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为阿侬歌瀚海,茫茫瀚海即天堂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old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百多年前的波斯天文学家兼诗人奥玛尔?海亚姆(OmarKhayyam,中译名有“莪默?伽亚谟”、“奥玛珈音”、“何雅慕”等多种),“业余”著有抒情诗集《鲁拜集》(Rubaiyat),很久以来就一直是我特别喜欢的小书之一。最初当然未能免俗,也是因为菲茨杰拉德(Edward I.Fitzgerald)的英译极受推崇,所以慕名而读之。郭沫若也许是国内最早的《鲁拜集》中译者,他1923年译出了《鲁拜集》。后来我开始治科学史,又知道海亚姆也是公元11-12世纪间著名的波斯天文学家,自然对《鲁拜集》更增添了兴趣。迄今为止我已经收集了四种《鲁拜集》中译本。
  四种中译本中,我最晚读到的是黄克孙的译本。黄克孙是美籍华人,在美国拿的物理学博士学位,退休时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他在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处的工作都是研究理论物理,在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和量子场论方面有建树。谁知他在物理学之外,却另有一番锦心绣口,居然用旧体诗翻译了《鲁拜集》。
  黄克孙的《鲁拜集》译本我起先是在网上看到的,那是在台湾出版的。黄译几乎全是平仄合律的绝句,足见他原来在旧诗上就是有足够造诣的,这才敢尝试用旧体诗译《鲁拜集》这样的“瓷器活”。101首译诗——郭沫若译本和黄呆_圻译本也都是101首——中,我尤其激赏“卿为阿侬歌瀚海,茫茫瀚海即天堂”两句。瀚海即沙漠,原是干燥苦热之处,可是只要诗人对那美女(阿侬——中国旧时年轻女子自称)歌咏瀚海,瀚海对她来说居然就变成了天堂。这是极度夸张美女对诗人的崇拜,用今天调侃的话头来说,视之为海亚姆的“自恋”亦无不可。巧合的是,台湾版译本的封面上,印着的就是这两句。
  有一次在饭局中,与我已经毕业的博士吴慧小姐闲聊,她现在在出版社工作,谈到选题开发,我就想到了黄克孙译的《鲁拜集》,建议她可以考虑从台湾引进版权。她还真听进去了,第二天给我打电话说,我在网上查过了,你建议做的事情已经让译林出版社做掉啦。于是她从网上订购了译林版的黄克孙译《鲁拜集》,还顺便替我也订了一册。这样我才有了黄译的纸质书。
  《鲁拜集》的作者奥马尔?海亚姆,约生活于公元1048-1131年间,出生于波斯呼罗珊内沙布尔(纳霞堡)。古代波斯人常以职业为姓,“海亚姆”(Khayyam)意为“帐篷制作者”——但这并不足以推测出他“出生于手工业者家庭”。他的生平故事一直是波斯人引为自豪的传奇之一,他的墓地今天仍是纳霞堡的重要景点。
  相传海亚姆年轻时曾与尼让牟(Nizam al Malk)和霍山(Hasam,通常译为“哈桑”)同学,就学于当时著名学者Imam Mowaffak。三人曾发愿同享富贵。后来尼让牟成为宰相,霍山则成了在中亚地区让人闻风丧胆的匪帮首领“山中老人”。海亚姆18岁丧父,辍学谋生,往见尼让牟,但不要官职,只求得一清净地让他进行数学和天文研究,尼让牟从之,拨给年金,他被任命为“天官”。
  实际上海亚姆先是得到撒马尔罕(今属鸟兹别克)统治者的庇护,后来又应塞尔柱帝国苏丹之邀,前往领导伊斯法罕的天文台。他在那里工作了18年,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安逸的岁月。在那里,苏丹命他对当时的历法进行改革——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勋业,他当然没有忘记在《鲁拜集》中歌咏一番,例如编号第57首,黄克孙的译文是:
  曾司北斗与招摇
  玉历天衡略整调
  纸上淋漓纵醉笔
  勾除昨日与明朝
  可惜的是,这一首恰恰属于黄译中比较差、旧诗表达法用得相当不自然的,比如为了迁就韵脚而将“调整”一词颠倒为“整调”。
  海亚姆最著名的数学著作是《还原与对消问题之论证》,其阿拉伯文手稿保存至今,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海亚姆定义代数学为“解方程的科学”,他创立了一种借助圆锥曲线解三次方程的方法,这是代数与几何相结合的前驱工作。他还研究过二项式展开、开方、比例等问题,详细注释过欧几里得的著作,他的《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困难公设的注释》一书,据说对东方数学有过积极影响。
  海亚姆那些优美的抒情四行诗,在他本来只是略出余绪而已,谁知身后竟会因为这些四行诗而享誉全球,眼见得还有流芳百世的可能,这对他来说实为不虞之誉。
  1859年,菲茨杰拉德将海亚姆流传下来的诗歌从波斯语译为英语出版,取名《鲁拜集》,“Rubaiyat”即波斯语“四行诗”之意。这些四行诗从此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明珠。菲茨杰拉德的英译,本来就有再创作的成分,中文译者再依据他的英译来中译,当然又是另一次再创作。
  四种《鲁拜集》中译本,郭沫若译本和黄杲忻译本(他的书名是《柔巴依集》)都采用现代诗体,除了大致照顾韵脚,基本上不会受到别的约束。黄克孙要译成旧体诗中的绝句,难度自然就大了许多。另有于贞志的中译(仅选译30首),也采用了旧体诗中的绝句形式,但不合平仄之处比比皆是,较黄译远逊。
  不妨就以被用作本文标题的两句所在的那首为例,比较一下四种中译的异同优劣。这首诗是编号第12首:
  A Book of Verses underneath the Bough,
   A Jug of Wine, a Loaf of Brea and Thou
   Beside me singing in the Wilderness——
   Oh, Wilderness were Paradise enow!
  ——菲茨杰拉德英译
  柳树下放着一卷诗章,
  一瓶葡萄美酒,一点干粮,
  有你在这荒原中傍我欢歌——
  荒原呀,啊,便是天堂!
  ——郭沫若译文
  在枝干粗壮的树下,一卷诗章,
  一大杯葡萄美酒,加一个面包——
  你也在我身旁,在荒野中歌唱——
  啊,在荒野中,这天堂已够美好!
  ——黄杲炘译文
  一箪疏食一壶浆,
  一卷诗书树下凉,
  卿为阿侬歌瀚海,
  茫茫瀚海即天堂。
  ——黄克孙译文
  轻荫如盖耽华章,
  美酒干酪溢流芳。
  为有卿卿清歌发,
  直把僻乡作帝乡。
  ——于贞志译文
  相传编号12的这首诗,是自菲茨杰拉德英译《鲁拜集》以来,这101首诗中被引用最多的。黄呆l圻曾说:“据认为,除了《圣经》之外,没有任何英诗译文能象它这样为英语国家的人民所熟知。”这首诗既是如此著名,每位中译者自然都应该不敢轻慢,会使出全力提供优美译文,故通過这首诗的译文来比较各家的异同优劣,比随机挑选另外100首中的诗来比较,应该更为合理。
  现在我们来比较四家的译文。用现代诗体的郭沫若和黄杲炘,基本上不相上下,都有相当浓厚的“文艺腔”,而且诗意寡淡,明显不如用旧体诗的两家——当然我必须承认,我对旧体诗有一点偏爱。黄克孙和于贞志的译文,都力图用旧诗中常见的表达法来翻译原诗,而且都相当成功。于译中仅“僻乡”一词,不甚符合这一要求(其实既已让“干酪”入诗,不如干脆用“荒原”取代“僻乡”)。
  但是既用旧体诗,当然以符合平仄格律为胜,这一点上黄克孙远胜于贞志。黄译的这首平仄极为规范,完全是标准的绝句。而于译仅第四句勉强合律(也还犯了孤平),其余三句皆不成律句,说明他对旧诗格律缺乏基本的了解,或无法在旧诗格律的约束下完成翻译。
  附带指出,四家的译文还证明了同一点:译诗是一种再创作成分很大的翻译工作。
其他文献
总有些事情像是生了根的大树,在我们的脑海里盘桓流连,挥之不去。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了,我又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的香港之旅。因为印象太深刻了,好些事情还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我们的旅行团是文化部港澳台办组织的首都文博机构香港、澳门考察团。参加这个考察团的人来自北京形形色色的15个单位,虽然名字看起来很不相同,但其实性质都是和收藏、展示有关系的博物馆。因此,我们这次考察活动的目标就是香港、澳门的博物
班固曾引刘向、扬雄的话称道司马迁有“良史之才”,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则更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两者意思都是赞美《史记》的思想内容与其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部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名著还有哪些现实意义呢?我想谈以下几点:  其一,《史记》表现了司马迁进步的民族思想。  早在先秦的《诗经·閟宫》就说:“荆蛮是惩
诗体的完全自由  使新诗产生了断层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几千年来,产生出无数彪炳史册的大诗人,创作出万千首家吟户诵的名篇。仅仅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便勾起多少人的万缕乡思。我国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景羡和钦佩,特别是近邻的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现时日本的中小学课本中仍有中国两首唐诗,一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一首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有人为了体会“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韵
李零先生从其生命不在场的研究视域出发,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幅“真孔子”的形象: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P2)  李零先生勾勒的
“名著阅读”指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是一块灰色地带。每一位语文教师都知道它很重要,但是,很多时候,大家却似乎集体无意识地在逃避。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时间有“限”。课时本来就紧张,再加“强势学科”的层层加码挤压着学生的时间,如果只是冲着“名著阅读”在中考语文卷上区区六七分的占比去读那十多部皇皇巨著,很多老师和学生,包括家长都认为这大块的阅读时间的付出是划不来的。二是速成有“招”。这些年,市面上出现了大量
当前的文学批评,说实话,还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几十年前鲁迅所批评的“捧杀”和“棒杀”依然存在。一味的无原则的颂扬,一味的为了出名而专对名人的“当头谩骂”,成了欲出风头者一举成名的手段。这种浮躁的心态,带有左翼文学、“文革”造反情结的余绪。使文学批评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特别是在金钱操纵下的各种作品研讨会和新书推介,是出版商、利欲熏心的评论家、心态浮躁的报人等多方共谋下的产物。而学院派的批评家,并不一定
阿来最初只是想写一部以清朝后期川藏边界瞻对地区一代枭雄贡布郎加为原型的小说,但是研究了瞻对的地方史之后,“察觉到这部地方史正是整个川属藏族地区几百上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样本”,于是改变了主意,起初拟想中的虚构小说变成了非虚构的历史纪实文学。这是历史对文学的征服。但历史从来不仅仅是掘墓寻宝式的发现之旅,史料的诠释、意义的开掘、人性与人心的解读,需要文学家去体察、揣摩和勾画。在此,《瞻对:终于
这本书是我和易中天兄合作的成果,初版于1989年,原书名为《走出美学的迷惘——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和美学方法论的革命》(花山文艺出版社)。它的最初的构思肇始于1984年在武汉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美学会议,我与中天联名提交的会议论文是《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和美学方法论的革命》,一万八千字(后发表于《青年论坛》1985年1、2期,该论文题目后来成为本书初版的副标题)。该文的写作实际上也是我和中天正式疏通和确立
海德格尔是20世纪声名显赫的哲学家,在中国也倍受青睐。老一辈学者如熊伟先生,今日中坚学者如陈嘉映、王庆节、孙周兴、邓晓芒、倪梁康、张祥龙教授等,都为翻译海德格尔的著作,介绍和研究海德格尔的思想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贡献巨大,成绩斐然。就连一向很少涉足翻译领域的靳希平教授,也翻译了一本洋洋几十万言介绍海德格尔生平思想的著作《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和他的时代》(以下简称《大师》)。海德格尔的魅力可见一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对我们长期以来视为当然的高等教育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当2003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其开放课程网站时是如此;当2010年8月7日,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技术大会上说,今后5年内,互联网将成为公众获取知识的最佳“课堂”时,人们就更深切感受到了信息技术之于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所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当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质量最佳的授课内容,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