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的表达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q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普鲁斯特在其煌煌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最后一部《重现时光》里庄重地指出:“爱情与忧伤曾为诗人效力”。将忧伤与爱情,作为文学的原动力,或者作为诗歌的原动力,足见“忧伤”于诗人和诗歌中的地位。而这也是诗歌长久以来的一个传统,或者说是诗歌的一种品质。譬如下面的这些诗句
  ——我开始得晚。也必将/结束得晚(敬文东)
  ——我的两只眼睛/一只充满泪水的时候/另一只干渴如同沙漠(吉狄马加)
  ——我长久地陷入,晚风不停地吹/万物低垂//……不发一言/仿佛不曾爱过(余秀华)
  ……
  敬氏既是先锋诗人又是诗论家,吉氏由于其身份的少数族裔且诗名很大,余氏则是近年风头正劲的诗人,仅举证三例,可见忧伤于诗歌的重要性。不过,当我读到《十月》2018年第三期上“第七届十月诗会青年诗人作品小辑”时,我有了一些另外的思忖。
  “然而我的一生不是第一次/登临,今天终于被懊悔侵占。相机败坏了/我们的痛苦。至少是我的,体内的草垛”(王家铭,下未注明的引诗,均出自《十月》2018年第3期,另,只注诗人名,不注诗歌名)。这一节诗,从表面看,也可以与忧伤挂钩。但是,只要我们细读,我们就会发现。这一节诗句里,隐藏着的不是忧伤,而是焦虑。当“我”置身于不是第一次的登临时因为相机坏了(可能没有被记录)的伤心,当“我”置身于“我”的复数“我们”时的共识,又当“我们”重新置换为单数的“我”时,某一次的登临所留下的懊悔,则成了此时此地的焦虑。这一懊悔,“我”,或者“我”的复数“我们”,都无法施救与挽回。个体的与群体的,在并非第一次的“相机败坏”事件里,忧伤不再是表达的主情感。非要表达的情感是,在这般失而不得、得而又失的情状面所隐匿却又显现的焦虑。袁绍珊在《带一个盲人游拙政园》里写道,“全盛时代我们都瞎了我们找不到出口/戴着墨镜,彼此假装,看到相同的地方”。即使我们不把这两句诗行与它的全诗连在一起来观察,这两句诗行所显现的旨趣,我们都会感受到它的沉重。这一扫那种轻飘的感觉。同一位诗人在《仁和寺的午后》中写道:“错过一些人是毕身修行/即便千年寺庙,也无法私有黄昏”。如果说前一行的隐喻本身不是喻体,那么它与后一句的隐喻合而为一时,两行诗所合伙形成的转喻,便直接指向了焦虑。一些人的“毕生”与一座寺庙的“千年”,都不及此时此地感受与体悟的重要。事实上,在此时与“毕生”、“千年”与黄昏的这双关节点上,诗人对此时此在的焦虑,转喻成了对“毕生”与“千年”的恐惧。或者说,诗人对“毕生”与“千年”的焦虑,凝结成了对“此在”的修行与“此时”的黄昏的恐惧。
  忧伤,它提供或者它极力表达人对自己、对他物不得而想得的复杂情感,但它过于的“内向”。焦虑,则既具有内向也具有“外向”的意味。当代最杰出的美国文艺评批家乔治·斯坦纳在讨论“利维斯”(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时指出,利维斯对文学的贡献在于唤起诗人作家们“重新塑造”“感受力的内景”。忧伤符合这一要求(如果有“要求”的话),但仅有“忧伤”是远远不够的。“重新塑造感受力”还需要其他的元素和动力。现代人独有的焦虑,便是这元素和动力。焦虑,并非对社会的一种反向认知,或者并非对人类情感的怀疑,焦虑,或许来自现代化社会的繁杂、破碎且又不可知時的彷徨和纠结特别是对生命存在的方式,以及生命与社会与历史互动方式的迫切追问。黍不语的一首只有15行的《母亲走在雪中》,从标题可看,这一定是一首伤感的诗。但是,这首诗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她依然走在雪中,走在自己的蒙昧中
  就快要变成一片雪了
  一种悲哀,清白而无辜
  这三行诗,它叛变或者叛逃了忧伤,奔向了一种比忧伤更重的情感和在场。这一情感与在场便是焦虑。一种悲哀,虽然清白、虽然无辜,但它在蒙昧中苦苦支撑,它在依旧在下着雪的雪天里苦苦转动。甚至可以讲,这三行诗的转喻,给了母亲这原本可能慈善的形象,极大的打击。这一打击,不是源于母亲形象本身,而是源于“母亲走在雪中”这一隐喻的沉重。由于这一沉重的隐喻,焦虑便在这首写母亲的诗中得以成立。这一镜像又出现在同一诗人的另一首叫《少年游》的诗里:“我十三岁的田野/第一次/看到了我们将要为之度过的一生”。如果是,走在雪中的母亲的焦虑,是回望她(母亲)的过去;那么十三岁的少年的焦虑,则是面对更长人生的焦虑。试想,十三岁的田野,便昭示了十三岁以后可能漫长的人生,那么,这漫长的人生将会以什么方式度过,这显然不是用忧伤可以表达、可以代替的。它需要更沉重与更廓大的内生力。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小辑中的另外一些诗行:
  无人想要赎回自己,在我生活的地方
  这是一桩不成立的买卖
  那里,赎回旧物变得艰难(刘旭阳)
  宛如一场雪暴,轻易就征服了
  远东。它们迎着光芒飞升
  又降落,整个过程不为
  外人通感,却近距离
  加速了我的肉身(午言)
  从枝叶间落下的花瓣,比从大楼落下的人
  轻很多(敬丹樱)
  龙葵来自未知,“情感”来自身体内部
  另外一些词
  隐蔽,并持续涌动。(缎轻轻)
  羊群不需要赶在天黑回家
  羊群也不需要牧人(子禾)
  人流里两个久久拥抱的人
  他们太老了
  他信在告别(林火火)
  ……
  在这些诗行里,它们的外装与内核,或者说它们的隐喻与转喻,其实都指向了一个坐标,那就是“时间”,或者说,那就是时间的“不可逆”。海德格尔在《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里,认为语言,或者说诗的语言“唯发生于对话”中才有可能成为语言。我们知道,时间正是担负这一对话的媒质。如果从诗人与诗句的关系来讲,时间的不可逆,表明对话的艰难性。由于处于这样一种线性的而又不可逆的时间前,诗人往往无能为力。然而,这也正是诗人有了比其他文体(譬如小说)更为优势的地方。那就是通过诗行的非线性打破线性的束缚。但是,问题接踵而至:诗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可能打破这一时间铁律的线性?除了语言本身的决定外(此话题非本小文所及),还在于诗人的情感指向。诗的本质在于它的个体性。而个体除了理性之外,感性则是重要的。以中外诗歌史来看,诗人既是时代的,也是个人的。当我们发现在这些诗里,忧伤不再是表达这一情感的方式时,焦虑便以叛逃与叛变的方式“接盘”了忧伤。焦虑的出场与在场,诗变得更有了力量。如果说,忧伤是诗歌的萨克斯,那么,焦虑便是诗歌里的重金属。
  可以说,摆在我面前的“第七届十月诗会青年诗人作品小辑”里的诗,实现了一次哗变,一次从忧伤到焦虑的哗变。说得极端一些,中国当下诗歌,不是不需要狄金森式的忧伤,但也需要金斯堡式的《嚎叫》,或者需要这篇小文里所鼓吹的比忧伤更具重金属的焦虑。当代诗歌,确乎需要某种结构性的调整,也就是从抚摸到叩击的调整。而焦虑便是叩击的一种具有重金属的外装与内核。或者,换一种说法,当代诗歌,对时间不可逆的抗拒、对诗人自己的重塑,以及对社会和人心的追问,对诗歌文本本身的重构,或许已是当代诗歌需要面对的话题。还好,如上所论,我读到了这样的诗句。文末,再抄一节这样的诗名:
  这也是一次散步,喝水的间隙我已经
  坐到了教堂一楼。像是下了一个缓坡,
  离春天与平原更近。枣红色的长桌里
  也许是玫瑰经,我再一次不能确定文字并
  无法把握内心,(王家铭)
  这诗句看似平淡,却在平淡中,焦虑更显得焦虑。
其他文献
一  有一位诗人朋友曾在一次讲座上说,写作者应该做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就是一颗感知体察世间疾苦的心,而菩萨,就是对此要一直持有怜悯和慈悲。  这位诗人生活在云南,几次在炎热天里碰到他,看到他随意裸露着的小腿和双足,上面有着很多近似野外工作者的皲裂,每每会以此为话头,引出他的一些生活日常,比如他会经常赤脚行走于云南的山山水水,比如他如何与云南那些相信神灵的土著成为生死之交的朋友,一起敬天敬地,一起喝
期刊
《物》这首小诗,看似写物,实则写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生如聚物之乐,收缩着自己的/空间,以便腾出地方给那些无用之物”,这是朵渔式的冷静洞察与思考。人极尽毕生之力去占有空间,用大大小小的物填充它,然后再试图去占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物。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占有物的必然过程,从出生到成年直至老去,我们从未停止占有。然而,诗人告诉我们,人占有物的过程,同时也是被物件占有和支配的过程。物占据的空间越来越
期刊
论及诗歌中的神秘、隐蔽和燃烧的声音,首先要承认其无法穷尽的精灵族群。若将诗与思类比并诉诸哲学探讨,人们在引渡并自困于他者之前,首先要庆幸危机的存在:没有危机,便无从探讨;没有真正的问题,便不需深刻思考——唯其无穷尽,人方能永远追索并不断与诗“附体”。毫无疑问,这种声音包含诗歌本身及与诗无关的一切。诸如,诗歌的繁盛意象之激活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交互译介;诗歌的分行及结构性,又有长诗的内在嵌套和呼应循
期刊
睡觉了,多想睡觉了。但  一枝梅花正在流落  所有的指纹都是罪证  细细品尝一些表情  什么收获都没有,只是  牙齿狠狠咬着自己的舌头  这夜深人静的时刻,肯定是  梅的时刻。一只脚已经越过  甜言蜜语,或者发黄的谚语  过期的告示  把那些心痛的谜底说透了  所谓存在就不存在  庄园里的椅子只是摆设,只是  路过的风景,这就足够。还有  绘画让时间尽情地延伸  其实,睡着了好  把眼睛放在最高远
期刊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说:“诗人的生活必然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反映,这是艺术的规律,也是人生的一条规律。”项见闻的《北漂手记》深刻复杂地再现了北漂人的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漂”一词,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代人为了生存、发展、责任、机遇和梦想,从乡村进入城市,他们要在现实与梦想之间作出艰难的选择。正如他诗中写的:  “预知此番北去所有的路口都是荆棘/我还得一脚踏进风雨/与其天天窝守一隅感叹生命
期刊
一  程一身在《新世纪诗歌的现实感问题》一文中说:“当代诗人仍普遍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压力”,“新世纪诗歌对现实的书写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集中,流于表象了,而是以分散深入的形式融入字里行间。”,“现实感与现实的不同之处在于现实是客观的,现实感则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从中国城市现代化发展与人文关系来看,一方面要建造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一方面要保护历史建筑,修缮人文景观;一方面要极力扩张公共空间
期刊
在21世纪的年轮即将转过20年的轨迹之时,中国新诗也已走过了它的百年历程。百年辉煌同时伴随着百年争议,百年之后再出发,中国新诗成绩如何、路在何方?这恐怕是诗人们和一切爱诗之人共同关心的问题。直面这些问题,努力寻求解答,是我们应当担负的责任。对于21世纪以来的新诗,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新诗的轨迹上前行,个人化写作仍在继续,“盘峰论争”引发的知识分子写作与口语写作之争、《
期刊
记得奥克塔维奥·帕斯说过这样一段话:“疯子劈开宇宙,向他自己的体内跳去。他顷刻间失去了踪影,被自我吞咽。……那爱是一块磁铁,整个世界吊挂在他身上。万物苏醒,冲破硬壳,展开双翅,自由飞翔。”诗歌在我看来是诗人领悟生活的一种本领。如果生活中缺少了诗歌,那必将是暗淡无光的。诗歌又是宗教,召唤着一个人的灵魂。由此,诗歌写作是一种精神昭示。  读安徽桐城诗人王妃的诗歌,我想到了帕斯。一看这本诗集的书名,就有
期刊
谈到汉语诗歌传统,我想一是精神潜脉,或者说是诗歌之血,二是美学形态,三是艺术手法。  当我确定本期的话题是汉语诗歌传统时,我的内心突然荒凉起来,大有独坐黄昏的感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样的感悟,其实黄昏是深刻的是丰富的是独具力量的,我尊重我此刻的感受,就好像真的独自坐在黄昏里,感受这一份黄昏的孤独与沉郁,感受这一份莫名的哀婉与惆怅。  是的,自五四新诗以来,我国源于《诗经》的源远流长的诗歌好
期刊
文学的金字塔上,诗歌一直被奉为塔尖。在这几年,这些我们熟识的观念正在被崭新的现实所质疑和挑战。有人感慨道:诗歌已经沦落为文学金字塔的塔基。套用尼采那句著名的话:“诗歌(原句:精神)曾经是上帝,后来变成了人类,而现在更变成了一般群众。”一方面,诗歌的群众基础在扩大,另一方面,诗歌的精神和技艺在退化。这是喜忧参半的事情。作为一个诗歌的国度,何以在短暂的几年时间内,诗歌的观念竟然有如此大的改变?这是值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