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觉的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来源 :小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活态地保护与传承,需要居民自觉地进行参与。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非遗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现场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沙湾镇提高居民文化自觉意识的手段进行系统总结,指出建立自上而下的保护机制、对传承人及传承队伍进行支持、利用社会传播体系等途径提高居民与非遗的接触度、增强社会组织的推动力及借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式是提高传统村落居民对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自觉意识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背景下推进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文化自觉;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居民参与;沙湾镇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4.012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4-0082-06 文献标识码:A
  Strategi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 Case Study of Shawan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WU Xin, YANG Heping, WU Wenpu, CHEN Yubin
  [Abstrac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needs to be protected and inherited in a dynamic way, of which the residents are required to participate in consciousl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Pany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measures to raise Shawan resident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theoretical researc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ase analysis. It points out that establishing a top-down protection mechanism, supporting the inheritors and inheriting groups, strengthening the contact between resident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system, enhancing the impetus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ar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rais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residents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o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u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trengthening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Keyword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raditional vill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Shawan Town
  引言
  習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定文化自信,要以增强文化自觉为出发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1]。冯骥才先生认为:“传统村落中储藏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2]。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的传统村落逐渐消失,其中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之消失。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普遍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国家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但是如果没有村落居民自觉的保护意识,法规也很难实现其效力。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古镇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探讨提高传统村落居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自觉意识的策略。   1文化自觉对于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在1997年提出的。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氛围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能够在多元的文化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类别文化能和谐共处、各舒所长、联合发展的共处守则,最终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3]。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是指社会成员以某种方式参与、干预、介入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从而影响社会发展。除了政府机构及其所属机构之外的公民、法人、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发展,可以补充政府工作的不足,与其共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1.1居民文化自觉有利于挖掘、保护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
  存活于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历年历代村落居民的生活中产生并发展的,蕴含在其后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民间文化底蕴,全面地反映了传统村落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状态,它集中体现了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其内涵是与居民的精神生活分不开的。只有居民自觉地进行参与,才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得到活态诠释和延伸,才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的传承与保护。
  1.2居民文化自觉有利于保护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
  文化部原部长孙家正早在2004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讲到:“社会的现代化对传统文化客观上起着消解的作用。如果主观上再不自觉地对传统文化的文化生态加以保护,那么在局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传统文化的瓦解,就不是危言耸听”[4]。文化生态是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多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远比自然生态更要复杂[5]。传统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原生环境,居民们世世代代生活于斯成长于斯,对于村落具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感,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在源头上发力,进而整体性保护村落的文化生态。
  1.3居民文化自觉有利于加强居民对于传统村落的地方文化认同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分明确地指出,文化认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关键所在[6]。传统村落居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其实是对自我文化的认同。现代化及城市化的影响导致居民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逐渐趋同,与外来文化相比,年轻人往往对本地的传统文化失去兴趣甚至拒绝接受。如果能够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活动,让居民置身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使其亲密接触非遗项目,深入到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方可通过探寻其历史渊源,唤起其内心深处的乡愁,从而加强文化认同感。譬如在沙湾古镇调研工作中一些居民自述:通过参与村民自发组织的“北帝诞”出游,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先祖们的传统文化,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浓厚情感,也是加深“乡情”的一种途径。
  1.4居民文化自觉有利于实现文化的创新与良性发展
  社会在发展,传统村落也在发展,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需要在保护中发展,这样才能应对传统村落中日新月异的各种社会问题,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地居民的创造力是巨大的,也是发展文化的动力。只有文化自觉才能激发并深度挖掘居民的才能与潜力,进而推动文化的创新,满足传统村落现时发展阶段的精神文化需求。再者,居民对本地文化的态度,影响着传统村落的生活方式及外在的结构,也决定着一个村落是否能够健康的发展。只有激发传统村落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深厚的感情并予以保护,才能避免文化断裂,避免文化碎片化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本地文化的良性发展。
  2居民参与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2012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中明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作为传统村落的特征之一。但是,近年来,大量传统村落及其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传统村落的破坏和消减濒临灭绝。自“传统村落”的概念于2012年正式提出后,我国各省市各相关单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都予以了足够的重视。笔者经过调研与访谈,发现从居民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2.1居民文化认同感缺失
  近年来,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为了满足城镇化发展,传统村落中的民居、祠堂、寺庙等古建筑被大量拆除,这些都是对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的严重破坏,居民的居住方式、活动方式发生了改变,这些非遗传承的载体受到破坏,其传统道德观念就会逐渐地被淡化,包括对非遗的情感[7]。
  在大众文化的裹挟和冲击下,现代人普遍缺少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对本地传统文化认同感严重缺失,也无法挑起传承的担子。而现有的传承人逐渐年老艺衰,致使非遗传承出现断层的现象。对群体而言,由于追逐经济利益,一些作为维系居民关系重要纽带的集体传统活动消失,居民之间的集体意识也变得越来越淡薄,一些非遗文化的民俗活动也因无法开展而消逝。
  2.2居民自发的组织推动力不够
  目前村落中的一些非遗活动的组织依然是完全民间的,由居民自筹经费、自发组织,其组织过程完全依赖于居民的民間信仰力量。但是,由于没有专项和稳定的资金来源,资金得不到保障,活动区域受到限制,一些活动形式就会逐渐消失。此外,地方居民中的组织者策划者文化程度不高,在管理、策划方面的水平较低,无法合理有效地将非遗保护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与困难传达给地方政府,导致自发组织的非遗活动无法与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进行衔接,这样就使得居民自发组织无法发挥对非遗活动的推动作用,呈现出来的非遗活动就失去了其原真性。
  2.3居民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路径有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虽有法可依,但是部分法例仍然居于理论化阶段,缺乏具体的实际操作性。目前相应的监督和反馈制度缺乏,导致居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果始终差强人意。传统村落居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如果他们不能自主行使自身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自觉传承非遗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对于收集群众意见反馈方面的工作比较欠缺,民意调查渠道的不健全就使得非遗保护的现实状况无法及时传递给政府,居民参与的有效性下降,久而久之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   综上,纵观目前传统村落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问题均与居民主观能动性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能够加强文化自觉意识,使居民对保护传统村落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产生深刻的认识,继而产生文化的自豪感,这样才能实现内涵保护,保护深藏于思想意识中的非遗文化的精神底蕴。
  3提高传统村落居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自觉意识的策略
  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探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从根本上深化居民对非遗文化的认知,这就需要将非遗保护形式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扩大居民对保护的接触度,使其将保护变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在整个村落中形成积极的保护文化氛围。以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古镇的传统村落作为个案,系统提高传统村落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建立自上而下的保护机制,引导塑造非遗文化保护氛围
  3.1.1政府工作机制的制定
  政府作为非遗保护的主导者,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费设施等各方面的引导,会给予传统村落非遗保护更加广泛的政策支持。广州市于2007年成立了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2015年成立市文广新局非遗处,组织实施管理協调非遗保护工作,包括全市非遗普查、保护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基础上,颁布了《广州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岭南文化工作方案》,并正式启动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制定工作,结合广州市非遗保护实践,带动各区非遗保护中心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形成良好的非遗保护氛围[8]。
  番禺区文化馆于2009年成立番禺区文化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和指导开展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计划和工作规范;开展非遗的普查记录、推荐申报、整理研究、传承保护、普及推广、交流传播等。
  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有助于激发传统村落居民对村落的情感,进而激发出自觉保护意识。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产物。在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孤立的保护或仅仅专注于非遗表现形式的保护,就会割裂与文化生态环境的天然联系,属于保护性的破坏[9]。沙湾古镇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时,一直注重保存和重现历史建筑,并尝试保留其相应的功能,利用历史建筑进行非遗文化展示,如广东音乐纪念馆三稔厅原为广东音乐的发源地,经打造成为广东音乐传承人进行音乐研究、音乐创作和演奏的活动场所;利用留耕堂展示沙湾的宗祠文化,彰显古镇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外,在古镇文化空间中举办各类民俗节庆活动,不仅传承了民俗文化,也延续了古镇的文脉。
  发展至今,番禺沙湾古镇作为原居民生活性社区的本质基本没有改变,原真的文化生态、生活形态保存基本完好,这对于沙湾古镇场所精神与文化意义的延续至关重要[10]。省级非遗项目沙湾飘色,缘起于民间每年三月初三“北帝诞”民间祝庆活动,飘色巡游则是伴随“北帝诞”游神活动的重头戏。最初沙湾全乡共同祭祀北帝的活动,是由各坊里按年轮流在本坊里奉祀。后来将留耕堂旁边的祠堂改造成为祝庆活动的场所,保存了本地奉祀北帝的传统。现今,延续传统的民俗活动“北帝诞——迎神赛会”,整个活动围绕主要建筑——玉虚宫进行[11]。飘色的文化空间,是其产生和生存的文化土壤,是对其进行保护的重点。所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得以孕育、滋养的文化生态环境一起保护,并与当地传统村落保护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3.1.2对传承人、传承队伍进行支持
  通过加强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是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截至2019年10月,番禺区拥有国家级名录3个,省级名录12个(含国家级),市级名录18个(含省级或以上),区级名录35个(含市级或以上)。截至2019年5月,全区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7名(含国家级)、市级19名(含省级或以上)、区级43名[12]。对于已经纳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政府为其遗产相关资料存档、研究、保护与传承等工作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对于暂时没有纳入级别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积极定期统计检查并建立一套动态的价值评估体系,同时对原有的非遗数据库进行完善,并制定《非遗资料管理办法》,使非遗基础档案做到及时整理、规范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非遗保护从“重申报”逐渐地转向了“重传承”。所以沙湾古镇给予非遗传承人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在古镇开设工作室,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收益。灰塑项目传承人梁棉、砖雕项目传承人何世良、水牛奶项目传承人王秀甜等把工作室设在沙湾,培养出一批徒弟,将非遗手艺进行了很好的传承。
  3.1.3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所
  在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仁宝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飘色、醒狮、广东音乐、灰塑等非遗项目的传承基地,在沙湾镇西村育才小学建立广东音乐的传承基地,进行非遗项目的教育与传承;在沙湾世良工艺美术工作室建立广州砖雕传习所,培养砖雕传承人的同时向游人展示雕刻技艺。传承基地与传习所是贯彻“社会广泛参与”的重要机制。
  3.2利用社会传播体系等途径提高与非遗的接触度加强文化认同感
  通过提高居民与非遗的接触度,加强民众对国家民俗类非遗保护工作的关注,实现居民广泛、积极地参与。
  3.2.1民俗节日、主题活动日的集中宣传
  文化民俗节日是宣传非遗保护理念、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平台。基于主题活动开展传统表演艺术的演出实践,则有效地提高了传承人群的积极性和活跃度,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沙湾古镇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州非遗开放日等主题活动日,对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展演和展示及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通过砖雕、水牛奶制作等展示、体验活动,让市民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增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3.2.2网络与数字化保护的结合的手段
  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在非遗传承、保护中加入互联网思维,来焕发生机。建立专门的非遗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发布非遗常识、非遗资讯及非遗相关的新闻动态,将非遗相关知识与活动传递给x居民。此外,利用新媒体进行有趣味的微信推介,也可增强非遗项目的活力,与政府官网正式的、偏重理性介绍的宣传相辅相成。此外,非遗中心也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对非遗活态传承项目文字和音像记录,对非遗历史文化的口述史料如调查、采访的资料进行记录。   3.2.3开展活动“非遗进校园”等活动
  教育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才能使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长效的作用。自2009年开始,番禺区非遗中心每年皆定期举办“寻找禺山的记忆”等番禺非物质遗产“进校园”活动,将区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带进现场展示、讲解,以及通过问答和讲座的形式,向区内中小学生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此外,在暑期青少年非遗传承班,开设广东音乐等课程,这些手段可以让新一代人了解本土的文化,对非遗扎根青少年群体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3.3增强居民中社会组织的推动力
  传统村落中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社会组织,是对其进行原真性保护的促进者。通过发掘传统村落文化的潜质,保持传统村落文化特质,建立传统村落共同体的意识,使得村落中的社会组织力量得以发展,对传承人的培训选拔、活动的规范性保障都大有益处,并且可以提高居民的认可度,提升非遗保护工作的公众关注程度。保障社会组织力量的发展,可以发挥出很多积极正向的社会功能,譬如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功能。
  3.3.1 提供资金保障
  为了更好地促进居民参与非遗保护,番禺区非遗中心每年向政府申请专项基金扶持社会组织来完善组织建设。如沙灣飘色协会及沙湾飘色协会成立于2012年5月15日,以保护、传承沙湾飘色艺术为宗旨,通过收集、修复、创新等方式保护飘色技艺、器物和装饰,并致力于培养飘色接班人,通过各种飘色艺术交流活动,积极创新技法,成功促进了飘色艺术的活态传承。
  3.3.2意见反馈机制的建立
  采取多渠道多平台接收群众意见反馈。创建微信公众号平台“番禺文化馆”“沙湾古镇”等公众号创设群众发声平台;在“广州番禺发布”专门介绍番禺特色民俗活动的资讯,并开通群众对于非遗保护的意见反馈渠道;番禺区文广新局定期举办非遗保护研讨会,邀请社会各阶层人员参与,集思广益,实现对非遗保护的监督和反馈。居民群众自身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但对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其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也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认同感也会不断增强。
  3.4借力文化产业发展
  在非遗文化的内涵得到延续的前提下,将文化项目转化为文化资本,有利于促进传统村落居民形成自觉的保护和传承意识[13]。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展非遗文化产业可以看作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保护或者说是“活保护”。此外,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主要原因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够,如果能在传统文化中加入现代元素,让传统与现代结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形式,就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那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实物载体进行展示,以及进行创意化表现,如开展创意市集活动和开展以地域文化为主题的表演活动等,兼顾了非遗创造的经济效益与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
  沙湾古镇以文创产品作为切入点,将传统村落、非遗项目的历史文化通过实物载体展现,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古镇秉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路线,创新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融入了非遗文化特色,推出了一批实体产品,如沙湾飘色公仔、沙湾古镇系列保温杯、满洲窗书签、清水井零钱包等。此外,通过创意市集的实践展示,将传统非遗文化元素融合现代审美后进行再创作,令游客了解非遗的历史溯源及产生过程,让拥有历史积淀的非遗文化被众多游客所了解。沙湾古镇从2013年开始与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景区内举办创意市集,邀请大学生现场制作文创产品,在展示的同时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将非遗文化成功活化。
  此外,发展非遗文化产业,科学地对非遗文化活动进行设计、包装、宣传,有利于非遗文化与时俱进地发展创新,同时也为传统村落居民带来经济利益,解决了村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更会促进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沙湾古镇与广州市新力实业有限公司联动发展推出沙湾古镇非遗文化主题保温杯、保温桶等系列产品,在古镇各文创实体店售卖,在宣传保护非遗文化的同时,也为古镇获得了经济效益,居民们集体获益,对非遗文化的宣传、保护意识就会增强,自觉性也会提高。
  4结语
  保护蕴含于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传统村落的“魂”,它们记录着村落繁衍生息的历史,凝结着村落居民的文化精神。提高文化自觉意识,由“文化自觉”逐渐走向“文化自信”,有助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而这项事业具有着长期性和渐进性,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沙湾古镇在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在促进古镇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广大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淳,方贤绪.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理论内涵和价值要义[J].学理论,2019(4):4-7.
  [2]李扬.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问题初探[C]//北京古都学会,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业委员会,永定河文化研究会.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15:7.
  [3]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 5-9.
  [4]孙家正.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文艺研究,2004(1):4-9.
  [5]李翔海.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的理论特质及后现代意义[J].中国哲学史,2004(2):5-13.
  [6]张博,程圩.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08(1):74-79.
  [7]兰晓敏.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与城镇化进程之悖论[J].艺术学界,2017(2):92-101.
  [8]宋俊华.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9]吴卫华.文化自觉: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N].光明日报,2008-09-24(9).
  [10]郭谦,颜政纲.番禺沙湾古镇保护与更新的实践与思考[J].南方建筑,2014(2):37-43.
  [11]刘志伟.传统乡村应守护什么“传统”——从广东番禺沙湾古镇保护开发的遗憾谈起[J].旅游学刊,2017,32(2):7-8.
  [12]番禺区文化馆.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单名录[DB/OL].[2019-10-24](2019-12-18).http://www.gzpyqwhg.com.
  [13]林青.习近平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6):20-27.
其他文献
摘要:福建省晋江地区的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塑造了高密度的半城市化建成环境。本文以其典型代表晋江市陈埭镇为例,从产业、村社、空间三者互动关系的视角,阐释了“晋江模式”下小城镇建成环境的成因机制。改革开放之初,陈埭镇本土的社会资本促成了自下而上的作坊工业兴起,奠定了以村民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了村企合一、家户开发的空间格局;1990年代至2010年,村社基层治理克服外部管制压力,
期刊
摘要:传统村落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反映了特定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凝结成空间逻辑成为村落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是传统村落内在价值的重要构成之一。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空间逻辑正面临严峻挑战,村落空间也因此日渐衰败并走向异化。本文以空间逻辑的视角,结合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赤岸镇雅治街村案例提出了传统村落空间修复的策略与方法,可以为进一步认识传统村落空间内在逻辑及传统村落空间修复提供一定借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恢复绿水青山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党的十九大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乡村地区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往往也是“老、少、边、穷”地区,其中的乡村地区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的重点地区,不仅肩负着生态保护的管控要求,还面临着保护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美丽发展的要求。本文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迅猛,在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乡村发展的束缚,城乡发展机会严重不均,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矛盾日益加深。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主要从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试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导向上希望以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实际效果并不显著。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
期刊
摘要:文章对工业遗产的概念、形成、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分析贵州省盘州市火铺片区 “三线”工业遗产构成和价值的基础上,从小城市规划与“三线”工业遗产保护的关联性入手,通过对小城市“三线”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框架建构,“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结合城市文脉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宜人住区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要作为小城市发展的组成部分统筹规划,并给出建议。
期刊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和编制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对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的研究多为单一角度或者单一地域而不够全面系统。本文以2019年9个省份已发布的村庄规划导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的总结归纳和横向比较,提出了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1)多规合一;(2)分类引导村庄发展;(3)严守刚性管控底线、严控用地规模的同时适当留出弹性空间;(4)强化村民主体地位,规划师全
期刊
摘要:实用性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地的空间载体,而村域又是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最关键单元。占乡村类型大多数的“集聚提升类”村庄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探索研究此类村庄的基本特征、把握其演变规律及规划编制方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以中部丘陵地区作为研究典型区域,从乡村规划视角对集聚提升类村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思路、规划路径及关键重点等进行分析,发现基于村庄单元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是
期刊
摘要:盘活农村集体土地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而当前我国各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普遍存在土地资产形成不规范、使用效率低下、缺乏管理等现实问题。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方式上一直在积极探索与创新。文章基于地区对比视角,分别从地域历史背景、顶层制度设计、建设指标获取方式、实施单元、实施路径和利益分配方式分析比较三地农村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方式,以实际调研案例加以佐证
期刊
摘要:文章采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组织开展的驻镇调查数据,探讨了小城镇企业空间偏好及企业生产效率。研究发现,小城镇企业与大中城市企业在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小城镇企业普遍经营时间短、企业规模小、产值与利润低,以传统农业、工业及制造业的生产实业型公司为主,且与所在城镇联系紧密。小城镇企业对所在地资源材料、区位交通、本地人脉、用地与劳动力成本等条件存在空间偏好,且主要面临成本高、市场扩展难、融资难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乡村地区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传统“自上而下”编制的村庄规划多是谋划村庄终极蓝图,缺乏对村庄发展动力和规划实施机制的统筹考虑,无法解决快速城市化与城乡二元割裂导致的村庄空心化、产业衰败、环境破败等问题。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巴山寨村为例,针对村庄现状发展特征,秉承上下联动共同缔造价值观,创新性地提出了“印象+谋划+行动+议程”的新型规划体系。以“巴山印象”明晰村庄发展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