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非智力型成长困难学生的对策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非智力型成长困难学生已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敏感话题。非智力型成长困难学生属于智力正常,但在学习生活中却表现出道德修养、学习成绩和社交水平等方面与正常学生相差较大的学生,他们是非不分、性格孤僻、意志薄弱、内心自卑、屡教不改。而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是普及性国民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非智力型成长困难学生的教育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非智力型成长困难学生的成因
  消极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与正常学生相比,非智力型成长困难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都较差。这主要是由于父母和教师的关心、鼓励和要求不够,或者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差、学习技能与方法有问题,又或者学习成绩差经常受教师的批评、训斥等问题造成的。
  沉重的升学压力  在“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家长过分关注分数往往增加了学生心理负担。一些学生因考试失误而丧失信心,造成心理挫败感,引起情绪低落,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学习困难。学校过分重视升学率,促使教师更重视优等生而忽视学习水平低下或有困难学生的发展,使很多认为“升学无望”的学生自暴自弃。
  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少部分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满堂灌,填鸭式,忽视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思维得不到锻炼,情绪得不到调动,学生学习时间不少,但学习效率低下。
  不利的家庭环境  其一,富裕家庭。父母忙得没有精力和时间顾及孩子,此类学生生活上应有尽有,但精神上却孤独,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极强。其二,贫困家庭。家庭的贫困会影响孩子继续升学或接受更好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会使学生感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低微。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自我封闭、不合群、叛逆,自我保护意识过强。其三,离异家庭。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这种家庭生活的变故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离异家庭子女容易表现出固执、多疑、情绪不稳、孤僻、胆怯、沉默、悲观和怪癖。
  转化非智力型成长困难学生的对策
  情感育人,增强互信  成长困难学生的形成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取得成长困难学生的信任,首先要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作为老师,对他们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其中,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自己对他们的爱。
  机制育人,赏识优点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对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因此我们要赏识这类学生,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重新确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具体做法有:第一,设立成长记录袋,发现和记录学生闪光点。学校采取“放大亮点,正视缺点”的策略,建立成长困难学生每周做一件好事制度及成长困难学生成长档案。记录他们每次活动的闪光点,并加以充分肯定和积极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第二,设立进步奖学金,设法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学校特设成长困难学生“进步奖学金”,规定在水平相当的同学中找对手,通过评选“成功希望生”的方式让成长困难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知道通过努力也能像那些学习优等生一样有站在领奖台上的机会。第三,建立学忧记录卡,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校在班级中开展了建立“学忧档案”的活动:每个学生每周填写一份学忧记录卡,班主任认真分析收回的学忧记录卡,涉及到班级存在问题的,迅速处理;涉及到学生个人隐私的,及时找该生谈心;涉及到教学问题的,及时通报给各任课教师。此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有了一个诉说的平台,让老师能有效及时地了解他们的想法、需要、困惑,拉近了成长困难学生与老师之间心理距离,使学生更加信赖老师。
  无缝管理,德育渗透  学校在精细化管理的策略推动下进一步提出教育过程实施“无缝管理”即“学校无小事,时时有教育;校园无闲人,人人管理人;学校无闲处;处处教育人。”从时间、空间和人员三个方面全方位地加强德育管理。学校摸索出“一组三线”德育工作模式,“一组”是指由校长牵头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三线”是指三条工作主线:一是由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关注学生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二是由教导处、教研组、任课老师抓学科德育渗透,三是由教导处、生活管理组、生活指导教师、家长强化学生在生活中的德育实践。对成长困难学生进行“特殊照顾”,从方方面面让他们都能感受到关注的目光。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转化非智力型成长困难学生工作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要我们奉献爱心,讲究教育艺术,及时鼓励,持之以恒,就能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 浙江省新昌县南瑞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正> 现状 中国中医研究院职工总人数为4367人,现有中医、西学中及其它学科的科技人员338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有852人。从年龄结构看,正高职称的人员年龄峰值在55岁
<正> 笔者对比了中、西医学两种不同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其发展历程,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必然给中医事业发展带来的激励效应,略呈管见。 一、科研意识淡化的主要根源 1.重经验
目的 研究丹参酮对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病程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激活的作用。方法 选择病程〈5年且无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的EH病人30例,并设正常对照,通过体外细胞
一堂高效的课堂,备课是基础,教学是最关键的环节。为了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努力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数学课堂。本学期,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笔者对有效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回想近几年的教学,发现了许多问题,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努力寻找有效的教学行为。如何
目的观察两种吗啡疫苗对吗啡依赖小鼠脑组织及血液中吗啡含量的影响。方法吗啡及吗啡半酯在碳二亚胺催化下分别与Blue Carrier(BC)载体蛋白交联,用其免疫小鼠,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
目的 建立测定氢定乳膏中氢化可的松和醋酸氯己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色谱柱为Extend C18(4.6mm&#215;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相(醋酸铵26g和三乙胺37
<正> 江苏省中医院是国家七五期间重点扩建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顺利地完成了扩建任务,1993年、1994年分别荣获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全国省级示范中
<正> 我院是一所地(市)级的城市中医医院,所在的沙市近年来医疗机构发展较快,城市人均占有病床数4.23%,人均占有医师数4.6%,人均占有卫技人员数12.8%,在全国属卫生规模发展较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另外,作品本身的丰富性也决定了“个性化阅读”是阅读本身存在的应然状态。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呢?几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小学语文团队在特级教师孔凡艳的带领下,研究出“依托学案,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模式:“初读生成学案,形成个性化学习思路”“自探落实学案,经历个性化学习过程”“共议交融学案,融汇个性化学习收获”“反思完善学案,梳理个性化学习成果”“拓
<正> 在计划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中医医院同其他医疗机构一样,是作为一种纯福利的事业机构,在经济体制的大变革中,市场经济给中医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它又被市场经济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