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聋生学习方式 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haizi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表现为以教材为中心,以教案为本,学要围绕教材,就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学习兴趣较低。针对聋校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了让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聋童因其听觉受损,直接影响聋童认识水平,使其和正常儿童感知活动相比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心理特征,如:感知觉范围狭窄,视觉感受能力强等。根据一年级聋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活动的兴奋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我讲数的认识,根据聋童的认知规律,制做出各种各样的水果挂图和实物,进行教学,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学起来就比较容易。在讲数的组成时,我用事先做好的苹果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成两堆,怎样分?同学们都纷纷举手,争着动手操作。数学充满乐趣的“学问”,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
  二、创设情境,营造与人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
  聋童的听力障碍使其自然素质出现明显缺陷,并影响他们在言语、行动、交际、学习等活动方面的发展,而刚入学的一年级聋童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自私、自利、自卑等不良个性表现的比较明显。针对聋童这些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集体主义意识、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共同学习、共同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单一的交流形式,变“双向交流”为“多向交流”,使学习感到自由,自然就会成为交流的主体。例如教学数的组成,教师提出要求:每3个人一组,每组一套模拟苹果。同学之间要合作,一个同学负责分,其他同学分别说怎样分。并请同学们按小组汇报分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同学,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种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的交流量,提高了学生的见解。在交流中,学生不断地被同伴认可,一次认可就是一次成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信心。这种良好的情感体验的不断实现,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力。
  三、解放思想,开放思维,鼓励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新生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和年级第二册计算数学用的是“凑十法”等方法,但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凑十法”等方法,并不是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方法。聋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片面性,其思维过程缺乏条理性和全面性。所以,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办法,到时会发现,学生的创造力真是不可低估,请看学生是如何算“8+5”的:
  生1:把5分成2和3,8+2=10,10+3=13。
  生2:把8分成5和3,5+5=10,10+3=13。
  生3:把8放在心里,往后数5个,得13。
  生4:摆学具。先摆8个,再摆5个,一共13个。
  生5:我早就知道5+8=13,所以8+5=13……
  面对如此多的方法,你还能说只有某一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吗?显然不能,至于学生的方法又多又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师可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边操作,边计算,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四、以人为本,给学生留下学习与探索的时空
  聋童具有形象记忆优于语言记忆,无意记忆占优势,机械记忆优意义记忆,记得慢、遗忘快的特点。因此,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留足思维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展,想象就能张开翅膀,在学习的领空遨游,课堂教学不该由教师主宰,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一年级学生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除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背景材料,构建解决问题的模型外,还要把学习与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逐步解决问题,并及时复习巩固以遗忘。
  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的循环过程中,采用直观对比、操作探究、小组合作、游戏、实验等方式,通过相互交流,启发,取长补短,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气氛中,这种放松的状态,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数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年级聋生的感知、思维、记忆等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留给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时空,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为交流学习的亲密伙伴,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小组合作、游戏等多种形式,自主地积累知识,获得信息、解决 问题、提高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一年级聋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石家庄特殊教育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育在聋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清晰思维、清楚地表达,使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关键词:聋生 体验 数学化 过程 
期刊
摘 要:数学老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习题正误,单纯的用“对”或“错”来评价学习思维,影响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也缺乏激励性。如果使用评语,可以弥补“对”“错”判断方法的不足,还能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数学作业 评价 评语    多年来,给学生写评语似乎仅见于学生的学籍卡和学生手册,以及语文老师在学生作文中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跨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给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也不例外,多媒体教学成了教师必须选择的捷径。在新的世纪里,社会对语文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知识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发展性﹑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促使语文教学模式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由单纯的教授知识转变为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期刊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与其弟子们提出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学习主张。这一主张既阐述了学习的基本策略——合作交流、思维碰撞,也指出了学习必须具备的精神——矢志不移、持之以恒。千百年来,青蓝相续,薪火相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策略和精神广为传承,涵养出了“宝剑锋从磨砺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磨”文化。秉承先贤圣哲的教诲,发扬民族的“磨”文化,峄城区教育局顺势而为,于2009年初组织开展了全区中小
期刊
情感既是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  一、为什么要开展情感教育  (一)、人是认知与感情合一的高级动物,一刻也不能没有感情。离开了感情需要,人就不能生存。“哀莫大于心死”就是明证。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志不强者智不达”
期刊
摘 要: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  关键词:数学 探索 能力 培养    我们一般认为,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为中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课要把审美因素贯穿音乐课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在小学音乐课中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体验和领悟音乐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关键词:审美 体验 参与 创造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音乐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小学音乐课是培育学生审美素质的基础课程,更要把审美因素贯穿音乐课的全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会对英语教学效果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英语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重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能力,而后者包含着情感方面的因素,要求说话者根据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以及具体语境和对方情感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言语,以达到交际的意图。
期刊
一、化学实验情境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现象引人注目,极易把教师和学生带进变化纷繁的化学世界。化学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化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的化学实验活动,都会形成良好的实验情境氛围。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鲜明有趣的实验,尤其是将学生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思考和分析有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
期刊
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然而,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