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现场几种值得反思的“平常”现象

来源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g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教育现场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某些因司空见惯而不被反思甚至认为是合理的教育或管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也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存在未必合理”,对一些“平常”现象进行追问和反思,或许有助于学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
  
  一、 优质课比赛变异为“做课”比赛
  
  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各类学校或教育业务主管部门每学期或学年都要定期举行优质课比赛。优质课比赛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营造教育科研的氛围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一批批青年教师通过一级级优质课比赛的磨练逐步成熟,成长为教学骨干,就是明显的例证。
  然而,在人们将优质课视为锻炼教师队伍的“法宝时”,其负面的东西却一直被遮蔽,现时的优质课实际成了“做课”。一堂优质课,是经过无数次的群策群力和模拟“演习”,在授课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所提问题乃至过渡语都烂熟于心的前提下“粉墨登场”的。如此精雕细刻,不优质才不正常。但优质的戏前戏后,其负面的东西却常常被忽视或低估了。我们来看这则案例。
  A校教师张某,担任初三4个班某学科的教学。10月中旬,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张老师精心准备,比赛前,他在四个班分别演习了四遍。正式比赛后,他自然选择感觉比较好的其中一个班作为争奖擂台。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毫无差错。后来参加更高级别比赛,还是这个班,举手发言的还是那些同学,教师所提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学生回答的内容与上次一字不差。不经意一问,原来,在学校比赛前,这些同学都是老师“钦定”的。教师提的问题,学生应该怎么回答早已打印成册,提前分发给了学生,老师要求他们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后来,该教师顺利获得多个一等奖。
   上述案例,是曾经经常发生在笔者身边的“故事”,类似的事例在学校教育现场,随处可见,而且一如既往地发生着。为什么我们没有如此敏感?因为我们在日常的浸染中已经麻木了。一旦我们慢慢打开它们并仔细端详时,不会没有心痛。案例中,同一教学内容在同一班级多次重复,教师让学生提前了解问题并背诵问题的答案,从理论上讲,让学生多次机械重复教学内容有损学生心智的发展,这种做法不但影响到教学进度的完成,而且违背了教育规律,比灌输的消极影响还要严重。从师德的角度,教师为了一己私利,肆意浪费学生时间,教学生弄虚作假,负面影响了学生,也损坏了教师形象。从人权的视野,教师的这一行为是为了个人或集体的利益和荣誉而侵害学生的学习权。张老师以一节课为单位复制式地让学生重复所学内容,剥夺了全班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的权利。同时以背答案的方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窒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
  
  二、 题海战术演绎为“便捷”和“负责”
  
  题海战术是教育中一个十分老套的词汇。以往,人们从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精神负担等方面进行反思的比较多,即主要是对学生的危害层面所进行的反思,而教师、学校及家长的观念层面一直是反思的盲区。
  首先,在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的潜意识里,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考试就是做题,题目做得愈多考试成绩愈好。题海战术的主要表现是让学生见识和做大量的模拟试题,以期捕捉到相同或相似的考题。这种方式的本质是心理学上的“训练的特殊迁移”,如果长期使用,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剥夺他们正常休息和娱乐的权利,也阻碍其正常发展。学生学得苦、学得累,但一旦遇上灵活多变的考题,便不能实现“一般迁移”,成了典型的重负担、低质量。通过题海战术来保证学习质量,是一种落后的方式。事实上,把握题量的尺度,精讲巧练,不失为一种有效而理性的方式。
  其次,是教师职业倦怠后的一种“简便行事”。教师工作是十分辛劳的,面对眼花缭乱、名目繁多的各类教辅资料市场,要教师再来从中精选、组合、重新设计对学生心智富有启发性的试题,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这对本已十分疲惫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这一很有必要的工作,能够做到者不是很多。据笔者了解,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是“拿来主义”,拿来就用,不作必要的选择和修订,甚至有的教师对资料的内容并没有仔细了解就推荐学生购买、使用。笔者对某校七年级正在使用的主打英语辅导资料随便翻阅,发现打印及编写错误一页高达五处之多。要想学生负担轻一点,教师负担必须重一点;要想给学生的资料少一点,教师手中的资料应该多一点。这是许多成功教师的成功之道。通过科学的练习方法提高质量,才会形成教育质量的良性循环和富有成就感的职业体验,从而最终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
  再次,题海战术一直被视为教师的认真负责。一看到教师成天考、改、讲,学校领导、家长便认为该教师认真负责。不这样行事的教师往往受到责难,所以教师也被迫习惯于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来赢得社会及家长的认同,哪怕这种行为严重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基本规律,“认同即合理”。在校领导、家长、社会的共同期许下,教师披着合理合法的外衣,在塑造着“认真负责”的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时,却为学生制造着不太清楚可见的苦难,招损的学生身心就是哈贝马斯所形容的“隐藏的创伤”?选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便说但不得不说的利益驱动。出于利益考量,少数教师自己编写的辅导资料为了销售畅通,隆重“推荐”给学生,直接用于平时训练和考试;还有与书商联系,团体购买,获取回扣,自然,资料类别和数量多多益善。这些个体行为虽是少数,但影响极坏。利益驱动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题海战术背后的又一深层原因。
  当然,必要的训练和考试是应该而且合理的;科学的训练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必要的考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检测和反馈,但一旦越过了合理的边界,成了教师技术层面对学生的奴役,这种负面影响无论对学生身心健康还是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研究结论能够充分证明,做题量与分数一定成正比,且越多越好;而常识早已告诉我们,劣质的、杂乱的、重复机械性质的题目一定有损学生心智的发展。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师为何还如此热衷?
  
  三、 因材施教等同于编“快慢班”
  
  有论者说,快慢班就是在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一种“量身定做”的有效教学模式,要体现因材施教就必须分快慢班。
  笔者从事中学教学与管理十多年,每次分班或滚动后的场景可谓刻骨铭心:哭红了眼的女生,垂头丧气的男生。脆弱的女生分到慢班,情绪低落,为防意外,能言善辩的老师慌忙慰抚。某次分班后,一位在高校工作的家长没有与校方对话,而是在学校门口贴了一张请愿书:“尊敬的学校领导,我的女儿从快班淘汰到平行班后,每天以泪洗面。我们家长已主动配合学校做了大量说服工作,但没有成效。所以恳请学校在平行班里再抽出一个好班,为人父母将感恩涕零?选”在一次“评教评学”的问卷调查中,一位中学生也表达了类似的心声:“最好不要分班,这样对每一位学生有很大的心理伤害,如,这次期中分班,有的被分走的同学(指分到慢班的学生,笔者注)可以说哭了一天一夜的都有,还有的家长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掉下了眼泪。”这些构成了笔者多年来最深的心痛。不分,面临的压力更大;分,对学生的伤害太深。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教育何日才能回归它的本真?
  事实是,许多学生被分到或滚动淘汰到慢班或所谓的“平行班”后,成绩都不同程度地下滑,如此快慢班,牺牲了大多数,发展的只是少数(是否能真正地发展还是未知数),这与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贯彻方针不是背道而驰吗?“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思潮下,想要借由个别教育工作去转化特定的儿童,十分困难。”[1]再说,谁能判定好学生分到快班一定比不分班提高更快?由于同一学生不可能同时在两个班进行对比实验,这种教育评价的困难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分快慢班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
  快慢班,从一开始就摆开了抓应试、抓少数优生的架势。全面贯彻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自然成了一句空话。素质教育包含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而编快慢班往往打击的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自信和人格尊严,如此编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吗?心理学研究表明,歧视性环境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快慢班可谓人为地营造了一种毁损人而不是培养人的非生态环境,制造了众多的教育之恶,使教育的道德性在公众的质疑声中逐渐丧失了根基。
  学校教育现场值得追问和反思的“平常”现象很多,如,探究就是分组讨论?保护学生自尊和学习积极性就是一味表扬?学校制度除了规训就没有教化?由于篇幅所限,笔者仅从以上三个方面作出一点初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日]佐藤正夫.教学原理.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50.(责任编辑付一静)
其他文献
对Notch信号在血管新生中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皮细胞的增生、尖细胞与茎细胞比例调节、动静脉分化及周细胞动员等方面。Notch调控血管生成的研究可为组织缺血、创伤和肿瘤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灵活运用的综合体现。为使学生的作文富有诗意和美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诗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
时下,一些学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以教学班为单位,在课前让学生宣读“学习誓词”(“誓词”内容由各教学班自行确定)。于是,每当上下午预备铃响过之后,各教室就回荡起学生慷慨激昂的宣读“学习誓词”的声音,只见学生个个举起右手,群情振奋,热血沸腾,气冲牛斗,齐声宣誓,声播云天。声势雄壮,场面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笔者感觉课前宣读“誓词”,对学生确实能起到一点激励的作用。然而,细细品味学生宣读的“誓
德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德育的根本传统课程观把课程看作是静态的,具有预设性,把教学活动视为受教育者之外的东西,为教育者所控制,道德价值及规范体系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掌握并形成一定的品德现代课程观与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把课程视为一种动态的过程,课程的本质不应该由教育者控制,而应该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发展方面出发,重视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受教育者与教育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学校德育生活化      一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钬激光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钬激光于鼻内镜下治疗慢性泪囊炎47例(47只眼),术中造孔后置入扩张的硅胶条,术后随访行泪
目的研究转染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人促甲状腺激素(hTSH)受体(hTSHR)的功能。方法抽提已转染hTSHR的CHO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条带,并对产物进行序列测定。采用受体的放射配体结
目的 观察患者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2009年9月-2010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行冠状动脉造影
【摘 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和改革,践行减轻学习负担的教学观念,为学生们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们积极自主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让学生们展示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学生们个性的发展。本文将以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张扬学生个性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教学模式 张扬个性 写作能力  在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重视学生们个性化的
【摘 要】  本文针对学生在论据使用上从传统观念上好大喜功到新形势下作文的空洞说理这一非左即右的现状,立足当前学生论据的使用现状,从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大角度,以详实的实例和简易操作的方法,让学生提升论证的水平。  时政材料型议论文写到当下,大部分同学悄然发现,以前为了写作文,大量积累素材,写作时,三两论据,整篇文章内容雏形已经具备,但现在似乎论据无从下手,也无需下手,有时一用还不小心跑题了。  
中华民族的发展应着眼未来,作为中国社会的新血液、新动力的我们更应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不忘前人希冀,不负后人之望,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惧十丈软红,颠倒磨折之苦”,用满腔热血还世界一个奇迹。  认真倾听习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后,一个词深深印进我的脑海,那便是“担当”。  担当是立身之本,是一种崇高的品质,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突出体现。但是,在“担当”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