收视焦点,是偶然也是必然,日益精良的制作水平使影像信息得以更完美地呈现和表达。作为国内第一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高清技术将制作美食的过程还原到极致,以“微距摄影”的方式捕捉到了诸多珍贵食材最初的生动原貌,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舌尖上的中国》在制作上的专业化还表现在遵循国际通行的制作模式,全片采用碎片式的剪辑方式,一集节目镜头运用量达到了1300个,节奏快、信息量大,基本上8分钟讲一个故事,伴以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
  从单一到复合的营销策略。在全球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类节目占有很大比重,《舌尖上的中国》能脱颖而出,和它独特的营销策略不无关系,其突破了以往纪录片“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宣传定位。首先是标题营销,一个好的标题是对节目内容的凝练和升华,更是抓住观众眼球、进行节目营销的重要抓手。以往也曾有过多部介绍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可看性和艺术性方面或不逊于该片,但片名远不如“舌尖上的中国”来得醒目、有趣。其次是微博营销,《舌尖上的中国》开播后,微博的宣传推广为其聚拢了大量人气,连续多天占据微博热门话题榜第一名;同时纪录片主创团队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加上网友自发组织的“晒零食”“晒夜宵”“深夜发吃”等活动,让该片人气越来越旺,形成了持续效应。
  从叫好到叫座的商业运作。在中国,纪录片一直属于冷门类型,绝大多数摆脱不了“小圈子皆赞、电视节拿奖、荧屏遇冷”的命运。《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某种意义上就在于其充分挖掘了纪录片的“商业”潜质,不是简单地满足宣传需要,也不是仅仅表达精英诉求,更不是一味地迎合收视,而是尊重市场的规则和需要,立足于打造一部既有竞争力又有传播力的电视精品。可以说,它的成功不是一种偶然,这和中央电视台提出加快向国际大台、强台迈进的国际化战略一脉相承。从2010年开办纪录片频道到2011年纪录片频道全面实现盈利,从2012年倾力打造综合频道“全新22:30精品节目带”,到包括《舌尖上的中国》《公司的力量》《大国崛起》等多部原创纪录片的推出,央视在纪录片的国际化、产业化运作方面日渐纯熟。
  从迎合到培养的观众策略。《舌尖上的中国》的高收视与主流观众的回流不无关系。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500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发现,2010年多达85.9%的受访者看到一部或多部纪录片,这一数字在这两年呈现着上升的趋势。   电视节目呈现泛娱乐化趋势的今天,观众的审美情趣和需求被误读和异化,观众在娱乐的同时希望获得精神力量的需求也被埋没在电视节目的商业化中。《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打动人,在于它引起了观众对节目内容的共鸣、共振和认同,既包括经验上的认同,更包括灵魂的沟通与震撼。反观那些在观众心中留下记忆的电视节目,不论是央视《综艺大观》还是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不论是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还是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每一档栏目都在某一点上让观众找到了心理上的认同感。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一批精品节目出现恰逢其时,更突显出观众对电视文化中精品艺术的渴望和期待。
  《舌尖上的中国》透视出的竞争新趋势
  透过《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我们不难发现另外一个现实: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观众经常抱怨文艺作品不好看、没得看,另一方面作为“生产者”的媒体人也在发愁做什么、怎么做。中国电视媒体到底在追求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舌尖上的中国》已经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作品,它将成为中国电视发展的一个节点,带给我们新思考、新发现。
  趋势一:变吸引眼球为召唤心灵,责任感决定媒体竞争力。《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2012年上半年,全国省级卫视整体收视低迷,其中作为常胜将军的湖南卫视也出现了收视滑坡。在竞争加剧、全球信息一体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再信奉“吸引眼球”的节目创作理念已经过时,单纯追求收视的增长并不能保证电视媒体的长足发展。中国电视到了告别浮华与喧嚣,用文化改变品质、用品质改变形象、用创新提升竞争力的时候了。
  电视节目的竞争是一种文化的竞争、精神的竞争、心灵的竞争。让观众“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舌尖上的中国》,再一次证明,只有那些能够“召唤心灵”的电视作品,才能经久不衰。
  趋势二:变综艺独大为百花齐放,电视内容呼唤多样化发展。后“限娱令”时代,卫视乃至整个中国电视的出路在何方,一直是业界思考的焦点问题。抑制电视媒体娱乐异化,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媒体自身也需要深刻反思并积极调整节目方向。在此背景下,面对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中国电视正迈出娱乐化转型的步伐,《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只是一种信号:纪录片也要参与内容竞争。
  被称为“中国旗舰频道”的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今年初做出重大调整,在晚间次黄金档停止播放电视剧,开辟“精品节目带”,包括展播世界一流纪录片的《魅力纪录》、纪实专题栏目《看见》和智慧型文化类栏目《谢天谢地你来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舌尖上的中国》风头能盖过热播剧,更像是一种必然。央视做法的指向意义已经开始显现,
  2012年,一些卫视公布了自己的纪录片拍摄和播出计划,一些地面纪录频道的实力也不断得到了增强。
  趋势三:变曲意迎合为正面引导,电视观众要培养也要经营。对于《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吃货效应”,导演陈晓卿表示“不太适应”,他认为该片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更不应该是“吃货”的狂欢,观众要迎合还是要引导,他所面临的问题也困扰着很多电视人的创作。
  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频频改革,在2011年推出“新闻+精品”的竞争策略,纪录片频道正式开播,在2012年又决定在晚间次黄金档“弃电视剧播纪录片”,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是一蹴而就,每一步都体现了央视在打造国际大台、强台方面的追求和坚守。
  几年的磨合,观众对这一战略也渐渐理解和认可,所以在2012年4月推出晚间精品节目带时,观众表现出的热情和喜爱也是对央视在精品节目上追求的一种肯定。央视的做法告诉我们,不要低估观众的审美需求,只有以观众平视的眼光来思考,寻求观众对内容的认同感,才能赢得观众,当然这需要过程,更需要媒体用心经营。
  趋势四:变创作为创收,商品化提高“精品”成功率。《舌尖上的中国》的推出,有别于以往国内纪录片的传统运作模式。从创作者的组合到选题方向的把握,从市场前景的预判到制作经费的管理,从播前的营销推广到播后的市场交易,都遵循国际纪录片通行运营模式,充分考虑到它的制作周期、制作成本和投入产出。
  这种既把纪录片当作艺术,更当作商品的做法,对业界具有广泛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全国35家省级卫视每年播放万余集电视剧、百余档综艺节目,但真正称得上“精品”的数量少之又少,高产低质是包括电视剧、综艺节目和纪录片等在内的内容产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何提高“精品”创作的成功率,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引入市场化机制,推进影视内容核心业务链运营,探索“内容—精品—品牌”的节目生产模式,实现精品生产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双赢。
  趋势五:变管人为用人,精品生产活力来自“人”。《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人”的因素,得益于团队的专业程度。从接到任务到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用时13个月,全国拍摄点70个,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摄影师15人,参与拍摄和剪辑的将近30人,正是由于制作者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被激发出来,才有了作品的生命和活力。
  精品生产不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单打独斗,它要求的是“集体英雄主义”的系统竞争力,需要的不是个体队员的个人技巧,而是通过各成员单位的配合提升整个团队的综合战斗力。在《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团队中,不乏各种自由职业者,他们有相关纪录片从业经历,有优良的纪录片制作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市场营销意识,由执行总导演陈晓卿统一调配和指挥。这有别于以往由台内人员组成团队的创作方式,更能用其所长,提高纪录片制作的专业水准。
  《舌尖上的中国》所引发的相关话题仍持续在微博、论坛和人们的讨论中发酵升腾,正如传媒学者尹鸿所评价的,“该片有可能成为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使纪录片从高端、小众、精英的旧格局中解放出来,成为大众乐见的电视文化作品。”《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同时,恰逢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70周年的特殊日子,业界释放的这一信号也印证了,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的喜爱。
  作者单位 河南电视台发展研究部
其他文献
近年来,网络舆论的发展势头凶猛,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秩序与舆论格局。传统媒体的主流表达能力被弱化,一些网上的不实言论和极端情绪被放大、扩散。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政府和民间“两个舆论场”的隔阂与反差。打通官方和民间的“两个舆论场”,促进二者沟通并良性对话,减少社会舆论对抗,成为在新媒体格局下,党报创新的关键点。  《安阳日报》开辟的《民生网事》栏目,是报网互动专版,它与电子政府网联姻,以“网络问政”
期刊
最是书香能致远,塞上湖城展新绿。6月1日上午,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出版工作者、文学工作者和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襄书博会盛举,共论书香中国,共同推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成千上万的读者在这里感受读书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力量,共同分享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取得的累累硕果。  共襄书博盛举  在本届书博会开幕式
期刊
在上篇中,我们深入分析了网站《赫芬顿邮报》。美国在线购买《赫芬顿邮报》的决定让人对新闻的未来产生困惑:新闻的未来不是在纸上,而是在屏幕上吗?欲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只看《赫芬顿邮报》,而需要看看那些有纸介质形态的报纸,例如《纽约时报》。  陷入亏损的《纽约时报》  在整个美国的报纸都受到发行量下降和广告收入下降的沉重打击时,这个国家最大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表现得比其他报纸还好一些。截至2009年3月
期刊
话题一:新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媒介定位  陈韬文:传播学范式的转移——对数字化和全球化影响的反省  西方传播学认为,信息的传播是通过信道由信源编码、受者解码、受者反馈再到信源编码的一个循环不息的过程。而在数字化媒体深入发展的当下,传播的过程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第一,信源和受众的边界趋向模糊。传者既是受者,受者也是传者。第二,信源和受众之间的反馈加快,从延时到及时,速度越来越快。第三,传播渠道和传播内
期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积极推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广大媒体单位的共同责任,已有多年发展历史的广播电视报也不例外。但是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报的发展并不乐观,因此如何在改革中面对现实、迎接挑战成为广电报人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投身这一事业时间虽短,但也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现将个人体会结合报社的实践与读者分享。     昔日辉煌 今日抉择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初见成效,
期刊
2012年3月,由皮尤中心发布的《美国新闻媒体报告》已经是第9次出台,继2011年对美国报业发出危机警报后,今年他们对美国报业2011年的表现仍然不十分乐观。  上篇 美国报业,数字营收之痛  报告中有两组“致命”的数字值得注意:一是2011年,美国所有的媒体种类,如在线新闻网站、有线电视、电视台网等的受众数量都有所上升,但报纸印刷版除外,据估计2011年全美报纸印刷版的受众大约下降了4%左右;
期刊
有着自媒体属性的微博,正悄然改变着公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并一跃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用户活跃度最高的信息传播平台。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如何利用好“微博”这一新兴传播平台,使其成为塑造广播品牌形象、提升广播影响力的营销新阵地,是我们必须尝试与探索的新路径。  2010年6月8日,北京交通广播开通新浪官方微博,与全国90多家省市、地方交通广播结成微博联盟,搭建起了
期刊
广州北京路步行街,每天都是熙熙攘攘、人流如织。作为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该街位于广州市老城区,拥有千年古城遗址,同时也是广州最繁华的商业购物中心地带,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强烈的现代商业气息在这里碰撞融合。漫步于北京路与中山五路交汇处,在路口西南角香港城的外墙上,一座全彩LED显示屏赫然映入眼帘。驻足观看,就会发现,这块LED 显示屏与普通广告屏有所不同,除广告信息以外,它还滚动播报新闻资讯,并不时地
期刊
本刊讯 7月19日-20日,2012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孙寿山,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主任薛松岩,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范军、张立,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朋义,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柳建尧,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等出席开幕
期刊
管 理  新闻出版总署公开征集“新闻敲诈”违法线索  7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向社会公开征集“新闻敲诈”、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的违法线索,自19日起公开征集此类违法线索。据悉,自今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等3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以来,各级新闻出版行动执法部门成立了行动领导小组,组织联合工作组集中开展执法检查,确立了一批重点督办案件正在侦查。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