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曲传人张卫东新近出版通俗戏论《赏花有时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一本薄薄的小书,却不掩其中对于昆曲的大论,为我们呈现的是昆曲大象真美的声味世界。
这本书,对于一般读者是部通俗的戏论读物,对于中国的戏迷和戏曲表演者来说,张卫东“有时”与“有道”,他这种呈现昆曲原生态的琐谈,却为钟情于中华精粹人文雅唱的人,打开一扇真正认知昆曲的大门。
“——在萨满教跳神活动开始之前,乾隆帝要坐在坤宁宫的大炕上亲自打鼓清唱《访贤》,把唱戏作为祭祀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和内容。”
这是我们从以往文献中少见到的有关乾隆帝宫廷清唱的一幕。我们通过张卫东娓娓道来的叙述,看到的是一个爱昆曲爱到亲自上阵,甚至堪称是行内一“角儿”的乾隆帝。这大概是昆曲天大的“雅”风气吧,那么这一点是怎么形成的呢?张卫东在书中这样告诉我们:“就昆曲而言,写剧本的人都是文人,演戏的才是艺人。艺人写不了本子,包括现在写昆曲剧本的人也都是文人,艺人只能节选压缩或编写一些只能作为插科打诨的玩笑戏。”
文人写剧的历史,是催旺昆曲持久纷繁绽放的春风厚土。这天一样大的高雅,让痴迷它的皇帝,让为政案牍闲暇的臣子,让功名文章之外胸有万千的书生,怀一腔清唱雅曲之好,沉浸在另一种笔墨中,将吟怀唱和融入更博大的人生世相,明清如此的风情,极大地拓展了昆曲的大河源流。
在张卫东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昆曲最为辉煌的时代:
南府的负责人是皇宫的太监们,具体机构分为内学和外学,内学都是唱戏的太监艺人,外学则是请的民间艺人,由江南,顺着大运河,把这些艺人接到北京来。头一站是苏州,苏州是个集合的点,原籍哪儿的都有,大都是苏州附近的人。然后由苏州到扬州,在扬州受过一定的训练以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减裁,然后再选更好的艺人,由扬州坐着内务府派的织造官船往北到通州张家湾。
很多人因为昆曲的高雅,认为它是中国戏曲里面的典范,但张卫东认为,戏曲中真正的典范是京剧。作者认为京剧是艺人创造出来的,艺人是这个典范的本体,它从剧本的完成到演出,多是粗通文墨的艺人写,艺人演,只是到了近、现代这一百多年,才有文学色彩的文人介入。而昆曲,它的缔造者就是儒学文人,虽然昆曲剧目史上少有作者的记录,但它的起源就是介乎诗词小令之间,而且它的作者非常懂得填词曲牌的音乐规律,昆曲的作者常常从文辞到音乐甚至到每个人物的“科介”划分,一统之下做担纲总揽。
在张卫东对昆曲的认知里,昆曲的魂,是文以载道的“儒”,是文人笔墨流溢出的文学支撑,更是它不可随意更改的曲牌、格律、唱腔范示。
对于如何保持昆曲原生原味的卉朴,张卫东在书中如是说:
演员的身段表现要古朴,而不要所谓“美丽”造型。形体不要借鉴当代舞蹈的一类动作,一切都应具有古人思想性格的那种味道,演唱不要“洋歌化”,要听“字儿”,所谓的昆曲“味儿”,关键是咬字儿。
张卫东固守昆曲的真境界,可谓有着他自己围就的一座城池,在他来说,昆曲作为遗产,只能以它遗存于它前世的范示呈现。这个范示包含舞台、音乐、演唱,一定要摈弃现代的因素,原生原貌的呈现昆曲,由此他甚至提出:
是否可以利用现有的古戏台,维修装饰不用石化油漆,只用矿、植物或动物脂肪类彩画。不用任何现代化灯光扩音设备,只利用日光照明和自然声音。笛子不用A、B、C、D定调的洋调定律,按中国古来的音乐律法,乐器依照原有昆曲的标准,不要随意更改变化。由一水的男孩子在这儿唱,如果是一群女孩子也可以嘛。戏装最起码按内廷光绪年的样子来复制,那些东西古雅得很,盔头、砌末制作的精良程度会让现代人叹为观止。
我们作为昆曲的行外人,读这些,十有八九会觉得苛刻。但在张卫东的心头,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昆曲,虽然儒学制度下古典文人的书生情怀已经消亡,而且昆曲有一天也会消失,但他仍不希望改良。
张卫东坚守着自己心际的昆曲阵营,与明、清昆曲的正宗隔岸守望,昆曲前生里的那夜婉转的声味,引着他在不知不觉中寻到自己前世里的那声优雅清唱。但回身,强烈的“声、光、电”现代演出元素,又让他措手不及。昆曲,需要一种真声味,这种声味来自传统,来自演艺流变的细微处。
张卫东爱昆曲,但其与昆曲有缘的视野,又在昆曲之外,这本书之所以能紧紧地抓住读者,恐怕和张卫东戏里戏外的“万象”精通有关吧,读完全书,想爱昆曲爱到知“诵呛”之事,通晓演乐打击器到“五行”生克谙熟的张卫东,终于明白他的“赏花有时”,他的“度曲有道”了。
赏花有时,是告诉我们,昆曲的一夜花绽,一定是和它的季节、风化、候症有关,人生赏花之美,一定要在花开春来的季节,而对具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影响价值的南北昆曲来说,你也一定得要走进它的节气、时令里,才能见识到它“度曲有道”的正宗声味,才能领略到它花样的魅力与绽放的芬芳。
(本文编辑 谢宁)
这本书,对于一般读者是部通俗的戏论读物,对于中国的戏迷和戏曲表演者来说,张卫东“有时”与“有道”,他这种呈现昆曲原生态的琐谈,却为钟情于中华精粹人文雅唱的人,打开一扇真正认知昆曲的大门。
“——在萨满教跳神活动开始之前,乾隆帝要坐在坤宁宫的大炕上亲自打鼓清唱《访贤》,把唱戏作为祭祀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和内容。”
这是我们从以往文献中少见到的有关乾隆帝宫廷清唱的一幕。我们通过张卫东娓娓道来的叙述,看到的是一个爱昆曲爱到亲自上阵,甚至堪称是行内一“角儿”的乾隆帝。这大概是昆曲天大的“雅”风气吧,那么这一点是怎么形成的呢?张卫东在书中这样告诉我们:“就昆曲而言,写剧本的人都是文人,演戏的才是艺人。艺人写不了本子,包括现在写昆曲剧本的人也都是文人,艺人只能节选压缩或编写一些只能作为插科打诨的玩笑戏。”
文人写剧的历史,是催旺昆曲持久纷繁绽放的春风厚土。这天一样大的高雅,让痴迷它的皇帝,让为政案牍闲暇的臣子,让功名文章之外胸有万千的书生,怀一腔清唱雅曲之好,沉浸在另一种笔墨中,将吟怀唱和融入更博大的人生世相,明清如此的风情,极大地拓展了昆曲的大河源流。
在张卫东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昆曲最为辉煌的时代:
南府的负责人是皇宫的太监们,具体机构分为内学和外学,内学都是唱戏的太监艺人,外学则是请的民间艺人,由江南,顺着大运河,把这些艺人接到北京来。头一站是苏州,苏州是个集合的点,原籍哪儿的都有,大都是苏州附近的人。然后由苏州到扬州,在扬州受过一定的训练以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减裁,然后再选更好的艺人,由扬州坐着内务府派的织造官船往北到通州张家湾。
很多人因为昆曲的高雅,认为它是中国戏曲里面的典范,但张卫东认为,戏曲中真正的典范是京剧。作者认为京剧是艺人创造出来的,艺人是这个典范的本体,它从剧本的完成到演出,多是粗通文墨的艺人写,艺人演,只是到了近、现代这一百多年,才有文学色彩的文人介入。而昆曲,它的缔造者就是儒学文人,虽然昆曲剧目史上少有作者的记录,但它的起源就是介乎诗词小令之间,而且它的作者非常懂得填词曲牌的音乐规律,昆曲的作者常常从文辞到音乐甚至到每个人物的“科介”划分,一统之下做担纲总揽。
在张卫东对昆曲的认知里,昆曲的魂,是文以载道的“儒”,是文人笔墨流溢出的文学支撑,更是它不可随意更改的曲牌、格律、唱腔范示。
对于如何保持昆曲原生原味的卉朴,张卫东在书中如是说:
演员的身段表现要古朴,而不要所谓“美丽”造型。形体不要借鉴当代舞蹈的一类动作,一切都应具有古人思想性格的那种味道,演唱不要“洋歌化”,要听“字儿”,所谓的昆曲“味儿”,关键是咬字儿。
张卫东固守昆曲的真境界,可谓有着他自己围就的一座城池,在他来说,昆曲作为遗产,只能以它遗存于它前世的范示呈现。这个范示包含舞台、音乐、演唱,一定要摈弃现代的因素,原生原貌的呈现昆曲,由此他甚至提出:
是否可以利用现有的古戏台,维修装饰不用石化油漆,只用矿、植物或动物脂肪类彩画。不用任何现代化灯光扩音设备,只利用日光照明和自然声音。笛子不用A、B、C、D定调的洋调定律,按中国古来的音乐律法,乐器依照原有昆曲的标准,不要随意更改变化。由一水的男孩子在这儿唱,如果是一群女孩子也可以嘛。戏装最起码按内廷光绪年的样子来复制,那些东西古雅得很,盔头、砌末制作的精良程度会让现代人叹为观止。
我们作为昆曲的行外人,读这些,十有八九会觉得苛刻。但在张卫东的心头,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昆曲,虽然儒学制度下古典文人的书生情怀已经消亡,而且昆曲有一天也会消失,但他仍不希望改良。
张卫东坚守着自己心际的昆曲阵营,与明、清昆曲的正宗隔岸守望,昆曲前生里的那夜婉转的声味,引着他在不知不觉中寻到自己前世里的那声优雅清唱。但回身,强烈的“声、光、电”现代演出元素,又让他措手不及。昆曲,需要一种真声味,这种声味来自传统,来自演艺流变的细微处。
张卫东爱昆曲,但其与昆曲有缘的视野,又在昆曲之外,这本书之所以能紧紧地抓住读者,恐怕和张卫东戏里戏外的“万象”精通有关吧,读完全书,想爱昆曲爱到知“诵呛”之事,通晓演乐打击器到“五行”生克谙熟的张卫东,终于明白他的“赏花有时”,他的“度曲有道”了。
赏花有时,是告诉我们,昆曲的一夜花绽,一定是和它的季节、风化、候症有关,人生赏花之美,一定要在花开春来的季节,而对具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影响价值的南北昆曲来说,你也一定得要走进它的节气、时令里,才能见识到它“度曲有道”的正宗声味,才能领略到它花样的魅力与绽放的芬芳。
(本文编辑 谢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