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走月侗寨游

来源 :游遍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侗族历史悠久,文化古朴灿烂,民族风情浓郁。侗族的寨子别具一格,走进散布在依山傍水的侗寨,侗寨民俗风情扑面而来。
  
  走进侗寨
  
  别小看了那进寨仪式,那曾是侗寨青年挑选自己心上人的法子。
  七十二侗寨位于贵州省榕江县北约40公里的乐里镇。走进寨子,放眼望去,只是漫山遍野厚厚实实的绿。因为当地侗民十分珍视自然的馈赠,所以这里的原始植被保存得相当完好。
  沿着青石板和碎石铺成的山路来到寨门,会听到”咚咚咚”三声炮响和一阵热烈的鞭炮声,热情好客的侗寨百姓已守着寨门唱起了”拦路歌”。如果客人会对歌,对上三、五首即可进寨;若不会对歌也不要紧,你要耐心听完侗族姑娘的”迎宾曲”,再喝上一口侗民自制的米酒或吃上一小片肥肉、一小块腌鱼,然后在众人发出阵阵”阿嗬”的欢笑声后,由歌手或其他侗族姑娘为你戴上一根串有红鸡蛋和精美鞋垫的花带,便可以进寨了。过去,侗族青年常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本村以外自己心怡的对象,久而久之,它就成了迎客的礼节。
  七十二寨民风古朴,无盗无赌,邻里和睦,次序井然,很令村民自豪。村民形象地说”在这里只听到吆牛的声音大”。
  
  少女·银饰
  
  七十二寨山美水美人更美。这方水土似乎特别钟情于侗族少女,十六七岁的女孩子一个个出落得水灵灵的,皮肤细嫩透红。当地有首民谣,唱的是七十二寨的风物特产,其中便有一句:七十二寨里好姑娘美……意指寨中代代有美女。
  人美心也灵,心灵手更巧。侗族妇女衣服和所佩银饰上的龙蛇异兽、花鸟虫鱼、日月星辰等图案无不栩栩如生,精巧有致,常令人惊叹不已。
  
  榕江· 榕树
  


  要访侗寨,需先识得榕江。这个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小县城,原名古州,据史载建城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因境内古榕树遮天蔽日,加之有都柳江、清水江、两旺河三条江河汇集于此,故而得名榕江。
  榕江是温热多雨的亚热带气候,肥沃润泽碱性适度的土壤孕育了秀甲天下的古榕树群。这里的榕树,树龄在百年以上的不下千余株。距县城约5公里的车江乡英塘寨至章鲁寨一代的河岸,古榕最为密集,远远望去,无数古榕树成群成阵,连袂相伴,既护着河堤,又站成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古榕包碑、古榕拥庙、生死恋(古榕与苦楝树合体)、至爱榕枫(古榕与古枫相拥而生)、侗女开裙(树根若裙)、九龙入海(树根盘结如龙探身河中)、榕根瀑、榕根墙、姊妹榕、夫妻榕——10个动人的名字,是古榕造就的10个奇异景观。
  每当月亮爬上山头,古榕树下便会传来婉转悠扬的侗族情歌……
  
  鼓楼·大歌
  
  位于榕江县东北约20公里的宰荡侗寨,是当地侗寨大歌之乡,侗寨鼓楼是侗族人民唱歌的主要场所。
  宰荡侗寨鼓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单檐歇山顶民居式木瓦结构建筑。楼高12米,有经柱4根,柱距3米,每柱高8米,檐柱8根高4米。鼓楼底层中央有圆形的火塘,直径 1.8米,四周均置有长凳;楼顶为八角攒尖,葫芦宝顶上雕有鸬鹚1只,造型别致,风檐板上绘有双龙抢宝、人物故事、牛马虫鱼等彩色图案。整个鼓楼檐飞角翘,八面玲珑,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侗族大歌为男女合唱,一般是三四十人,多时可达二三百人。所歌所唱都是侗乡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侗民的劳动生活,表达着侗族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宰荡侗族大歌历史久远,早在宋代就有记载,其特点是多声部合唱,这就否定了西方音乐界认为“中国民间没有多声部合唱曲”的偏见,被誉为“东方魔音”。侗族大歌曾在 200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展歌喉。
  
  婚恋习俗
  
  “悬在楼窗上的恋情”、“行歌坐夜”——美得像一首诗,不由唤起人心底对爱情的无限遐想。
  侗族青年的求爱方式非常古老而有趣——爬窗孔,这种方式被称为“悬在楼窗上的恋情”。当夜深人静,小伙子会带着自制的牛腿琴,扛来独木梯架在自己中意的姑娘的卧室窗下,然后爬上去(不管姑娘家的吊脚楼有多高)唱起“喊姑娘歌”。歌声打动姑娘的心后,姑娘会将窗打开约20公分,与小伙子唱起“对唱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便会接下去唱“发誓歌”,分手时就唱“临时分散歌”。日后若两人的恋情遭到家族的反对,还会唱“逃婚出走歌”。必须经过“爬窗孔”双方逐步了解有了感情后,小伙子才可请媒人前去向姑娘求婚。
  


  在榕江县最大的侗寨——车江三宝侗寨,还有一种称为 “行歌坐夜”的恋爱习俗。夜幕降临后,姑娘们常聚在一起纺纱唱歌,这时,小伙子们就会来伴在姑娘身旁,拉响牛腿琴。姑娘们脚穿花鞋踏动纺车,一边不停地纺着纱线,一边在琴声的伴奏下哼唱着优美的侗歌。
  琴声幽幽,歌声娓娓,还有纺车不甘寂寞“吱吱”地打着节拍,那美丽迷人的侗乡夜韵啊……
  
  萨玛节
  
  侗族一年一共有45个节日,这样算起来,差不多每个星期都在过节。
  侗族最热闹的节日当数萨玛节,侗语的“萨玛”是汉语的大祖母之意。
  相传早在母系氏族社会,侗族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女首领,在抗敌入侵的战斗中百战百胜屡建奇功,后为民族英勇捐躯,人们对她无比崇敬,将她视为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侗乡有句俗话:侗家萨大,客家(汉族)庙大。在侗族人民的心中,“萨玛”是他们最大的神。
  许多侗寨都设有萨玛的神坛,有的还建有萨玛祠。颇具意味的是,祠内没有神像,只有神位,神位上树着一把半张开的大黑伞,那即是萨的象征。
  萨玛节活动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它保留着很浓郁的母系氏族社会遗风。祭坛一般由村里一名德高望重的老妇管理,而祭萨仪式,通常只有中老年妇女和年长的男性方有权参加。祭萨时,先由管萨人烧好茶水,给萨敬香献茶,然后由各家各户身着盛装的女主人排着队前往祭祀,她们每人喝上一口祖母茶,摘一小枝常青树枝插于发髻上,再跟随(手持半开雨伞的老妇人)绕寨一周,最后来到特定的场坪,与萨同唱同跳同乐,气氛庄重而热烈。侗族人民以此来祈求村寨平安兴旺,人人幸福吉祥。萨玛节里,多数侗族男性心甘情愿地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所以当地人说,萨玛节也是侗族的妇女节。
其他文献
一次商务旅行牵引出一段异国情缘,尼罗河边,一个上海小伙子与一个埃及姑娘的浪漫邂逅,使一对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年轻人如胶似漆。之后的他们开始了爱情旅途长跑,开始了空中飞人的生活。    阿德南     尽管去埃及只是一次商务旅行,但在我走马观花地游历了大半个埃及后,埃及就成为我心中难以拂去的一抹瑰丽的梦想,最妙不可言的是,我居然有一种浪漫的预感。   前两天,我在埃及一个网站认识了一个叫riri的埃
期刊
我们带着种种想像踏上了这个梦境一样的国家,还没有时间呼吸雅典清新的海风,眼前令人激动的纯色世界立即就拥抱了我们:纯蓝的天、纯蓝的海、纯白的房子和小巷……    (一)     到希腊工作旅行,不先了解希腊悠久的历史和它对整个欧洲灿烂文明的影响是件遗憾的事。出发前曾去图书馆翻阅了一些关于希腊诗歌和建筑的资料,更在网上看到不少很有文采的旅行手记,原本以为自己的恶补应该可以应付短期旅行的需要,但当真正踏
期刊
元末,精通八卦阴阳学的刘伯温建议把俞源村口原有的直溪改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以村周十一道山岗与太极阴阳鱼构成天体黄道十二宫,在村内按八卦形建28座堂楼,对应星象二十八宿,挖七星塘和七星井呈北斗星状分布,并把俞氏宗祠装在北斗星的“斗”内。地显天象,天、地、人合一,也许这就是俞源星象村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之奥妙所在。   走过一栋被晨曦渲染得分外苍劲、古朴的青石牌坊,尽管远山云雾缭绕,层峦
期刊
西藏有一种凝固的“原生态”。这片土地孤傲地独立在俗世纷扰之外,悠悠地空灵辽阔着,让时空流转也显得无足重轻,千年前如此,千年后亦然。我们车行五千里,坎坷跌宕,艰辛跋涉,只是为了用我们的方式,向这一片神圣的土地敞开无限虔诚的心灵……  也许我们会被旋涡冲刷去,   也许我们会漂流到幸福的岛屿;   但在终局之前尚有些事情,   若干激昂的工作尚有待完成。   ……     经过在网上发帖召集商定,我们
期刊
亲近于天地造化的青山绿水之间,感觉是心与自然的暧昧交流;沉浸于千年积淀的文化气息当中,体味到的又是尘封历史下文明的厚重。而当左脚踩着历史右脚踏着自然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仿佛完全属于她了。这就是江永——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角落。  边陲之地往往被冠以封闭、原始、宁静这样的字眼,即使先前知道她是湘南的一个边陲小城,也很难想像在粤湘桂的交界之地藏着的这片净土竟是如此的令人神往,俨然对香格里拉的殷殷期盼。广州
期刊
北欧三国的景致各有千秋,如镶嵌在波罗的海、北海、挪威海和巴伦支海之间的三颗明珠。或许是因为在挪威行走期间阳光最为灿烂的缘故,所以,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依旧是挪威那浓浓的北欧风情,粗旷、朴实、简约,似不修边幅的山野村夫。  从南欧的巴塞罗纳骤然飞抵北欧,竟有些无所适从。之前还在回味赤足在巴塞罗纳海滩逐浪淘沙的迷人风情,不觉间已是一片冬的肃瑟。飞机降落时已是夜色笼罩。从机场往住宿酒店的途中,掠过车窗
期刊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像是神仙居住的国度。山水相映、白云高远,湛蓝的天空下树绿花香。草原的尽头延伸的青色地平线,串起无垠的天际和土地。那一片心之神往的童话世界,那一片远离人烟的世外桃源。美丽的云之南;独特的康巴景致;遥远的香格里拉传说;梯田的绚丽;油菜花的清香……三月里,让我们尽情坐拥这一片春日女神的壮美诗篇!
期刊
在我的印象里,马克思的家在德国西部特利尔市的一个小镇上,那是一个看上去十分古老的小镇。小镇的中心广场哥特式教堂尖顶上如鱼鳞般的灰色的火山石瓦,在阳光里很虔诚坚定地闪闪发光,小镇的中心就是由教堂、喷泉和鸽子组成的广场。一整天都有一群流浪的歌手抚弄着大提琴、打着改良的意大利皮鼓、弹着木吉它唱着家乡的歌。泛蓝的天空像一缕布一样盖在石头房子上方的小镇,再烈的地中海的阳光都无法照耀。星期天教堂的钟“铛铛”敲
期刊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风景名胜繁若星辰,但最后能够保留下来,成为世界遗产传承子孙的,却不过了了。今日大地上留存的瑰宝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心灵港湾,是一生中不可不去造访的家园。在此,我们综合丰富性、交通的便利性、知名度、及读者兴趣度等角度,为您推出一生中不得不去造访的环球系列名景。  恰克文化国家历史公园坐落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西北边,但就自然地理环境而言,则位于科罗拉多高原圣胡安盆地的恰克峡谷中。来
期刊
一人荷樵,一人抚琴;一人消逝,一人寻觅;一曲高山,一曲流水。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高山流水在不经意间诞生了知音的传说,当年伯牙与子期相会的地方,如今成为许多后人寻觅的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