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留守儿童”的“后进”问题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515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留守儿童”的学习已成为教师教育工作的头疼问题。“留守儿童”学习中“优等生”和“差生”两极分化呈严重趋势,加之教师认识偏差、歧视态度等原因,导致农村教育出现了偏差。“差生”的“后进”问题如何解决?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应该审视自我,立德树人是职责。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后进生” 直视 对症 误区
  一、直视“后进生”
  把镜头聚焦在“后进生”身上,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差生大多居然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外出务工,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也有少数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变得更加坚强、懂事,自理能力强,父母的外地生活或多或少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他们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继而走进城市,然而除了经济上的些许改善,留守生活带给他们更多的恐怕还是教育上的缺陷。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有明显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不写的情况,久而久之,他们破罐子破摔,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学习能搞上去吗?
  是什么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后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这些“留守老人”大多对孙辈较溺爱,加上疼惜孩子,因而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对其顽劣行径也舍不得严厉管教;再者,“留守老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更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纪大了精力有限,无论在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有效承担起对孙辈的家庭教育职能。他们认为物质上的丰裕就是“幸福”,所以习惯用金钱弥补愧疚,他们往往会给孩子大量的零花钱。而处在这个年龄的儿童,生理心理都还很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现象的影响,手里过多的零花钱往往进一步助长了他们的不良习气,他们不懂得感恩,认为父母拼命挣钱就是为了给自己花,应该的。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和畸形补偿对孩子的人格发展、社会化和道德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思想不健康的孩子,学习能搞上去吗?“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顺口溜,反映出许多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二、对症“后进生”
  1.走近“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心理医生,要随时洞察学生心理,要随时随地倾听“留守儿童”的心声,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引导,用真情推开一扇扇幼小的心门,解开一个个心结。裴斯泰洛奇说:好多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看孩子的眼睛、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呵护和管教,学业和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产生性格孤僻、寡言少语、情绪低落等现象,这种状况,对他们的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要想他们之所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可以通过主题班队会关爱他们,利用手机听父母的声音,利用互联网和父母见面,说出想对父母说的话,父母也说出想对孩子说的话,让孩子知道父母并没有抛弃他们,是爱自己的,外出打工也不容易。
  2.包容“留守儿童”的“后进”。我们要嘴下留情,不能体罚孩子,更不能言语攻击、侮辱“留守儿童”。我们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留守儿童”,不要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缺点,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为他们很敏感,一句不合适的话,一个过激的动作,都会让他们对老师失望。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善于发掘留守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加以表扬,鼓励他们将这些生活事例以作文或者主题班会的形式把自己的心里话倾诉出来,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这些学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后就会觉得自己就是一块金子,也会发光,学习的激情就会被点燃,学习信心就会树立起来。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后,你还担心成绩上不去吗?
  3.疏导“后进生”健康成长。要以现实实例教育他们学会自理、学会生活、学会自尊、学会自律、学会自强,使他们知法、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我们经常感叹“5+2=0”,我们应该从留守儿童的身边小事抓起,逐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只要我们付出了,就能握好手中的这把双刃剑。人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思想,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行为,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习惯,会有品德的收获。因此,我们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让他们和其他的孩子一样,生活在阳光雨露下,我们的人生字典里不再有“后进生”这个代名词!
  三、走出“后进生”误区
  教无定法,教有所依。“后进生”的教育不能只限于表面化的教育,要在务实中拓进,立足实际,走出误区,避免“说教式”的方式。课堂授课教育与生活教育不能等同,课堂教育重心在学生知识的接收与道德的感染,是高于生活、理想化的教育;生活教育在于学生设身处地的感觉,极易触动学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多一些直观的教育启迪,少一些理想化甚至虚无的精神压迫。
  农村“留守儿童”是成长的幼苗,需要我们用爱来哺育。“后进生”是缺乏营养的幼苗,需要我们用更多的爱来哺育。只有这样,“留守儿童”才会圆梦。
其他文献
美术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怎么画呀?”不耐心的老师会打发孩子“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这样的回答对学生没有丝毫的帮助;耐心点的老师会帮孩子画上两笔,“这样画就行”,大大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更有甚者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让创作变得索然无味、失去个性。我们也经常听到教师单纯的用像与不像、怎么画对、怎么画不对来评价孩子的画,这无疑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情趣、构思创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长河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中考中,古诗词赏析年年考,难度越来越大,题型越来越完善,成为中考备考的一大亮点。无论从中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化遗产的角度,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语文中考中的初步鉴赏古典诗词,是从思想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来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难度较大,不
期刊
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美术课学校不能忽视,美术老师必须上好。那么,怎样上好初中美术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备好美术课。  一是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了解学情,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
期刊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在1—2岁是语言、思维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段,7—10岁是第二个黄金时段。儿童在入学前语言、思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次飞跃,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大量语汇,思维能力也迅速发展。入学进入一年级时,正是他们语言、思维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段,这个时候,他们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最佳时期,指导这些五六岁的娃娃写作,就可以促使他们学会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更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快速发
期刊
摘 要:六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成长、生理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莫名的躁动。如何正确地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主要从“教会方法,学会自信”、“自我调控,学会坚持”、“回忆过去,学会感恩”、“宽松民主,学会快乐”这四方面进行了疏导,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昂首挺胸地跨进中学的大门。  关键词:六年级 疏导 自信 坚持 感恩 快乐  六年级学生面临着升学、成长、生理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学生表现出
期刊
摘 要:国学经典诵读是我国的灿烂文化,是一个人构建灵魂的精神家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国学经典诵读能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促进孩子的成长。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 文化素养 促进成长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能屹立于世界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特别是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小学教育这块希望的田野上。不久的
期刊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在不断的探索中我发现,音乐活动是最能解放幼儿、调动其创造激情的艺术活动。究竟怎样做才能使音乐教学富有实效,真正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千差万别,每个人都会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此时,教师除了接收到幼儿反馈之外,更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指导策略,重新反馈到幼儿身上,形成新一轮的师生互动。  一、构建和谐幼儿教育,树
期刊
摘 要: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质量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
期刊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分子,是体现学生语文素养、检验学生语文能力的表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我在语文课上,基于学生的基本学情,选用了下列举措,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一、练好基本功,培养好习惯  我认为,对小学生本项能力的培养,要采取有效的引导和扎实的训练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才能有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1.做好规范动作。小学生犹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历史学科的要求: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人文内涵,倡导学生尊重历史,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做到以史为鉴,提升自己明辨历史的能力,继承发展民族特色历史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