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壶暖风,漫说茶话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ilk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细碎的阳光收紧,把繁琐的心事藏好,把思绪和茶叶煮进一泓清澈的山泉水中。那黄的汤,白的气,绿的叶都在红的壶中热气腾腾地跳着。轻轻端起一杯一饮而尽,顿时把纷扰与喧嚣通通置之脑后。随之,你看见了四季如画,时光缱绻。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数千年来,茶已远远超出了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饮品,而是与琴、棋、书、画一样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以及一种文化修养、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

茶文化:初見欢喜,相守到底


  人类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后来以火生煮羹饮。
  周朝时,人们以茶叶为祭品和贡品。为了长时间保存,人们把茶叶晒干。而到了三国时期,茶已由晒干收藏变为制成饼茶。
  秦汉时期到西晋时期,是中国茶叶由巴蜀走向全国、茶业重心开始东移的重要时期。唐朝时,茶叶制造是以蒸青团饼茶为主,当时,除了蒸青团饼茶以外,也曾出现蒸而不捣的散茶叶或捣而不拍的末茶。
  宋朝时,团饼茶的制作力求精益求精,不断涌现出新的茶品。当时,宋朝除团饼茶之外,还有散茶叶生产,散茶由茶叶蒸青后直接烘干呈松散状而得名。宋朝末期,人们发明了散茶制法,有取代团饼茶之势。于是制茶法由团饼茶发展到散茶,使得茶的制法和古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元朝时,团饼茶渐次淘汰,散茶则大肆发展起来,到了元朝末期又由蒸青法改为炒青法制茶,逐渐发展为以制造散茶、末茶为主。
  明朝时,团饼茶已不再流行,而以采摘细嫩芽叶来制造的散茶、炒青绿茶则大肆流行起来。炒青绿茶的普及带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由此便出现了黄茶、黑茶和花茶。
  清朝时,红茶、白茶、乌龙茶的制法也渐渐普及,至此我国的六大茶类全部完成,成为世界上茶类最多的国家。

古代茶界“爱豆”排行榜


  古代人都喝什么茶?怎么喝?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引领风尚的“爱豆”总是皇帝,而且带来的影响都是现象级的。皇帝爱喝的茶决定了哪一类茶将成为皇家钦点的贡茶,皇帝的喝茶方式也会在一个甚至几个朝代成为饮茶潮流。
  No. 1
  爱豆:李豫
  朝代:唐
  事件:开辟并确立了贡焙制度
  唐朝贡茶产地:浙江长兴顾渚山
  茶叶形态:饼茶、散茶
  喝茶方式:沿袭前代的煮茶法,也使用煎茶法
  翻开各茶产区历史,总能看到一句“兴于唐”,纵观中国茶叶史,唐朝是其中的重要篇章。中国的第一部茶书——由陆羽创作的《茶经》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同时,唐朝也是贡茶制度形成的时期。大历五年,唐代宗李豫在浙江长兴的顾渚山设立了官焙,责成湖州、常州刺史督造贡茶并负责进贡紫笋茶、阳羡茶,有诗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唐朝制茶工艺和饮用方法比较丰富,散茶和饼茶都有。在品饮方式上,除了沿袭煮茶法,人们也使用煎茶法。
  No. 2
  爱豆:赵佶
  朝代:宋
  事件:提高制茶技术、品饮技艺,把茶叶从物质享受升华为精神享用
  宋朝贡茶产地:福建建安凤凰山北苑龙焙
  茶叶形态:压制成型的片茶
  喝茶方式:点茶
  宋朝饮茶之风比唐朝更盛,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就好饮茶,最有名的就是宋徽宗赵佶。他因爱喝茶而洋洋洒洒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大观茶论》。他在位二十五年,光建安贡茶就开发了近四十款,要知道,在他之前,平均每隔几十年才能推出一款新茶。他制定茶纲,并给茶瓶、茶碗、茶勺确定了科学的比例关系;他擅长点茶,在茶汤上作画,把茶当成了艺术。古语说得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同朝的士大夫、文人等都深得点茶的妙趣。点茶法的盛行衍生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茶器,宋徽宗只认可建窑烧造的建盏,因为它壁厚、底深、釉色青黑。
  No. 3
  爱豆:朱元璋
  朝代:明
  事件:下诏废团茶,改散茶
  明朝贡茶产地:湖南安化等
  茶叶形态:散茶

喝茶方式:紫砂壶冲泡


  到了明朝,出身穷苦的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团茶的制作过于繁琐,且劳民伤财,于是在明朝洪武二十四年下诏废团茶改散茶。此后,两宋的点茶之风便消失了。碾末而饮的饮茶法变成了以沸水冲泡散茶饮用,品茶方式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样的冲泡法也是当下最普遍的饮茶法。茶叶形态催生了相匹配的品茶器具,而茶壶适用于散茶冲泡,因此在明朝弘治与正德年间,紫砂壶开始兴起。
  斗茶,茶人的雅玩
  斗茶,顾名思义是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斗茶是一种唐宋时期在茶农茶商、文人雅士及皇宫贵族之间比较流行的雅玩,与烧香、挂画、插花并称为宋朝的“四艺”。所谓斗茶,是指参加斗茶的人,各自献出所藏名茶,然后轮流品尝,以决胜负。据文献记载,斗茶一般包括以下三项内容:斗茶品、行茶令、茶百戏。
  斗茶品 斗茶品中的茶以“新”为贵,故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茶品上乘,适合参斗。而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茶汤纯白,表明茶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够及时;色偏灰,说明蒸茶火候过大。二斗水痕,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宋朝人喜欢饮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加之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显得匀细,甚至可以紧咬盏沿,名曰“咬盏”。“咬盏”时间越久,茶汤与盏相接处就越不易出水痕,而水痕出现最晚的,则为胜者。
  行茶令 酒有酒令,茶自然也有茶令。茶令,是宋朝兴盛斗茶的产物,而茶令的首创者当属李清照。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贫居青州专心治学时,每得一本好书即共同校勘并重新整理。在一次煮茶品茗时,李清照突发奇想出了一种与酒令大相径庭的茶令,即互考书经典故,说中者可饮茶以示庆贺。纳兰容若曾在《浣溪沙》中用过李清照行茶令的典故,曰:“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茶百戏 茶百戏是斗茶中最为高深的,由于年代久远且没有传承者,因此至今未揭其奥妙。北宋陶谷的《荈茗录》中对茶百戏有精准描述“汤纹水脉成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意思是茶湯在盏内瞬间显示出瑰丽多变的景象,如花鸟鱼虫、水墨图画,不禁让人遐想万千。

生活的仪式感,从一杯茶开始


  中国人好以茶会客,看似简单的一杯茶却暗含了许多学问,除了泡茶有讲究之外,斟茶、品茶、添茶也有讲究。
  头冲脚惜,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饮。当然,绿茶、黄茶等不宜润茶者除外。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倒太满茶杯会烫到客人的手,因此一般人饮茶时不会将茶水倒得太满。
  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之外,还得先敬客人,然后是除自己之外的其他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司炉(即煮茶者)才可以饮,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敬。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主人到客人面前说声“请喝茶”,对方要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则应放在各自面前。在第一遍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顺序斟上去。而客人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者若是长辈,需要用食指在桌上轻敲两下,以表示感谢。小辈或平辈则用食指或中指在桌面轻敲两下。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因为这是对主人的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对方觉得自己的茶不好,或不合口味。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端杯时,不能任意把杯子在茶盘沿上摩擦,茶喝完后放杯时手要轻手,不能让杯子发出声响,否则有喧宾夺主之意。
  新客换茶
  宾主端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且要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是慢客。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让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则为却之不恭。
  无茶色
  主人在茶叶多次冲泡之后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会被人认为是无茶色。无茶色为表示主人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
  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饮茶时间过长会耽误工作,或是与客人的话不投机,主人则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此时应抽身告辞。
  几百年的光景逝去,古人喝茶的繁华盛况已飘散于缕缕茶烟之中,那些古人握过的茶碾、炉上暖过的急须、唇边沾过的茶盏,依然让如今的茶艺爱好者如痴如醉。品茶无关于形式,而应注重心境。
  (本栏目编辑 黄亚琼)Email:875000067@qq.com
其他文献
小时候,  向往山外的天地,  喜欢绿荫的沙堤。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那时,  远方,触手可及。  长大后,  向往火车的终点。  写不完,  每一寸土地,  它的风土和人情。  那时,  远方,离家千里。  后来,  向往最初的起点。  渴望宠辱不惊,  与白云清风为伴,  与小桥流水同行。  那时,  远方,遥不可及。  唯愿,  最好的遠方,  远近相安。  你在彼方,
期刊
当我和拥挤的人群一同在路上走过时,我看见你从画中送来的微笑。我歌唱着,忘却了一切喧嚣。  ——题记  我独自走着,穿过喧闹的步行街,来到长长的画廊。夕阳像守财奴似的,默默地藏起它最后的金子,我吮着淡淡的梅子汤,怎么也品不出从前那滋味。穿梭着,寻觅着,指尖不经意掠过乳胶漆成的白壁,它板着方正的脸,冰冷得使我一颤。眼前万般艳丽,纸醉金迷,独寻不见此心最安处。  不知掠过了多少迷眼的作品,心绪却悄悄化作
期刊
我们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和每一处景色,都有可能成为一生中难忘的风景,而我们只有在前进中才能不断学会选择、学会感悟、学会欣赏。  其实,我们的一生也是一次旅行,旅途也许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会经历坎坷,但我们不能沮丧失意,要迎难而上,就算路上没有鲜花铺地,也要为自己高歌前进。雯雯 年龄最小的背包客  素材扫描  她没上幼儿园,一年中有六七个月和父母在外徒步,每天至少走15千米,天黑了就地露营
期刊
“咕嘟咕嘟”,水开了,冒着层层白气,水气氤氲着迎面扑来,一种久违的温暖融合着一丝湿润气息在我脸上蔓延开来。推开窗,望着窗外,我坐在那个有着檀木香的椅子上。忽地,想起那个夏天,亦是如此美好……  正午,太阳的强光炙烤着大地,晴空万里,天空如一张蓝色的幕布。电话的铃声清脆地响起來,不用说,肯定是小燕打来的。我扬起嘴角,笑了笑。  “喂,你好了没啊,别忘了我们还要去玩呢。”  “知道啦,就来了就来了。”
期刊
合着时光在建筑上留下的印记  来个微微一笑  假装自己是明国时期的大家闺秀  如今从哪里能看到最多的风景?答案不是景区,而是微信朋友圈。出门旅游,我们几乎是一路走一路拍,不光为了留下美好的回忆,还有秀朋友圈的自豪感。摆拍、偷拍、自拍、美拍……为了拍出美美的照片,我们几乎绞尽脑汁。瞧,不只各种拍照神器应时而生,还有那些一言难尽的美拍APP。 美拍APP,让我欢喜让我忧  罗 琳:我是一个圆乎乎的女生
期刊
姓 名:岳洁晶  年 龄:16岁  学 校:甘肃省庄浪县岳堡中学  爱 好: 打篮球、听音乐、看书  座右铭: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我和篮球的故事  “球进了!”观众席传来一阵热烈的欢呼声,队友们也纷纷跑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好球!加油!”这场比赛我们队进的第一个球竟然是我投进的,幸福来得太突然了,我兴奋得想跳起来。比赛继续进行,队友又将球传给了我,可是我感觉自己的双腿发软,体力不支,这可
期刊
《无言的宇宙:隐藏在24个数学公式背后的故事》向你讲述的是人类历史上24个美丽而伟大的公式背后的故事。这是一部壮丽的数学史话,以故事性口吻,清晰地叙述了每一个方程的含义、谁发现了它,以及它们如何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这本书将让你真正领略到什么是数学之美,这种美是接近宇宙深处的美。读 点  一部关于数学公式的史诗性著作:从1+1=2到爱因斯坦质能公式E=mc2,看24个公式如何改变人类历史进程。  
期刊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其实,我与计算机的结缘不是偶然的,而是很早我就对它产生了兴趣。1984年我正在山西省阳泉市的一所高中读高一。有一天,学校买了几台电脑。全校有一千多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学习。于是,学校就通过数学考试成绩来评定学习电脑的资格。因为我对电脑感兴趣,所以发奋努力,争取到了仅有的名额之一。一年后,学校通过考试选出前三名代表学校去太原市参加全国青少年程序设计大赛。我记得,当
期刊
A  在太平洋西南部的小岛国瑙鲁,有一个举世闻名的淡水湖——布瓦达拉宫湖。这个曾经寂寂无闻的小湖如今却闻名遐迩,游客络绎不绝。如果你乘坐沿湖绕行的旅游巴士,导游就会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故事。  许多年前,瑙鲁的旅游业刚刚起步。对于只有千余人口的小岛国来说,最早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人,算得上是精英。中学生诺卡,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位精英父亲而倍感骄傲。  受过高等教育的父亲,有幸成为旅游公司招聘的第一批土著驾
期刊
他们是爱我的,所以,他们会为了我的愿望而努力,这样就够了。1  人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悲伤,就像我的同桌宋流年。我这样说他,他肯定会不高兴,还会摆出惯常的臭脸,一副你懂什么的表情。  其实,我什么都懂。因为我的生活也并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么完美。不对,离完美简直还有十万八千里呢,应该说是千疮百孔。  虽然跟宋流年相比,我的家庭完整着。但是,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当父母,就像我的父母。我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