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2017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1.刊物转载量排名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以下简称《初中语文教与学》)2017年共转载论文198篇,分布在56种刊物上。学术水平相对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前11名依次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建设》《语文学习》《课程·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与评论》《语文知识》《语文教学与研究》,转载量均在5篇以上,其中数量最多的达到24篇。这11种语文教学专业刊及教育类综合刊共被转载论文130篇,占总量的65.7%;其余45种刊被转载论文68篇,占比为34.3%。
2.论文内容情况
对全文转载的198篇论文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转载量最大的是教学实践类论文,共104篇,占转载总量的52.5%,主要是有关阅读、写作、古诗文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改实验成果,可操作性强;第二是课程开发研究和教材分析类,共31篇,占比为15.7%;第三是教学理论类,共29篇,占比为14.6%,侧重对教学改革理念、教學过程和方法进行较为宏观的理论研究;第四是学业评价类,21篇,占比10.6%,分析中考试题和复习备考策略及阅读、写作的过程性评价;第五是教师专业发展类,10篇,占比5.1%,分析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另外有3篇属于其他类,占比1.5%。与2016年度相比,理论类文章减少4.6%,教学实践类文章增加2.8%,课程教材类文章增加2.2%,其余几类文章基本持平。
3论文作者情况
以转载论文第一作者统计,从作者单位隋况看,52%的论文作者来自中学,24.2%来自高校,17.2%来自教科院、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等教学科研单位,6.5%来自其他单位或单位不详。各项占比与2016年相当。从地域分布看,来自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福建、重庆八省市的作者分别占总量的23.2%、14.1%、13.1%、7.6%、6.1%、5.6%、4.0%,4.0%,除去2.5%的作者所在地域不详外,其余省市作者仅占19.8%,地域分布严重不均。同2016年相比,江苏、浙江两省作者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占总量的37.3%,北京、上海、山东作者数量分别增长1.2%、2.4%、3.0%,广东、福建、重庆作者数量略有上升。
4论文基金项目情况
《初中语文教与学》2017年转载的198篇论文中,有40篇分别属于国家级、省部级等不同级别的课题成果基金项目论文,占总量的20.2%,比2016年增长0.5%。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占1.5%,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占14.7%,其他基金项目论文占4.0%。
二、2017年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回顾
1.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再理解及实践优化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素养”“核心素养”有何异同?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017年度围绕这些关键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各自的思考。
(1)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辨析
要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其实质。研究者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为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解决复杂问题和不可预测情境的最关键和最具生长性的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和人文素养等,它由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情趣、文化传承、品德修养等构成(郑新丽《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培养策略》,《初中语文教与学》2017年第12期。下文引自该刊的文献只标注作者和期数)。“语文素养”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及其语言品质(徐洁,第12期)。“语文核心素养”是通过语文课程学习都应该具备的最关键的语文能力和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王云峰,第3期)。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学生凭借初中语文学科学习所要达到的言语能力和人文素养;其以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为标志,以培育学生人文情怀、形成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徐洁,第12期)。
语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维度,王云峰强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能简单分割(第3期)。徐洁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核心中的核心,强调其他人文素养的培育要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第12期)。王宁则提出语文培养思维是最根本的,是实施其他学科教育的基础(第12期《观点摘编》)。荣维东则认为“语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用能力是语用交际、语用审美、语用文化素养的统一,三者之间,语用交际是基础,语用审美是提升,语用文化是目标(第12期《观点摘编》)。
(2)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课程整合。研究者主张采取多元化的课程整合模式,通过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特需性课程等不同层级课程来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整合后的课程应呈现出结构化、系统化、生活化、活动化特点(徐洁,第12期)。亦可以围绕语言,建立概念的语言、文化的语言等相关课程内容(戴渊华,第12期)。同时,语文教材处理要指向语文核心素养。根据文本所包含的教育资源不同,教材处理可以有所侧重,如语言素材丰富的就以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为主,思维因素突出的就以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为主,民族特色鲜明的就以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为主等(吴如厂,第12期)。
教学优化。首先是设计挑战性的语文学习任务,基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以任务驱动语文学习。打破习惯的单篇教学的方式,设计组织以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为基础的语文学习单元,用真实具体的运用语言的任务来引领学生的学习(王云峰,第7期)。其次是实现学习方式的整合,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借鉴进阶式学习理念,实现深度学习(徐沽,第12期)。最后是围绕语言建构的课例实践。如以教学《陋室铭》《爱莲说》为例,通过感知语言、品味语言、训练语言、锻造思维、注重审美、渗透文化来实现引导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范维胜,第8期)。 总体来看,随着核心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也愈加接近核心要义。许多教师围绕核心素养理念,逐步调整教学的视角与策略。但同时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也有泛化、窄化、机械化等误区,在实践操作上,如何从语文教学的不同领域、不同学段整体考量,仍需研究的深度跟进。
2.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融合与转化
走进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应该是怎样的?语文教学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转化?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围绕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不同思路。
(1)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融合理念
研究者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等诸多本源性问题出发,探求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的理念。传统文化教育,精神价值层面的引领是其主要任务和目标。传统精神的载体在“经典诗文”,语文教材系统尤其是“选文”系统的重构,是融合的基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的具体落实,关键要素则是教材、教学与教师(严华银,第8期)。
(2)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转化路径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轉化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议题,它既是传统文化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当代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其基本要义包括时代转化、儿童转化、现实转化、方式转化等。可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如:选择与扬弃、审视与审判、开发与利用、合理运用现代技术等(成尚荣,第8期)。
(3)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文言文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研究者提出了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三种策略:溯源汉字,丰厚积累;还原礼俗,理解透彻;还原背景文化,提升认知等(王养民,第8期)。还有教师探索了古诗教学中的专题文化教学。如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例,分析古礼的“送别”仪式、古礼生成诗篇的过程,考证诗题中有争议的地名,探究古诗创作的“脱化’问题等(孙雨晴,第8期)。
正如于漪老师所指出的:“语文和文化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语文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最终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让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思维方式、精神品质得以延续和传承,在语文教育的丰沃土壤中培植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3.统编本教材的分析与使用
一线教师如何正确领悟新教材编写理念,把握教材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关于统编本教材的分析与使用成为2017年度热议的问题之一。
(1)统编本教材的特点解析
以七年级统编本《语文》为例,其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从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突出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四个方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于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能力发展,重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得到提升,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各单元课文的学习为主,辅以课外篇目推荐、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朱于国,第10期)。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还对言语实践进行了系统架构。其言语实践系统的横向架构体现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名著导读各大板块,纵向架构为各板块内部突出言语实践意识(诸定国,第10期)。
(2)统编本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审视
易海华以中西部地区为调查对象,发现阅读教学存在“学情和具体教学内容失联”“教读、自读教学实践区分的无为”“孤立教读单元内课文”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统编本教材使用中暂时暴露的问题,更反映出广大教师在教材使用中的习惯与积弊,是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的新表征。研究者所提出的“文本、学情与优化”“教读和自读各司其职、彼此配合”“单元内课文的整合解读和教学”不失为一种对策(易海华,第9期)。
(3)统编本教材的创新使用
统编本教材的“策略教学”探索。如何更好地使用统编本教材,研究者认为要开展有效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走向主动参与式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整合其他学科,兼顾多方面能力,结合真实情境,构建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的语文课程(章新其,第1期)。郑慧指出,统编本教材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课三种课型以“阅读力法”有机相联,可以理解为“教读课教方法-自读课试方法-课外阅读用方法”(第9期)。
统编本教材不同领域的使用探索。冯善亮提出“名著导读”纳入学期教学计划,通过口头报告、小组朗诵、论文宣讲、现场表演、微电影、多媒介演绎等,发挥学生个人特长和创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享(第9期)。但同时须警惕名著导读的课堂教学用力过猛,要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书,让学生海量地阅读。范兴华主张从教材研读、学情关注、资源开发、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五个基本环节人手,返璞归真,改善写作教学质量(第9期)。唐建新从遵循课标引导、实行分层要求、聚焦写作需求、分类指导修改以及鼓励及时发表等方面提出了操作建议(第6期)。还有研究者提出以单元为系统,巧用教材中的一些“零部件”,设计层次不同的学生“学的活动”(尹庆华,第1期)。
4.名著阅读的教学创新
2017年度关于名著阅读教学的研究侧重于探讨名著指导课的课型创新、不同类别名著阅读策略以及名著阅读的评价问题。
(1)课型创新
张彪以名著阅读指导课为例,探索把名著教学建立在线上线下的双课堂实践,发挥虚拟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优势,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习互助,以思维训练为目标,为各类学生提供更为适宜的课堂(第6期)。
(2)方法创新
蒋文华主张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教学系统化和教学生本化。将整本书阅读明确列入语文教学课程计划,确定长期(整个学段)、中期(每学年)、短期(每周)的教学内容和课时(第5期)。李黎总结出阅读科幻类名著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相互渗透,以听说带动读写,以读写促进听说的经验(第6期)。余党绪主张以文本的价值审定作为主导策略,以思辨性读写为理念指导整本书阅读(第10期)。周群彬结合“同课异构”教学案例,从导读理念、导读策略、活动设计及阅读规划四个方面阐释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具体实施(第10期)。 (3)评测创新
基于阅读的本质及其表现特征,结合当前我国学业评价的基本状况,名著阅读评测当从表现性评价和应试型评价两个维度设计。名著阅读的评测应站在“阅读”的角度去审视,要体现阅读追求,对名著阅读理解基础上的体验、感悟、思考,是文学名著阅读的价值追求,也是名著阅读评测的基本方向(章新其,第6期)。总之,如何通过评测改革撬动阅读实施,回归基于真实阅读语境的整本书阅读是名著阅读的评价方向。5.实用文课程价值与教学实施
如何重新认知实用文的课程价值?当前实用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如何有效地教学实用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是2017年度实用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1)实用文课程价值探讨
长期以来,受“重文学,轻文章”的历史和现实影响,实用文读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者认为,应该改变“文学教育独尊”的课程取向,在课程内容体系中给实用文读写留出应有的空间(徐鹏,第10期)。实用文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独特功能。实用文和文学作品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表现世界的不同视角和样态,都是“有意味”的形式。
(2)实用文教学现状审视
从课程层面看,应用文写作存在着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和“用什么来教”的问题。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规定的模糊性是其根源之一(贾龙弟,第10期)。从教材层面看,比较PIsA2015与初中语文教材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差异,后者文本类型较为单一,阅读情境不够丰富(陈沛,第10期)。各版本语文教材应用文选编随意、无序和教材教学化缺失。从教学层面看,常采用文学阅读的方法去教实用文,将语言品味、描写手法、多元解读等作为教学重难点。罗列式、考前提点式教学模式,缺失实质性训练,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难以提高(高洁,第10期)。
(3)实用文教学的改善路径
课标的修订。对课程标准中实用文教学相关内容的明晰化和具体化,是当务之急。研究者提出,在课程标准方面,必须对“日常应用文”“生活需要”作出内涵和外延界定,对教学内容等有具体明晰的规定(贾龙弟,第10期)。
教材的完善。增强教科书选文的丰富性是改善实用文教学问题的突破口。研究者建议,通过调整实用文编选理路,从社会交往、新闻传媒、知识读物等多类型扩展课程实施的语料空间(徐鹏,第10期)。加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比例,补充“工作”“个人”类阅读隋境的实用类文本(陈沛,第10期)。同时,教材编者需要认真研究日常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努力实现从“教本”到“学本”的转变(贾龙弟,第10期)。
教学的优化。研究者认为,实用文教学要紧密结合“言一意”式双层结构这一整体特性,进一步落实两方面的教学问题:一方面依据不同实用文的具体特性,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读写活动,合理安排阅读、调查、讨论、演讲和写作等(徐鹏,第10期)。同时利用微课打造高效应用文写作课堂(高洁,第10期)。
评测的改进。研究者建议,实用文读写评测应该在遵循实用文本质特性的基础上,增强命题语料和考查能力的开放性。首先是命题语料开放,将丰富多样的实用文语料融入读写评测中;同时,语料的话题建议围绕社会重要时事,贴近学生生活世界,营造新鲜、生动的考查情境。其次是能力考查开放,问题设置既要从外在视角考查信息理解和处理能力,又要从内在视角考查思维和探究能力(徐鹏,第10期)。
6.其他研究的新思维与新思路
(1)再概念化研究
“互联网 语文”的本质理解。随着“互联网 ”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新审视互联网背景下新的语文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蔡可认为,“互联网 语文”不只是重构课堂,它也在重新定义语文课程甚至语文的内涵。着眼于技术促进的语文教学,进一步探索教学流程、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评估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要素在互联网背景下所发生的新变化,进而重新定义“语文”(第11期)。
对写作教学的再认知。研究者对写作、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研究等原点问题进行了新的涵义阐释。写作教学的意义既在于写作,又超越了写作,以写为本,结合认知训练、思维优化、审美陶冶,进而与生活历练、为^修养融为一体。以素质发展为终极使命的“大写作”教育,将成为我国未来写作教育的中坚。理想的写作教学意味着,各学科教师将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强母语写作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形成合力。如何将写作融会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需要跨学科的大语文视野,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革新联盟行动(李金云,第1期)。
(2)理论借鉴研究
语篇教学视域下的教学改造。有研究者认为,语用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造需要引人语篇学。语篇学与语用学共同指向“语用”,语篇分析超越了传统语言学的句子语法分析、文艺学的“文本分析”、文章学的“文章分析”。語文教材“文选”范式有待向“语篇”范式转型,语文教学需引进语篇分析,充实语文教学的知识系统(贡如云、黄伟,第11期)。
多元读写教学理论及其新阅读教学思路。多元读写教学以培养学习者通过多元模式建构多元意义的设计能力为内容;主张以实景实践、明确指导、评判性框定和转换实践为要素的参与式学习;倡导注重社会文化参与的系统性、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李林慧,第12期)。多元读写教学对于我国阅读教学由读写知识掌握到文化思维培养、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设计、变单一静态评价为多维动态评价具有借鉴价值。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郭学君以《出师表》为例,探索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一角度,结合其中的语境、语域、衔接、文体四个概念,来确定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研究(第10期)。将系统功能语言学运用到教学内容的确定,对于帮助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顺序、明确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突出教学内容的互动性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三、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2017年,语文学界在语文核心素养、传统文化教育、统编本语文教材分析与使用、名著阅读、实用文教学等热点和重点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继续研究。
1.价值观教育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融入语文教学,做好“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如何真正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核心价值观,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文章选篇、教学内容、活动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研究需要着力之处。
2.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各教育教学要素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方能奏效。尤为重要的是,对于教师如何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课堂教学价值,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让每一节课都成为撬动学生一生素养的全息性课堂教学,研究视野的开拓、研究内容的细化将成为今后这一主题研究的持续关注点。
3.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
统编本教材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增添了不少知识内容,其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练?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来建构。审视已有的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内容,能否支撑发展学生素养的目标和重任?如何积极吸纳学术界研究成果从而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知识除旧革新?如何着眼于信息社会的多元读写语境,重新梳理语文能力训练的体系?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容忽视。
4.阅读方法策略
统编本教材单元提示、课文和练习中以多种形式呈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整本书阅读,教材拓展阅读特色栏目如《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等,教学中如何落实?如何教学统编本教材的“课外导读”?无论是单篇选文的教学,还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什么是帮助所有学习者发展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必要的内容?阅读教学研究不仅聚焦教的技巧,更要研究学生如何阅读的学的策略。通过学生的阅读表现与现实需求,改进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作为教师和阅读专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教育变革中是至关重要的。
5.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长期以来,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结果多呈现为学者的主观预设和价值期待,缺少有效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研究者多以西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结果来揣测中国的語文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本土化的原创性理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随着核心素养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语文教师应具有哪些新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应作出哪些调整?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新任务与新要求。
总之,展望未来研究的关注点,研究者需要继续围绕各领域的问题深入探讨,致力于课改新理念新目标的落实,推动语文学科的发展与完善。
1.刊物转载量排名
《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以下简称《初中语文教与学》)2017年共转载论文198篇,分布在56种刊物上。学术水平相对较高、影响力较大的前11名依次为:《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建设》《语文学习》《课程·教材·教法》《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与评论》《语文知识》《语文教学与研究》,转载量均在5篇以上,其中数量最多的达到24篇。这11种语文教学专业刊及教育类综合刊共被转载论文130篇,占总量的65.7%;其余45种刊被转载论文68篇,占比为34.3%。
2.论文内容情况
对全文转载的198篇论文的内容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转载量最大的是教学实践类论文,共104篇,占转载总量的52.5%,主要是有关阅读、写作、古诗文方面的具体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改实验成果,可操作性强;第二是课程开发研究和教材分析类,共31篇,占比为15.7%;第三是教学理论类,共29篇,占比为14.6%,侧重对教学改革理念、教學过程和方法进行较为宏观的理论研究;第四是学业评价类,21篇,占比10.6%,分析中考试题和复习备考策略及阅读、写作的过程性评价;第五是教师专业发展类,10篇,占比5.1%,分析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另外有3篇属于其他类,占比1.5%。与2016年度相比,理论类文章减少4.6%,教学实践类文章增加2.8%,课程教材类文章增加2.2%,其余几类文章基本持平。
3论文作者情况
以转载论文第一作者统计,从作者单位隋况看,52%的论文作者来自中学,24.2%来自高校,17.2%来自教科院、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等教学科研单位,6.5%来自其他单位或单位不详。各项占比与2016年相当。从地域分布看,来自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山东、广东、福建、重庆八省市的作者分别占总量的23.2%、14.1%、13.1%、7.6%、6.1%、5.6%、4.0%,4.0%,除去2.5%的作者所在地域不详外,其余省市作者仅占19.8%,地域分布严重不均。同2016年相比,江苏、浙江两省作者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占总量的37.3%,北京、上海、山东作者数量分别增长1.2%、2.4%、3.0%,广东、福建、重庆作者数量略有上升。
4论文基金项目情况
《初中语文教与学》2017年转载的198篇论文中,有40篇分别属于国家级、省部级等不同级别的课题成果基金项目论文,占总量的20.2%,比2016年增长0.5%。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论文占1.5%,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占14.7%,其他基金项目论文占4.0%。
二、2017年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热点问题回顾
1.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再理解及实践优化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素养”“核心素养”有何异同?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2017年度围绕这些关键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各自的思考。
(1)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概念辨析
要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其实质。研究者认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为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需要的、解决复杂问题和不可预测情境的最关键和最具生长性的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和人文素养等,它由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情趣、文化传承、品德修养等构成(郑新丽《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培养策略》,《初中语文教与学》2017年第12期。下文引自该刊的文献只标注作者和期数)。“语文素养”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及其语言品质(徐洁,第12期)。“语文核心素养”是通过语文课程学习都应该具备的最关键的语文能力和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王云峰,第3期)。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学生凭借初中语文学科学习所要达到的言语能力和人文素养;其以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为标志,以培育学生人文情怀、形成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徐洁,第12期)。
语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维度,王云峰强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能简单分割(第3期)。徐洁认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核心中的核心,强调其他人文素养的培育要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第12期)。王宁则提出语文培养思维是最根本的,是实施其他学科教育的基础(第12期《观点摘编》)。荣维东则认为“语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用能力是语用交际、语用审美、语用文化素养的统一,三者之间,语用交际是基础,语用审美是提升,语用文化是目标(第12期《观点摘编》)。
(2)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课程整合。研究者主张采取多元化的课程整合模式,通过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特需性课程等不同层级课程来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整合后的课程应呈现出结构化、系统化、生活化、活动化特点(徐洁,第12期)。亦可以围绕语言,建立概念的语言、文化的语言等相关课程内容(戴渊华,第12期)。同时,语文教材处理要指向语文核心素养。根据文本所包含的教育资源不同,教材处理可以有所侧重,如语言素材丰富的就以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为主,思维因素突出的就以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为主,民族特色鲜明的就以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为主等(吴如厂,第12期)。
教学优化。首先是设计挑战性的语文学习任务,基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以任务驱动语文学习。打破习惯的单篇教学的方式,设计组织以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为基础的语文学习单元,用真实具体的运用语言的任务来引领学生的学习(王云峰,第7期)。其次是实现学习方式的整合,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借鉴进阶式学习理念,实现深度学习(徐沽,第12期)。最后是围绕语言建构的课例实践。如以教学《陋室铭》《爱莲说》为例,通过感知语言、品味语言、训练语言、锻造思维、注重审美、渗透文化来实现引导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范维胜,第8期)。 总体来看,随着核心素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也愈加接近核心要义。许多教师围绕核心素养理念,逐步调整教学的视角与策略。但同时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也有泛化、窄化、机械化等误区,在实践操作上,如何从语文教学的不同领域、不同学段整体考量,仍需研究的深度跟进。
2.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融合与转化
走进语文课程的“传统文化”应该是怎样的?语文教学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转化?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围绕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不同思路。
(1)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融合理念
研究者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等诸多本源性问题出发,探求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的理念。传统文化教育,精神价值层面的引领是其主要任务和目标。传统精神的载体在“经典诗文”,语文教材系统尤其是“选文”系统的重构,是融合的基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的具体落实,关键要素则是教材、教学与教师(严华银,第8期)。
(2)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转化路径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轉化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议题,它既是传统文化发展本身的需要,也是当代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其基本要义包括时代转化、儿童转化、现实转化、方式转化等。可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如:选择与扬弃、审视与审判、开发与利用、合理运用现代技术等(成尚荣,第8期)。
(3)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文言文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研究者提出了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三种策略:溯源汉字,丰厚积累;还原礼俗,理解透彻;还原背景文化,提升认知等(王养民,第8期)。还有教师探索了古诗教学中的专题文化教学。如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例,分析古礼的“送别”仪式、古礼生成诗篇的过程,考证诗题中有争议的地名,探究古诗创作的“脱化’问题等(孙雨晴,第8期)。
正如于漪老师所指出的:“语文和文化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语文学习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最终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让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思维方式、精神品质得以延续和传承,在语文教育的丰沃土壤中培植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3.统编本教材的分析与使用
一线教师如何正确领悟新教材编写理念,把握教材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些关于统编本教材的分析与使用成为2017年度热议的问题之一。
(1)统编本教材的特点解析
以七年级统编本《语文》为例,其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从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突出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四个方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于语言积累与运用、思维能力发展,重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得到提升,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各单元课文的学习为主,辅以课外篇目推荐、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朱于国,第10期)。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还对言语实践进行了系统架构。其言语实践系统的横向架构体现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名著导读各大板块,纵向架构为各板块内部突出言语实践意识(诸定国,第10期)。
(2)统编本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审视
易海华以中西部地区为调查对象,发现阅读教学存在“学情和具体教学内容失联”“教读、自读教学实践区分的无为”“孤立教读单元内课文”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统编本教材使用中暂时暴露的问题,更反映出广大教师在教材使用中的习惯与积弊,是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的新表征。研究者所提出的“文本、学情与优化”“教读和自读各司其职、彼此配合”“单元内课文的整合解读和教学”不失为一种对策(易海华,第9期)。
(3)统编本教材的创新使用
统编本教材的“策略教学”探索。如何更好地使用统编本教材,研究者认为要开展有效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走向主动参与式的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整合其他学科,兼顾多方面能力,结合真实情境,构建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的语文课程(章新其,第1期)。郑慧指出,统编本教材教读课、自读课、课外阅读课三种课型以“阅读力法”有机相联,可以理解为“教读课教方法-自读课试方法-课外阅读用方法”(第9期)。
统编本教材不同领域的使用探索。冯善亮提出“名著导读”纳入学期教学计划,通过口头报告、小组朗诵、论文宣讲、现场表演、微电影、多媒介演绎等,发挥学生个人特长和创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享(第9期)。但同时须警惕名著导读的课堂教学用力过猛,要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书,让学生海量地阅读。范兴华主张从教材研读、学情关注、资源开发、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五个基本环节人手,返璞归真,改善写作教学质量(第9期)。唐建新从遵循课标引导、实行分层要求、聚焦写作需求、分类指导修改以及鼓励及时发表等方面提出了操作建议(第6期)。还有研究者提出以单元为系统,巧用教材中的一些“零部件”,设计层次不同的学生“学的活动”(尹庆华,第1期)。
4.名著阅读的教学创新
2017年度关于名著阅读教学的研究侧重于探讨名著指导课的课型创新、不同类别名著阅读策略以及名著阅读的评价问题。
(1)课型创新
张彪以名著阅读指导课为例,探索把名著教学建立在线上线下的双课堂实践,发挥虚拟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优势,丰富教学资源,促进学习互助,以思维训练为目标,为各类学生提供更为适宜的课堂(第6期)。
(2)方法创新
蒋文华主张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化、教学系统化和教学生本化。将整本书阅读明确列入语文教学课程计划,确定长期(整个学段)、中期(每学年)、短期(每周)的教学内容和课时(第5期)。李黎总结出阅读科幻类名著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相互渗透,以听说带动读写,以读写促进听说的经验(第6期)。余党绪主张以文本的价值审定作为主导策略,以思辨性读写为理念指导整本书阅读(第10期)。周群彬结合“同课异构”教学案例,从导读理念、导读策略、活动设计及阅读规划四个方面阐释初中语文名著导读课具体实施(第10期)。 (3)评测创新
基于阅读的本质及其表现特征,结合当前我国学业评价的基本状况,名著阅读评测当从表现性评价和应试型评价两个维度设计。名著阅读的评测应站在“阅读”的角度去审视,要体现阅读追求,对名著阅读理解基础上的体验、感悟、思考,是文学名著阅读的价值追求,也是名著阅读评测的基本方向(章新其,第6期)。总之,如何通过评测改革撬动阅读实施,回归基于真实阅读语境的整本书阅读是名著阅读的评价方向。5.实用文课程价值与教学实施
如何重新认知实用文的课程价值?当前实用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如何有效地教学实用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是2017年度实用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1)实用文课程价值探讨
长期以来,受“重文学,轻文章”的历史和现实影响,实用文读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者认为,应该改变“文学教育独尊”的课程取向,在课程内容体系中给实用文读写留出应有的空间(徐鹏,第10期)。实用文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独特功能。实用文和文学作品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表现世界的不同视角和样态,都是“有意味”的形式。
(2)实用文教学现状审视
从课程层面看,应用文写作存在着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和“用什么来教”的问题。语文课程目标和内容规定的模糊性是其根源之一(贾龙弟,第10期)。从教材层面看,比较PIsA2015与初中语文教材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差异,后者文本类型较为单一,阅读情境不够丰富(陈沛,第10期)。各版本语文教材应用文选编随意、无序和教材教学化缺失。从教学层面看,常采用文学阅读的方法去教实用文,将语言品味、描写手法、多元解读等作为教学重难点。罗列式、考前提点式教学模式,缺失实质性训练,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难以提高(高洁,第10期)。
(3)实用文教学的改善路径
课标的修订。对课程标准中实用文教学相关内容的明晰化和具体化,是当务之急。研究者提出,在课程标准方面,必须对“日常应用文”“生活需要”作出内涵和外延界定,对教学内容等有具体明晰的规定(贾龙弟,第10期)。
教材的完善。增强教科书选文的丰富性是改善实用文教学问题的突破口。研究者建议,通过调整实用文编选理路,从社会交往、新闻传媒、知识读物等多类型扩展课程实施的语料空间(徐鹏,第10期)。加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比例,补充“工作”“个人”类阅读隋境的实用类文本(陈沛,第10期)。同时,教材编者需要认真研究日常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努力实现从“教本”到“学本”的转变(贾龙弟,第10期)。
教学的优化。研究者认为,实用文教学要紧密结合“言一意”式双层结构这一整体特性,进一步落实两方面的教学问题:一方面依据不同实用文的具体特性,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的读写活动,合理安排阅读、调查、讨论、演讲和写作等(徐鹏,第10期)。同时利用微课打造高效应用文写作课堂(高洁,第10期)。
评测的改进。研究者建议,实用文读写评测应该在遵循实用文本质特性的基础上,增强命题语料和考查能力的开放性。首先是命题语料开放,将丰富多样的实用文语料融入读写评测中;同时,语料的话题建议围绕社会重要时事,贴近学生生活世界,营造新鲜、生动的考查情境。其次是能力考查开放,问题设置既要从外在视角考查信息理解和处理能力,又要从内在视角考查思维和探究能力(徐鹏,第10期)。
6.其他研究的新思维与新思路
(1)再概念化研究
“互联网 语文”的本质理解。随着“互联网 ”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重新审视互联网背景下新的语文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蔡可认为,“互联网 语文”不只是重构课堂,它也在重新定义语文课程甚至语文的内涵。着眼于技术促进的语文教学,进一步探索教学流程、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评估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要素在互联网背景下所发生的新变化,进而重新定义“语文”(第11期)。
对写作教学的再认知。研究者对写作、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研究等原点问题进行了新的涵义阐释。写作教学的意义既在于写作,又超越了写作,以写为本,结合认知训练、思维优化、审美陶冶,进而与生活历练、为^修养融为一体。以素质发展为终极使命的“大写作”教育,将成为我国未来写作教育的中坚。理想的写作教学意味着,各学科教师将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强母语写作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形成合力。如何将写作融会于整个基础教育课程,需要跨学科的大语文视野,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革新联盟行动(李金云,第1期)。
(2)理论借鉴研究
语篇教学视域下的教学改造。有研究者认为,语用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造需要引人语篇学。语篇学与语用学共同指向“语用”,语篇分析超越了传统语言学的句子语法分析、文艺学的“文本分析”、文章学的“文章分析”。語文教材“文选”范式有待向“语篇”范式转型,语文教学需引进语篇分析,充实语文教学的知识系统(贡如云、黄伟,第11期)。
多元读写教学理论及其新阅读教学思路。多元读写教学以培养学习者通过多元模式建构多元意义的设计能力为内容;主张以实景实践、明确指导、评判性框定和转换实践为要素的参与式学习;倡导注重社会文化参与的系统性、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李林慧,第12期)。多元读写教学对于我国阅读教学由读写知识掌握到文化思维培养、从被动学习到主动设计、变单一静态评价为多维动态评价具有借鉴价值。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郭学君以《出师表》为例,探索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这一角度,结合其中的语境、语域、衔接、文体四个概念,来确定初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研究(第10期)。将系统功能语言学运用到教学内容的确定,对于帮助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顺序、明确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突出教学内容的互动性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三、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2017年,语文学界在语文核心素养、传统文化教育、统编本语文教材分析与使用、名著阅读、实用文教学等热点和重点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继续研究。
1.价值观教育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融入语文教学,做好“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如何真正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核心价值观,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文章选篇、教学内容、活动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研究需要着力之处。
2.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各教育教学要素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方能奏效。尤为重要的是,对于教师如何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课堂教学价值,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让每一节课都成为撬动学生一生素养的全息性课堂教学,研究视野的开拓、研究内容的细化将成为今后这一主题研究的持续关注点。
3.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
统编本教材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增添了不少知识内容,其学习目标是什么?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练?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来建构。审视已有的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内容,能否支撑发展学生素养的目标和重任?如何积极吸纳学术界研究成果从而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知识除旧革新?如何着眼于信息社会的多元读写语境,重新梳理语文能力训练的体系?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容忽视。
4.阅读方法策略
统编本教材单元提示、课文和练习中以多种形式呈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整本书阅读,教材拓展阅读特色栏目如《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等,教学中如何落实?如何教学统编本教材的“课外导读”?无论是单篇选文的教学,还是整本书阅读教学,什么是帮助所有学习者发展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必要的内容?阅读教学研究不仅聚焦教的技巧,更要研究学生如何阅读的学的策略。通过学生的阅读表现与现实需求,改进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作为教师和阅读专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教育变革中是至关重要的。
5.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长期以来,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结果多呈现为学者的主观预设和价值期待,缺少有效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研究者多以西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理论结果来揣测中国的語文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本土化的原创性理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变化调整而不断变化发展。随着核心素养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语文教师应具有哪些新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应作出哪些调整?这些都是未来研究的新任务与新要求。
总之,展望未来研究的关注点,研究者需要继续围绕各领域的问题深入探讨,致力于课改新理念新目标的落实,推动语文学科的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