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善茶邦:让每一片茶都完美绽放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fe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随着大众饮茶的蓬勃发展,作为起步较早的普洱茶,其饮用和收藏早已深入人心。一方面,“山头茶”、“古树茶”成为了一种文化奢侈品,孤品和名品产量极少、价值不菲,成为藏家竞相追逐的对象,呈现出“一饼难求”的局面;另一方面,在选茶购茶的过程中,选购渠道窄、品鉴难度高、转化结果
  难以预判等因素,成了许多藏家共同面临的难题。
  茶人曹泽能有感于普洱行业纷繁复杂的现状,下决心创立一个以“真”为核心标准的普洱品牌, “咏善茶邦”即在此理念下应运而生。他用自己沉淀十年的专业知识和茶山资源,整合茶山最源头产地、传承传统制茶工艺、打造科学的仓储物流链、建立完备的销售服务体系。短短几年时间,“咏善茶邦”这个年轻品牌一枝独秀、异军突起,迅速在专业茶圈内获得了认可。青岛的一位客人,只是偶然喝了一泡“咏善”的古树纯料,即主动签约成为这个品牌的代理商。来自某网站的几位高端玩家,在喝过各家做的同一山头古树茶后,共推咏善的茶为最。
  决定一款普洱茶优质与否,有三大要素:原料、工艺、存储。其中原料品质是前提,制作工艺是核心。为了做到这两点,咏善茶邦对采茶、制茶进行全流程把控。
  咏善选用普洱原料,遵循三个必须:
  第一,选用的古树原料必须是百年以上的原生茶种,也就是通常说的群体种;生长环境分布在原始森林内、树干有苔藓植物伴生、没有任何人为干预。只有这样的茶,才能达到内质丰富有层次、滋味醇厚有胶感、鲜爽回甘有气韵的要求。
  第二,选用的乔木料必须来自于放养型独株式种植的乔木型茶树,生态环境好、生态管理完善、杜绝施肥打药。
  第三,对原料必须做到精准细分,严格分选原料等级,严格区分古树和小树,明确区分头采和二采、春茶和秋茶。必须保证真正意义上的山頭标杆口味。正是基于这样的细分标准,才能让茶客体会到不同季节、不同品类的特征。这只有曹掌柜这样求“真”务“真”的茶人,才有这样的底气将茶品明明白白地呈现给大家。
  好的鲜叶必须叠加优秀的制作工艺,才能保证古树茶的优点得到百分百呈现。咏善茶邦的普洱茶不仅原料纯正,还传承了传统的普洱茶工艺,使用炭火铁锅手工杀青,传统日晒干燥而成,真正体现山头韵感。如果说满分的口感来自于制茶师代代传承的心诀、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长期积累的经验,那么让普洱茶在后期转化中也呈现出一样的满分效果,则全凭制茶师的良心。曹掌柜介绍说,咏善拒绝所有制前发酵,绝不会为了让茶叶更好卖,提前催发茶质中的甜香或陈香。咏善的茶完好地保存了茶叶内质物的活性,茶香和韵味只会在后期转化中自然展现。
  除了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咏善还追求干净无污染的制茶环境。深入过茶山的茶友们应该都有体会,分散在寨子或村里的作坊式初制所制作手段粗放、卫生条件落后;而建于城市中的大型初制所,也有运输时间久损耗鲜叶品质、城市空气污染等弊端。为了把控制茶流程,咏善茶邦投入大量资金,在鲜叶原产地成立了三家初制所,在环境卫生、制作工艺、质量管理上均制定了严格的规范。在咏善,传统的制茶技艺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做到了和谐统一。
  普洱茶的魅力与价值,不仅体现在原料和工艺上,更在于发酵转化,而仓储则是决定普洱茶发酵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一个具有科学理念的新世代茶人,曹掌柜还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了仓储-配货一揽子服务体系。目前,咏善茶邦已在昆明有了专属仓库。仓库具备恒温恒湿的普洱茶标准化储存环境,并为客户提供普洱茶代存储、配货发货等专属服务。咏善的一位代理商说,这里为他提供了更专业的茶叶存储转化环境,免去他的后顾之忧,配货发货也非常方便,好品质、好服务、好信誉都是促成他签约咏善茶邦成为代理的因素。
  经过多年的发展,咏善茶邦已形成了涵盖普洱生熟茶及滇红的全古树产品体系,并综合考虑茶品的稀有程度、制作工艺,将产品分为极善、守善、至善三大品类。
  极善系列,一个“极”字涵盖一切标准,以“小微精尖”产区普洱茶为代表,既有传统名品老班章、弯弓白茶园、刮风寨茶王树等,也有近年大热的茶界新贵,如薄荷塘、秘境高杆、同箐河等。这些山头茶往往代表着本茶区综合口感的极致水平,以其辨识度极高的“山韵”和稀缺度,成为“骨灰级”玩家竞逐的对象。
  守善系列均为山头古树纯料,如倚邦、蛮砖等,采用传统古法工艺制作,代表着咏善茶邦对纯正山头古树茶品质的坚守。
  至善为咏善茶邦自创拼配茶,采用纯正的山头古树好料,发挥茶叶各自的优势,拼配出特有的口感层次和属于咏善自己的风格。
  当季茶、当季采、当季用,春茶饼中不掺秋茶,山头纯料不掺外山料,是咏善茶邦对“纯粹”的坚守。由于品质高、工艺精、服务全,咏善茶邦近些年发展迅速,尤其是一些高端稀缺产品,往往甫一上市就销售一空。为了让更多茶友都有机会体验到“小微精尖”古树的口感,咏善茶邦正在逐步拓展建立自己的茶园,达到稳定鲜叶渠道、加强品质管理的目的。随着茶饮市场的逐渐成熟,消费者对普洱茶这一品类的认知,终究会转向对优秀普洱品牌的认知。像咏善茶邦这样坚守品质、追求完美、标准致胜的品牌,一定可以走得更远。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很多网友反映,对着一张白纸,脑子里想的字呼之欲出,却怎么也写不出来。曾有机构调查发现,94.1%的人都曾遇到过提笔忘字的情况,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尤其在年轻人中更加明显。  移动互联时代,键盘成为沟通工具,“提笔忘字”也愈发常见。无论是通过手机微信交流,还是电脑“书写”文件,通过拼音来输入汉字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习惯。拼音与键盘的“无缝对接”,固然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工作,但在这背后,汉
期刊
读《论语》《孟子》一类书,当分两种目的:其一为修养受用,其一为学术的研究。为修养受用起见,《论语》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除及兴奋。读《孟子》,第一、宜观其砥砺廉隅,崇尚名节,进退辞受取与之间竣立防闲,如此然后可以自守而不至堕落。第二,宜观其气象博大,独往独来,光明俊伟,绝无藏闪。能常常诵习体会,人格自然扩大。第三,宜观其意志坚强,百折不回。服膺书中语,对于环境之压迫,可以增加抵抗力。
期刊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这篇文章中,总书记旁征博引,纵论文艺创作和学术创新,为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引方向。五处用典寓意深刻,还请读者细思。  1.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出处】  唐·白居易《与
期刊
不再  这是我自己的帖。  时光之帖。  从李煜的一江春水中淘来的一帖。  祖父习书法。孤独、闭塞、不与任何人往来,唯与天地日月、书法笔墨往来。所有财富是那堆纸、那砚墨、那几支毛笔。  他幽暗的小屋尽是诡异墨香——这墨香附了我的体,缠绕我半生。  家族DNA十分强大。  父亲同样寡言,被母亲苛责不懂人间世故。母亲热络于她的娘家,并且是非颇多。她娘家坟地有异状,隔几年会出一些事故。  父亲并不关心这
期刊
人总有自觉无用的时候。  地球的暖化,季节的变迁,气候的好坏,空气的品质,让人坐困愁城。国际的竞逐,经济的趋势,社会的骚动,流行的风潮,让人疲于奔命。家人的平安,朋友的处境,四周的噪音,心中的忧虑,让人难以喘息。由外而内的压力,由小而大的烦恼,无不使人自觉无用与无奈。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知道事情无可奈何,就安心接受它,作为自己的命运。这里的关键是”知”与”安”二字。  先说”安”。
期刊
“雅量”者,雅人之量也。就是为人要有宽宏的气度。在待人接物方面休休有容,不斤斤计较。雅量一词的内涵外延甚为广袤。恕我直言,如今真正有雅量的人,似乎很少了。  早几年,一个县召开党代会,在选举县委委员时,上一届的县委书记丢了五票。按说二百多位党代表,只丢了五票,应当算“高票当选”,相当不错了。可是这位后来又连任的书记,对丢掉的这“五票”不依不饶,兴师动众,非让组织部门查个水落石出不可。查出来又能怎么
期刊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人不是神。他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也不是那个“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相反,他是一个可爱的、活泼泼的、充满着七情六欲,也充满着智慧和温情的人。  孔子是一个孤独、敏感,且主体意识非常强的人。话说,有一年秋天。连日阴雨,河水暴涨。这天,天突然放晴。在教室里郁闷了半个多月的弟子们邀请孔子外出郊游,孔子欣然应允。  大雨初晴,山野苍翠。阳光灿烂,
期刊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朱淑真《木犀》  花无百日红,一场秋雨一阵凉,逝去的事物总是令人怀念,在没有化学香精的古代,合香是留住花香的好方法。  秋天的花,最香莫过于桂花别称木犀、金粟等,明代周嘉胄《香乘》卷十八“凝合花香”中收录桂花香方6则,前文金粟乱开,桂烟起而清溢曾分享过几则,在吴彦庄木犀香、智月木犀香方末尾,对如何使用桂花香丸都有描述如常法燕之、依法窨燕。这就是晋唐至明清以来
期刊
如果说香在隋唐以前还是权贵富豪们的高级享受的话,那么在市民生活相当丰富的宋代,就算是十分普及的服务了。  在当时的街市上有专门卖香的“香铺”、“香人”;有专门制作“印香”的商家;酒楼里也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街头还有添加香药的各式食品,如香药脆梅、香药糖水、香糖果子、香药木瓜等等。可以说随处可见香的身影。这在著名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管窥得到。  香药  宋代医方多尚香药,如《
期刊
此语出于《论语》,说明孔子对“信”的重视。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论语》记,弟子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弟子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弟子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民无信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