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的思想来源与发展历程探析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ya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知网和教育部官方网站和中国教育新闻网资源,通过学术、政策和实践三种途径对“三全育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考察,探讨了“三全育人”理念的思想来源,分析了“三全育人”从实践、理念到目标、原则,再到政策试点的具体过程,并总结分析了三种途径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想来源;发展历程;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9-0082-07
   一、问题的提出
   自教育部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并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三全育人”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词汇。学术方面以“三全育人”为主题的文献呈现快速增長的趋势;政策方面教育部在此后出台的多项文件中包含有“三全育人”的表述,实践方面许多高校也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的具体落实工作。目前对高校如何开展“三全育人”进行探索的学术成果已经比较丰富,但鲜有文章从历史的视角对“三全育人”的思想来源和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因此有必要对“三全育人”的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进行梳理,以便使相关学者和高校工作人员对“三全育人”有一个历史的把握,从而更好理解政策精神实质、推进政策落实。
   二、“三全育人”的思想来源探析
   “三全育人”的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也可以表述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和政策规定,回答了在新的时代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全员即高等学校全体工作人员,从纵向看包括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职员工的各层次人员,从横向看包括教学、行政、学生工作乃至教辅、后勤等各岗位人员,它界定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范围;全过程即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备课授课、质量验收等各个环节”[1]。在内的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成长成才全过程,它界定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范围;全方位即覆盖“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2]等涉及学生教育培养的各个方面,它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范围。“三全育人”这一提法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全面、系统的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体现。因为“三全育人”与上个世纪的“三育人”在表述上十分相近,因此有学者认为“三全育人”来源于“三育人”。实际上,“三育人”只是“三全育人”的一个组成部分,构成了“三全育人”体系的内容,但不是“三全育人”的提法及其背后思想内涵的主要来源。“三全育人”和“三育人”表面上看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内涵和思想理念上却有较大差距。“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针对的是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与育人工作分离的问题,要求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都要以育人为导向,围绕育人来开展工作。“三全育人”针对的是如何开展“育人”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三育人”隐含了育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在“三全育人”中育人已不再是问题,关键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根据“三全育人”的表述形式和内容实质的特点,“三全育人”的思想来源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中国传统教育重视德育的理念是“三全育人”思想源头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3]而在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这一任务又进一步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进一步决定了如何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任务决定了必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我国古代教育具有重视德育的优良传统,将伦理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古代教育的核心在于道德的培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完美的品格,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向来追求仁、智、勇的品质。在德为本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体系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又进一步概括为“立德树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中国以德为本的教育传统相结合必然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
   (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为“三全育人”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指导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过两次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会议,出台了两部重要文件。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15年1月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文件和会议精神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了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5],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文化活动、校园网络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资助工作、就业服务相结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住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以育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把育人融入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局面。”[6]
   2016年12月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7]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8]。而“三全育人”的纲领性文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正是为“进一步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引向深入”[2]而制定的。    (三)当代教育界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为“三全育人”提供了思想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行业的广大工作者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指导下开展教育工作,将学校各方面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积极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1986年8月全国教育工会在北京召开了高校学校“教书育人”研讨会,会后发布的研讨会情况通报中指出:“许多发动和组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新的活动形式,工作方法和创造、一些‘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的同时开展,使这一活动具有了一定的广度。”[9]“三育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被提出后,又出现过“四育人”“五育人”的提法。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各方面紧紧围绕“育人”开展工作,最终形成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成为“三全育人”工作的主要内容。
   (五)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为“三全育人”提供了具体设计实施的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10]。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它的全面性。首先是质量内容的全面性,“全面质量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还包括生产组织的质量,交货的质量(指合同执行的好坏),成本的质量,以及各类人员工作的质量(如后勤、仓库、运输等),因此,质量的概念既是指产品的质量,也包括了工作的质量。”[11]其次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无论是企业的高层领导、中层管理人员,还是一线的研发、生产人员,甚至是后勤工作人员都要具有质量管理意识,在各自从事的工作中参与质量管理。再次,将质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市场调查开始,到产品设计和试制,原材料采购与使用,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工艺与检查,成品检验与包装,设备维修与改造,经营推销与用户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要纳入到全面质量管理中去”[12]。可见,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与“三全育人”的思想具有高度一致性。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是一种企业管理方法,它更是一种管理哲学,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掀起了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热潮,一些学校也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到教学管理尤其是教学质量管理方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部分企业陆续将全面质量管理中“全面”的思想应用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些学校也逐步将这一思想应用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1990年《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第6期刊登了时任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副司长蔡庆参《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加强高等医药院校的德育工作——在高等医药院校加强德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在讲话中蔡庆参强调:“医药院校各个部门、各个环境、各项工作都要像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各负其责、有机配合、全员全面全过程地抓好学生德育工作、搞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13]
   三、“三全育人”的发展路径
   (一)学术途径——基于知网文献的分析
   在知網中以“三全育人”为主题进行检索,总共有2210条结果(截止到2021年2月9日)。学术方面对“三全育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从实践到认识阶段(1994年-2007年)
   知网中可检索到的以“三全育人”为主题的文献是1994年陈经绍在泰安师专学报发表的论文《关于德育工作思路的思考》。该文章提出了一个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构思,主要包括六个要点,其中第四个要点为“建立‘三全育人’教的格局”,作者随后对三全育人进行了解释,即“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并进一步阐释了每一项的含义。从1994年可检索到相关文献开始,一直到2008年除了2003年有两篇文献,其他年份都只有0到1篇文献(其中1996、1998、2004、2007这四年相关主题文献为0)。这些文献基本上是在总结作者所在学校典型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三全育人”的相关指导原则、措施。总之这些文献反映了三全育人还停留在“从实践到认识的阶段”。
   2.从认识到实践(2008年-2016年)
   从2009年到2016年,相关主题文献数量在20以内波动,但在这一阶段文献显示出“三全育人”已经发展到“从认识到实践”的阶段,即从“三全育人”的原则和理念出发来指导或设计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论文如:葛昕明《“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路径探析》(《文教资料》,2009年第33期),乔玉霜《“三全育人”理念应用于高校就业工作中的思考》(《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潘丽萍《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学生目标教育模式构建》(《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5期)。另外,探讨如何推进学校“三全育人”的文献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如邓志革《校企合作下构建高职德育“三全”育人模式》(《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32期),刘胜男《新时期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3.快速发展和质量提高阶段(2017年至今)
   从2017年开始,相关主题文献数量开始成倍增长,2017年为31篇,2018年148篇,到2019年大幅增长到632篇,2020年已超过1200篇。这些文献讨论的主要是“三全育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的指导和“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构建两大主要问题。在文献数量较上一阶段增长的同时,文献质量也有所提升,从2019年开始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其中2019年5篇,2020年57篇,而前两个阶段只有2篇。
   (二)政策途径——基于教育部官方网站信息的分析
   为了更好理清“三全育人”如何一步步走进教育官方话语,进入政策议程的过程,同时避免遗漏,首先将“三全育人”拆开,分别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分三次进行搜索,最后再将“三全育人”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分别输入教育部网站信息检索框进行搜索,然后详细梳理搜索结果。由于政策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法律法规、文件规定等,因此只对结果中的正式文件进行梳理。由于相关文件内容较多,在梳理文件过程中主要汇总各文件的发布时间,名称、涉及“三全育人”的内容表述,以及文件所要贯彻的会议或其他文件精神。通过这些要素来理清“三全育人”在政策方面的发展脉络。    经过整理发现,在三全育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文件和两次重要会议。一是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及2005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二是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为此,作者以中发〔2004〕16号文件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为里程碑将“三全育人”政策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以更好梳理其发展脉络。
   1.“三全育人”逐渐成为政策提法(1989年10月至2004年9月)
   1989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此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德育工作的相关文件。在上世纪90年代的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提出了“三全育人”某一方面的表述,如“加强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14],“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上”[15],“德育工作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但还没有形成固定提法。而2000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两个以德育为主题的文件都提到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说法,2000年11月教育部《关于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中加强德育工作的意见》则提到了“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已经出现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完整说法,而直到2004年国家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还没有出现“三全育人”完整的提法。
   2.“三全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固定的政策原则并向其他工作领域扩展(2004年10月至2016年11月)
   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三全育人”的相关表述,但是对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等三全育人的主要工作提出了详细指导意见。2005年1月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首次在中央层面的会议上提到了“三全育人”的完整表述。自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及2005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以来,2005年教育部发出了三份通知贯彻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在2009年再次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对开展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情况进行自查。2010年教育部发出通知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在这些文件中都可以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表述。
   2010年之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表述開始出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以外的其他文件中,如有关高等教育质量、教师、职业教育、民办教育、西部计划的文件中,这也说明教育部开始有意识地在各方面工作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3.“三全育人”成为专项政策并开展政策试点工作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这份文件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确定下来。同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该纲要可以视为指导高校构建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纲领性文件。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在当年10月中旬发文(教思政厅函〔2018〕36号)公布了试点单位名单,共遴选产生5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10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50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在公布首批“三全育人”试点单位名单后,2018年10月下旬,教育部办公厅紧接着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8〕37号),并在2019年1月公布了第二批试点单位名单,共包括3个省(区、市)、15个高校、42个二级院(系)。另外教育部还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和“三全育人”综合试点改革工作融入到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以及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
   综合以上分析,“三全育人”在政策层面的发展途径经历了一个从政策提法到具体政策的过程,其涉及的政策文件主体范围也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扩展到高等教育的各个主要方面。
   (三)实践途径——基于知网、教育新闻网、教育部官网的分析
   关于“三全育人”的实践,或者说到底哪些院校先后开展了“三全育人”工作,并不像知网文献和教育部政策一样可以成体系,无遗地进行精确搜索,只有通过一些非精准的方式从各种网络资源中剥离出来,但这对考察“三全育人”的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1.早期个别高校的实践(1990年-2000年)
   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在上世纪90年代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了“三全育人”工作。这些高校包括华中理工大学、泰安师专、南京师专、淮阴师专、山东农业大学等等。以上高校中华中理工大学、泰安师专对其“三全育人”的开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华中理工大学主要从“大学四年内德育过程的实施计划”[16]为基础,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德育体系,其特点主要是各个年级的育人重点各有侧重,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但在全员参与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除党员教师有一点积极性以外,尚未形成全员育人的意识。泰安师专建立了“‘三全育人’的格局,‘教、管、育、自育、评、导、上下衔接、内外结合’”的德育体系”[17]。形成了“党委集体领导,校长及行政系统全面负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全体教职工齐心育人,学生自我发展、全面发展”[18]的德育格局,但存在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德育工作主要依赖当团组织的现象。    2.新世纪教育部政策出台之前各个高校的实践(2001年-2017年)
   这一时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上下两个半段,2001年-2007年为上半段,2008年-2017年为半段。
   在上半段,“三全育人”工作开始向全国扩散,有更多的学校开展了“三全育人”的实践,包括江西(江西师范大学)、辽宁(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湖北(武汉工程大学)、新疆(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黑龙江科技学院)等省份。但各个学校的实践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模式,从而没有引起更高层次教育管理部门(教育部)的关注。
   在下半段,由于一些教育部直属高校开始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形成以一些具有示范性的经验做法,有不少具体实践进入教育部职能部门(如思政司)的视野。如浙江大学从体制建设、队伍建设、特色教育、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了“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形成了良好工作格局;中国海洋大学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构建了“三全”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西安交通大学立足本校书院制育人模式,积极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华中师范大学通过强化4C协调、实施八大工程、优化评价激励增强了“三全育人”的工作效果。这一时期的三全育人实践并非追求大而全,而是以具体事务为抓手开展工作,使得相关实践更具有实效。
   3.在政策指导下的广泛实践(2018年至今)
   在教育部推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以来,各个高校积极行动,推动相关文件政策精神在本校的落实。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各高校既遵照了教育部政策精神,又结合了本校实际。因此当前的“三全育人”实践既有一些共同特征,具有高校自身特色。当前各高校“三全育人”的共同特征主要体现为:首先是统一的顶层设计,这一阶段大部分學校在推进“三全育人”过程中,大都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领导机构。其次是将“课程思政”作为“三全育人”的重点工作,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课程育人是“三全育人”十大育人体系的首要内容,因此各高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再次,工作紧跟时代形势,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三全育人”实践。不少学校打造了一批广受欢迎的育人品牌,培养了本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明星老师。最后,注重“三全育人”与其他政策的协调。如各双一流大学将“三全育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衔接,与双一流建设相结合,双高职业院校将“三全育人”与“双高”计划相结合。
   四、结论
   任何一个思想理念或政策措施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必然有其产生的依据和发展轨迹和路径。当前海量的互联网资源为我们追踪一些思想和政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通过对知网和教育部官方网站以及教育新闻网等网络资源的梳理,理清了“三全育人”的起源和发展路径,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三全育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和我国重视德育的传统在当前教育实践中发展的必然结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借鉴,“三育人”经过发展最终融入到三全育人体系,成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三全育人”的学术、实践和政策途径存在互相渗透和影响,其中学术研究和实践向政策渠道的渗透是间接而缓慢的,而政策对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却是直接和明显的。
   “三全育人”的三种途径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如下:
   无论是实践、学术还是政策都要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并对环境做出反应。但是由于实践和学术一般都来自基层,所以它们对环境的反应更灵敏,互相之间的影响也很直接。而政策则来自高层,加上政策出台需要诸多程序,它对环境的反应相对缓慢。由于地位的差距,来自基层的实践和学术要进入政策过程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上行过程,而且这个过程缺乏固定通畅的渠道,所以实践和学术对政策向政策过程的渗透比较缓慢;而政策一旦被制定出来,它便会通过各种相对固定且便利的渠道自高层向基层传递,并要求基层按政策要求开展实践,同时学术方面也必然对新出台的政策进行关注并开展学术活动。
  参考文献:
  〔1〕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4-8.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6)[2021-02-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1)[2021-02-08].http://edu.people.com.cn/n1/2018/0911/c1053-302862 53.html.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8-12-09)[2021-02-08].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5〕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3-5.
  〔6〕教育部关于印发《学习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宣讲提纲》的通知[EB/OL].(2005-11-16)[2021-02-08].http://www.edu.cn/edu/zheng_ce_gs_gui/zheng_ce_wen_jian/gao _deng/200603/t20060323_150619.shtml.   〔7〕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6-12-08)[2021-02-08].http://www.mod.gov.cn/topnews/2016-12/08/content_4766058.html.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1-02-08].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EB/OL].(2017-12-05)[2021-02-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9〕张易安.中国教育工会文献资料汇编[M].群众出版社,1992.248.
  〔10〕黄小倩.中国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与实质耦合性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
  〔11〕孙友余.机械工业必须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孙友余副部长在六月十五日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机械科技动态,1979(03):1-3.
  〔12〕蔡乾汉.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几点意见[J].北京纺织,1979(02):1-5.
  〔13〕蔡庆参.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加强高等医药院校的德育工作——在高等医药院校加强德育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0(06):8-10.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3(04):143-160.
  〔1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1994(10):3-6.
  〔16〕李德焕.落实德育首要地位,构建大德育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2(01):5-12.
  〔17〕陈经绍.关于德育工作思路的思考[J].泰安师专学报,1994(04):365-366.
  〔18〕张金珂.总结经验 再接再励 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J].泰安师专学报,1996(04):365-36.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n Analysis of the Thought Source and Development Course of
  "san quan yu ren"
  ——An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Academic, Policy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ZHANG Hui-chao1, GUO Shao-jun2
  (1.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 Inner Mongoli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ohhot 010070, China; 2. Electronic Commerce College, Inner Mongoli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ohhot  010070,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resource of CNKI, the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hina education news network,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an quan yu ren" through the approaches of academic, policies and practices,and analyzes the possible thought sources of "san quan yu ren"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exact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an quan yu ren" from practice and idea to target and principle and then to policy pilot an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approaches of academic, policies and practices.
  Keywords: san quan yu ren; Thought Source; Development Process; Policy
  收稿日期:2021-07-07
  作者簡介:张慧超(1984-),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郭少军(1985-),男,河北邢台人,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学院讲师,中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基金项目:自治区教育厅2020年委托课题“全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访谈及策略研究”(NSZWT20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延边大学作为延边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为延边地区输送人才、为全国输送朝汉双语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延边大学本科2017-2019年一次就业率数据为依据,结合2018届朝鲜族毕业生访谈和2019届朝鲜族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对延边大学近三年朝鲜族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率走低的原因从学生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四个层面进行
期刊
主持人语: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形象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叙事体系与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栏目三篇论文均分别从宏观理论与微观论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学理探究。李新亮《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形象的认同维度》从文化地理学、文化心理学、文化政治学的三个维度系统地分析了中华民族日常生活耳熟能详的民族形象与文化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民族传统与文化心理结构。王晓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松
期刊
摘 要:此文系滨田耕作(号庆陵)主持热河省赤峰红山后史前遗迹的考古发掘结束之后,于一九三五年八月二日,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夏季讲习会的课外演讲草稿的基础上改削订补而成。作者介绍了热河赤峰之旅的目的、行程,以及此次在赤峰进行调查发掘的大体情况。   关键词:赤峰;史前遗迹;滨田耕作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4-0019-06   笔者自今年五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赤峰学院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的历史发展变化、目前建设状况研究中剖析优劣,从中分析出较为合理的建设方案,进而,给出赤峰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的发展规划。以此来优化赤峰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希望本研究能给予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研究现实理论依据。   关键词:美术教育;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人才培养   赤峰学院美术
期刊
摘 要:语言教育不仅要与国家的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更要与各高校所在区域的语言、经济、文化的具体发展需求相匹配。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围绕内蒙古地区语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内蒙古高校语言人才培养与本区域社会发展不相匹配的事实,并针对当前内蒙古高校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布局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对未来语言人才的区域性培养做了有益的思考与建议。   關键词:语言人才;区域性;内蒙古  
期刊
摘 要:草原丝绸之路历史悠久,横贯欧亚北方草原地带,其路线辐射地区正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聚散生息的核心地区。自先秦时代到蒙元时期,先后崛起的匈奴、回鹘等民族政权相继控制并参与到这条草原通道的中西交通之中。学界对这些政权与草原丝路之间的关系较为重视,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匈奴;西域诸国;回鹘;西辽;蒙古汗国   草原丝绸之路指蒙古草原地带沟通欧亚大陆的商贸大通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
期刊
摘 要:汉代奏议文是两汉臣子进呈给皇帝的议政性文本。二十世纪汉代奏议文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将汉代奏议文作为汉代散文的一个分支加以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是将汉代奏议文视为一种公文或公牍文加以研究的成果;第三个方面是看重汉代奏议文的史料价值,以它为例证材料,阐释汉代的历史变革、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等问题的成果。此外,还有对于汉代奏议文的选编与整理成果。二十世纪汉代奏议文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亦有缺憾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赤峰学院为例,分析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思政教育工作的利弊,分析了高校共青团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在新媒体背景下转型的必要性,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思政教育工作方式转型的路径。在该路径下,树立3个理念(参与式思政教育理念、互动式思政教育理念、知识与乐趣相结合思政教育理念);推行2项举措,即打造1支学生新媒体队伍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打造1个融合传统载体和新媒体优势的思政教育阵地。   关键
期刊
摘 要:辽代是草原丝绸之路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密切。为在草原丝绸之路西段搜寻能够反映东方文化影响的例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以两种纹饰题材——凤纹和轮菊纹作为例子,在辽代器物上寻找与之相同或相近的纹饰进行说明和佐证,用纹饰艺术上的异同和变化体现草原丝绸之路为载体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成就和贡献。   关键词:草原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凤纹;轮菊纹;辽代   中图分类号:K246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辽代考古发掘的大量资料出发,应用美术考古学的研究思路,对辽代狮子纹的出现和使用进行了梳理,依据狮子的形态对纹饰进行分类介绍,总结了辽代狮子纹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辽代;狮子纹饰;美术考古;民族艺术;契丹风格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8-0007-06   内蒙古自治区是契丹民族的肇兴之地,也是辽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期刊