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东昆曲话语里的真声味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cai432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曲传人张卫东新近出版通俗戏论《赏花有时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一本薄薄的小书,却不掩其中对于昆曲的大论,为我们呈现的是昆曲大象真美的声味世界。
  这本书,对于一般读者是部通俗的戏论读物,对于中国的戏迷和戏曲表演者来说,张卫东“有时”与“有道”,他这种呈现昆曲原生态的琐谈,却为钟情于中华精粹人文雅唱的人,打开一扇真正认知昆曲的大门。
  “——在萨满教跳神活动开始之前,乾隆帝要坐在坤宁宫的大炕上亲自打鼓清唱《访贤》,把唱戏作为祭祀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和内容。”
  这是我们从以往文献中少见到的有关乾隆帝宫廷清唱的一幕。我们通过张卫东娓娓道来的叙述,看到的是一个爱昆曲爱到亲自上阵,甚至堪称是行内一“角儿”的乾隆帝。这大概是昆曲天大的“雅”风气吧,那么这一点是怎么形成的呢?张卫东在书中这样告诉我们:“就昆曲而言,写剧本的人都是文人,演戏的才是艺人。艺人写不了本子,包括现在写昆曲剧本的人也都是文人,艺人只能节选压缩或编写一些只能作为插科打诨的玩笑戏。”
  文人写剧的历史,是催旺昆曲持久纷繁绽放的春风厚土。这天一样大的高雅,让痴迷它的皇帝,让为政案牍闲暇的臣子,让功名文章之外胸有万千的书生,怀一腔清唱雅曲之好,沉浸在另一种笔墨中,将吟怀唱和融入更博大的人生世相,明清如此的风情,极大地拓展了昆曲的大河源流。
  在张卫东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昆曲最为辉煌的时代:
  南府的负责人是皇宫的太监们,具体机构分为内学和外学,内学都是唱戏的太监艺人,外学则是请的民间艺人,由江南,顺着大运河,把这些艺人接到北京来。头一站是苏州,苏州是个集合的点,原籍哪儿的都有,大都是苏州附近的人。然后由苏州到扬州,在扬州受过一定的训练以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减裁,然后再选更好的艺人,由扬州坐着内务府派的织造官船往北到通州张家湾。
  很多人因为昆曲的高雅,认为它是中国戏曲里面的典范,但张卫东认为,戏曲中真正的典范是京剧。作者认为京剧是艺人创造出来的,艺人是这个典范的本体,它从剧本的完成到演出,多是粗通文墨的艺人写,艺人演,只是到了近、现代这一百多年,才有文学色彩的文人介入。而昆曲,它的缔造者就是儒学文人,虽然昆曲剧目史上少有作者的记录,但它的起源就是介乎诗词小令之间,而且它的作者非常懂得填词曲牌的音乐规律,昆曲的作者常常从文辞到音乐甚至到每个人物的“科介”划分,一统之下做担纲总揽。
  在张卫东对昆曲的认知里,昆曲的魂,是文以载道的“儒”,是文人笔墨流溢出的文学支撑,更是它不可随意更改的曲牌、格律、唱腔范示。
  对于如何保持昆曲原生原味的卉朴,张卫东在书中如是说:
  演员的身段表现要古朴,而不要所谓“美丽”造型。形体不要借鉴当代舞蹈的一类动作,一切都应具有古人思想性格的那种味道,演唱不要“洋歌化”,要听“字儿”,所谓的昆曲“味儿”,关键是咬字儿。
  张卫东固守昆曲的真境界,可谓有着他自己围就的一座城池,在他来说,昆曲作为遗产,只能以它遗存于它前世的范示呈现。这个范示包含舞台、音乐、演唱,一定要摈弃现代的因素,原生原貌的呈现昆曲,由此他甚至提出:
  是否可以利用现有的古戏台,维修装饰不用石化油漆,只用矿、植物或动物脂肪类彩画。不用任何现代化灯光扩音设备,只利用日光照明和自然声音。笛子不用A、B、C、D定调的洋调定律,按中国古来的音乐律法,乐器依照原有昆曲的标准,不要随意更改变化。由一水的男孩子在这儿唱,如果是一群女孩子也可以嘛。戏装最起码按内廷光绪年的样子来复制,那些东西古雅得很,盔头、砌末制作的精良程度会让现代人叹为观止。
  我们作为昆曲的行外人,读这些,十有八九会觉得苛刻。但在张卫东的心头,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昆曲,虽然儒学制度下古典文人的书生情怀已经消亡,而且昆曲有一天也会消失,但他仍不希望改良。
  张卫东坚守着自己心际的昆曲阵营,与明、清昆曲的正宗隔岸守望,昆曲前生里的那夜婉转的声味,引着他在不知不觉中寻到自己前世里的那声优雅清唱。但回身,强烈的“声、光、电”现代演出元素,又让他措手不及。昆曲,需要一种真声味,这种声味来自传统,来自演艺流变的细微处。
  张卫东爱昆曲,但其与昆曲有缘的视野,又在昆曲之外,这本书之所以能紧紧地抓住读者,恐怕和张卫东戏里戏外的“万象”精通有关吧,读完全书,想爱昆曲爱到知“诵呛”之事,通晓演乐打击器到“五行”生克谙熟的张卫东,终于明白他的“赏花有时”,他的“度曲有道”了。
  赏花有时,是告诉我们,昆曲的一夜花绽,一定是和它的季节、风化、候症有关,人生赏花之美,一定要在花开春来的季节,而对具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影响价值的南北昆曲来说,你也一定得要走进它的节气、时令里,才能见识到它“度曲有道”的正宗声味,才能领略到它花样的魅力与绽放的芬芳。
  (本文编辑 谢宁)
其他文献
九百多年前的波斯天文学家兼诗人奥玛尔?海亚姆(OmarKhayyam,中译名有“莪默?伽亚谟”、“奥玛珈音”、“何雅慕”等多种),“业余”著有抒情诗集《鲁拜集》(Rubaiyat),很久以来就一直是我特别喜欢的小书之一。最初当然未能免俗,也是因为菲茨杰拉德(Edward I.Fitzgerald)的英译极受推崇,所以慕名而读之。郭沫若也许是国内最早的《鲁拜集》中译者,他1923年译出了《鲁拜集》。
尼尔·麦格雷戈所著《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论者赞其为“空前绝后的巨献”。言其“绝后”,可能为时尚早;言其“空前”,则殊为恰当。时下坊间的世界历史著作,几乎都立足于文献;麦氏之作另辟蹊径,以文物或者物品为对象和基点来撰写历史。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伟大的尝试甚至冒险。这是博物馆文物展示卡片说明书的扩容,是博物馆加图书馆的合力书写。  一个国王的离婚案:洛泰尔水晶盘  洛泰尔水晶是9世纪欧洲的一件文物。水
在许许多多时刻,色彩都是需要仔细考虑的一件重要事情。通常人们不能穿上大红衣服出现在葬礼上,灰暗的色彩在喜庆的场合也不受欢迎。这些时候,色彩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颜色。对一个色彩的选择传播着重要信息,所发挥的影响超乎想象。常识的约束力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塞尚说:“色彩是我们的大脑与宇宙相会合的地方。”  关于画家和科学家对于色彩的研究,接受过普及教育的人们大多有所了解,比如三原色,比如冷色与暖色两大
《人间词话七讲》集合了叶嘉莹先生有关静安词论的演讲撷英。此集的发行,距《人间词话》问世已有一百余年,围绕着古典诗词耐人寻味的种种声情美感,两位词学大师展开了跨越时空的精彩对话。  每一位作家都在等待与之精诚相契的理想读者,每一部书都在等待心领神会之后的经典解说——既无阿谀,亦非附和,而是晓其隐衷、发其幽微的睿智阐释。王国维其人其作与叶先生的因缘际会,或可如是评述。从少女时代初读《词话》的朦胧悸动,
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抗日战争,是对中国历史影响十分深远的重大事件,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人,尤其是孩子们已经不再了解那段历史,他们中的许多人对抗战的印像多停留在课本里的一些片段以及许多“抗日神剧”的娱乐化场景。如何让今天的人们,尤其是今天的孩子了解那段历史?当看到《神圣抗战》纪念版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疑问有答案了。  《神圣抗战》是一部被誉为“常青树”的抗战题材作品,最早问
苗族是一个极其古老的民族。和黄帝在涿鹿大战的蚩尤,就是苗族的英雄祖先。苗族的历史至少和汉族差不多长吧,很可能比汉族还要古老。黄帝和蚩尤大战的时候,曾经“九战而九不胜!”说明黄帝打了九次败仗,蚩尤打胜了九次。当时蚩尤族的生产生活其实比黄帝族要先进不少。  在汉文的古籍中,往往把蚩尤描写得非常可怕,“蚩尤”这两个字就是“可恶的虫子”的意思,古书上说他们“八十一个兄弟铜头铁额”,还说他们“食砂石子”。其
《思痛录》是我2013年阅读的最为厚实、深刻的两部书之一(另一部是《古拉格:一部历史》)。其实,这书早在十五年前我就读过。但201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增订纪念版”,加进了《思痛补录》11万余字,实是一部几乎成倍增幅了的新书,内容更为丰富。  作者韦君宜先生是我尊敬的、心地坦荡的著名文艺家。她这部以自己从风雨艰险残酷磨难的人生历程中醒悟过来的良知,客观冷峻地拷问历史,拷问自身灵魂的痛定思痛
老舍先生的195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不同一般,宛如是一个生命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在他的一生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开局    老舍先生是1949年年底才由美国回来的。离开美国西海岸的日期是1949年10月13日,到天津的日期是12月9日,途中走了整整58天,差不多两个月。到北京已是12月13日,错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不过,总算是回到了祖国,回到了自己可爱的故乡北京。算下来,他离开
周喜俊的文艺作品形式多样,有曲艺,有故事,有戏剧,有小说,有电视剧本等。尽管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这些作品都呈现出一以贯之的鲜明特色:主题清晰、明确,主人公泼辣能干,富有鲜明的道德指向,洋溢着昂扬向上的精神,产生的是一种引人向真、向善的艺术力量。  周喜俊的文艺创作观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艺从哪里来”,二是“文艺为谁而写”。对于第一个问题,周喜俊的回答简洁明确: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纵观周喜
以赛亚·伯林在《未完的对话》中写信给贝阿塔:“我认为我持有某种立场,我想,你是完全把握住了这个立场的。”我在阅读朵渔随笔集《我悲哀地望着我们这一代人》的过程中,时时被渗透在文字中的某种立场所打动,它清晰,坚定,光一样行走在词语之上。我感受着那种立场给予文字的底气和自信,也享受着被遮蔽着的心灵不断被打开的快乐,一些模糊的自我意识因为获得一种信念和拯救的力量而得以确立。  ·Ⅰ·  “1825年冬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