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的补续与超越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123456789dt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赋的人喜欢模仿前人作品,所谓“踵事增华”,也算文学史上一个明显的创作现象,尤其唐宋以后科举考赋,闱场同题情形尤为突出,于是由模仿以补续并超胜前人,也成为赋坛斗技的常态。早在汉人作赋时,这种现象已有所呈示,最典型的作家是扬雄。据《汉书·扬雄传》存录雄自叙谓:“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尝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名曰《反离骚》。”又本传“赞曰”称:“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于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可见扬雄仿相如为“四赋”(《甘泉》《长杨》《河东》《校猎》)与仿屈原作《反离骚》,既仿其本,又驰骋其意与词。同样,陶渊明写《闲情赋》,于赋序亦谓“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检逸赋》……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是补续,也是自为。这种以模仿前人写赋并补益其词意者甚多,兹举两则纪事为例。
  一则是南朝张融写《海赋》故事。《南齐书·张融传》记载:融“浮海至交州,于海中作《海赋》……文辞诡激,独与众异。后还京师,以示镇国将军顾恺之,恺之曰:‘卿此赋实超玄虚,但恨不道盐耳。’融即求笔注之曰:‘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此四句,后所足也。”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点是,“此赋实超玄虚”语指西晋时木华(字玄虚)曾作史上第一篇状写大海的完整赋章,所言的“超”指超过前者,但前提是对前赋的模仿。比较两篇《海赋》,木赋首述大海之形成,并广大其象,谦卑其意,以层层比喻,夸张形容,借助神话传说,虚构异国幻境,后世评说“文甚隽丽,足继前良”(《文选》李善注引傅亮《文章志》)、“奥博详实,极赋家之能事”(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张赋层次清整,先绘饰大海声势,继描述海中奇鱼,又形容海上美景,再束以想象与玄理,以海上神山之景,状神奇之象以喻流心物外而“化静自清”的境界。这也牵涉到第二点,即两赋皆以“奥博详实”为赋,自隶于魏晋时代征实之文风,然何以顾恺之谓其“超玄虚”的同时,又责其“不道盐”之失,而张氏复补足“漉沙构白”四句以应对,这又说明赋家模仿前贤又欲超越的写作心态,落实到物态描写方面,也常是具体而微的。
  另一则是南宋人孙因模仿柳宗元《晋问》而成赋体文《越问》的本事。孙因是浙江慈溪人,《宋元学案补遗》有传。据其《越问序》所载,一是“借楚辞体而去其羌谇蹇咤之声,仿《晋问》意而削其佶屈聱牙之制”,这说明此赋模仿《晋问》却能变其体而更其制。一是言此赋在“王公(十朋)作赋后五十七,自句章徙余姚”时作,并指出王十朋“会稽三赋”之《会稽风俗赋》(另两篇是《蓬莱阁赋》《民事堂赋》)有三遗恨,即“止及(会稽)境内山川”,未能旁及古之越境;“杂举夫秔秫桑蚕”,而未及越地特产的“金锡”“竹箭”等;又对鱼盐之利未能详述,有举小而遗大的弊病。所以对照王赋,孙赋辟有“驻跸”(叙宋高宗逃难驻绍兴)、“良牧”(歌颂“帅宪新安汪公”即汪纲的政绩)、“封疆”“金锡”“竹箭”“鱼盐”“舟楫”“越酿”“越茶”等专章描述,多增地方事物风俗,以补王赋之阙。有趣的是,王十朋的《会稽风俗赋》是仿柳宗元《晋问》而作,孙因的《越问》是仿柳、王两篇而为,堪称再仿之作,所以他强调的于柳赋“更其制”与于王赋“补其遗”,是再仿后的“超前”创作,尽管马积高先生《赋史》认为“孙赋则铺述各种互不连续的事物,散漫无归,故虽颇有文采,就命意、谋篇说,则远逊于《晋问》与《会稽风俗赋》”,然其主创意图的超越,则显而易见。
  上举两事,仅举隅之见,类似情况在赋创作或赋家自述中常见。比如李白创制《大鹏》与《大猎》二赋,明明效仿汉人,却偏要在自己的赋序中对汉晋前贤或“鄙心陋之”,或谓“龌龊之甚”,虽有偏颇,却内涵了赋家“超”的意识。于是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常见现象,诗人好追慕前贤,比如视诗、骚(或“风骚”)为终极追求,即如陶渊明的诗作,后代诗论评述唐宋名家,也只说王维学陶如何,韦应物得陶几许,孟浩然习陶所成,苏东坡仿陶最肖云云,鲜有超越的期许,杜甫诗在宋以后的地位亦然。赋家则不然,其仿前而超胜的创作现象之普遍,宜有赋“体”的因素,试举其要,聊述三端:
  一曰“物”,即前人如陆机《文赋》所言“赋体物而浏亮”,换言之,就是赋体书写多物态的呈现。我曾在《从京都赋到田园诗——对诗赋文学创作传统的思考》(《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一文中对以漢代出现的京都赋与晋宋兴起的田园诗进行比较研究,在试图说明公元初近五个世纪文学变迁之主流时,也分析了诗与赋“体”的差异,其中如与田园诗表现于田野之景、农耕之乐、隐逸之趣、景候之序、自适之情不相同者,在于京都赋更多地描写城市建设、宗教礼仪、商业贸易、物产风俗、游艺表演等。其中“物态”书写,更接近于赋体的特征。由于物质文明的进化,使“物以赋宣”(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的创作也就天生地具备了进化与超胜的质性。略述其要,又包括事物的发展,如刘邵《赵都赋》叙述“珍玩服物,则昆山美玉,玄珠曲环,轻绡启缯,织纩绨纨。其器用良马,则六弓四弩,绿沉黄间,堂嵠鱼肠,丁零角端”,写一都之物产,意在超越前人的观物视阈。这种事物的发展,又常通过两方面在赋中呈示。一是外物的引进,尤其表现于古代王庭朝贡体系的贡物描写。如班固《西都赋》写外邦贡物:“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对此,《文选》李善注:“《汉书》宣帝诏:九真献奇兽。晋灼《汉书注》曰:驹形、麟色、牛角。又《武帝纪》曰: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又曰:黄支自三万里贡生犀。又曰:条支国临西海,有大鸟卵如瓮。”又据《后汉书·西域传》载,汉和帝时甘英出行西域,经安息、条支直抵波斯湾,所见“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使具珍怪”。可知赋中所写,皆有史可证的新鲜事物。二是技术的发展,促进赋中物象的趋新。例如明清时代对外贸易的扩大,一些新事物、新素材进入赋家笔下,出现了一大批诸如“眼镜”“自鸣钟”“电报”等新题材的咏物赋。如晚清学者章桂馨(光绪三十年进士)的《电报赋》描述与赞美电报科技之“关山咫尺”的“夺天工之巧”,以及“一刻千程,纵声万里”之妙,也是前人赋写物态不可能及的。   二曰“京”,即以京都赋为中心的体物大篇之创制,也内涵了赋体适宜城市文学表现的特征。《四库全书总目》于“地理类”提要云“首宫殿疏,尊宸居也”,而宫殿所在乃京都,或称“京师”,班固《白虎通》释“京师”谓“京,大也;师,众也。天子所居,故以大众言之”。联系到萧统编《文选》择“体裁”与“题材”时采取“首赋”与“首京都”(以班固《两都赋》居首),既是对以京都为中心的大一统文化的认同,也是与赋体切合城市文学之描写,尤其是擅长京都书写的特色。以汉代为例,汉赋就是“众大之词”,是对国家整体形象的文学化写照,其宗旨在班固、张衡京都赋中所说的“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西都赋》)、“惠风广被,泽洎幽荒……重舌之人九译,佥稽首而来王”(《东京赋》)的华夏中心论与万邦协和观。这其中的“物态”与“德教”,奠定了后世辞赋(尤其是体物大赋)创作由“观物”到“观德”的书写模式。这也构成了历代京殿赋的不断摹写与仿制。但是在模仿过程中,赋家又无不表现出一种“一代胜过一代”的超胜思想。这又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赋中人物的超胜。比如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假托人物,“子虚”“乌有”“亡是公”代表楚、齐之地与天子之都,并以“亡是公”压倒“子虚”“乌有”,影写的是汉初由藩国盛到宫廷强的政治变迁,也奠定了大赋崇当世圣王的思想基础。又如扬雄《长杨赋》写天子游猎,也采用先述“汉三帝”(高祖、文帝、武帝)再写“今上”(成帝),即“今朝廷纯仁”一节描写,如果说扬雄赋还寄有一定的讽意,则其创作模式到东汉京都赋(班固与张衡的作品),颂当世圣王之意,已非常明显。二是赋家摹写的主观超胜意图,也成为历代京都赋书写的一大思想传统。这一点在左思写《三都赋》以汉代京都赋为鹄的之批评已肇其端:“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斯之类,匪啻于兹。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于辞则易于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三都赋序》)继此,如唐人李华作《含元殿赋》,序称“陋百王之制度,出群子之胸臆。非敢厚自夸耀,以希名誉。欲使后之观者,知圣代有颂德之臣”;宋人杨侃作《皇畿赋》,序称“大宋畿甸之美,政化之始”;元人黄文仲作《大都赋》,开篇即云“窃惟大元之盛,两汉万不及也”,掩压前朝,一脉相承。这种创作心态落实到“体”,实与赋文擅长描绘都市文明并喻示社会进步切切相关。
  三曰“反”,这又包括赋作的模仿性以及赋家的逆向思维。赋的赓续也有类诗的,如“和赋”与“和诗”。和赋有“和圣制”,如唐太宗作《小山赋》徐充容赓和,有“侪友自相和”,如高适和李邕《鹘赋》、苏辙和兄轼《沈香山子赋》等,还有后代同题赓和且次韵的,如“宋吕纲《浊醪有妙理赋》次东坡韵;明祈顺、舒芬、唐龙诸人《白鹿洞赋》次朱子韵”(王芑孙《讀赋卮言·和赋例》)。这类赓续只有模仿,没有强烈的超胜意图,故在赋创作中有类似“和赋”的一种体裁“反”,则着意持续而超越。赋之“反”体,肇自扬雄《反离骚》,继续者有皮日休《反招魂》、赵秉文《反小山赋》、徐祯卿《反反骚》、尤侗《反招魂》、汪琬《反招隐》等。读扬雄《反骚》,一则读骚感于史事,表现出对屈原尊崇、同情以至哀怨的心理,一则借史事与旧文以抒发牢愁,貌似拟作,实多创思。也正因此中寄寓了“反”(以反彰正)的逆向思维,所以后世评价亦迥异。如朱熹评扬雄谓“屈原之罪人”、“《离骚》之谗贼”(《楚辞集注》),李贽则认为“《离骚》,离忧也;《反骚》,反其辞,亦其忧也,正为屈子翻愁结耳”,其作“痛原转加,而哭世转剧”(《焚书》卷五《读史·反骚》)。“反”体在赋域的创作实践,自与赋体的补续与超越潜符默契。
  观历代赋家创作(尤其是体物大赋),其超胜的主观意图,常建立在贬抑前人创作的基础上,这是骨子里的“文人相轻”,还是反映时代的进步?个中理趣,亦可商榷。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冬天的故事》中最著名的一行,其实是句舞台指示:“被一头熊追下”(Exit pursued by a bear,3.3.57)。总体上讲,莎士比亚剧本里的舞台指示并不多。这很可能是因为他剧作的印刷版本经常是以不需要标明这些指示的台词册子为底本编写而成的,同时也因为在当时,剧本出版这一行当还没有建立起关于“读者可能需要哪些信息来形象化地想象舞台行动”的标准。有些编者认为莎剧中的舞台提示并非由莎士比亚
在唐人张(658—730,字文成)去世49年后,空海在《聋瞽指归序》一文中评价了《游仙窟》,说那是一本“散劳书”。喜欢它“词贯琼玉,笔翔鸾凤”,又不满它“滥纵淫事,曾无雅词”,也正视它“面卷舒纸,柳下兴叹;临门味句,桑门营动”的影响。在此之前问世的《万叶集》,就早有不少与《游仙窟》诗句命意相近的和歌,让人怀疑是否就是《游仙窟》的同人篇。  “读法神授”的背后  杨守敬在《日本访书记》中谈到《游仙窟
写本是与印本(或刻本)相对的概念,指由手写而非印刷制成的文本。我们熟悉的简牍帛书、敦煌写本,以及古埃及的莎草纸手稿、古印度的贝叶写经、欧洲中世纪的手抄本等,都可被称为“写本”。在印刷术流行之前,各类文本都是写本的形式,学术界称之为“写本时代”。中国的写本时代大约是北宋之前:从殷商到两晋之交,主要是简牍写本时代,其后主要是纸写本时代。  简牍写本时期,文字的载体还有甲骨、金石和缣帛。甲骨文和金石文字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浙江海宁人,出身书香世家。在西方文明“滔滔而入中国”的晚清末期,他以发扬光大祖国文化的学术热忱,秉承几千年的优秀治学传统,肆力学术。在二十世纪初我国文艺文史研究继清代乾嘉学派繁荣期之后的又一次高潮中,王国维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以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切实科学的研究方法,几十年如一日精研学问,取得了多方面的辉煌成就。  《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在旅居日本之时,
松、石都是中土常见的传统诗歌意象,但很有趣的是,先秦两汉诗歌中两者很少在同一篇章出现。晋宋以后,随着佛教山水诗、游寺诗的兴起,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如王融《栖玄寺听讲毕游邸园七韵应司徒教诗》“流风转还径,清烟泛乔石。日汨山照红,松映水华碧”、萧纲《往虎窟山寺诗》“细松斜绕径,峻岭半藏天……分花出黄鸟,挂石下清泉”、江总《入龙丘岩精舍诗》“风窗穿石窦,月牖拂霜松”、姚察《游明庆寺诗》“月宫临镜石,花赞
苏绍柄辑《梦游赤壁图题词》一卷,收入申报馆刊印的《屑玉丛谭》二集,汇聚了自清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四年(1878)32位题词人围绕《梦游赤壁图》进行的题咏,包括的24题36首题画诗,7首题画词,以及1首套曲,另有朱作霖、熊其英和苏绍柄本人的序,这些作品并非作于一时一地,而是随着苏绍柄交游范围地扩大而不断累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词者主要是流寓上海的底层官僚及文人,或以绘画为业,或从事早期上海
林晓琦把我锁在她家。锁是一个复杂的动作,带有象征意味,具备一定的权力属性,站在门外,钥匙插进锁孔,反转几圈,至少听到咔哒两声,锁舌弹出,从里面无论怎样都拧不开。小时候放暑假,我妈出门上班时就爱这么干,有同学过来找我,隔着大门喊,出来玩一会儿不,干游戏机啊。我说,出不去,反锁了。我同学说,家里找一下钥匙,一般在碗架柜上面,都有一套备用的,从窗户扔出来,我在楼底下给你接着。我说,找好几遍了,没有。我同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一时居家成为所有人的生活常态,而要在心理上构筑坚固的防疫工事,最好的材料就是读书。中国古人有日诵《孝经》以驱疫者,朝鲜时代儒者有读《孟子》百遍以抗疫者,日本京都大学所在地“百万遍”,也缘于十四世纪知恩寺第八代住持念佛百万以止疫者。这些并不是东亚汉文化圈中独有的现象。古希腊雅典城中也曾多次爆发大小不等的瘟疫,人多逃离,而苏格拉底凭藉其阅读身处城中而不染疫,后来被法国作家蒙田在其《
四游金陵忧国伤时  唐玄宗天宝六年(747),李白带着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第四次踏上金陵的土地。开元、天宝年间,李白已诗名满天下,名臣贺知章更是赞赏备至,称其诗可以“泣鬼神”,呼之为“谪仙人”,会同其他权贵极力向朝廷荐引。于是,天宝元年(742)八月,玄宗诏令李白进京,李白闻之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进京》)据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便
【摘要】“两个整合”,即对党的“旗帜”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整合。这是党的十七大最重要且带根本性和统领性的政治和理论贡献,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十七大 “两个整合”    “两个整合”——党的十七大最重要的政治和理论贡献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两个整合”,是党的十七大最重要且带根本性和统领性的政治和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