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乡情诗中来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来凑巧,我任职的单位去年打算做一个“慕课”在线课程,课程名为“文采风流:近现代闽籍文人与作家”,我被安排准备闽籍诗人这部分。熟悉现当代文學史的人也知道,如果没有闽籍文人,现当代文学史可能会减色几分。仅诗人论,从冰心、到林徽因、郑敏、杨骚、林庚、鲁藜、彭燕郊、蔡其矫、舒婷等,排列下来真不少。有一位诗人,他是一位不可遗漏的,他就是闽籍诗人杜运燮。谈“九叶诗人”,闽籍诗人有郑敏、杜运燮。杜运燮是福建古田人,尽管离开福建时间长,但他的亲人还生活在那里,杜运燮的房间还保存完好。如果要谈“朦胧诗”,它的命名就跟杜运燮的诗歌《秋》有密切关联。
  对我个人而言,在读《九叶集》和《西南联大现代诗抄》中陆续接触过一些杜运燮的诗,对他诗歌中那种与众不同的语言格调非常感兴趣。同样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诗歌,多数读者好像普遍认同或热衷于谈论田间、艾青那些战斗的诗歌,穆旦的现代诗在九十年代也被推至研究高峰。而杜运燮的诗歌风格多变,比穆旦、郑敏等校园诗人,更关注大众。不过他不会从正面去写,也不会把现象深入到哲思。他的《滇缅公路》赞美抗日战争中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国人民的生存而修出一条生命通途的老百姓;也会用讥讽的口吻讽刺那些“追物价的人”。至于有人提出他写于1980年的《秋》“朦胧”令人“气闷”,也就是说,他的写作并非遵循大众的审美接受。或者说,杜运燮坚持着自己的独特的审美,他在人们大合唱的时候,用的是自己的真嗓子。
  九叶诗人中,研究最多、被关注最多的是穆旦,在他1976年去世后,至今为止,有《穆旦诗全集》、《穆旦诗文集》等,穆旦还是一个著名的翻译家,出版有《穆旦译文集》,还有《穆旦评传》、《穆旦年谱》、《穆旦研究资料》等,南开大学立有穆旦雕像,学术界不定时还有以穆旦为研究中心的学术会议。第二个是常青树诗人郑敏,前些年国内形成了郑敏研究热。2004年5月15日,“郑敏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隆重举行;2011年1月,吴思敬、宋晓冬主编的《郑敏诗歌研究论集》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这些对诗歌界及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三个是辛笛。在其女儿王圣思的积极参与下,辛笛诗文作品集已全部出版,学苑出版社推出了《看一支芦苇:辛笛诗歌研究文集》,入选文集的作者有唐湜、余光中、痖弦、邵燕祥、谢冕、孙玉石、叶维廉等六十余位学者和诗人。该文集提供了辛笛诗歌研究的重要史料,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待拓展的多种话题。第四个是袁可嘉,2009年,出版了《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慈溪市建立了袁可嘉纪念馆,开展“袁可嘉诗歌奖”活动。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廖四平专著《袁可嘉研究》。相对而言,杜运燮的研究是冷寂的。所以,游友基编选的这部《九叶诗人杜运燮研究资料选》(海峡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可谓一抹亮色。
  我也想了解杜运燮研究为什么冷寂。首先发现,跟他的著作出版有一定关系。在资料选中,经游教授整理的目录有十二部,有些诗集或诗文集,在新中国成立前或是在海外出版,当代的读者不容易接触。其中,《诗四十首》1946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热带风光》1951年香港学文书店出版,《南音集》1984年新加坡文学书屋出版,《你是我爱的第一个》1993年马来西亚霹雳文艺研究会出版,《杜运燮诗精选一百首》1995年自印。在大陆出版的合集有三部《九叶集》,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八叶集》,三联书店香港分店、美国《秋水》杂志社1984年版。《西南联大现代诗抄》,1997年中国文学社出版。新时期以来,他独著的文学作品集三部,即《海城路上的求索:杜运燮诗文选》、《杜运燮六十年诗选》、《热带三友·朦胧诗》。
  第二个原因,研究者对于杜运燮个人信息相对缺乏。在八十年代,杜运燮常常作为九叶的“合唱”队员出现,有关他的生平简历往往简单提一下他是西南联大学生,在北京工作。学生之外的身份,大众并不是非常了解。通过这部资料选,让我更清楚杜运燮是一位归侨,在海外有一定的影响。杜运燮的父母是福建人,没有多少文化,出于生活所迫,他们借钱到了马来西亚,后来有了一片橡胶园。杜运燮1918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霹雳州,他小的时候一直幻想着走出橡胶园,终于在十六岁时,他跟随回乡看病的父亲回到福州,在如今的福州外国语学校、那时的英国教会办的三一中学读书。他喜欢理工科,考上了浙大的农艺系,因为战争的原因,学校迁往贵州,他在长汀的厦门大学借读。因为旁听了林庚的诗歌选修课,后来在林庚的推荐下转学西南联大。在西南联大,他加入“冬青社”,与穆旦等人一起写诗。读书期间,他应征入伍,在美国飞虎队做过翻译,在印度生活过。大学毕业后,他还在新加坡等地工作。1951年,在新华社国际部工作,做过《环球》杂志副主编。“文革”期间,他在山西生活,没有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恢复写诗,一直到生命结束的前一年,还有诗歌问世。他的作品在海外有一定影响。
  可以说,这是一部微缩的了解杜运燮一生生活和诗歌情况的资料汇编。阅读这部资料,能够得到文学史之外的资料弥补。虽然一眼看去,感觉研究材料还可以更丰富些。在“后记”中,我也看到游友基教授的说明,有重要论文因为联系不到作者,只能撤销。所以,我们应该为这些能够看到的、为诗人杜运燮以文字形式再现而感到欣慰。
其他文献
一  “江流呜咽水迢迢,惆怅栏前万里桥。今夜鸡鸣应有梦,晓风残月白门潮。”这是作家张恨水应成都新闻界同人邀宴,题赠“枕江楼”的一首七绝。枕江楼位于南门大桥西侧,是一家江南酒楼,为文人墨客雅集之所。  1942年暮秋,临江吊脚楼高朋盈座。新履职的金陵大学中文系讲师孙望做东,宴请汇聚华西坝的五所大学文学教师庞俊(石帚)、萧中仑、陈孝章(志宪)、萧印唐、高文(石斋)、刘君惠(道龢)、沈祖棻(子苾)等。此
青瓷。唐代青釉四系罐,清澈碧绿,晶莹润泽。在真假莫辨、鱼目混珠的市场上,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价值连城。小说冠以书名,是要发思古之幽情还是演绎财富聚散的悲欢离合?小心,青瓷不是青铜,如果作者在故事中要某个愣头青因某件事件导致宝物玉碎,岂不是伤了众多读者的心?看着书名就觉得悬!  浮石。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然而要石浮于水,有悖常理,水落才能石出。在水与石的较量中,石似乎强硬得多。水滴石穿,那需要多么漫长
民国初年,在北京活跃着一个由归国华侨和侨生组成的社团——旅京华侨学会。这个学会以交换智识、联络感情、促进教育、提倡实业、灌输祖国文化、宣扬政府德育为宗旨,旅京华侨学会的发起人即为萨君陆。  萨君陆这个名字,今天对于大家而言已经非常陌生了。但在民国初年的侨界和教育界,萨君陆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风云人物。他不仅是旅京华侨学会的创始人,而且与蔡元培、张謇等社会名流交往密切。  萨君陆,又名萨福绥,字幼实,生
文坛螃蟹——鲁迅  甲胄虽多味最鲜,  横行文海倩谁怜。  鱼虾细语呶呶过,  不碍挥戈又一年。  杭州大闸蟹味极鲜美,但是吃起来很费工夫,因为螃蟹全身都有壳,要想吃肉,必须先去壳。读鲁迅文章亦如吃杭州大闸蟹,若无足够耐性,也不借助相关工具的话,要品尝到鲁迅文章的精髓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鲁迅文章中的壳包括时代色彩、文字风格以及个人性格特征等等。他的杂文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多半与时事相连,倘不能了解
郑延国撰成《“系主任”钱锺书》  研究钱锺书的学问,谓之“钱学”;钱学随着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越来越开放、开展,而成为当代的一门显学。在列举不尽的钱学论著中,有一本书稿名字颇为别致,是为《“系主任”钱锺书》,作者乃长沙的郑延国教授。为什么是这样的书名?请听作者道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被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录取,庆幸之余,亦难免几分‘失落’。后来得知,湖南师范学院的前身是三十年代的‘国立师范学院
西晋大诗人张协(字景阳,生卒年不详)同他的哥哥张载、弟弟张亢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张”,其中以张协的成就最高。钟嵘《诗品》将他列入上品,评语云:“其源出于王粲。文体华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雄于潘岳,靡于太冲(左思),风流调达,实旷代之高手。词采葱蒨,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这是极高的评价。西晋诗人进入《诗品》之上品的只有五位:阮籍、陆机、潘岳、张协、左思。钟嵘认为张协高于潘岳、左思,甚
夏夜,忽然停了电。耐不住酷热时,找出了芭蕉扇,却只一摇,便有一些由远及近的事情,携着一缕清凉,徐徐而来。  芭蕉扇是姥姥的。幼年,晚饭过后,姥姥一手牵我,一手执扇,来到村头的那棵老槐树底下,然后,轻摇芭蕉扇,驱走蚊虫的同时,也为我摇启了夏夜的序幕。  一下,两下……芭蕉扇若有若无地摇着时,我就会伏在姥姥的蓝襟大褂上面,在心里默数着芭蕉扇摇动的次数,或者就去看天幕上的那些星星,再或者,就去聆听地上虫
一直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界众说纷纭,究竟是何种力量在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始终都在寻找背后的某种神秘力量,长于理论分析和理性概括的哲学家们一般说得比较抽象。比如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指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寻求承认的斗争,人类在本质上存在一种被平等对待的精神需求,奴隶希望得到奴隶主的承认,否则就会反抗奴隶主的压迫,于是,在客观上就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在《
最近一直在读《王阳明全集》。出于个人兴趣,对阳明的文学观和诗学观不免特加留意。我发现,阳明心学并非所谓“立异好奇,漫不省究”的凌空蹈虚之学,而是“求六经之实于吾心”(《稽山书院尊经阁记》)的切身功夫和“实行”学问。阳明最终在诗歌创作上的特殊成就,正是建立在这一种“实学”功夫上。所以,对于阳明而言,所谓“诗学”者,亦可谓之“实学”也。  受宋儒程明道影响,阳明表现出重儒者轻文人、重道统轻文辞的倾向。
1940年3月26日,陈嘉庚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主席的身份偕庄西言、李铁民等人从仰光乘飞机抵达重庆,开始了长达八个月的回国慰劳之旅。陈嘉庚一行从西南到西北,从西北到东南,足迹遍布国内十五个省,行程达一点四万里。陈嘉庚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慰问国内坚持抗战的军民;二是考察战时国内状况,以便继续发动南洋华侨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战。  1940年是陈嘉庚第六次回国,距离他上次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