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尼罗河、幼发拉底河?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e200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河段

  如今,非洲和西亚的两条重要河流—尼罗河与幼发拉底河,正被“人祸”和“天灾”困扰,成为争端源头,甚至可能演变为战争导火索。
  6月13日,埃及向联合国安理会去信,抗议埃塞俄比亚在尼罗河上游修建大坝。同样表达不满的,还有尼罗河沿岸的国家苏丹。一条尼罗河,勾连起文明,也带来了持续的利益纠葛与唇枪舌剑。这一次,有国际观察家甚至判断,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可能会因此走向战争。
  而孕育过古文明的另一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则面临着水量历史低位的警戒线。幼发拉底河与径流量更大的底格里斯河,合称阿拉伯河,两河都发源于土耳其,在下游用水紧张时,土耳其时常受到关于截水的指责。
  河流的背后,是赖以生存的家园,和对强大、发展的热望。时过境迁,今天谁在主宰尼罗河、幼发拉底河的命运?

尼罗河意味着什么?


  在我们的地理书中,尼罗河被认定为世界第一长河,仅在埃及境内的长度就有1530公里。再结合埃及的国土情况来看,该国90%以上都是沙漠;而蜿蜒而过的尼罗河,几乎是这个国家的发展动脉。
  尼罗河流经埃及的河段是下游区域。这里有宽阔平坦的河床,交错的河道,有2.4万平方公里的三角洲。丰沛的水源是“尼罗河的馈赠”,让埃及成为地中海区域最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
  下游区域有万般好,唯有一样令人头疼:上游的国家若是兴修水利、恶意截留,下游便水量告急。
尼罗河沿岸的埃及农民

  好在一直以来,埃及在非洲国家中拥有一骑绝尘的强大军事实力,得以掌控尼罗河的水源分配。在20世纪初,由英国主导、埃及与苏丹签订的尼罗河水源分配协议申明,当年840亿立方米的水量中,埃及可使用近480亿立方米,而苏丹仅可使用40亿立方米—这起点,确立了埃及在尼罗河水源使用上的“霸主”地位。

  埃塞俄比亚趁着埃及国内局势动荡的特殊时期,举行了大坝奠基仪式。

  此后,无论是1959年埃及与苏丹再次签订的新版分配协议,还是强力阻挠苏丹在尼罗河上游开凿运河、修建水利,埃及都维持着绝对的水源霸权,将尼罗河流域的其它国家排除在外。
  埃及如此用力地掌控着尼罗河,主要为了应对本国剧增的人口和随之而来的粮食危机。这本来无可厚非,但“世界第一长河”并非只为了服务埃及而生,沿岸各国的人口增长、灌溉需求,也不断推簇着其它尼罗河流域的国家寻求建立新秩序的契机—这其中,埃塞俄比亚便是“领头人”。
  2010年,由埃塞俄比亚主导,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肯尼亚等国共同签订了一份《尼罗河合作框架协议》。在这份协议中,各国不仅重新分配了尼罗河的水资源,更是将旧协议中最重磅的“上游国家开发不得损害下游国家利益”一条删去,希望拥有平等开发和利用尼罗河水资源的权利。
  这次引发争议的大坝,便是埃塞俄比亚“寻求平等开发”的重要动作。毕竟,尼罗河的馈赠本不该区分国界。

承载厚望的大坝


  埃塞俄比亚,一个在国际舞台上不太突出的“小透明”,为何执意要修建一座巨型大坝?
  这可能要从埃塞俄比亚的国情讲起。这个土地资源贫瘠,又常常卷入战争的国家,一直以来都发展得极为艰难。虽然经济不太乐观,但人口却随着社会的发展暴增,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内陆国家。
  庞大的人口意味着对国家基础设施的考验。要吃饭、要喝水、要生活……缺水缺电成了最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项数据显示,自1983年到2016年,埃塞俄比亚的发电量从370兆瓦提升到2300兆瓦。但因为人口数、用电数的激增,电力发展跟不上需要,“全国电力覆盖率只有55%”。
埃塞俄比亞的“复兴大坝”

  电力的匮乏,让埃塞俄比亚寻求额外的出路—水力发电。
  埃塞俄比亚有“非洲屋脊”之称,是非洲地势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境内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最大的两条支流之一。尼罗河下游—也就是埃及所在的区域,80%以上的水量都来源于此支流。
  有十足的高度、有丰沛的水量,几乎就差一座大坝了。埃塞俄比亚修建的这座大坝位于青尼罗河之上,每年的蓄水量比我国的三峡水库还要多上约340亿立方米,建成后的发电量可以有效解决埃塞俄比亚目前的用电困境。

  报告认为,土耳其多次将水“武器化”,不时中断叙利亚东北部的供水。

  2011年4月,埃塞俄比亚趁着埃及国内局势动荡的特殊时期,举行了大坝奠基仪式,并将这座大坝命名为“复兴大坝”。
  寻常的大坝一般都以地名命名,但埃塞俄比亚将国之“复兴”寄托在一座水坝之上,可见这座大坝独特而珍贵的意义:它不仅能让埃塞俄比亚摆脱电力不足的困境,还能调节全年水量,为经济发展供给水源;既能造福本国,又能“出口”电力给周边国家,换取另一笔收入。
  只是如此在上游大肆使用河流水源,下游的埃及会受影响。早在复兴大坝动工之前,埃及就有了“对埃塞俄比亚进行空中打击,维护尼罗河”的想法;到了如今,大坝即将完工,木已成舟,埃及仍在不断重申反对—这是下游国家天然的不安全感。   此时,大坝尚未蓄水,无论是水力还是電力,埃塞俄比亚都尚未尝到甜头;上游虽未蓄水,但完全依赖尼罗河而生的埃及,已经嗅到了被人“卡脖子”的滋味,只能奋力阻挠。
  无人知晓为水而生的缠斗将走向何处,只有古老的尼罗河继续无言地流淌。

“水武器”


  在受干旱困扰的阿拉伯世界,因水而起的争端远远不止尼罗河一处。
  进入2021年以来,中东淡水资源状况急剧恶化,幼发拉底河水量跌到了历史低位。上游土耳其的水流量,已经由年初的500立方米/秒降到了300立方米/秒。加上降雨稀少,灌溉农田成了最大的问题,电力供应也受到影响。土耳其被迫将用电时长从每天16小时急降到每天8小时。甚至,“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我们不排除完全停止发电,以确保人民的饮用水供应”。
  幼发拉底河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从土耳其境内流出,经过叙利亚进入伊拉克与底格里斯河交汇—光是看这些国名,就动荡得令人头痛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穿过中东极为动荡地带的河流,它的丰盈与干涸,也早已不仅仅是“水”那么简单。
  水位下降,加剧了土耳其与叙利亚之间的矛盾。叙利亚军方认为,土耳其有在上游恶意蓄水、减少下游水量的嫌疑,认为这是“土耳其政府以水为武器,伤害我们地区的封锁措施”。
土耳其境内的幼发拉底河河段

  但土耳其方面觉得冤枉,认为自己一贯是以“人道主义”的角度处理幼发拉底河的水资源问题,不存在以水威胁叙利亚的问题。
  只是,在过去的一年,有人权观察机构认为,叙利亚东北部一次导致数十万居民失去饮用水的事件,是由土耳其授意其支持的叙利亚团伙控制操作的。报告认为,土耳其多次将水“武器化”,不时中断叙利亚东北部的供水—该机构推测,土耳其方面判断这种“断水”是一定程度上防止新冠疫情蔓延的良方。但土耳其方面否认了这一点,并坚称是叙利亚东北部的武装故意切断供水站的电力,自导自演一出“断水”大戏……
  因水而起的往复拉扯似乎没有终点。10年前幼发拉底河的旱灾,催生了后来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如今这再一次的干涸,又会给叠加了疫情的动荡中东局势带来什么?
  痖弦在《如歌的行板》里写道:而既被目为一条河/ 总得继续流下去。自然赐予的河流,有它的方向。而人们对资源的榨取、以国界为框架的争夺、全无合作意愿的彼此制衡,既是对自然赐予的伤害,也是毫无用处的消耗。
  若有一天,人们能走出怪圈,真正与自然携手、共享“天赐”,大概是比建设一座水坝、拉扯一处供水站更具意义的事。
其他文献
2021年8月24日,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现场  天使一旦折翼,是否就意味着无法翱翔天空?四年一度的奥运会结束,紧接着的残奥会,则继续诉说着折翼天使们不平凡的心路历程。在残奥会开幕式上,一只折翼的飞机划过会场上空,象征意义很明确,也很让人感动。  相比奥运会,残奥会并没有那么吸人眼球,也正因如此,“天使”们可以远离烦嚣,证明自己。  在本次东京残奥会上,有两位选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一位是地板滚球
想象我们是还未掌握燃料与电的古人,车马是陆地交通唯一的依靠—良马宝驹值得几代人的精心培育。等到汽车时代来临,轮毂抓地力的提升,亦需要工匠百年的钻研。  技术的进步与迭代一直存在,不过,在现代社会,一切都大大加速。汽车作为大众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催生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推动着整个行业不断向前。车灯:颜值为王  车灯之于汽车,就像明眸之于美人。  “Vision”,是全球首个
苏静  跟随着亥姆霍兹和魏尔肖的步伐,洪堡节开启了对气候、移民、卫生健康等全球性议题的广泛讨论。  2021年8月中下旬,洪堡节活动在位于柏林米特区的洪堡大学校园内热闹开场。  今年的洪堡节,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在不到两周时间内,为观众呈现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舞蹈表演、展览、讨论会、远足参观等。所有活动在户外举办,并向观众免费开放。  本次洪堡节还同时庆祝两位著名德国科学家—赫
阿兹特克帝国的步兵战士,有自己风格的羽毛背旗  走进一家日系快时尚的门店,你可以看见几件T恤:有的印着随性的黑人涂鸦,是美国非裔传奇画家巴斯奇亚的作品;有的印着日本浮世绘名作《神奈川冲浪里》;另一些印着好莱坞可爱的动画角色小小兵。  T恤其实是一种很有趣的发明,还有什么服装形态比一件白T恤更加简约呢?它是工业时代大批量制造的产物。一般的说法是,T恤是1898年美国海军发给士兵的内衣,然后很快扩散到
白天,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终身教授,学生和大学同事们都对他评价颇高。晚上,他是一个贩毒、携带枪支的犯罪头子,带领着一个叫“魔鬼圣徒”的贩毒团伙。这听起来多像刚刚狂扫艾美奖的美剧《绝命毒师》里的主角沃尔特啊,不过这个故事的主角另有其人,他是加州州立圣贝纳迪诺大学的教授斯蒂芬·金赛。  人前“好教师”人后“大毒枭”  安分守己、兢兢业业过了大半辈子高中化学教师沃尔特,却在50岁生日之际突然得知自己罹患肺
最近瑞典马尔默街角出现了几间长70厘米、高30厘米的超迷你店铺NOIX DE VIE。这些店铺装修精致,橱窗内摆放着可口的食物,店铺中有菜单,店铺外墙上还贴着即将举行的音乐会海报。不过这些店铺是文艺团体“匿名者”(Anonymouse)专门为街头的老鼠设计的。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店铺便会开着灯,吸引不少老鼠前来觅食。这些迷你店铺也吸引了许多路人,专门为其拍照。
高加索山区“卡兹贝吉”小镇陡峭山崖上的“圣三一教堂”  外高加索三国—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地处亚洲西部,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我们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经新疆乌鲁木齐飞往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开启了一场外高加索的惊艳之旅。“有一点富”的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的国名来自古波斯语,意为“火的国家”。这里东临里海,南接伊朗,西边与亚美尼亚、土耳其、格鲁吉亚为邻,北接俄罗斯。首都巴库位于里海西岸
《警治的终结》  [英]亚历克斯·S.维塔菜著  王飞/张鹏瀚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  亚历克斯·S维塔莱  过去几十年见证了美国警察活动在范围和强度上的急剧扩大。  与之前相比,越来越多的警察越来越多地执行着越来越多的法律,由此造成的监禁、经济盘剥和虐待已然是天文数字。  警察活动的扩大,反映了大规模监禁的兴起。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犯罪战争”(War on Crime)的说
安卡拉,在公交站候车的市民  对于首次离开家乡去看世界的人来说,土耳其安卡拉这个选项,实在是太“前卫”了。  我是在2014年夏天到安卡拉的。学习某种语言,非得到那个地区走一趟、生活一遭,才算真正习得了什么。在准备去之前,学校助教千交代万叮咛,学姐留下来的“教战守则”要好好看一遍。翻开守则,交通篇、办电话篇、住宿篇全齐,心里忍不住好奇:“咦?我要去的,到底是个什么地方?生活有这么困难吗?”  当时
科技行业变化之快,众所周知。  巨头想要更深更長的技术“护城河”,试图抢在竞争对手发展成强有力的威胁之前,就将其收至麾下。像谷歌,用源源不断的资本,砸出了一个囊括上百家企业的庞大帝国。  江湖大佬之间,充满了旧怨新仇。苹果对“老朋友”高通提起索赔10亿美元的诉讼,最后“友好和解”,一度获得“像极了爱情”的评价。而夹缝中的英特尔,如何得利免灾,也是一门艺术。  日薄西山的巨头就没有那么好命。日本东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