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诗过后是宋词》原文洋洋洒洒五千字,选进课文时删减至四千字,并做了自然分节的三部分内容。在结构上就切合了论证文章的体式:
提出问题—对比中质疑:是不是诗的时代真的让位给了歌的时代?
分析问题—为什么:指出流行歌曲流行的原因。
解决问题—怎么做:怎样才能留住“唐诗”,迎接“宋词”的时代。
本文看似观点鲜明,但由于大量运用类比和比喻手法,且有旁征博引的特点,因此在某些语句的理解上还存在障碍,需要反复品味。
一、文本解读:作者作品,时代烙印
教师解读作品首先解读作者。《唐诗过后是宋词》解说的是文化现象,教师就要理解作者的文化素养及写作背景。
全文正是以作者的丰厚底蕴为基础,以旁征博引、委婉诙谐的语言为载体,以大量的歌词为例证,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作出了清晰的中肯的分析与评价,结尾处才水到渠成地提出“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变得亲切和自然;要想迎接宋词的时代,就要让流行歌曲多一些机智和内涵”的期望。
二、教学内容:因生制宜,以学定教
如此容量的论证文章,教学目标如果贪多过杂,整个教学过程将凌乱不堪。况且此文是自读课文,仅一课时,我就调整了讲与训的比例,在预习时请学生回顾了高一时读到的有关新诗的审美范式内容,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文章所在单元的主题是“文化的制约与创造”,我便设想通过语言品味,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从历史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解读社会文化现象,提升对同类问题的思辨能力。
最终,我把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品味文章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把握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学习作者“说什么”、“怎么说”以及理解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繁荣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朗读展示
有些文章的教学,适合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渐进化”式导学,但是,阅读分析与文化现象有关的文章,有的问题,可以穷打猛追问个究竟;而有的问题,只适宜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而对于“当今社会文化人对待流行歌曲的态度是怎样的”这类问题,学生在回答“不屑”之后,教师就没必要让学生深究了,正如《唐诗过后是宋词》一样,基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文生态,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课上探讨,容易横生枝节,对解读文章反而不利。应该直接由态度到想法:“面对这种情况,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通过有关语句的朗读,学生体会到如今歌词并非一无是处,也能表达对情感、人生和命运的深切体会和深层次的思索。
不朗读,汉字本身的音韵美,哲理美,可能永远只是平面的而不是立体的。读得精,读得准,读得醍醐灌顶,读得酣畅淋漓,也是功夫。
就本篇课文而言,教师在讲台上反复强调当代新诗并没过气的时候,自己得有多少底气?多少希望?多少梦想?
黄玉峰老师建议我将自己的诗歌展示一二,只要两三分钟,点到即可。他说这是以教师自身素质影响学生的好方法。反复思量,最终我还是挑了一首《今夜,我与诗擦肩而过》。
四、课堂流程:及时调整,适度发挥
关于教学流程,我始终觉得教师即便在备课时有充分的预设,但预设仍不能凌驾于生成之上。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设计再完整再完美,在课堂教学演进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因小小的一个细节的疏漏或变故而毁于无形。
《唐诗过后是宋词》的教学流程,安排了课前预习、文化现象导入、整体把握、重点突破、能力迁移、课后作业六个环节,前四个环节完成得很顺利,学生愉悦的身心感受为文章的重点突破奠定了情感基础。
重点突破环节,作者认为,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等都是以文化人的身份参与宋词的创作,从而提升了宋词的文学品格,教师假如直接询问学生原因,并请他们举出宋词实例加以说明,显然难度过高。
所以,我以晏殊、欧阳修、苏轼、辛弃疾为例,对宋词能有叹为观止的发展还因为民间词人与官方词人代表共同参与稍作解说与点醒,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传承发展,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多方共同推动的结果。虽然这一环节生成已高于预设,但对于学生理解作用极大。
能力迁移环节,为了落实“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视角自主解读文化现象”的能力目标,我请学生以填空方式完成:
无奈时难得(乐观)、喧闹中需要(冷静)、执着间可贵(释然)。
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我请学生欣赏他们喜欢的歌手林俊杰唱的《一千年以后》的后半部分,欣赏这首歌的时候,他们会思考这些歌词究竟是对历史的思考还是纯属情感的抒发。这3分钟预设中并没有的内容,让学生对作者“最近几年,我看到一些写得相当不错的歌词,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作了自我注释,弥补了原文例证缺乏新鲜度与时代感的不足。
最后的课堂训练在生成时改成了口头表达,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有观点有事例有合理推断就行。学生可以模仿作者的语言风格从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现今的文化现象。诸如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等,鼓励学生拓展思维,质疑思辨。
在文章的课堂教学完成后,我下发了一份《学情问卷》,作为知识巩固与能力迁移的补充:
1.请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并举例品味鉴赏。
2.文章最后一句写道:“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你对句中“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如何理解?
3.如作者所言,流行歌词中也有一些“写得相当不错”。你喜欢的歌曲有这样的歌词吗?如果有,请加上你的评语向大家推荐;如果没有,请试着写一两段你理想中的歌词与大家分享。
这份学情问卷给了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充分激发了其思维的活跃度。
唐诗过后是宋词,教学过后是反思。反思改进教学,对师生而言,都是幸福。
提出问题—对比中质疑:是不是诗的时代真的让位给了歌的时代?
分析问题—为什么:指出流行歌曲流行的原因。
解决问题—怎么做:怎样才能留住“唐诗”,迎接“宋词”的时代。
本文看似观点鲜明,但由于大量运用类比和比喻手法,且有旁征博引的特点,因此在某些语句的理解上还存在障碍,需要反复品味。
一、文本解读:作者作品,时代烙印
教师解读作品首先解读作者。《唐诗过后是宋词》解说的是文化现象,教师就要理解作者的文化素养及写作背景。
全文正是以作者的丰厚底蕴为基础,以旁征博引、委婉诙谐的语言为载体,以大量的歌词为例证,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作出了清晰的中肯的分析与评价,结尾处才水到渠成地提出“要想留住唐诗的时代,就要使诗歌变得亲切和自然;要想迎接宋词的时代,就要让流行歌曲多一些机智和内涵”的期望。
二、教学内容:因生制宜,以学定教
如此容量的论证文章,教学目标如果贪多过杂,整个教学过程将凌乱不堪。况且此文是自读课文,仅一课时,我就调整了讲与训的比例,在预习时请学生回顾了高一时读到的有关新诗的审美范式内容,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文章所在单元的主题是“文化的制约与创造”,我便设想通过语言品味,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从历史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解读社会文化现象,提升对同类问题的思辨能力。
最终,我把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品味文章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把握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学习作者“说什么”、“怎么说”以及理解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繁荣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深沉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朗读展示
有些文章的教学,适合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渐进化”式导学,但是,阅读分析与文化现象有关的文章,有的问题,可以穷打猛追问个究竟;而有的问题,只适宜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而对于“当今社会文化人对待流行歌曲的态度是怎样的”这类问题,学生在回答“不屑”之后,教师就没必要让学生深究了,正如《唐诗过后是宋词》一样,基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文生态,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课上探讨,容易横生枝节,对解读文章反而不利。应该直接由态度到想法:“面对这种情况,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通过有关语句的朗读,学生体会到如今歌词并非一无是处,也能表达对情感、人生和命运的深切体会和深层次的思索。
不朗读,汉字本身的音韵美,哲理美,可能永远只是平面的而不是立体的。读得精,读得准,读得醍醐灌顶,读得酣畅淋漓,也是功夫。
就本篇课文而言,教师在讲台上反复强调当代新诗并没过气的时候,自己得有多少底气?多少希望?多少梦想?
黄玉峰老师建议我将自己的诗歌展示一二,只要两三分钟,点到即可。他说这是以教师自身素质影响学生的好方法。反复思量,最终我还是挑了一首《今夜,我与诗擦肩而过》。
四、课堂流程:及时调整,适度发挥
关于教学流程,我始终觉得教师即便在备课时有充分的预设,但预设仍不能凌驾于生成之上。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设计再完整再完美,在课堂教学演进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因小小的一个细节的疏漏或变故而毁于无形。
《唐诗过后是宋词》的教学流程,安排了课前预习、文化现象导入、整体把握、重点突破、能力迁移、课后作业六个环节,前四个环节完成得很顺利,学生愉悦的身心感受为文章的重点突破奠定了情感基础。
重点突破环节,作者认为,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等都是以文化人的身份参与宋词的创作,从而提升了宋词的文学品格,教师假如直接询问学生原因,并请他们举出宋词实例加以说明,显然难度过高。
所以,我以晏殊、欧阳修、苏轼、辛弃疾为例,对宋词能有叹为观止的发展还因为民间词人与官方词人代表共同参与稍作解说与点醒,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传承发展,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多方共同推动的结果。虽然这一环节生成已高于预设,但对于学生理解作用极大。
能力迁移环节,为了落实“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视角自主解读文化现象”的能力目标,我请学生以填空方式完成:
无奈时难得(乐观)、喧闹中需要(冷静)、执着间可贵(释然)。
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我请学生欣赏他们喜欢的歌手林俊杰唱的《一千年以后》的后半部分,欣赏这首歌的时候,他们会思考这些歌词究竟是对历史的思考还是纯属情感的抒发。这3分钟预设中并没有的内容,让学生对作者“最近几年,我看到一些写得相当不错的歌词,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作了自我注释,弥补了原文例证缺乏新鲜度与时代感的不足。
最后的课堂训练在生成时改成了口头表达,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有观点有事例有合理推断就行。学生可以模仿作者的语言风格从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现今的文化现象。诸如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等,鼓励学生拓展思维,质疑思辨。
在文章的课堂教学完成后,我下发了一份《学情问卷》,作为知识巩固与能力迁移的补充:
1.请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并举例品味鉴赏。
2.文章最后一句写道:“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你对句中“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如何理解?
3.如作者所言,流行歌词中也有一些“写得相当不错”。你喜欢的歌曲有这样的歌词吗?如果有,请加上你的评语向大家推荐;如果没有,请试着写一两段你理想中的歌词与大家分享。
这份学情问卷给了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充分激发了其思维的活跃度。
唐诗过后是宋词,教学过后是反思。反思改进教学,对师生而言,都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