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为小学品德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生活》新课标提出:“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指导学生行为,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从而有效地优化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品德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5-0046-02
  
  《品德与生活》新课标提出:“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以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品德与生活学科而言,面对的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自制能力较差,要组织好一堂课很不容易。多媒体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堂,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方法,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充满新鲜、生动的空间,使枯燥、单调的书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教学《春游》这一课时,我利用教学软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小朋友们,我们知道春天是美丽的季节;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春天更是孕育着无穷希望的季节。现在春暖花开,春姑娘正迈着轻盈的脚步轻轻向我们走来。你们看……趁机出示春天的画面:春天里的小池塘、长得嫩绿嫩绿的小草、清澈见底的绿水,刚长新芽的柳枝。通过多媒体播放轻柔的音乐,出示春天美丽的风景图片进行教学,同学们睁大双眼欣赏着来自大自然的美丽风景,竖起双耳聆听着音乐中风吹柳条的声音,十分认真地寻找春天,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的角色,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好得多。
  二、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音、形、画、像等色彩丰富,真实传神,声情并茂,能充分体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加上扣人心弦的声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使教学中的许多疑难问题不需教师费很多口舌便迎刃而解。
  例如在教学《庆祝国庆节》这一课时,“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是这一课的教学难点,不借助多媒体,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开国大典》电视录像,让鲜花挥舞、彩旗飘扬、人民欢腾的热烈场面把学生引入情境,把开国大典的盛况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边听着激动人心的解说,一边观看着开国大典的盛况,这种融声音、画面于一体的教学手段,大大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他们如临其境,注意力高度集中,求知欲望稳定持久,使开国大典的盛况牢牢地记在脑海中,印在心里。接着我用课件显示一幅简易的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北京、找家乡河北的位置,让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样一来,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别的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三、运用多媒体触动心灵,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叶澜教授说:“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充分发展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深度、广度、活跃度的过程。信息时代各种媒体技术能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使得教学信息的处理呈多维化、集成性和交互性,能大大丰富表现力。教学中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将更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个性差异;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化,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触动心灵,从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讲《我为家庭添欢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我提前录制了班上父母关爱孩子的瞬间进行播放,看着父母在校门口送孩子进校的目光,等孩子放学时翘首企盼的神情;听着父母鼓励的话语,真心的告白,不厌其烦的叮嘱;吃着父母精心烧好的饭菜;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看着不曾在意的瞬间,学生心中充满了感动。接着我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曲阎维文的歌曲《母亲》,感情真挚,催人泪下,打开了学生感情的闸门,把这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使整个课堂沉浸在一片父爱母爱的亲情海洋里,学生联想自己平时的生活,或激动,或愧疚。课堂上,有些学生眼里闪烁着泪光,甚至有的学生泣不成声,他们内心感情的波澜犹如海潮激荡,这样的课已经走进了学生的心中。
  四、运用多媒体模拟情境,指导学生行为
  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关键是为儿童行为导航,即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受到时空限制的课堂中实现学生行为生活化的教学目标,现代教育媒体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按照教师意图,创设生活情境,规范道德行为,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时,单凭老师的说教,学生很难对交通安全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在带领同学们学习了一部分内容后,放了一段关于“篮球女孩”的录像,篮球女孩钱红艳下身的半个篮球、两手拄着木质的把手当脚行走,纤弱的小手抓着两个小木板, 不论上下楼梯, 或是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都是拖行,这样的情景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流泪了,有的孩子更是泣不成声,他们充分认识到了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从听觉上、视觉上感染学生,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搜集资料,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生活常识教育的综合课,重在培养小学生适应生活的初步能力。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例如在讲《崇敬人民英雄》一课前,让学生搜集爱国英雄的故事,上课召开故事会,学生有的拿来了故事书,有的带来了英雄电影的光盘,还有的孩子从网上下载了英雄的故事。课上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真是令人感动。更令人惊奇的是,有一个学生(就是从网上下载故事的学生)竟然把故事的时间、地点、战役名称以及是几级战斗英雄都准确无误地讲了出来,在同学们惊异的目光中,在老师的赞扬声中,学生们越讲兴致越高,真有一种在擂台上不甘示弱的劲头。在类似这样的比赛中,孩子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主体参与意识增强了,自己的知识也丰富了,形成了资源的共享。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在课堂中的巧妙运用,有效地改进了教学方法,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充满新鲜、生动的空间,使枯燥、单调的书本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品德与生活课“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对于优化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正> 例一:张&#215;&#215;,男,66岁。1987年6月10日初诊:长期慢性咳嗽史,咳甚则气急短促,经X 线胸透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6月7日受凉,当晚畏寒发热咳嗽加剧,痰色青黄,胸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建设,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面临质的提升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城市园林绿化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正向国际化发展。
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也是目前多数园林公司的薄弱环节。本文探讨了园林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让每个学生爱上阅读、展示个性、感悟语言文字、提升全面素质,这需要教师有深度、有效度的指导。教师要言传身教,使每个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让阅读愉快
摘 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有重要的科学性、人文性、现实性。对于优化教学,增进师生关系,充分挖掘受教育者潜力及培养受教育者的完美品格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如何把握赏识教育的度,将赏识教育做到最实、最顺、最有成效,需要集众人之经验。  关键词:赏识教育;多角度赏识;多向比较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1-0014-02    一、赏识
1940年3月5日,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病逝于香港,终年72岁。在今天许多人的眼里,蔡元培不过是一位令人追怀的大学校长,其形象往往有被格式化之嫌。
如果不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知道"常德"这个地方的人不会很多,这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躲过了古时候的战乱更迭,却没能逃过日军侵华的铁蹄。1943
要上《亡羊补牢》这一课了,几个同学在一起预习。有些词语的意思不止一个,如“亡”“牢”,在寓言中到底怎样解释,他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方面,结合以往的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的经验,分析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防护的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
关键词:学生的面子;自尊心;进步奖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2-0009-01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谈到:“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中国古话也说:“树活皮,人活脸。”每个人都有面子,学生也不例外。  对于学生的“面子”——也就是学生的自尊,老师要像呵护人的生命一样保护它。学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