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做父母?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_66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听闻一则颇有几分黑色幽默的应聘“趣闻”——人事经理问:“你家住得离这里远吗?”大四女生答:“今天我妈送我来的,这个我要回去问我妈才知道。”问:“你一星期能在这里做几天?”答:“这个我要回去问我妈才知道。”问:“你期望薪资是多少?”答:“这个我要回去问我妈……”“那你‘回去’吧。”以上“趣闻”实录自某公司招聘现场。
   “趣闻”虽为个案,但笔者忍俊不禁之余,更心生几分悲哀:孩子,你怎么啦?我们已行过“成年冠笄礼”,我们不是“袋鼠”!孩子:你必须勇敢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勇敢地喊出:“我的人生选择我作主!”
   毋庸讳言,“求职”是人生旅途中一次相当关键、要紧的选择。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做子女的多听听家长的意见,而做父母的对孩子多加指点,应该说都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
   然则,每个孩子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份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天赋与志趣。做父母的倘能及早地发现孩子的志趣与天赋,自然也是父母的骄傲与孩子的福气了,我们又何必去做孩子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去替他選择人生之路呢?
   眼下做父母的,不但求学、求职全程陪同,连孩子的终身大事,都要由父母来拍板定夺。由“包办婚姻”进而到“包办人生”,你说孩子“而立”之年尚能自立么?
   据统计上海市便有七八万90、00后之年轻一代在家“啃老”——名为“啃老”,实为“圈养”。
   笔者一位作家朋友就曾痛心疾首地对我说过:“我可以看破世上的一切,可以对任何难题拿得起,放得下。唯在儿子的前程命运关头,便不得不屈服于世俗的力量,为他去四处奔波,求托人情。有时想想真恨不得扇自己两个耳光!”真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包办心”,却包得不值,办得过分!
   《呻吟语》曰:“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在教育孩子上,我们是否“情爱过义”了?做父母的倘若将孩子们的一应兴趣个性、吃穿住行,乃至前程命运悉数越俎代庖了,这“做法”本身是否已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据我想来,现在即开始做“主人翁”的孩子,在未来世界恐怕倒很难做得来主人翁的。“管得太具体,孩子没出息”,是为教子醒言!
   我们如何做父母?其实早在一百年前,鲁迅先生已给出现成而极富远见的答案: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第二,便是指导。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第三,便是解放。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倘照鲁迅先生的说法,唯“能使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一个完全的人”之父母,才有资格称之为“人之父母”,则我以为:把人生之路的“选择权”还给孩子,便是明智而人性的“人之父母”的做法,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韦荣景/图
其他文献
《尝到“滋味”之后》(《杂文月刊》2020年10月原创版)一文,帮我理解了“破窗效应”理論: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得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破窗效应”凸显出“第一次”的重要作用。南非食人狮第一次吃人后就开始非人不食;呼伦贝尔的母
期刊
刘邦年轻时,在沛县的乡下当亭长。古时五里一亭,这方圆两三公里的地方,大概就是今天的一条村。某日县城有富豪吕公,发出通柬宴请。吕公是县令的好友。刘邦得悉,前往赴席。   吕府宴会场面盛大,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主簿官萧何受任主持宴会,不时宣唱:“礼金不足一千者一律坐堂下!”刘邦入门缴礼,便往堂上坐。萧何当众拆封验资,内无一钱,只有片纸,上写“贺钱万”三字。原来刘邦没钱,打了張白条应急。   萧何大
期刊
中国式排队——加塞儿。   中国式相亲——电视上作秀。   中国式离婚——都是房价逼的。   中国式跳舞——广场大妈扰民。   中国式环保——只罚款,不治污。   中国式治堵——只见招,不见效。   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闯红灯。
期刊
2020年8月16日,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周日:在重庆动物园,一批熊猫迷前来给一只熊猫庆生,他们制作蛋糕,高唱“祝你生日快乐”。这只世界现存最年长的大熊猫,它名叫“新星”,迎来了38岁生日——相当人类110岁的年龄。它还是一位“英雄妈妈”,一共繁育了后代8胎10只,20岁高龄时还产下了一对双胞胎。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18至20岁。对熊猫的呵护,应该成为人类爱惜动物的标杆。我们常说,保护环
期刊
“压垮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此话虽然偏颇,但不无道理,再猛的庞然大物只要持续不断在其上添加稻草,终有一日它会轰然倒塌。这里面有一个充分必要前提:持续不断。没有这个前提,不会导致那个结果。   所以如果仅仅将功劳归结于最后一根稻草,显然有失公允。没有前面的稻草们持续不断、前赴后继、飞蛾扑火般地添砖加瓦,任你最后那根稻草有多大的魔力,庞然大物也不会轰然倒塌。每一根稻草或许分量不同、角色不一,但一样重
期刊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唐代诗人李绅一首《悯农》诗,道尽农事的艰辛,粒食的不易。因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成为中国许多家庭的家教庭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说戏文、神话传说中,节俭兴家,奢侈败业,历有所传。有一个故事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卑微,不忘节俭,他的家乡凤阳流传“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
期刊
“女德班”,既不是什么新货色,也不是什么好玩意。然而,近些年来,五花八门的“女德班”,非但屡禁不止,而且竟颇有市场:俨如荒郊野外烧不尽、锄不绝的杂草一样,一有合适的“气候”,就会新芽又萌、苟且偷生,被网友戏称为“打不死的小强”。   曾记否,2014年,“女德班”苦口婆心,教现代女性打不还手、骂不还口;2017年,“女德班”别有用心,宣扬女子点外卖、不刷碗就是不守“妇道”;2018年,“女德班”
期刊
南京女大学生被杀一案,令人唏嘘。她毕业的大学母校,我偶尔会经过。那是一片美丽的、生长青春和梦想的土地。最令人愤怒的是,此案系其男友与两名男子合谋,由这两人将她诱骗至云南省勐海县城郊外的山林中杀害并埋尸。此心歹毒到何等程度?!而据报道,这名女大学生失踪后,其男友还曾与被害女生父亲一同去派出所报案。此心无耻、诡异、狡猾到何等程度?!   这事让人想起此前杭州女子失踪案,事件中,也是其丈夫先报的案。在
期刊
车夫是一个古老的职业,可以说从人类驯服牛马之类的动物拉车载物载人开始,车夫的职业就产生了。尔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级制度的形成和战争形态的变化,牛车马车的用途不断拓展,车夫的地位也相应发生变化,为贵族、君王等上层社会驾车的人跃升为高大上的“御”,虽然为君王、贵族、将军驾车的“御”,得站立赶车,但他已然和这些“尊贵的大人们”成为了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任何无意或有意的疏忽随时可能造成车毁人亡。
期刊
去过山东孔府的人都不会忘记,在孔府的内室正门的墙壁上,绘有一幅龙头、狮尾、麒麟身的动物,传说是天界神兽。在神兽的四周堆满了人间宝物,但神曾并不满足,妄想把天上的太阳也贪为己有,结果被太阳灼死。   据说当年孔子将这幅画绘之内府,目的是告诫孔家世代子孙,为官者不能贪得无厌,否则,就象“神兽”一样下场十分悲惨!时至今日,此画仍能发人深省。   孔子的用意十分明显,重点是告诫有志为官的子孙不要太贪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