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了当前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的现状,得出在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中缺少对于学生综合知识运用的训练和考核。针对课程设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与软件培训机构合作的模式,引入软件培训机构的培训讲师和培训案例,旨在提高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56-01
一、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Java语言是目前广为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之一,适用于网络上编程,满足Internet上软件开发的需要,它是一门概念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Java程序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当前非常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思想。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准确完整地理解Java语言的语法、语义规则。
2.掌握Java语言的数据类型、表达式及控制流程。
3.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正确地阅读、分析和设计程序。
4.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提高程序设计能力,以适应计算机软件开发不断发展的需要。
当前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是由任课教师指定一个题目或者是由学生自行拟定一个题目,所有学生自行分组(每3至4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4个教学周)完成题目所要求的内容,通过现场演示用Java语言所开发的项目的方式对学生掌握Java程序设计知识情况以及编程能力进行考核。
二、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校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Java程序设计的理论学时较少(32学时),由于学时限制,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如多线程操作、网络编程)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充分展开,学生无法充分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及使用方式。
2.题目不能把该门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比如图形化界面设计、异常处理操作、数据库操作、输入输出操作、多线程编程、网络编程)都综合到课程设计题目的设计和考核中,无法让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Java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精髓。
3.学生不能从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真正了解软件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对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相关文档(可行性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用户操作手册等)的撰写工作无法真正掌握。
4.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无法真正体会当前软件开发过程中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及团队开发过程中的沟通方式以及相关规范(代码格式规范)及文档的必要性。
三、改革与探索
针对该门课程在课程设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经过多方考察,最终与蓝鸥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在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中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通过实例展示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理论教学学时较少所造成的重要知识点(如多线程操作、网络编程)的理解和掌握遗漏。
2.在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中以蓝鸥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训讲师作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学校教师从事辅助工作(如根据学生能力指导学生分组、负责平时考勤、参加课程设计答辩等)。按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分组,每3到4名学生作为一个小组,进行该题目的开发及设计工作,每位学生有各自的分工。
3.在课程设计开始前,蓝鸥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训讲师与该门课程的负责教师进行多次交流,结合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从蓝鸥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训案例中选择“基于局域网的聊天系统”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在题目中把Java程序设计中的关键知识(异常处理操作、文件操作、数据库操作、图形化界面设计、多线程编程、网络编程)都综合到题目的考核中。
4.由蓝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该案例的全套文档(可行性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说明书、用户操作手册、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等)作为模板提供给学生进行参考,让学生深度了解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相关文档的撰写格式以及要点,同时深度体会项目的团队协作开发过程中的沟通方式。
四、总结
最终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圆满结束。在课程设计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于该门课程设计的满意度达到了92%。各组学生的项目演示体现出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了Java程序设计的核心知识点,学习了在团队开发中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学习并掌握了项目开发文档的撰写,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通过此次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发现高校课堂教学可以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和序化,基于工作任务来划分模块,构建模塊化课程结构,将教、学、做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合作可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软件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成,张敏.基于SPOC平台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6).
[2]李春青.课程设计考核模式下的Java微课设计与应用分析[J].计算机时代,2018(2):80-82.
[关 键 词] 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56-01
一、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Java语言是目前广为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之一,适用于网络上编程,满足Internet上软件开发的需要,它是一门概念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Java程序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讲述当前非常流行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思想。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准确完整地理解Java语言的语法、语义规则。
2.掌握Java语言的数据类型、表达式及控制流程。
3.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正确地阅读、分析和设计程序。
4.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提高程序设计能力,以适应计算机软件开发不断发展的需要。
当前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是由任课教师指定一个题目或者是由学生自行拟定一个题目,所有学生自行分组(每3至4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4个教学周)完成题目所要求的内容,通过现场演示用Java语言所开发的项目的方式对学生掌握Java程序设计知识情况以及编程能力进行考核。
二、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校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Java程序设计的理论学时较少(32学时),由于学时限制,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如多线程操作、网络编程)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充分展开,学生无法充分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内涵及使用方式。
2.题目不能把该门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比如图形化界面设计、异常处理操作、数据库操作、输入输出操作、多线程编程、网络编程)都综合到课程设计题目的设计和考核中,无法让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Java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精髓。
3.学生不能从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真正了解软件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对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相关文档(可行性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用户操作手册等)的撰写工作无法真正掌握。
4.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无法真正体会当前软件开发过程中团队协作能力的重要性,及团队开发过程中的沟通方式以及相关规范(代码格式规范)及文档的必要性。
三、改革与探索
针对该门课程在课程设计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经过多方考察,最终与蓝鸥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1.在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中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通过实例展示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理论教学学时较少所造成的重要知识点(如多线程操作、网络编程)的理解和掌握遗漏。
2.在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中以蓝鸥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训讲师作为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学校教师从事辅助工作(如根据学生能力指导学生分组、负责平时考勤、参加课程设计答辩等)。按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分组,每3到4名学生作为一个小组,进行该题目的开发及设计工作,每位学生有各自的分工。
3.在课程设计开始前,蓝鸥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训讲师与该门课程的负责教师进行多次交流,结合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从蓝鸥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训案例中选择“基于局域网的聊天系统”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在题目中把Java程序设计中的关键知识(异常处理操作、文件操作、数据库操作、图形化界面设计、多线程编程、网络编程)都综合到题目的考核中。
4.由蓝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该案例的全套文档(可行性报告、项目开发计划、需求说明书、用户操作手册、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等)作为模板提供给学生进行参考,让学生深度了解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相关文档的撰写格式以及要点,同时深度体会项目的团队协作开发过程中的沟通方式。
四、总结
最终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圆满结束。在课程设计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对于该门课程设计的满意度达到了92%。各组学生的项目演示体现出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了Java程序设计的核心知识点,学习了在团队开发中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学习并掌握了项目开发文档的撰写,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通过此次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发现高校课堂教学可以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和序化,基于工作任务来划分模块,构建模塊化课程结构,将教、学、做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合作可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软件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成,张敏.基于SPOC平台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6).
[2]李春青.课程设计考核模式下的Java微课设计与应用分析[J].计算机时代,2018(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