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表现技巧出探

来源 :照相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布列松(Henri Cartient-Bresson)曾说:“在摄影中,最细微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伟大的题材。”然而,并非任何一件细微的东西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演变成一个大题材的,只有摄影者运用他的知觉、智慧和情感,让整个身心与拍摄题材交流融合,并通过适当的表现技巧加以表现,才能展现出拍摄题材的伟大一面。
  
  善于观察
  
   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影,百分之九十是观察,百分之十才是拍摄,不善观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拍摄。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只机械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外观,而是要深刻地揭示出其内涵和神韵。虽然高明的观察力并不能保证创作出上乘之作,但是,没有这种观察力,要获得优秀的摄影表现力是决不可能的。
  杂念的干扰和对拍摄题材的先入主见是提高观察力的最大障碍。生活的压力、工作的不顺心以及种种杂念往往会使摄影者思绪不集中,而对拍摄题材失去足够的敏锐性。对拍摄题材的先入之见则容易使我们带着头脑中早已形成的框框来看事物,致使我们只能看清框框以内的事物,却妨碍我们观察框框以外的世界。
  摄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她还有赖于一定的器材与设备。因此,摄影者在观察时还必须要意识到,人眼的视觉感受与照相机的记录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人眼的视角相对较稳定,一般在180°左右,而照相机的视角却随镜头的类型而变化,使用广角镜头时照相机的视角大于人眼的正常视角,而使用远摄镜头时照相机的视角则小于人眼的正常视角。其次,人眼对景物的空间和透视感受与照相机所记录的不一样,照相机所记录的空间和透视感会随镜头的视角大小而变化。广角镜头突出了空间和透视感,而远摄镜头则削弱了空间和透视感。其三,人眼对色彩、反差的反应与胶片的反应存在差异。人眼对明暗反差的感受范围较大,而胶片受其宽容度的限制,只能记录一定范围内的明暗对比,如果景物的明暗对比范围超出胶片的宽容度,则只能进行选择性的曝光以确保景物的主要特征。
  
  利用对比突出主体
  
  所谓对比,就是在画面中将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或两种存在巨大差异的表现形式并列,使之互为依存,互为映衬,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突出主体。对比是摄影创作中极为常用的表现方法,它的具体形式通常包括虚实对比、影调对比、色彩对比、大小对比和透视对比等。
  1.虚实对比人的正常视力对30cm以外的景物的感受都是清晰的,但在摄影中可利用照相机能控制景深大小的特性,使被摄景物一部分清晰一部分虚糊,这种虚实的画面效果是完全不同于正常的视觉效果,因而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主体变得鲜明。
  2.影调对比也即明暗对比,在摄影过程中,利用光线、滤色镜以及曝光等因素对画面的影调加以控制,以使主体本身、主体与背景或主体与陪体之间出现明暗差异,这种明暗差异是相当诱人和充满趣味性的。
  3.色彩对比色彩本身就给人一种鲜明的视觉感受,运用色彩对比则使这种感受变得更加强烈和富有感染力。色彩对比还可以使整个画面中的景物在没有明度变化的情况下更加清晰易辨。
  4.大小对比在构图过程中,利用透视和摄距的因素,改变主体与环境或陪体间的大小比例关系,主体的这种或夸大或缩小现象,打破了构图中的大小匀称性,从而使画面充满视觉吸引力和趣味性。
  5.透视对比没有透视对比就没有远近空间之感。利用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的成像特点,可以有效地夸大或压缩空间透视来突出主体。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强调对比的运用,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画面内容或形式上的对立,绝对的对立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和谐之中的对比,这样才符合更高层次的审美要求。
  
  设计和运用线条
  
  虽然线条是最基本的视觉元素,却具有极大的表现力。它不仅能表现形状,确定边界,指示方向和暗示空间,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
  水平线——暗示着宁静、镇定和安详,视觉上有平稳感。
  垂线——与坚定的信念相联系,有雄壮和抗争之意,视觉上有严正、直接之感。斜线——表示动感和趋向……直线——表示力量和决心……曲线——表示完美、流畅与和谐……折线——表示动乱、混淆、多变和逆转……
  线条不仅能通过粗细、曲折、长短、数量以及在画面中的位置,给人造成各种印象或引起各种感觉,而且还具有引导性,在画面中,它能够有效地引导受众目光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地从主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因此,在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中都非常重视线条的设计和运用。
  在摄影中设计和运用线条时,摄影者不仅仅要考虑线条给受众所带来的心理感应,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观察和提炼。一些有用的线条往往蕴含在纷杂的场景中,摄影者只有通过细致而敏锐的观察,才能得以发现和提炼。当然,在观察和提炼的过程中,摄影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光的因素。首先,不同的光照会直接影响被摄体所产生的线条和形状的效果,例如,顺光照明利用色块之间的对比而产生的被摄体线条和形状,与逆光照明利用明亮的轮廓线所勾画出的被摄体的线条和形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在特殊的光照下,被摄体还有可能显示出不同寻常的线条和形状效果。其次,不同的光照会间接影响画面的影调结构,而不同的影调结构也会起到增强或削弱线条的设计效果作用。
  
  运用前景
  
  运用前景是摄影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由于前景是被摄体的一部分或被摄体周围环境的一部分,因而可以象征近的概念。前景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越大,近的感觉也就越明显。不仅如此,从构图和视觉感受角度来说,前景还有增强透视和空间感、平衡和美化画面或将受众的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作用;而从内容的表达上来说,前景还可以起着说明、解释主题或渲染气氛的作用。
  前景在画面中的位置是相当灵活的,可上可下,可左可右,甚至可以框的形式布满画面四周,但在表现与处理手法上却通常采用以下几种。
  1.虚化前景这种手法运用小景深的原理将前景虚糊,通过虚实对比来突出主体。
  2.实化前景这种手法运用大景深的原理将前景实化,使前景与主体相呼应,进而衬托与说明主体。
  3.季节式前景选用最富季节特征的花萆树木充当前景,使作品弥散出浓郁的季节气息。
  4.地方式前景将最富地方特色的物体选作前景,对主体所处的地方或环境作出交代。
  5.框式前景利用门窗或树丛等物体构成的框式结构作前景,这种前景不仅强烈的透视和空间感,而且一般还具有对称之美。
  6.夸张式前景利用广角、超广角、甚至鱼目艮镜头 的成像特性,使前景加大或夸张变形。夸张式前景具有很强的对比和透视效果,因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调节透视
  摄影的成像特性之一就是用一个二维空间表现出三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相比,二维空间没有前后(深度)这一维度空间,这使得从客观上说,许多再现的被摄对象有可能失去原有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因此,在摄影创作中,摄影师如何利用人对深度的知觉经验,尽可能突破平面视觉的局限,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中表现出被摄对象的空间层次感和立体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创造性地对摄影中的透视表现加以调节和控制,摄影者除了掌握线形透视、空气透视和散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外,还必须深谙以下这些影响透视的要素。
  1.线条线条不仅能通过粗细、曲折、长短、数量以及在画面中的位置,给人造成各种印象或引起各种感觉,而且还具有视觉的引导性,因此,摄影中利用线条,尤其是斜线可以有效地调节透视效果。
  2.光照强度通常情况下,光的强度在拍摄画面上是不尽相同的,正是这种明暗不同的反差帮助我们形成了纵深感。在我们视觉感受中,一般亮的物体会比它的实际位置显得近一些,而暗的物体则显得远一些。
  3.光线的硬软光照越是直接、刺眼,画面内的色调对比就越是明显,画面的纵深感也就越强。由于柔和的间接光不大会产生阴影,也难以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因此,它的透视效果较弱。
  4.光线的方向由于正面光消除了色调和明暗的对比,并使所有阴影都落在被摄对象的背后,因此其形成的透视效果较弱。侧光和逆光照明可产生阴影,强化质感,并形成反差、色调对比及线条,因此能产生较强的透视效果。
  5.拍摄距离拍摄距离越近,被摄对象的成像越大,因而透视效果强;反透视效果弱。6.拍摄方向对于一个立体的被摄对象,从正面拍摄所呈的透视为平行透视,从侧面拍摄所呈的透视为成角透视。成角透视的线条收缩感比平行透视明显,因此,透视感也就更强。
  7.影像清晰度如果被摄对象的界限或轮廓清晰,那么看起来就显得较近;反之,就显得较远。被摄对象的清晰度可通过对焦、景深以及烟雾等方法进行控制。
  8.镜头的焦距和视角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有着不同的成像特点,广角镜头容易产生“近大远小”的效果,因此,当它靠近被摄对象拍摄时会呈现出扩展的透视效果。远摄镜头具有“空间压缩”的能力,因此用它拍摄会呈现出压缩的透视效果。
  9.色调在正常视觉下,暖色调看起来向前靠,冷色调看起来向后缩,因此,在距离相等情况下,明亮的红色物体比明亮的蓝色物体似乎要近一些。此外,饱和度大的色彩比饱和度小的色彩看起来要近一些。
  10.画面布局画面的下半部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所以位于画面下半部的物体通常比上半部的物体显得更近些。另外,当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前时,会显得较近,即便它的大小比后面物体小也是如此,因此,重迭也是创造空间透视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视觉吸引力
  
  摄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其作品是否具备良好的视觉吸引力极为重要,它关系到作品能否在极短的时间里引人注目,进而打动人心。因此,一个成熟的摄影师在发现上好的题材后,往往并不急着下手拍摄,而是花费许多精力和时间精心考虑其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般来说,要使一幅摄影作品具有良好的视觉吸引力,以下几个要素是不可或缺的。
  1.简明、有条理简明和有条理是生动艺术表现的基本要求,也只有简明才能引人注目;任何繁杂和无条理只会分散人的注意力。
  2.强烈而又不过分的对比在画面中将两种不同性质或存在差异的事物并列,使之互为依存和映衬,必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从而起到突出拍摄主体的作用。
  3。丰富的细节根据视觉经验,清晰细腻的细部表现会让观者产生真实感和亲近感。有时,细节是最动人的。
  4.高清晰度除非为了创意或表现动感而采用虚糊的影像,通常情况下,高度清晰的画面容易引起观者的亲近感和愉悦感。
  为了满足这些视觉吸引力要素的要求,摄影师往往要在拍摄时竭尽全力地对画面构图、用光及器材设备等加以独特的运用。例如,在繁杂的环境中,摄取被摄对象最具特征和表现力的部分,甚至用特写画面加以突出;用侧光生动地表现出被摄对象的质感或用逆光干净利落地勾画出被摄对象的轮廓;用广角镜头和远摄镜头产生扩展和压缩的透视效果;利用对焦、景深等手段控制影像的虚实对比;采用大片幅照相机和胶片、严谨的操作来保证最佳的影像素质……
  当然,作为一名成熟的摄影师,应该明白:一幅摄影作品仅仅只具有视觉吸引力是远远不够的。视觉吸引力固然很重要,但它只是吸引观者注意力的一种手段,它只是作品的表面特性(因为任何华而不实的作品也都具有吸引力)。真正称得上优秀摄影作品的必须是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也只有这样作品才能给人心灵上的震撼!
其他文献
在2004年夏秋之交的德国科隆博览会上,传来了令全球蔡司品牌拥趸者值得为之雀跃的好消息:事隔60余年之后,卡尔·蔡司公司重新推出了采用“蔡司—伊康”品牌、经过全新设计的?35旁轴测距式相机!该机发表以后,引起国内外蔡司相机爱好者的极大兴趣,纷纷来电、来函打听有关该相机的详细情况。现将广大读者感兴趣的问题答复如下,以飨读者。  问:蔡司—伊康135旁轴测距手动调焦相机研发、设计以及制造者是谁?  答
期刊
佳能EOS-1Ds MarkⅡ专业顶级数码单反相机2004年10月中旬在中国市场发布,笔者有幸试用并与曾用过的多款佳能和其他品牌的数码单反相机的性能、技术指标作了比较,现将感受与影友分享。    卓越性能    日本佳能照相机制造商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一贯风范,即注重最新科技的应用,产品开发有着领先潮流的前瞻性,而且有着惊人的成功率。2002年推出的具有1110万有效像素并和传统35mm胶片相机基本
期刊
当今摄影界,数码之风越刮越烈,传统摄影器材正在遭遇寒冬。作为国内照相器材行业唯一具有单反类和平视取景类双中国名牌产品的生产企业——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产品生产、销售的情况怎样?公司今后有何打算?带着这些读者所关心的问题,记者走访了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同时,也欢迎读者朋友就传统照相器材的发展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本刊将继续关注;    数码大潮涌动,但它仍然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相机    
期刊
135传统相机的数码化改造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后叶起,数码相机挟其无与伦比的优势,以破竹之势进入影坛,目前其高像素的像质已胜过最佳胶卷而有余,故传统的胶卷相机欲与之平分秋色已不可能,欲与之平起平坐,更是无望;只能退避三舍,俯首称臣!有人称尼康于2004年10月才上市的新旗舰相机F6为胶卷相机的“末代皇帝”,是有其必然性的理由!  当今之世,如果拿架胶卷相机为时尚女子拍照,似乎怕人笑有些拿不
期刊
期刊
在不同的影像技术领域,对影像清晰度与清晰范围的要求各不相同。对摄影艺术而言,不同的影像清晰度可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对于司法影像、医学影像等影像技术而言,却始终绝对需要最佳的影像清晰度及足够的清晰范围以确保影像的准确性、纪实性。而在这里,后者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影像的清晰度与清晰范围    影像的清晰度是指影像清晰的程度,有清晰、比较清晰等程度。影像的清晰范围是指影像从清晰到比较清晰
期刊
  
期刊
扫描仪与数码相机一样,是计算机的外部输入设备。它能将各种图像信息(如图片、照片、透明幻灯片和文字资料等)通过扫描仪扫描后转变成数字信号,并输入计算机。再通过计算机完成对图像和文字信息的处理、管理、存贮和输出等。  扫描仪获取影像的原理与数码照相机相同,扫描仪是以CCD(CMOS)半导体感光元件为技术基础的图形输入设备,通过对图片逐点光照扫描,产生图片的模拟信号,再经“模/数”转换后产生计算机能识别
期刊
喜欢摄影也钟情于摄影器材,常去京城各数码器材店转悠成了自己的一个嗜好,需要的又力所能及的则千方百计也要随心逐愿,无力购买的高档器材,多多去品味饱饱眼福也充满快乐。参观各类摄影器材博览会让我留连忘返,不但能了解科技信息动态,还能得到很多精美的影像器材资料,观瞻新产品,新技术,新功能更是一种享受。  说真格的,很少有人想到短短几年各类摄影器材展中竟让数码器材占了上风!不得不承认数码概念已经成为摄材市场
期刊
1963年10月,奥林巴斯公司根据日本许多相机公司纷纷开发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情况,遂决定推出以PEN为原型的35mm半幅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第一款这种结构的奥林巴斯F型相机面市后很快成为热门商品,4年后总销量超过?00万台,总计有奥林巴斯F型、FT型(黑、白机身各一款)、FV型4个款式,同时还推出了与这些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配套的多款标准、广角、远摄、超远摄和变焦距镜头。  20世纪70年代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