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讨论了交通噪声污染的危害,分析了交通噪声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噪音防治的主要措施,降低噪声污染对道路周边环境的影响,改善周边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字:公路设计,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1.交通噪声污染的危害
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然而车流量增加和车流密度的增高所带来的噪声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公路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往往忽视噪声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噪声污染不仅滋扰环境,而且威胁着公共健康。噪声污染已成为仅次于空气污染的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除让人感到烦躁,睡眠不好外,还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进而减少人的寿命。噪声污染还会对公路走廊带的动物生存环境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危害,扰乱周边动物的正常生活作息,迫使其远离原有的生存环境,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2.交通噪声污染影响因素
道路噪声产生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即车辆自身发动机和相关部件产生的声音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声音。轮胎与路面产生的噪声又可以分为由于轮胎对空气挤压产生的泵气噪声和由于路面不平整产生的震动噪声。车速、车流量、车型、路面材料、聲屏障、隔声构件、地形地貌等也对交通噪声污染有一定的影响。车辆行驶作为交通噪声的污染源,其速度和流量是影响噪声污染的最主要因素。行车速度和车流量越大,重型车比例越高,产生的交通噪音也就越大。合理的使用路面材料、声屏障、隔音构件,合理利用地形地貌都对较少噪声污染有一定的贡献。
3. 公路设计中的噪音防治
3.1 合理选择公路平面线形
在公路选线过程中,应首先将对于噪声污染敏感的地区标出来,例如居民区、学校、医院、村庄、自然保护区等,这些地区都容易受到噪音污染,影响周边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和在传播途中的吸收衰减是声波的基本性质,利用该基本性质控制路线距敏感点的距离,是交通噪声防治的基本途径[1]。在声波传输过程中,一部分会在空气中衰减,还有一部分会被周围的植物和土壤所吸收而衰减。因此,在选线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安全、经济等因素,环境因素也应成为一个重要方面,合理控制路线与环境污染敏感地区的距离,最大限度减少因公路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2 合理利用地形和绿化带
在公路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来减少交通噪音污染。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路线周边小土丘、小山坡来降低噪声。路堑边坡也可以大大减少噪声传播。
公路两旁的绿化带能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经30m绿化带后,交通噪声可以降低4dBA,在50m绿化带后,噪声可以降低10dBA。[]低矮的植物比较高的乔木减噪效果更好,阔叶植物比针叶植物降噪效果更好。绿化带能不仅仅能降低噪声污染,而且可以降低由于汽车尾气和扬尘带来的空气污染。绿色植物也能改善司机的视觉感官,减少驾驶疲劳,因此公路两边的绿化带对于公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3 合理布置声屏障
声屏障作为一种重要的降噪设施,已经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声屏障时,其中部分声能被声屏障反射回去,部分声能被声屏障吸收,只有部分声能可以通过声屏障辐射到另一空间去。通过反射和吸收声能降低了嗓声的传播。在公路路线无法避免的通过环境敏感地区的时候,在公路两边设置声屏障能有效降低噪声对这些区域的影响,保证这些区域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3.4 合理选择路面结构
随着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各类功能性路面也百花齐放般的出现,其中低噪声路面已经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应用。能够降低噪声的路面形式可分为:多孔性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和密实骨架橡胶沥青路面。其中,多孔性沥青路面由于其较大的孔隙,因此当轮胎滚动时被压缩的气体可以通过这些孔隙进入路面,因而减少了泵气噪声。超薄磨耗层由于其平整的表面,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噪声大大减少。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粗集料多,所用石料质量好,路面表面构造深度大,使得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具有良好的吸收衰减车轮滚动噪声的性能。橡胶沥青路面由于橡胶粉或橡胶颗粒的高弹性,使得路面具有吸收轮胎振动和冲击的效果。合理的选用路面形式,在环境污染敏感地区选择更好的功能型路面,将噪声对这些地区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为附近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4. 结语
道路交通污染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在道路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中应将噪音污染防治作为一个控制因素考虑进去,从而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爱生.浅谈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2):355-356
[2] 傅晓薇.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
[3] 张玉芬.公路路线设计与交通噪声防治[J].中国公路学报.1997,10(4):39-43
[4] 路晓东.城市规划层的道路交通噪声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3
[5] 曲恩超,张辉,刘阳.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现状[J].环境科学.2013.
关键字:公路设计,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1.交通噪声污染的危害
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然而车流量增加和车流密度的增高所带来的噪声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公路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往往忽视噪声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噪声污染不仅滋扰环境,而且威胁着公共健康。噪声污染已成为仅次于空气污染的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除让人感到烦躁,睡眠不好外,还会引发或触发心脏病、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进而减少人的寿命。噪声污染还会对公路走廊带的动物生存环境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危害,扰乱周边动物的正常生活作息,迫使其远离原有的生存环境,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2.交通噪声污染影响因素
道路噪声产生的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即车辆自身发动机和相关部件产生的声音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声音。轮胎与路面产生的噪声又可以分为由于轮胎对空气挤压产生的泵气噪声和由于路面不平整产生的震动噪声。车速、车流量、车型、路面材料、聲屏障、隔声构件、地形地貌等也对交通噪声污染有一定的影响。车辆行驶作为交通噪声的污染源,其速度和流量是影响噪声污染的最主要因素。行车速度和车流量越大,重型车比例越高,产生的交通噪音也就越大。合理的使用路面材料、声屏障、隔音构件,合理利用地形地貌都对较少噪声污染有一定的贡献。
3. 公路设计中的噪音防治
3.1 合理选择公路平面线形
在公路选线过程中,应首先将对于噪声污染敏感的地区标出来,例如居民区、学校、医院、村庄、自然保护区等,这些地区都容易受到噪音污染,影响周边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环境。噪声随传播距离的衰减和在传播途中的吸收衰减是声波的基本性质,利用该基本性质控制路线距敏感点的距离,是交通噪声防治的基本途径[1]。在声波传输过程中,一部分会在空气中衰减,还有一部分会被周围的植物和土壤所吸收而衰减。因此,在选线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安全、经济等因素,环境因素也应成为一个重要方面,合理控制路线与环境污染敏感地区的距离,最大限度减少因公路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2 合理利用地形和绿化带
在公路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来减少交通噪音污染。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路线周边小土丘、小山坡来降低噪声。路堑边坡也可以大大减少噪声传播。
公路两旁的绿化带能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经30m绿化带后,交通噪声可以降低4dBA,在50m绿化带后,噪声可以降低10dBA。[]低矮的植物比较高的乔木减噪效果更好,阔叶植物比针叶植物降噪效果更好。绿化带能不仅仅能降低噪声污染,而且可以降低由于汽车尾气和扬尘带来的空气污染。绿色植物也能改善司机的视觉感官,减少驾驶疲劳,因此公路两边的绿化带对于公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3.3 合理布置声屏障
声屏障作为一种重要的降噪设施,已经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声屏障时,其中部分声能被声屏障反射回去,部分声能被声屏障吸收,只有部分声能可以通过声屏障辐射到另一空间去。通过反射和吸收声能降低了嗓声的传播。在公路路线无法避免的通过环境敏感地区的时候,在公路两边设置声屏障能有效降低噪声对这些区域的影响,保证这些区域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3.4 合理选择路面结构
随着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各类功能性路面也百花齐放般的出现,其中低噪声路面已经在许多工程中得到应用。能够降低噪声的路面形式可分为:多孔性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和密实骨架橡胶沥青路面。其中,多孔性沥青路面由于其较大的孔隙,因此当轮胎滚动时被压缩的气体可以通过这些孔隙进入路面,因而减少了泵气噪声。超薄磨耗层由于其平整的表面,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噪声大大减少。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粗集料多,所用石料质量好,路面表面构造深度大,使得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具有良好的吸收衰减车轮滚动噪声的性能。橡胶沥青路面由于橡胶粉或橡胶颗粒的高弹性,使得路面具有吸收轮胎振动和冲击的效果。合理的选用路面形式,在环境污染敏感地区选择更好的功能型路面,将噪声对这些地区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为附近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4. 结语
道路交通污染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在道路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中应将噪音污染防治作为一个控制因素考虑进去,从而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爱生.浅谈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2):355-356
[2] 傅晓薇.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措施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0
[3] 张玉芬.公路路线设计与交通噪声防治[J].中国公路学报.1997,10(4):39-43
[4] 路晓东.城市规划层的道路交通噪声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3
[5] 曲恩超,张辉,刘阳.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现状[J].环境科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