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探咸阳龙岩寺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3202004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说“关中八景”值得陕西人自豪的话,那么“咸阳八景”在历史上不消说也是名胜之地,而“龙岩翠柏”便是其中一景。
  龙岩即古刹龙岩寺,古称龙华(花)寺或龙化寺,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龙岩村的肖河南岸。其址及创建人最早见诸记载的是清顺治九年(1652)知县江山秀所纂的《咸阳邑乘》:
  龙岩寺在县北三十里,金大定三年住持行信建,即魏浩隐居处。
  清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臧应桐纂修的《咸阳县志》中曾记道,龙岩寺中“有唐咸通五年碑”。这里所说的碑子,即唐咸通五年(864)高墉撰文并正书的《窣堵波塔铭并序》,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碑文如下:
  夫性本聪敏,执心谦沖,推善让人,曾不自伐,事乡曲乃乡曲钦承,理家道而家道笃睦者,厥有周文王毛公,苗裔国汭,国崇之昆季也。仁孝并举,义让克修。虽古高柴田真,难可将比焉。祖立职辕门,妙闲弓矢。正直在已,匡救邦家。吾君赏其勋劳,延及後嗣。父敬承先祀,相绍无差。上令下从,罔坠基绪。《书》曰:“功加于时,德垂後裔。”斯之谓欤?暇日昆季议曰:“阿翁遗意,保厥孙谋。”衣食粗充,心思上报。既而上下协睦,同望胜因。乃召匠选石,施功琢削。磨砻既就,崇窣堵波。是日功终,立于营所。其地则北视横山,南邻毕陌。东西逾远,故号洪川。意望将此胜因,资及七代先灵,并亡兄姊妹等。愿神识不昧,得睹真容。弥勒佛前,亲承圣旨。现存孙息眷属等,福乐无穷。寿等青山,福同沧海。愿法界众生,普霑此福。乃为铭曰:
  天虽高兮,尺寸可知。地虽厚兮,里数可期。
  海水深兮,毛渧记之。大地广兮,微尘无遗。
  乌兔交兮,四时有尽。立窣堵兮,福布无涯。
  时咸通五年岁次甲申八月乙卯朔廿六日庚辰建立 布衣高墉述并书
  中华书局影印的《全唐文》第805卷收录了《龙华寺窣堵波塔铭并序》全文。中国书店影印的《金石萃编》第117卷中,将此碑署名为“龙华寺窣堵波塔铭”,并言“在咸阳县”。如塔铭所述,北视可见东西走向的山巒(即“横山”),南边又连接着咸阳原(即“毕陌”),这个地方自然就是现在龙岩寺的位置了。况且,该寺建于唐代,也正与咸阳的一则民间传说相吻合:这里很早以前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唐朝初年,李渊去世之后,李世民在为其父择决墓地时,起初就曾选到这里;不料准备动工的头天晚上,突然有人看见从地里冒出四尊石佛,李世民听说后,大为惊骇。可能这里在秦汉时就有庙宇,只因后来世事变迁,佛像才被弃入地下;而李世民笃信佛教,是绝不会将其父安葬于此的。后来,高祖李渊便被埋在了三原县的徐木乡永和村。
  据有关史料记载,龙华寺内原有石幢一枚,名曰“尊胜幢”,上面记明寺院建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四月十八日。因未见实物,无法肯定确否。但窣堵波塔却是建成于唐懿宗咸通五年(864),说明至迟在这个时候就已有了龙华寺。而况民国二十一年(1932)咸阳县长刘安国监修的《重修咸阳县志》中,也有一条记载可资旁证:龙岩寺内有“石像一尊,传为唐时古物”。
  还看到一种说法:曾有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的一块碑子,上面记载魏浩隐居龙岩寺的时间可能是金大定元年(1161)。既然这一年都有了龙岩寺,行信怎么会在两年后的金大定三年(1163)又去建造呢?大概江山秀撰修邑乘时也未细究,便采用了此说。看来,行信恐怕只能算是重建而已。
  古时的龙岩寺,内有三进大殿,分别供奉着释加牟尼、观世音菩萨和文殊、普贤菩萨的塑像。到了明代天顺、成化年间,咸阳东北乡安业里的名儒魏浩,不乐仕进,坚卧烟霞,便隐居于此,遂号“龙岩先生”。据史料讲,魏浩“志正性良,幼善记诵,长通经书大旨,子史、律算、书法亦无不研究。喜作文,尤长于诗、赋、辞,遗《藏虚集》于里门中,给事中赵泰因作传”。所幸,这篇《龙岩先生传》在史籍中保存了下来:
  先生安业里人,魏姓,浩名,至广其字也。先世游宦途者多,至先生则隐德龙岩,不求闻达。或入廛市,皆曰魏隐士出也。资性明敏,器宇端良。自幼好读书,日记数百言,乡里宿儒指而奇之曰:“此子不群俗,异时必有大成就处。”父祥,因遣受业刘先生源门下,心醉群经,眼空四海,子史、律算、书法亦无不旁通。诸作咸工,尤长于诗、赋、辞,有稿数卷,名曰《藏虚集》。士夫览而叹曰:“此圣世之逸民也。”尝作《勉学赋》一篇,授甥谷赈,赈铭诸座右,观者无不感发。赈后登乡举而将大振于斯世,先生激之之功也。又著《孝弟论》,多用孔、曾问答言语,方外数人得而诵之,憬然归于吾儒。事父母始终一礼,睦族党、和邻里,成就后学而有益于风化。睢州黄教谕、泾阳李侍御,俱学博才高,亦仰先生令名而与之交,每话古今,交相推让。县尹李君经,以经明行修劝驾,先生恳辞弗就,且曰:“浩岂不知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第恨跅弛大块,蠧书戴履,无可行具。故潜身龙岩,呈欢双白。暇则耕我田、读我书、乐我乐,则浩之志愿毕矣!外此境界,敢又占邪?”李君益重,遂赞曰:“权豪不畏,利害杳闻,耕云钓月,观诰究坟。”噫!先生其亦《易》之所谓“不事王侯,高尚其志”之人也欤!先生果终于此,故号龙岩先生云。
  传文中提到的李经,系河北祁州人,成化元年(1465)任咸阳知县,以德为政,有干济之才,咸民“仰之如山斗,敬之如神明,信之如蓍龟,戴之如父母”,为之立《德政碑》,也算得是一位“清官”了;而魏浩答复李经之语,则更显得洒脱自得,不仅表达出他那种不畏权豪、不闻利害的方正品行,也彰显了他甘节甘贫、不为尘网名缰拘锁的高旷襟怀。另据史料记载,魏浩的曾孙学徵同样是个很有才学的人,万历十三年(1585)曾参加省城举行的乡试,中为举人,一时名扬闾里。咸阳乡间历史上能出这些乡贤,不消说也是草野庶民的一种荣耀了。
  龙岩寺原先很大,院内占地10多亩,周围又有10顷土地亦属寺有。寺内外广植松柏,方圆几十里都是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的,四季如春,蔚成景观。据明弘治七年(1494)咸阳知县赵琏托长安吉中舍编纂的《咸阳县志》(史称“吉志”)描绘:   周围十顷,树密千株。傲雪欺霜,合义士忠臣之节;笼烟罩月,称逸民隐士之心。红禽同白鹤往还,绿水共青山流峙。客坐风前,僧敲月下;可以豁吟怀,可以濯尘想。是为一景。
  明万历十九年(1591),在邑人张应诏编撰的《咸阳县新志》里,再次记述了龙岩寺的优美景色:
  寺基十顷,树密千株,苍苍郁郁,挺然巍然,柯叶贯乎四时,劲节超夫群汇。月罩烟笼,凌霜傲雪,时而僧敲月下,客坐风前,信可以却世虑而豁吟怀也。
  当时的咸阳知县李采蘩还作了一首《龙岩翠柏》诗:
  古刹龙岩一迳奇,
  森森翠柏更参差。
  柴扉寂静僧归处,
  烟景苍茫鸟宿时。
  法鼓疏钟窥色象,
  澄潭明月照禅师。
  等闲欲向空门语,
  脱却尘埃日夜思。
  诗中不仅对通向古刹的石条步道称奇,而且对寺中的森森翠柏倍加礼赞。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撰修的《重修咸阳县志》中,还有“其寺多柏,节傲霜雪,若与潛德乐道之士相为依附”的记载。试想,被如此茂密的青松翠柏所笼罩着的寺院,该是多么的静谧和清幽!看来这里确实是一个潜心修性、烧香敬佛的好去处,难怪会被隐士魏浩所看中。不过,号称“咸阳八景”之一的龙岩寺今日究竟如何,自己很想亲自去看个究竟。
  于是,秋末的一天,我与家人从咸阳市内出发,先乘车,再徒步,一直寻到龙岩寺的所在地。然而出现在眼前的一切,却令人为之惊愕:旧《县志》中所描绘的景象已荡然无存,既看不到寺院围墙的踪影,也看不到铺天盖地的翠柏,当年魏浩隐居的庙宇自然早已不复存在,只有一些孤零零的房子被笼罩在浓密的青纱帐里。面北的一座五间大雄宝殿,明显是新盖的。迎面四根红漆圆柱上的两副联语,倒是耐人寻味:
  尘梦未醒人自苦;
  江山无恙客重来。
  寺院非净土,清静事难求;
  心上梦菩提,何处四海游。
  大殿左右两厢的几间简易僧房,门都紧锁着。四周一片寂静,看不见一个人影。我们正欲走近西厢房时,突然从旁扑出一条狗来,“汪汪汪”地乱叫,吓得我们后退几步。厉声呵斥之后,它才躲到墙角去了。
  细看整个院落,除了杂乱地栽着一些桐树、杨树外,大殿周围只零零星星地长着几棵柏树,且都是些幼树,长势也不甚健旺。看得出,这里的僧人好像是在企图营造当年那种翠柏森森的氛围呢。尽管现在难以看到绕寺的松柏,但因这里远离村庄,毕竟还是一个十分静幽的去处。再环顾四周,发现大殿前面堆放着几摞青砖和琉璃瓦,大概是前些年建殿时所剩的材料。砖堆旁边,还有一些雕有图案的柱顶石、门墩石、门楣等大型石质建筑构件,显然都是当年龙岩寺大殿的遗物。大殿的西侧,还躺着一个2米长的巨型石马槽,可见当年寺院规模之巨。
  正当我们这样猜想时,来了一位骑自行车的老人。他见我们在院里巡视,便自我介绍说他是守寺之人,名叫魏孝武,家住紧北边的龙岩村。一听姓魏,我们便想,他会不会和魏浩有什么血缘关系?
  据魏孝武介绍,如今的龙岩寺,尽管建筑简陋,但香火依然很旺。每逢“过会”,方圆十里八乡烧香拜佛的人都汇聚这里,甚至耀县、西安的僧众也从远路赶来。他还说,过去,这里以西的兴平店张镇,出了东门,就能看到龙岩寺像一辆正在行驶的牛拉车;而从北边的泾阳县口镇看龙岩寺,又像是一座山的样子;即便是站在醴泉县北九嵕山上的唐王陵(即昭陵)远眺,也可以看见隐现在一片绿色之中的龙岩寺。
  后来,魏孝武又领我们下到龙岩寺北边的坡底,去看当年山门的遗址。从坡底向上望去,只见坂原峻岌,气势非凡,“像是一座山”的说法毫不夸张。寺的北边,曾是历史上从北蟒塬(即咸阳原)流过的那条有名的肖河,尽管它现在已经干涸成一道百十米宽的深沟,但仍能清晰地看到从前河水由西向东流淌的走势。魏孝武详细地告诉我们,龙岩寺原先的大门是面北开的,要上几十个台阶才能进到寺里;台阶都是用2米多长、1尺多厚的青石条铺成,看上去异常壮观。我们想,这大约就是李采蘩诗中所说的“古刹龙岩一迳奇”吧!依着他的手势所指,能看到早年大门外紧邻沟边的那片土地,如今已变成了农田;为了方便耕种,曾经铺过石条的斜坡也被挖得齐塄齐坎。地里所种的玉米,可能是因为地势低洼,光照较差,长得并不茂盛。又听他说,原先庙里的那些石碑、石条,在兴修水利工程时被砸碎,永远地躺在了宝鸡峡的三支渠底下。
  “龙岩寺曾是著名的佛教寺院,鼎盛时期有僧众40多人;清末民初,庙宇大多还在,香火旺盛。民国中后期,大量庙宇被改建成学校或单位办公场所。解放之后,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及人为拆毁,庙宇逐渐无存。1987年,政府批准开放了龙岩寺佛教点。现在这五间大殿还是民间捐资修建的,1992年动工,1995年7月落成;松柏林也早被砍光,成了庄稼地。你看寺院也就这三两亩大,远不能和过去比了!”魏孝武还在一旁不停地诉说着,只是我们心里不时袭来一阵阵难以名状的惆怅。
  此行本想领略一番“龙岩翠柏”之胜景,却未料到当年那密密匝匝的青松翠柏竟一株也没有看到,真乃惜哉、痛哉!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心里时不时地在想:一座千年古寺,是不是还有未被发见的其他信息呢?
  第二年开春,趁着一个暖意融融的假日,我们再次探访了龙岩寺,很想在这里再仔细找找,看还能否寻到载有文字的物什。
  与先年秋日去时所见相比,龙岩寺并无多大改变,只是没了青纱帐,整个寺院裸露于田野之上,显得更加孤寂。倒是大雄宝殿檐柱上新贴的两副对联给荒郊野地增添了一些生气:
  冬去春来,佛光普照十方人;东风迎进,众僧香烟茂威旺。
  爱国爱教,守法尊佛立场定;龙岩翠柏,寺院和谐团结好。
  原先的魏孝武老汉有病回了家,便不再来寺里;住持换成了一个老婆婆,73岁,身板还算硬朗。她听说我们的来意后,便拿了钥匙,开了大殿门,神秘兮兮地领我们进到东屋,指着墙根处两方叠摞在一起的巨大石板给我们看。待将石板挪开,擦去上面厚厚的尘土,透过昏暗的光线,才看清是两方古碑,均约15公分厚,60公分见方大小。
  其一是明正德十四年(1519)的《……翠柏龙花寺记》碑。该碑右边显见残缺一绺,碑面正文为阴刻楷书,上端只剩“翠柏龙花寺记”六个楷书大字,上、下、左三边刻有阴线缠枝图案花饰。
  碑文中所说的“故县里谢村”,系明代醴泉县的一个里名、村名,即今之骏马乡解(谢)家村,与龙岩寺毗邻。这肯定就是前边提到的明武宗正德十四年的那块碑子无疑。只是从现存的文字看,未见魏浩隐居龙岩寺时间的记载。这块残碑是否正好失缺了这个内容,也未可知。但却让我们从中知道到了一个事实:明正德十四年,龙岩寺确实是重修了的;说不定在碑名“翠柏龙花寺记”六字之前,还确有“重修”两字哩!
  其二是清嘉庆七年(1802)的《重葬刘苍甬先生墓志》。此碑完整无缺,阴刻楷书,为吏部拣选知县戊午(1798)科举人龚玉堂撰文并书丹,无饰。
  碑文中提到官至文林郎太常寺博士的刘苍甬老先生,原先是与夫人合葬于马庄镇宜渡(东)村的,但葬后多年,人丁一直不旺;他的后人经过占卦,才将他们迁葬到了龙脉起伏的龙化寺之北。从这些内容看,不仅进一步证实了龙岩寺历来就被人们视作风水宝地,而且还透露出一个重要的历史信息:这一带民间过去曾有“迁祖坟、祈丁旺”的讲究。今天看来,这无疑也是有关生育方面很值得研究的一种民俗。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西安民办博物馆为例,探讨了丝绸之路沿线各级政府发展民办博物馆事业的思路、路径和具体举措。提出应坚持“高度重视、积极促进、加强扶持、全面提高”的发展战略,走内生型多元化的发展路径,需从外部环境营造和内部结构调整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关键词]丝绸之路;民办博物馆;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2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10-03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创作意愿、人物设计、以歌抒情等方面入手,对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千古一叹的由来和深意。  [关键词]《琵琶行》;白居易;琵琶女;主题思想  [中图分类号]I2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51-02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是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的诗句,
期刊
[摘要]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路线之一,自开通以来,沿线地区在物产和文化上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宁夏作为丝绸之路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多元文化。党项人在宁夏建立了西夏王朝,垄断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神秘国度。西夏王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旅游价值。利用丝绸之路这一平台,发展西夏王陵旅游,可以提升宁夏的知名度,进而对发展宁夏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丝绸之路;宁夏;
期刊
[摘要]小说《飘》和《小妇人》是美国文学殿堂的优秀之作。两部作品均由女性作家创作,并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文从社会背景、女性主义和人物结局三方面对两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进行比较,揭示小说中女性的成长历程,并对小说作了更为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飘》; 《小妇人》; 女主人公;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59-02  在
期刊
[摘要]位于甘肃秦安县境内的大地湾遗址的发现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产生、发展以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大地湾遗址的价值、存在问题和保护现状入手,探讨现阶段大遗址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大地湾遗址;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26-04  大遗址是指大型古文化遗
期刊
[摘要]王新军执着于对西部草原、乡村、城市等多维文明形态及其相互渗透与对话、碰撞与冲突之关系,以及它们必然共同面临的艰难现代转型历程的书写。同时,在既真诚质朴又饱含浪漫抒情气质的描叙中,致力于展现由之塑型而成的西部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并探寻隐括其中的人性蕴涵及动向。  [关键词]西部文明;西部文学;王新军小说;乡村文明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课程资源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资源利用范围狭窄,局限于从互联网上获取间接经验信息,对社会或社区广泛的自然、人文及物力资源等利用很少,致使学生探究主题狭窄、实践能力难以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主要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开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基地、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等。  [关键词]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C434 [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丝绸之路源起很早。丝绸之路的名字,承载着厚重的丝路文化与中外学者的广泛认同,它早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绿洲丝绸之路是丝路之主干。在中外学者眼中,丝绸之路是内容丰富、多元开放的文化与商贸交流之路。当代意义的丝绸之路,已经超越了传统丝绸之路的时空。阿拉伯半岛是西亚地域文明的象征,是中西文化传播与商贸往来的桥梁与纽带。中国举办的中阿博览会是丝路文化的延伸,是源远流长的中阿文明的接续。宁夏在绿洲丝绸
期刊
在甘肃民乐这块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广袤大地上,每逢新春佳节期间,村村寨寨的群众自愿组织社火表演队,走村串巷进行祈福表演。在民乐的民间,不知从何时起,就流传着这样一句富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汤家庄子的社火——辞一辞。”这里所说的汤家庄子,就是现今洪水镇的汤庄村,足见汤家庄子的社火在民乐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而汤庄的社火之所以闻名遐迩,全在于他们拥有最具特色的绝技——顶碗舞。  据汤庄村一些上了年岁
期刊
在古老而又文明的丝绸之路上,散落着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金张掖,她既有“千里冰封,万壑雪积”的北国风光,又有“田畴沃野,河渠植茂”的南国水色;既是“林海涵水,草原牧畜”的沃土佳地,又是“农耕植茂,盛产粮油”的鱼米之乡……而今,在这块美景如画、充满希望的大地上,在千里河西走廊最美好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绿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高端智慧与前沿思想交汇的“盛宴”——第五届绿洲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