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懂得而同情,因深爱而感激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_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解读《阿长与〈山海经〉》,可由题目入手,先了解阿长其人、《山海经》其书,再了解它们与作者的关系。
  阿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且让我们看看她的行状:
  1. 喜欢切切察察,打小报告。
  2. 睡相不好,摆成“大”字。
  3. 规矩太多,元旦硬塞给“我”福橘。
  4. 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5. 给“我”讲述长毛的故事。
  6. 谋害了“我”的隐鼠。
  7. 给“我”买《山海经》。
  阿长的大部分言行让“我”感到“讨厌”“不大佩服”“不耐烦”,甚至是“ 憎恶” “ 怨恨” 。只有两件事让“我”感到阿长有“伟大的神力”,从而产生“敬意”,那就是她讲长毛的故事和买《山海经》。前者所生的“ 敬意” 因为知道阿长“ 谋害” 了隐鼠而“ 逐渐淡薄” 以至于“完全消失”,后者却使“我”认识到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并产生了“新的敬意”,而且这种敬意随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浓厚。不妨先来看这两件事。
  第一件,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这是学生最不容易明白而教师又最容易忽略的一件事。阿长讲的这个故事在当今学生眼中是逻辑混乱、荒诞不经的,他们不太好理解“我”听后的感受,而教师上课也从不看重此处, 往往一带而过, 认为无关紧要。但这个地方其实很重要。“我”因这件事对阿长产生的敬意是虚幻的、短暂的,正好衬托出“我”因后面那件事对阿长产生的敬意是真实的、永久的。没有这一处做铺垫,后面因阿长买《山海经》而带给“我”的情感冲击就不会如此强烈,对读者的感染也不会如此深切。理解这个故事关键不在于其情节,而在于小时的“我”的反应和作者的态度。阿长绘声绘色地讲完第一段后,“我”的反应是因为“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所以“似乎倒并不怕”,这才引出阿长下面的讲述,即长毛连小孩和好看的姑娘也要掳去。这时“我”说了一句:“那么,你是不要紧的。”这句话大有意味和作用,首先它表明了我对阿长的有点“狡猾”的嘲讽,也是因前面那些琐事对阿长产生的情感的总概括,言外之意是说阿长又没用又不好看;其次,它暗含了“我”对这个故事的态度是深信不疑的;再次是它引出了阿长下面的那段话,而这段话可能是阿长没有准备讲的,因为似乎有些少儿不宜。阿长听完“我”说的话,好像听出了“我”的话外之音,马上“严肃地”说:“那里的话?!”“我们就没有用么?”注意这里的“严肃”一词和两个问号,这已经不是讲故事的态度和语气了,而是义正词严的反驳和争辩。在这里,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已经不再把自己当做旁观者了,而都把故事当成真事。阿长认为自己真有“神力”,“我”也真的相信并对阿长产生了“特别的敬意”。这在读者眼中显示出双重的荒谬,但在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眼中则无比真实。这时读者的感受和叙述者的感受,即荒谬性和真实性之间构成了反讽,产生了张力。更有意味的是其中隐藏的成年后的“我”即作者对此事所持的幽默态度。这是一篇纪实性的回忆散文,鲁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46岁了,隔着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回忆儿时的经历,他是带着洞彻人性的温情和看透世情的幽默的,但这些情调和意味又都隐于精细生动的描写中,如草蛇灰线,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只有通过细读才能发现。
  第二件事是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至此,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都出现了。这里我们就要问:《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呢?在“我”的心目中,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绘图的”,而这些图不是一般的实物图,而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激发儿童想象力、引发儿童兴趣的图画书。“我”因为得不到而无限“渴慕”,且这种情绪与日俱增。这种事本来是不屑于对阿长说的,因为自己太过于“念念不忘”,阿长来问,于是“也就都对她说了”。这是一个必要的铺垫。“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竟由一个似乎最不可能的人做成功了,则“我”的“欣喜为何如”哉?“我”的反应是无以言表:“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震悚”是书面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因恐惧而颤动;震惊。”“悚”的词典义是害怕,如成语“毛骨悚然”。在本文中,“震悚”是形容身体因为过度兴奋而颤动,把一个书面语用在口语化的语境中,显得特别扎眼,它既表神态,又表动作,还表程度(震的程度)和态度(作者庄重的态度)。整句话给人的感觉可用两句诗形容:于无声处响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心灵中惊爆一个霹雳,炸得“我”全身震悚,以至于一句话也说不出。这里作者写出了儿童的一种普遍的心理体验:就是当意外地得到无限渴望的东西时的那种惊喜,但其表达的方式是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不信,试把此处的无声改成有声或用“震惊”之类的同义词来替换“震悚”,恐怕都达不到原文的效果。因为买《山海经》这件事,“我”对阿长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神力。这里的“新”和“确”是针对上一件事而强调的,在上一件事中,阿长“伟大的神力”和“我”对阿长“空前的”“特别的”敬意并没有维持多久,而且没有抵过因谋害隐鼠而生的怨恨,而这一次,那些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从此”是说时间的延续,“完全”是说程度的彻底。“我”对阿长的感情,到这里应该说达到了一个高峰。“我”充分感受到了阿长对“我”的深情厚谊。阿长的伟大就在于她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真心实意、尽其所能地爱“我”,希望“我”平安、顺利,尊重“我”的需求,满足“我”的愿望。文章写到这个地方,似乎可以结束了,为什么接下来还要再进一步写《山海经》呢?因为这部刻印粗拙的书,给了鲁迅最早的文学启蒙,开启了他的藏书生涯,对其兴趣形成和精神成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是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也是最为难忘、最难替代的书,所以此处描写并非闲笔,而是进一步表达了对阿长深深的敬意。
  
  二
  
  返回头来再看这篇文章,它实际上写的是“我与阿长及《山海经》”。文章内容好似比较“散”,但有一条线索贯穿,就是“我”对阿长感情的变化和对她的深深怀念,教学中只要抓住这条线,一般就不会偏离文本。教学这篇文章,也有很大的难度,难在文章中名词术语和费解的句子。这一点使得鲁迅的文章乍一看好像和学生有距离,也是很多老师怯于教的原因。可一旦突破这层障碍,就会发现鲁迅的作品和学生的距离是最近的,因为它写的是最真实的人情、人性,比如从一些琐事中显示出的阿长对“我”的爱护和教育。虽然她不识字,方式也不一定对,但她对“我”的爱是真诚的,例如给“我”的母亲打小报告,还有教给“我”的“规矩”和“道理”,都是希望“我”安全、健康、懂事,其心可鉴,其情可感。其中最精彩的描写当属正 月初一吃福橘的描写。“我”因为想到可以自由地花压岁钱而醒得“特别早”,谁知更有早醒人—阿长早就醒来候着“我”了—为了一句吉言所预示的莫须有的好运。“我”“惊异”地看她,她“惶急”地看“我”,可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在“我”刚说出那句“恭喜”,话音未落之时,她的神情即由“惶急”转为“十分喜欢”,并“笑将起来”,喜形于色并发于声,让我们也替这个勤劳善良的保姆感到由衷的高兴。然而,更有意思的是下面的描写:
  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阿长给“我”吃福橘的动作是强迫的、不容分说的,“我”口中的感觉是“冰冷”,心中的感觉是“磨难”,最后两人都如释重负。此处描写的妙处就在于当“我”和读者几乎就要忘掉福橘的时候,冷不丁地、猝不及防地,“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是“大吃一惊”,读者则恍然大悟。这个阿长!福橘本来是甜的,在“我”嘴里却只剩下“冰凉”的感觉,这个词很传神地写出了“我”和阿长对这一仪式的不同态度:一个觉得古怪、麻烦,一个无比虔诚、迷信。读到这里,我们再来看引文上面一段阿长郑重其事的反复交代和摇福橘的动作,可谓笔笔有呼应,无一处闲笔。类似阿长等“无名”的下层妇女,她们的生活动力和生命活力除了求生的本能以外,就寄托在吃福橘之类的仪式中,其中所表现出的一个普通人潜意识中对美好生活的朴素热爱和向往,是很有人性深度的,也是感人至深的。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死,其直接原因就是虽然捐了门槛但仍然不被允许参加祭祀仪式。这从反面体现出民间仪式和信仰的重要性。
  作者对阿长的称呼, 最后改为“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看上去有些拗口,但其中包含着作者对她的深情,那不是开头说的“阔气”“客气”等调侃的语气了,而开始真情流露。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把这种深情推到了高潮。在这里,鲁迅不再是面对读者来叙述,而是突然转向地母去祈祷。鲁迅的文章中很少有这种直白的祈祷词式的感情流露,现在他把这种毫无保留的缅怀和祝福送给长妈妈,再次见证了他对这位保姆的敬爱。如果阿长有在天之灵,这应该是她最想听到、最感欣慰的一句话。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分析其中的几个关键词。
  首先是“地母”一词,课文中没有注释,似乎也不需要,实则不然,因为这里大有深意,换成“天公”“上天”“上帝”之类的词一试便知。地母是传说中的民间神,民间流传有《地母传》《地母经》等韵语故事和经文。其中《地母传》是长篇叙事诗,详细描写了地母生育天地万物的情景和诸多功绩;《地母经》等经文也多是对地母功绩的颂扬。在一些民间传说中,地母的地位大过天公,因为她掌管天地、阴阳、生死、生育,并容纳万物。由此可见,鲁迅使用“地母”一词有多重含义:一是作为神,作者希望她永安阿长的魂灵;二是作为人,在鲁迅眼中,普通的阿长也有着地母一般的仁厚慈爱,她给予鲁迅的爱是散发着母性光辉的。阿长生长在民间,她应该多多少少听说过地母的传说。鲁迅了解这一点,所以他使用了阿长能够接受且喜欢的方式来为之祈祷,这是大有深意的。
  其次来看“黑暗”一词,也有两重含义:一方面是实指,阿长死后入土,自然归于黑暗;另一方面,黑暗在这里没有恐惧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倒是给人安宁和归附的感觉。人归于大地,应该类似于胎儿在母腹中的感觉吧,黑暗但安全。这个词让笔者联想起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名句:“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无论是“黑暗”,还是“紫色”,它们已不再仅仅是形容颜色,而且是形容作者的感觉—用颜色来形容感觉。感觉染上了特定情绪的颜色,就不再是一般的感觉,而是文学性的感觉,增加了感知的难度,延长了感知的时间,造成了陌生化的效果,不由得使读者反复体味,从而得到更深刻的印象。鲁迅用“仁厚”和“黑暗”来形容地母,表面上看这两个词是一个奇特的搭配,好像不能并列在一起形容一个对象,但在这里,联系到地母的双重含义,不但非常贴切,而且带给人的丰富感受超过了这两个词的简单相加。
  再次,要注意“魂灵”这个词。鲁迅学过医,不信鬼神,为什么在这里却希望阿长的“魂灵”在“地母”怀中得到安息?因为这是从阿长的角度来考虑的。那个时代,普通劳动者现世的最大安慰和愿望就是灵魂能得到安息,再想想祥林嫂因为思索灵魂有无问题而现出的凄惶神情,我们便不难体会到鲁迅对阿长的深刻理解和给予她的深情厚爱。因懂得而同情,因深爱而感激。而以上这些情怀,寄托于凡人琐事,流露于字里行间,这就是鲁迅其人之所以伟大,其文之所以经典的原因吧。
其他文献
“生物进化的学说”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教学共需要达成三个重要教学目标:①认同“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生物进化”的观点。②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③描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发展和进化的原因。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明确指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
笔者最近听了20多节语文课。这些课给我的一个突出感受是,语文教学碎片化现象严重。所谓碎片化,即教师教学课文时没有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文本概念,而是随意地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可怕的是,这样的课还被标榜为“探究课”“自主学习课”,还被评价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了起来”。其实不然。试想,当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在头脑中没有树立起课文的“这个文本”的完整概念,留在头脑中的只是课文的碎片,这还算是
[习作内容]    有一位同学想,如果把喝饮料的吸管变硬,或把吃饭的筷子掏空,不就把“吸”和“夹”这两种功能合在一起,做到一物两用了吗?这个同学的想法称得上一项发明。有的同学想法更大胆,更神奇,他们想发明新型的航天飞机、深海探宝器、水面行走鞋、轻便折叠桥……你想发明什么呢?请你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
古人形容藏书多曰“左图右史”,实际上,古代不少图书的确是图文互参的,早的如《诗经》,可以在政治、外交、文化等功能之外,帮助读者“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近的如明清时期一些书的卷头画有书中人物,称为“绣像”;而有些书,书页上面是插图,下面是文字,称为“出相”,近年一些古籍社翻印的《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就保留了“出相”,读者可以一面诵读诗句,一面赏玩图像。这些都说明“读图”不是现在发生的事,不过,全民进
书名: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作者:欧阳林  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ISBN:9787300270746  定价:59元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关键能力,同时要求加强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对此,在基础性教学中深入贯彻批判性思维培养,改变与完善我
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根本性的变革,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失误,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浮肿病与多动症”。“浮肿病”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分强调自读感悟,造成语文最基本、最常用的学习方法——思考理解的丢失;由于片面理解感悟的多元化,造成文本基本的价值取向的丢失;由于过分追求活动的表面热闹,造成学生主体地位的丢失;由于片面追求学科的沟通与融合,造成语文本体的丢失。“多动症”
缘起    前不久,朋友将其儿子作文不及格的试卷递给我,说成绩一向优异的儿子因为习作不真实此次考试仅得68分,孩子哭得特别伤心。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题为《我难忘的朋友》。文中写了7岁时同自己一起下河游泳时不幸身亡的一位好伙伴。文中写道:“小军死了,我非常难过,我伤心极了,我的泪水使太平洋为之涨潮……每到他的生日,我都要在无人的风口为他烧纸……”文末是教师鲜红的评语:“你真烧过纸吗?不真实!”  
【摘要】本设计紧扣“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要求,从必修下册第四单元“学习活动二”提及的“戏剧节宣传推广方案”出发,以此为单元学习的驱动任务,结合戏剧单元(第二单元)所学作品与知识,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开展学习。整个活动设计操作性强,关注过程的组织与评价,各类学习工具与支架丰富,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建构,追求学习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努力做到每个环节能相互匹配,单元与单元前后勾连。  【关键词】
陈兰村,1938年生,浙江绍兴县人。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浙江师范大学(前身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工作。曾任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硕士生导师,校传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现为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下属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传记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著述有《中国古典传记论稿》(与张新科合著)、《中国古代文学》(与梅
【摘要】王安石的《伤仲永》属于论说文,但不是先有论点后举例子,而是一事一议的层层演绎。与此类似,《游褒禅山记》名为“记”,实则借记游程不断进行反思,从感性经验得出抽象观念,推演出七个层次的人生道理,使读者不但领悟其结论的深邃,而且享受了思考的过程。  【关键词】经典论说文,多层次演绎,文脉  王安石的《伤仲永》篇幅很短,比起他的许多大块头文章,并不见得有多大的分量,却成为历史名篇,为什么呢?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